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禮和仁,既是社會政治概念,又是倫理道德概念,它們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隻有仁禮結合,才是孔子的理想:建立有等級但不過分對立,行仁愛但仍有差別的社會,形成從良心出發自覺行禮,以義務為準努力行仁的道德生活。仁是禮化的仁,禮是仁化的禮,因此兼愛不是孔子的仁,殺人殉葬3、苛政害民4也不合孔子的禮。孔子思想的實質或核心既不是單純的仁,也不是單純的禮,而是仁與禮的結合。


    ——————


    注釋:


    1“仁”是中國傳統哲學中一個極重要的範疇,是孔子首先提出,並為後世所接受的。


    2《禮記·檀弓上》載,曾子誇耀自己在雙親去世時,七天水漿不入口。子思認為這並不合禮。禮要求人們在親喪時三天水漿不入口,都須以此為準,過頭的和不及的都不對。


    3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孟子·梁惠王上》)是說首先作俑的人以人形的物件去殉葬缺德,恐怕不會有後代。他反對以俑殉葬,當然更反對殺人殉葬了。


    4《禮記·檀弓下》教孔子批評逼得百姓走投無路的苛政,說“苛政猛於虎也”。


    第四節 中庸


    仁與禮是孔子的原則,要把這些原則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加以實現,必須有正確的準則與方法。孔子認為這個準則與方法就是中庸。何謂中庸?所謂中有中正、中和1兩層意思,所謂庸,即是用,即是常。2因此中庸也就是把中和與中正當作常道加以運用3。殷人重視中正,以中為治國之道。周人重視中和,以和為治國之道。周人滅商後,周公注意吸收殷人執中的政治經驗,使中與和兩大政治理念初步結合。孔子提出中庸,將中和進一步結合起來,成為一個統一的價值理想,價值標準。


    從中或中正這層意思說,中庸要求處理任何事情都必須牢牢地把握那個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恰到好處的中正處。一次子貢問孔子如何評價另外兩位弟子。孔子說,這兩個人,一個過,一個不及。子貢問,過比不及好吧?孔子說,過與不及一樣不好。(《先進》)因此中庸即是避免過與不及,做到“允執其中”。(《堯曰》)中是兩極或兩端之間的東西,避免了兩端才有中,可是為避免兩端,首先必須把握兩端。孔子認為大舜是運用中庸的能手,關鍵在於他善於抓住兩端。孔子說:“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禮記·中庸》)兩端是隨處可見的,譬如治民有過嚴過寬;租賦有過重過輕;行禮有過隆過簡等等。把握兩端之後,經過量度便可以找到不嚴不寬、不重不輕、不隆不簡的中點。上節所說,居喪期間三日不食,即是執兩用中的好例。父母亡故,飯菜照吃,無所表示,這是不及,過於哀痛,七日不食,毀了身體,這是過頭,在這二者之間,取三日不食,恰是無過無不及的中正處。


    從和或中和這層意思說,中庸要求將兩種或兩種以上正確的行之有效的原則、思想、策略、方案等,妥善地加以調和,使它們相互融通,相互補充,相互製約,達到亦彼亦此的中和狀態。譬如仁與禮兩條原則,如果按照中和的思想,不能單純行禮而不顧仁,也不能單純行仁而不顧禮,相反地應該是行禮時考慮到仁的製約,行仁時考慮到禮的製約,這樣實行出來的即是仁禮的中和。實行仁禮中和,就是既行了禮,也行了仁,否則,這兩條原則不可能得到貫徹。所以仁、禮與中庸實際上是一迴事。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思想、意見、看法,也要用中庸的辦法,使它們相互補充製約,達到最滿意的結合。切忌隻要一端而取消另一端,譬如君主有一種意見,臣下原本有自己的看法,但不能堅持,完全一邊倒地擁護君主意見。這是同而不是和,同表麵上好,但實際上埋藏著禍根,在高位的人尤其是君主被一言堂的假相迷惑,把錯誤當作正確,結果是越陷越深,不可收拾。和則包括不同意見的爭辯以及對君主的犯顏直諫,看起來不那麽好,但它卻能折中不同看法,取長補短,避免錯誤。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子路》)就是要人們為了事業講和而不同,不要為了個人的麵子尊嚴或獻媚邀寵搞同而不和。


    子路曾與孔子討論什麽是強的問題。孔子認為,真正的強是君子的道義之強,而不是強者的武力之強。道義歸根結底在中庸,所以君子的強,強在中庸。他說:“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禮記·中庸》)矯,形容強的樣子。和而不流是堅持原則,不與錯誤意見合流,這是與和而不同相輔相成的一條原則。孔子認為,堅定不移地堅持非此非彼的中正與亦此亦彼的中和,亦即中庸,是君子的天職,是使道義立於不敗之地的保證。


    不過中庸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會隨著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所以人們在行動的時候必須善於找到當時的中。孔子說:“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禮記·中庸》)時中是在行動的節骨眼上由各種條件所形成的中庸。死搬教條,比照舊例,往往會造成過或不及,同或流;要把握當時的中庸必須把仁、禮的一般原則與當時條結合起來。所以真正的中庸一定是時中。孔子在自己的從政和教學過程中,總是依時中的要求辦事。譬如他對“聞斯行諸?”(“聽到一個道理,馬上就去做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因人而異的。他給子路的答覆是,你有父兄,辦事要先聽聽他們的意見,怎麽可以聞斯行諸?給冉有的答覆則是“聞斯行之”。為什麽要這樣呢?子路常冒失,要壓壓他的冒失勁,冉有常退縮,要把他的勁頭鼓起來。他把原則和不同教育對象的具體情況結合起來之後,使之恰到好處,這就是時中。


    中庸是不是折衷主義?折衷主義是中庸的歪曲,中庸本身不是折衷主義。兩者的根本區別在中庸是講原則的,而折衷主義是不講原則的。中庸的中是由什麽決定的呢?孔子說:“禮乎禮!夫禮所以製中也。”(《禮記·仲尼燕居》)中是禮決定的,同時也是仁決定的。因此中庸的原則是仁與禮。折衷主義則是無原則,隨風倒的,它什麽也不堅持,一切都遷就。孔子最鄙視的就是搞折衷義的鄉願。鄉願似乎也懂得仁義禮樂,但在行動上決不堅持,反而與一切不正義不道德的東西同流合汙。孔子說:“鄉願,德之賊也!”(《孟子·盡心下》)所以中庸不但不是折衷主義,而且正是反對摺衷主義的。以中庸為折衷主義,乃是一種曆史的誤會。


    ——————


    注釋:


    1《論語·堯曰》:“允執其中”,皇侃琉曰“中正之道也。”《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皇侃疏曰:“中,中和也。”


    2《說文》:“庸,用也。”《爾雅釋詁》:“庸,常也。”


    3《中庸》:“君子中庸”。鄭玄註:“庸,常也,用中為常道也。”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孔子與儒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閻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閻韜並收藏孔子與儒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