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在這個飯店裏可以喝到法國葡萄酒。”朗貝爾樂嗬嗬地說,“我們馬上就要跟德國戰俘吃得一樣好了。”
“美國佬好生餵養他們的俘虜,你氣憤嗎?”
“並不完全為吃的事,盡管法國人填不飽肚子,而他們卻有吃有喝,讓人無法容忍。醜惡的是整個的情況:他們對德國佬,包括納粹分子都手下留情,可對集中營裏的人卻那樣對待。”
“我很想知道他們禁止法國紅十字會進入集中營,是否確有其事。”亨利說。
“這件事,我首先就要去弄個水落石出。”朗貝爾說。
“很明顯,眼下,我們對美國並不熱乎。”亨利一邊往盤子裏裝罐頭豬肉和麵條,一邊說道。
“沒有必要熱乎!”朗貝爾一皺眉頭:“可惜這叫拉舒姆那麽開心。”
“我來時還琢磨這個問題呢。”亨利說,“你隻要說一句反共產黨的話,你就是在幹反動的勾當!可你一批評華盛頓,你又成了共產黨。除非懷疑你屬於第五縱隊。”
“還好,事情越辯越明。”朗貝爾說。
亨利聳聳肩膀:“不應過分樂觀,你還記得吧,聖誕節前夜,我們說過《希望報》決不容忍他人網羅。噯,這可不那麽簡單。”
“那就繼續憑我們自己的良心說話好了!”朗貝爾說。
“你要明白!”亨利說,“每天上午,我都在向成千成萬的人們解釋他們應該開動腦筋,可我自己又憑什麽指導自己呢?憑自己良心的聲音!”他給自己斟了一杯酒:“這是欺騙!”
朗貝爾微微一笑:“你給我舉幾個比你更認真的記者的名字。”他深情地說,“你親自處理每一封來函,對一切都躬親過問。”
“我每天都盡量做到正直。”亨利說,“可問題正在這裏,我因此而沒有一分鍾的閑暇去深入研究我所提出的問題。”
“行了吧!你的讀者對這樣就已經很滿意了。”朗貝爾說,“我認識一夥大學生,他們說話總是以《希望報》起誓。”
“我因此而更感到有罪!”亨利說。
朗貝爾神色不安地看了看他:“你總不會去整天研究那些統計數字吧?”
“這正是我應該做的!”亨利迴答說。出現了片刻沉寂,亨利突然打定了主意:還是趕緊了結了那件麻煩事吧。
“我把你寫的小說稿帶來了。”他說道,朝朗貝爾微微一笑:“真怪,你富有親身經曆,體驗也極為真切,而且你也經常跟我談起,是那麽動人,你寫的專題報導內容極為豐富。可在你的小說稿裏卻什麽也沒寫進去。我在琢磨其中的原因。”
“你覺得不行吧?”朗貝爾說,他一聳肩膀:“我早跟你說過了。”
“問題在於你絲毫沒有把你的真情實感寫進去。”亨利說。
朗貝爾猶豫不決:“有的東西真正觸動了我的心,可對別人來說卻毫無意思。”
亨利微微一笑:“可人們反而強烈地感覺到你所說的那些事情根本就沒有打動你自己的心。仿佛你寫這些故事時,像是在受罰,像小學生在做額外的作業似的。”
“噢!我完全有自知之明,我沒有這種天賦。”朗貝爾說。
他微笑著,可一副窘迫的神色。亨利感覺到他實際上對這些小說看得是很重的。
“誰有天賦?誰又沒有天賦?實在不太清楚這到底是什麽意思!”亨利說,“不。你錯就錯在選材,你選的都是些與你毫不相幹的題材,問題就在這裏。下一次,你要盡量把自己擺進去。”
“我不會。”朗貝爾說。他淡然一笑:“我是那種地地道道可憐的小知識分子,沒有能力成為一個創作家。”
“別胡說八道!”亨利說,“這些短篇說明不了任何問題,初次失利是正常的事。”
朗貝爾搖搖頭:“我了解自己,我永遠辦不成任何大事。一個知識分子一事無成,夠可憐的。”
“隻要你堅持下去,就能有所作為。再說當知識分子,這又不是什麽毛病!”
“那也不是什麽好事。”朗貝爾說。
“我就是一個知識分子,你就很樂意對我表示敬重。”
“你,情況不一樣。”朗貝爾說。
“不對。我是一個知識分子。有人把這個字眼當作一種侮辱,我真氣憤:他們好像以為腦子空空就了不起似的。”
他搜索著朗貝爾的目光,可朗貝爾一個勁地隻看著碟子。他說道:“我在琢磨當戰爭真正結束後我該怎麽辦?”
