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的女人們比克洛蒂沙龍裏的要年輕、漂亮得多,但不管發生怎樣的精神悲劇,她們那修飾有方的麵孔也不會有任何表情,其中大都是渴望成為新星的時裝模特兒,已經嶄露頭角的則一心夢想躍為明星。她們全都身著黑色裙服,滿頭金黃色的頭發,高高的鞋跟,長長的眉毛,雖然品格各不相同,但純屬同一作坊製造而成。倘若我是個男人,很難喜歡上其中的哪一位,準會另找門路。確實,那些吻我手的俊男們似乎相互間更感興趣。其中也有少數幾位不乏男性風度的成年男子,可他們好像都是用錢雇來裝扮門麵的配角。呂茜的正式情夫就在他們中間,人們都管他叫“杜杜爾”,他正和一位身材頎長、滿頭棕發、呈現出銅綠色的女郎談得火熱。
“聽說您剛從紐約迴來?”他對我說,“一個多麽神奇的國度,對吧!那就像是一個寵兒的巨大的夢。那往他們嘴裏填的大蛋卷冰激淩,我看就是整個美利堅的象徵。”
“我在那兒一點也不感到高興。”那位發色一點也不自然的女子說道,“一切都太幹淨,太完美了,最終真恨不得遇上一個襯衣邋遢、鬍子兩天不刮的男人。”
我沒有答腔,任他們唿口號似地向我介紹我剛剛從那兒歸來的那個國度:什麽“幸運兒”、“女人的天堂”,什麽“可恨的情人”,還有什麽“翻騰、狂熱的生活”。杜杜爾談到摩天大樓時甚至厚顏無恥地用了phallus1這個詞。我邊聽邊暗自思忖,確實誰也沒有權利指責知識分子過分敏感,正是這類傢夥——上流人士及被其同化之流——用兩隻被惡劣的老生常談蒙住了的眼睛和一顆充斥著陳詞濫調的心去審視人生。羅貝爾、亨利無所用心地任自己愛自己所愛。厭自己所厭,如果哪位國王赤著身子走過,他們也無心去欣賞他那件新衣的刺繡,他們完全知道他們這樣做本身就是在創造新的模式,那些趕時髦的人們準會假裝作出高貴的反應,競相效仿。他們之傲世使他們顯得極其天真樸實。但杜杜爾、呂茜及簇擁在她周圍的那些女人決不會顯出一分真誠。我為她們感到驚愕與憐憫。她們一無所有,除了空洞的野心、灼熱的嫉妒、抽象的勝利與失敗。然而天底下有多少東西可以實實在在地去愛、去恨!我驀然想到:“羅貝爾言之有理:決不存在什麽所謂。”哪怕在這個根本用不著動情的地方,我竟也馬上感到憤怒或厭惡。我堅信世界上有許許多多東西值得去愛、值得去恨,我也清楚地知道任何東西都無法根絕我心中的這一信念。對,正是由於倦怠、懶惰和為自己的無知感到羞愧,我才愚蠢地自以為無所謂。
1拉丁文,意為男性生殖器,音譯為“法樂士”。
“你從來沒見過我女兒吧?”呂茜朝波爾微微一笑,問道。
“沒有。”
“你馬上就可以見到她,她十分美麗,與你從前的美屬於同一個類型。”呂茜又露出一個笑臉,繼而很快抹去:“你們倆有許多共同之處。”
我暗暗打定主意,幹脆以粗俗還粗俗:“對,人家都說您女兒和您一點兒不像。”
呂茜懷著明顯的敵意審視著我,在這審視的目光中似乎還帶著某種不安的好奇心,仿佛她在心底自問:“除了我這種做女人並從中獲益的方式之外,難道還有別的方式嗎?我是否疏忽了什麽東西?”她的目光移向波爾:“你最近應該抽一天時間來阿瑪麗莉公司看看我,我幫你修飾修飾。女人若打扮好了,會變個模樣的。”
“要是讓波爾變個模樣,那太可惜了。”我說,“時髦女郎比比皆是,可波爾卻隻有一個。”
呂茜顯得有些尷尬:“不管怎樣,等到你哪天不再鄙視時髦,你在我的沙龍裏就會受到熱情接待。我認識一個美學家,他創造了不少奇蹟。”她鞋跟一轉,邊補充了一句。
“你應該問問她為什麽她就不讓自己手下的人給她修飾修飾。”我對波爾說。
“我從來就不善迴擊她們。”波爾說,“她顴頰顯出紫斑,鼻孔繃得緊緊的,這是她紅顏漸淡的表現。”
“你想走嗎?”
