“我也一樣。”呂克說。


    所有目光都投向朗貝爾,他眼睛抬也沒抬一下說道:“發表這些文章我覺得不合時宜。”


    “可您覺得那些文章十分出色!”薩瑪澤爾氣憤地說,“您準是受到了恫嚇!”


    “我剛才已經說過發表這些文章我覺得不合時宜,說得清清楚楚,不是嗎?”朗貝爾傲慢地說。


    “您指望打進我們的核心?您這一著落空了。”呂克以挖苦的口吻說道。


    特拉利奧猛地站了起來,瞪了亨利一眼:“最近哪個早上,《希望報》就會倒閉。這就是對你們一意孤行的報答!”


    他朝門口走去,薩瑪澤爾和呂克跟著他出了門。


    “我可以跟你談談嗎?”朗貝爾聲音陰沉地問道。


    “我正要問你呢。”亨利說。他感到自己唇間的微笑是虛假的。已經數個月,甚至差不多已經有一年沒有跟朗貝爾真正友好地交談過了,並不是他沒有去努力,而是朗貝爾一直賭著氣。亨利真不知該怎麽跟他說才好。


    “我知道你跟我說些什麽。”亨利說,“你覺得形勢再也控製不住了?”


    “是的,”朗貝爾說。他帶著責備的目光看了亨利一眼:“你有權利不喜歡戴高樂,但你可以對他保持一種善意的中立態度嘛。在你拒絕發表的那些文章裏,伏朗熱明確區分了戴高樂主義的觀點和反動派的觀點。”


    “區分觀點,這是一種兒戲而已!”亨利說。接著他又補充了一句:“噢,你還要賣掉你那一股?”


    “對”


    “你要與伏朗熱一起去辦《美妙的時光》?”


    “一點兒不錯。”


    “算了!”亨利說。他聳聳肩膀:“瞧,我說得對吧。伏朗熱口口聲聲說不介入,可他時刻在窺伺時機,他很快就投入了政治之中。”


    “這是你們的過錯。”朗貝爾連忙說,“是你們到處搬弄政治!要是能夠阻止世界徹底政治化,那就不得不搞政治了。”


    “不管怎樣,你們也阻擋不了任何東西!”亨利說道,“反正爭論已無濟於事,咱們講的已經不是一種語言。”他補充道,“把你那一股賣了吧。不過這會造成一個問題。要是我們四人買了你那一股,那就會重新出現你曾幫助我避免了的那種情況。選擇誰來買下這一股,呂克、你和我三人應該取得一致意見。”


    “隨你選擇誰,我都無所謂。”朗貝爾說,“隻是盡量快點找到人選,我今天做的事,以後再也不願違心去做了。”


    “我這就去找,可得給我一點時間等我迴來吧。”亨利說,“總不能就這樣把你給換掉。”


    他語無倫次地說了最後這幾句話,可朗貝爾似乎動了心。他這人會為一些本來毫無惡意的話感到不快,可聽了不痛不癢的詞語有時反而會動情。


    “既然咱們說的已經不是同一種語言,那麽隨便哪個人都比我強。”他賭氣地說。


    “你完全清楚除了看一個人的思想之外,還得看這個人本身如何。”亨利說。


    “我知道,正是因為這才把事情搞複雜化了。”朗貝爾說,“你和你的思想是兩碼子事。”他站起身子:“你跟我去參加勒諾瓦作品朗誦會嗎?”


    “也許還不如一起去看電影。”亨利說。


    “啊!不行,我不願錯過那個機會。”


    “那就8點半來接我吧。”


    共產黨的報紙全都刊載了朗誦會的消息,稱這部四幕六場劇為傑作,讚揚勒諾瓦“將詩歌純潔性的嚴格要求與力圖給人們以富有人性味的精神啟迪而作出的努力和諧地統一了起來”。朱利安以從前那個“超人”組織的名義,決定破壞這場朗誦會。在他與亨利最後一次交談後發表的文章中,勒諾瓦表現出一種狂熱的崇拜,奴顏婢膝到了極點:對自己的過去,對自己的朋友一概加以譴責,狂熱中含著如此的仇恨,以致亨利不無厭惡地準備去瞧瞧這個傢夥自己遭人嘲弄的下場。再說這也不失為消磨這個夜晚的一種方式:自波爾患病以來,他孤寂難忍。此外,還有呂茜·貝洛姆的那封快信,他一直感到莫名其妙,心中很不舒暢。


    會場擠滿了人。共產黨知識界的一班人馬全都到齊了,包括老牌分子和相當數量的新人。一年前,這些新人當中有許多都憤怒譴責過共產黨的錯誤與缺點;可到了11月,他們一個個猛然醒悟,明白了參加共產黨對他們也許有好處。亨利走下中間的通道,想找一個位子坐下,經過之處,一副副麵孔都充滿鄙視和仇恨。薩瑪澤爾對這一點算是說對了,這些人對亨利仗義執言絕沒有任何感激之情。整整一年來,亨利鞠躬盡瘁,頂住戴高樂派的壓力,捍衛《希望報》,立場明確,激烈反對印度支那戰爭,反對逮捕馬達加斯加使節,反對馬歇爾計劃。簡言之,他支持的完完全全是這些人的觀點。但他到頭來還免不了被當作叛徒、內奸。他向前走去,來到了前排。斯克利亞西納勉強朝他一笑,可坐在朱利安周圍的年輕人都充滿敵意地瞪著他。他又折迴來,坐在會場深處的一級石階上。


    “我看來成了一個西拉諾·德·貝日臘克1式的人物,隻有仇敵。”他說道。


    1西拉諾·德·貝日臘克為愛德蒙·羅斯坦同名喜劇中的主人公,他與許多朋友反目為仇。


    “這是你自己的過錯。”朗貝爾說。


    “交朋友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亨利熱愛友情,熱愛集體工作,但這已經屬於另一個時代,另一世界了;如今還不如徹底獨來獨往,這樣也就不會失去任何東西,當然也得不到什麽。如今這個世界上,誰還能獲得什麽呢?


    “瞧瞧小比塞。”朗貝爾說,“她很快沾染上了他們那家子的習氣。”


    “對,好一個積極分子典型。”亨利樂嗬嗬地說。


    四個月前,亨利退了她的一篇有關德國問題的報導,她還哭鼻子呢。“看來搞記者這一行當要想出人頭地,非得賣身投靠《費加羅報》或《人道報》,”她還說,“我總不能把這些文章送到《鐵鑽》周報去吧。”過了一周,她打來電話:“我還是把文章給了《鐵鑽》。”而今她每星期都為該刊撰寫文章,拉舒姆提起她時,總是很動情:“我們親愛的瑪麗·昂熱·比塞。”她穿著平底鞋,臉上描得亂七八糟,可卻是一副自命不凡的神氣樣子走上中心通道,還一邊與眾人握手。她從亨利麵前經過時,亨利站了起來,一把拉住她的胳膊:“你好!”


    “你好!”她說道,沒有一點兒笑臉。她想馬上脫身。


    “你很忙吧,是黨組織禁止你與我說話,是嗎?”


    “我並不覺得我們之間有什麽可談的。”瑪麗·昂熱以前那種幼稚的聲音變得尖酸刻薄。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名士風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西蒙娜·德·波伏娃並收藏名士風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