“你不願意繼續幹記者這一行嗎?”
“戰地記者,這是不可能的了;可和平記者,也當不成。”朗貝爾說。他聲音激動地補充道:“像你這樣幹記者這一行,那還值得:那是一種真正的冒險生涯。可當編輯,哪怕在《希望報》,沒有任何意思,除非我不得不以此謀生。可是,這寄生的生活,我又良心不安。”他猶豫了片刻:“我母親給我留下的錢太多了,我怎麽都良心不安。”
“所有的人都這樣。”亨利說。
“噢!你,你擁有的全是你勞動所得,沒有這個問題。”
“誰也不可能永遠問心無愧。”亨利說,“比如,我在這兒吃飯,同時又禁止自己上黑市飯館:這就很幼稚。各有各的高招,迪布勒伊故意把金錢當作一種身外之物,他錢多極了,可他並不為賺錢而賺錢。誰需要錢,他也從不拒絕,任安娜去管理使用。安娜呢,她也不把這錢當作自己的財產,應付自如:她是為丈夫和女兒而花錢,她為他們安排了舒適的生活,同時自己也得到了享受。至於我嘛,幫了我大忙的倒是手頭拮據、入不敷出,這樣,我總感到自己擁有的一切沒有一點是多餘的,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方式。”
“可情況完全不一樣。”
亨利搖搖頭:“當處境不公平,你就不可能正派地處世。正是因為如此人們才不得不搞政治,目的在於改變處境。”
“我有時自問該不該拒絕那筆錢。”朗貝爾說,“可拒絕又有何用?”他猶豫了一下:“再說,我承認貧窮讓我害怕。”
“還是想辦法盡量把錢用到有益的地方吧。”
“呃,問題正是這樣,怎麽用?我用這錢能做些什麽?”
“總有你喜歡的事情吧?”
“我自問……”朗貝爾支支吾吾地說。
“你有喜歡的事情嗎?你什麽也不喜愛?”亨利有點不耐煩地問道。
“我很喜歡同事們,可解放以來,大家爭吵不休,女人吧,她們要麽愚蠢透頂,要麽無法容忍;書嘛,我討厭;至於旅行,地球上到處都一樣悽慘。再說,近段時間來,我連善惡都再也分不清了。”他下結論道。
</br>
“美國佬好生餵養他們的俘虜,你氣憤嗎?”
“並不完全為吃的事,盡管法國人填不飽肚子,而他們卻有吃有喝,讓人無法容忍。醜惡的是整個的情況:他們對德國佬,包括納粹分子都手下留情,可對集中營裏的人卻那樣對待。”
“我很想知道他們禁止法國紅十字會進入集中營,是否確有其事。”亨利說。
“這件事,我首先就要去弄個水落石出。”朗貝爾說。
“很明顯,眼下,我們對美國並不熱乎。”亨利一邊往盤子裏裝罐頭豬肉和麵條,一邊說道。
“沒有必要熱乎!”朗貝爾一皺眉頭:“可惜這叫拉舒姆那麽開心。”
“我來時還琢磨這個問題呢。”亨利說,“你隻要說一句反共產黨的話,你就是在幹反動的勾當!可你一批評華盛頓,你又成了共產黨。除非懷疑你屬於第五縱隊。”
“還好,事情越辯越明。”朗貝爾說。
亨利聳聳肩膀:“不應過分樂觀,你還記得吧,聖誕節前夜,我們說過《希望報》決不容忍他人網羅。噯,這可不那麽簡單。”
“那就繼續憑我們自己的良心說話好了!”朗貝爾說。
“你要明白!”亨利說,“每天上午,我都在向成千成萬的人們解釋他們應該開動腦筋,可我自己又憑什麽指導自己呢?憑自己良心的聲音!”他給自己斟了一杯酒:“這是欺騙!”
朗貝爾微微一笑:“你給我舉幾個比你更認真的記者的名字。”他深情地說,“你親自處理每一封來函,對一切都躬親過問。”
“我每天都盡量做到正直。”亨利說,“可問題正在這裏,我因此而沒有一分鍾的閑暇去深入研究我所提出的問題。”
“行了吧!你的讀者對這樣就已經很滿意了。”朗貝爾說,“我認識一夥大學生,他們說話總是以《希望報》起誓。”
“我因此而更感到有罪!”亨利說。
朗貝爾神色不安地看了看他:“你總不會去整天研究那些統計數字吧?”