“不,這樣我就自認失敗了。”
克洛蒂快速地朝我們奔來,她兩隻眼睛閃閃發亮,就像發情的娼婦:“剛剛進門的那位紅棕發小姑娘就是貝洛姆的女兒。”她說道。
波爾扭過頭,我也把頭扭了過去。若賽特並不小,她屬於最為罕見的那種紅棕發女郎:淺棕色的頭發下,卻配著金發女郎那凝脂般光滑白皙的肌膚;一隻嘴巴富有肉感而又多愁善感,兩隻巨大的眼睛給她平添了一種仿佛驚嘆於自身美貌的驚愕神態。不難理解男人會動情去挑逗這樣一副嬌容。我朝波爾投去不安的一瞥,她手裏端著一杯香檳酒,全身一動不動,目光直勾勾的,仿佛已經聽到了某些議論,某些惡意的議論。
我心裏陡然升騰起一股怒氣:她到底在贖什麽罪?周圍的所有這些女人一個個都喜笑顏開,可為什麽偏偏要把她活活燒死?我幾乎承認是她自己鑄成了自己的不幸,她沒有盡力去理解亨利,總是耽於幻想,選擇了怠情的方法,甘於受人支配。可是說到底,她從來沒有害過別人,她不該受到這般野蠻的懲罰。我們總是要為自己的過錯贖罪;隻是執法者從不去敲某些人的大門,而對另一些人卻強行破門而入,這太不公道了。波爾屬於不幸之人,我不能忍心看著淚水在她不覺之中從她眼中悄然流出。我猛地把她喚醒:“我們走。”我邊說邊挽起她的胳膊。
“好。”
匆匆告辭後,我們便來到街頭,波爾神情陰鬱地看了我一眼。
“你事先為什麽不告訴我?”她說。
“事先告訴你?告訴你什麽?”
“告訴我已經走上了一條危險的道路。”
“我並不這麽想。”
“你沒有這麽想,那才怪呢?”
“你是想說你生活太閉塞了?”
她聳聳肩膀。“我還沒有作出決定。我知道有點兒蠢,可一旦我明白了,我也就明白了。”
下公共汽車時,她勉強笑了笑:“謝謝你陪我走了一趟。謝謝你真正幫了我的忙。我永遠不會忘記。”
納迪娜在巴黎整整呆了一周。當她重又在聖馬丁露麵時,我詢問她有關朗貝爾的消息:他已經給她寫了信,下周返迴。“到時要起火星子了。”她興高采烈地說道,“我又見到了若利,我們又睡到了一起。當我把這事講給朗貝爾聽時,你能想像得出他會是怎樣一副模樣!”
“納迪娜,別跟他說!”
她神色尷尬地看了看我!
“你千百次地向我嘮叨,說正經人從不撒謊。那就有活直說!”
“不。我跟你說過應該盡量建立起連說謊言都不敢想像的真誠關係。可你和朗貝爾的關係還沒有到這一步,根本就沒有。再說,”我補充道,“你這樣決不是出於真誠才把你自己生活中的真實事情告訴他,你是故意編造了這個故事,通過講給他聽而達到傷害他的目的。”
</br>
“聽說您剛從紐約迴來?”他對我說,“一個多麽神奇的國度,對吧!那就像是一個寵兒的巨大的夢。那往他們嘴裏填的大蛋卷冰激淩,我看就是整個美利堅的象徵。”
“我在那兒一點也不感到高興。”那位發色一點也不自然的女子說道,“一切都太幹淨,太完美了,最終真恨不得遇上一個襯衣邋遢、鬍子兩天不刮的男人。”
我沒有答腔,任他們唿口號似地向我介紹我剛剛從那兒歸來的那個國度:什麽“幸運兒”、“女人的天堂”,什麽“可恨的情人”,還有什麽“翻騰、狂熱的生活”。杜杜爾談到摩天大樓時甚至厚顏無恥地用了phallus1這個詞。我邊聽邊暗自思忖,確實誰也沒有權利指責知識分子過分敏感,正是這類傢夥——上流人士及被其同化之流——用兩隻被惡劣的老生常談蒙住了的眼睛和一顆充斥著陳詞濫調的心去審視人生。羅貝爾、亨利無所用心地任自己愛自己所愛。厭自己所厭,如果哪位國王赤著身子走過,他們也無心去欣賞他那件新衣的刺繡,他們完全知道他們這樣做本身就是在創造新的模式,那些趕時髦的人們準會假裝作出高貴的反應,競相效仿。他們之傲世使他們顯得極其天真樸實。但杜杜爾、呂茜及簇擁在她周圍的那些女人決不會顯出一分真誠。我為她們感到驚愕與憐憫。她們一無所有,除了空洞的野心、灼熱的嫉妒、抽象的勝利與失敗。然而天底下有多少東西可以實實在在地去愛、去恨!我驀然想到:“羅貝爾言之有理:決不存在什麽所謂。”哪怕在這個根本用不著動情的地方,我竟也馬上感到憤怒或厭惡。我堅信世界上有許許多多東西值得去愛、值得去恨,我也清楚地知道任何東西都無法根絕我心中的這一信念。對,正是由於倦怠、懶惰和為自己的無知感到羞愧,我才愚蠢地自以為無所謂。
1拉丁文,意為男性生殖器,音譯為“法樂士”。
“你從來沒見過我女兒吧?”呂茜朝波爾微微一笑,問道。
“沒有。”
“你馬上就可以見到她,她十分美麗,與你從前的美屬於同一個類型。”呂茜又露出一個笑臉,繼而很快抹去:“你們倆有許多共同之處。”
我暗暗打定主意,幹脆以粗俗還粗俗:“對,人家都說您女兒和您一點兒不像。”
呂茜懷著明顯的敵意審視著我,在這審視的目光中似乎還帶著某種不安的好奇心,仿佛她在心底自問:“除了我這種做女人並從中獲益的方式之外,難道還有別的方式嗎?我是否疏忽了什麽東西?”她的目光移向波爾:“你最近應該抽一天時間來阿瑪麗莉公司看看我,我幫你修飾修飾。女人若打扮好了,會變個模樣的。”
“要是讓波爾變個模樣,那太可惜了。”我說,“時髦女郎比比皆是,可波爾卻隻有一個。”
呂茜顯得有些尷尬:“不管怎樣,等到你哪天不再鄙視時髦,你在我的沙龍裏就會受到熱情接待。我認識一個美學家,他創造了不少奇蹟。”她鞋跟一轉,邊補充了一句。
“你應該問問她為什麽她就不讓自己手下的人給她修飾修飾。”我對波爾說。
“我從來就不善迴擊她們。”波爾說,“她顴頰顯出紫斑,鼻孔繃得緊緊的,這是她紅顏漸淡的表現。”
“你想走嗎?”
“不,這樣我就自認失敗了。”
克洛蒂快速地朝我們奔來,她兩隻眼睛閃閃發亮,就像發情的娼婦:“剛剛進門的那位紅棕發小姑娘就是貝洛姆的女兒。”她說道。
波爾扭過頭,我也把頭扭了過去。若賽特並不小,她屬於最為罕見的那種紅棕發女郎:淺棕色的頭發下,卻配著金發女郎那凝脂般光滑白皙的肌膚;一隻嘴巴富有肉感而又多愁善感,兩隻巨大的眼睛給她平添了一種仿佛驚嘆於自身美貌的驚愕神態。不難理解男人會動情去挑逗這樣一副嬌容。我朝波爾投去不安的一瞥,她手裏端著一杯香檳酒,全身一動不動,目光直勾勾的,仿佛已經聽到了某些議論,某些惡意的議論。
我心裏陡然升騰起一股怒氣:她到底在贖什麽罪?周圍的所有這些女人一個個都喜笑顏開,可為什麽偏偏要把她活活燒死?我幾乎承認是她自己鑄成了自己的不幸,她沒有盡力去理解亨利,總是耽於幻想,選擇了怠情的方法,甘於受人支配。可是說到底,她從來沒有害過別人,她不該受到這般野蠻的懲罰。我們總是要為自己的過錯贖罪;隻是執法者從不去敲某些人的大門,而對另一些人卻強行破門而入,這太不公道了。波爾屬於不幸之人,我不能忍心看著淚水在她不覺之中從她眼中悄然流出。我猛地把她喚醒:“我們走。”我邊說邊挽起她的胳膊。
“好。”
匆匆告辭後,我們便來到街頭,波爾神情陰鬱地看了我一眼。
“你事先為什麽不告訴我?”她說。
“事先告訴你?告訴你什麽?”
“告訴我已經走上了一條危險的道路。”
“我並不這麽想。”
“你沒有這麽想,那才怪呢?”
“你是想說你生活太閉塞了?”
她聳聳肩膀。“我還沒有作出決定。我知道有點兒蠢,可一旦我明白了,我也就明白了。”
下公共汽車時,她勉強笑了笑:“謝謝你陪我走了一趟。謝謝你真正幫了我的忙。我永遠不會忘記。”
納迪娜在巴黎整整呆了一周。當她重又在聖馬丁露麵時,我詢問她有關朗貝爾的消息:他已經給她寫了信,下周返迴。“到時要起火星子了。”她興高采烈地說道,“我又見到了若利,我們又睡到了一起。當我把這事講給朗貝爾聽時,你能想像得出他會是怎樣一副模樣!”
“納迪娜,別跟他說!”
她神色尷尬地看了看我!
“你千百次地向我嘮叨,說正經人從不撒謊。那就有活直說!”
“不。我跟你說過應該盡量建立起連說謊言都不敢想像的真誠關係。可你和朗貝爾的關係還沒有到這一步,根本就沒有。再說,”我補充道,“你這樣決不是出於真誠才把你自己生活中的真實事情告訴他,你是故意編造了這個故事,通過講給他聽而達到傷害他的目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