“這正是我應該做的!”亨利迴答說。出現了片刻沉寂,亨利突然打定了主意:還是趕緊了結了那件麻煩事吧。
“我把你寫的小說稿帶來了。”他說道,朝朗貝爾微微一笑:“真怪,你富有親身經曆,體驗也極為真切,而且你也經常跟我談起,是那麽動人,你寫的專題報導內容極為豐富。可在你的小說稿裏卻什麽也沒寫進去。我在琢磨其中的原因。”
“你覺得不行吧?”朗貝爾說,他一聳肩膀:“我早跟你說過了。”
“問題在於你絲毫沒有把你的真情實感寫進去。”亨利說。
朗貝爾猶豫不決:“有的東西真正觸動了我的心,可對別人來說卻毫無意思。”
亨利微微一笑:“可人們反而強烈地感覺到你所說的那些事情根本就沒有打動你自己的心。仿佛你寫這些故事時,像是在受罰,像小學生在做額外的作業似的。”
“噢!我完全有自知之明,我沒有這種天賦。”朗貝爾說。
他微笑著,可一副窘迫的神色。亨利感覺到他實際上對這些小說看得是很重的。
“誰有天賦?誰又沒有天賦?實在不太清楚這到底是什麽意思!”亨利說,“不。你錯就錯在選材,你選的都是些與你毫不相幹的題材,問題就在這裏。下一次,你要盡量把自己擺進去。”
“我不會。”朗貝爾說。他淡然一笑:“我是那種地地道道可憐的小知識分子,沒有能力成為一個創作家。”
“別胡說八道!”亨利說,“這些短篇說明不了任何問題,初次失利是正常的事。”
朗貝爾搖搖頭:“我了解自己,我永遠辦不成任何大事。一個知識分子一事無成,夠可憐的。”
“隻要你堅持下去,就能有所作為。再說當知識分子,這又不是什麽毛病!”
“那也不是什麽好事。”朗貝爾說。
“我就是一個知識分子,你就很樂意對我表示敬重。”
“你,情況不一樣。”朗貝爾說。
“不對。我是一個知識分子。有人把這個字眼當作一種侮辱,我真氣憤:他們好像以為腦子空空就了不起似的。”
他搜索著朗貝爾的目光,可朗貝爾一個勁地隻看著碟子。他說道:“我在琢磨當戰爭真正結束後我該怎麽辦?”
“你不願意繼續幹記者這一行嗎?”
“戰地記者,這是不可能的了;可和平記者,也當不成。”朗貝爾說。他聲音激動地補充道:“像你這樣幹記者這一行,那還值得:那是一種真正的冒險生涯。可當編輯,哪怕在《希望報》,沒有任何意思,除非我不得不以此謀生。可是,這寄生的生活,我又良心不安。”他猶豫了片刻:“我母親給我留下的錢太多了,我怎麽都良心不安。”
“所有的人都這樣。”亨利說。
“噢!你,你擁有的全是你勞動所得,沒有這個問題。”
“誰也不可能永遠問心無愧。”亨利說,“比如,我在這兒吃飯,同時又禁止自己上黑市飯館:這就很幼稚。各有各的高招,迪布勒伊故意把金錢當作一種身外之物,他錢多極了,可他並不為賺錢而賺錢。誰需要錢,他也從不拒絕,任安娜去管理使用。安娜呢,她也不把這錢當作自己的財產,應付自如:她是為丈夫和女兒而花錢,她為他們安排了舒適的生活,同時自己也得到了享受。至於我嘛,幫了我大忙的倒是手頭拮據、入不敷出,這樣,我總感到自己擁有的一切沒有一點是多餘的,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方式。”
“可情況完全不一樣。”
亨利搖搖頭:“當處境不公平,你就不可能正派地處世。正是因為如此人們才不得不搞政治,目的在於改變處境。”
“我有時自問該不該拒絕那筆錢。”朗貝爾說,“可拒絕又有何用?”他猶豫了一下:“再說,我承認貧窮讓我害怕。”
“還是想辦法盡量把錢用到有益的地方吧。”
“呃,問題正是這樣,怎麽用?我用這錢能做些什麽?”
“總有你喜歡的事情吧?”
“我自問……”朗貝爾支支吾吾地說。
“你有喜歡的事情嗎?你什麽也不喜愛?”亨利有點不耐煩地問道。
“我很喜歡同事們,可解放以來,大家爭吵不休,女人吧,她們要麽愚蠢透頂,要麽無法容忍;書嘛,我討厭;至於旅行,地球上到處都一樣悽慘。再說,近段時間來,我連善惡都再也分不清了。”他下結論道。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