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曹氏有名,不是以美貌出名,而是以能幹出名。曹氏長得並不美,可五官勻稱,看來給人以一種厚實的感覺,上場下地,都是把好手,對待公婆很孝順,對待鄰裏很隨和,沒有小家子尖酸苛苦的味道。尤其對婆婆好,這是小家庭的關鍵,婆媳和,影響到父子和,一家子小日了過得火炭似的。錦上添花的是,第二年生了一個大胖小子,絕戶人家,多年沒見過孩子,更給老倆口帶來歡樂。曹氏不僅能幹活,而且能生養,一連氣生了五個小子。大小子肥頭大耳,但有點傻氣,一天到頭悶吃糊塗睡,腦袋有些發澀,缺心眼,但聽話能幹活。第二個小子可聰明,眼睛雖然不大,但眼珠子亂轉,很得爺爺奶奶的喜歡,所以取名叫機靈,這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李蓮英。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孩子有心計沒心計,從小就能看出來。
“冀南雖然地皮窮,但有個好風氣,一到冬天,場也光了,地也空了,大家就要操辦給孩子上冬學。不是學校,也不是私塾,就簡單地叫認冬三月的字。大致由立冬後開始,到臘月十五前後完了。請一個教認字的老師,找一間閑房,就算齊了。誰家的孩子愛來就來,也沒有一定的座位,搬個板凳,往炕沿根底下一坐,諸事大吉。老師也不要報酬,張家的孩子背一筐亂柴禾來,李家的孩子捧一捧棗來,甚至當時什麽也不給,到夏天菜下來了,給老師揪一把菜,這都是報酬,鄉下人叫答老師的情。
“老師最高的學問,是能念《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學生也隻能學這些,可老師是有絕對權威的。家長送學生時,就把權交給老師了。孩子不聽話,結結實實地打,打死也不怨老師。老師旱菸袋一端,嘬得菸袋裏的煙油子滋拉滋拉地響。看誰不順眼,用菸袋一杵,銅菸袋鍋扣在腦袋上,就是個栗子包。這群沒籠頭的野馬,哪能幹吃這個虧。所以在亂鬧鬧的念書聲裏,自然會夾雜著‘……周吳鄭王,老師停床;馮陳褚衛,老師蓋紙被’;‘人之初,性本善,菸袋鍋炒雞蛋,越打爸爸越不念’。
“我不說您也知道,這都是老劉詳詳細細對我說的,不然,我哪裏懂這些事。
“7歲的小機靈,決不幹這種傻事。他每天早晨到冬學堂把地掃一遍,把老師煙笸蘿裏的煙梗挑出來,晚上下學以後,幫老師燒燒炕,很得老師的喜愛。他又聽媽媽說,‘念書不講,種地不耪’,認了字以後,他就追問老師怎麽講。在這短短的幾個月裏,小小的年紀能認多半本《百家姓》,很難得了。從此給他打下認字的基礎,又喜歡練字,沒事時在地下亂畫。他從小就是這種有心計的人。
“在家也是這樣。夏天,起早跟著爸去澆園子,爸爸搖轆轆,他管扒畦口子;秋天,跟爸爸到菜地裏去捉鑽心蟲;若媽媽下地,奶奶上場院,他能看家哄弟弟。他從小就是踏實可靠的孩子,這樣的性格全是這位曹氏母親培養出來的。不但他如此,他底下的三個弟弟也是規規矩矩,人們都稱讚是小機靈把弟弟們帶好的。
“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小機靈7歲的這年年根底下,老李柱一命嗚唿了。突然的災難,給李玉當頭一棒,幾乎打得他家破人亡。
“事情得從根上慢慢說起
“俗話說:‘絕戶愛財,老人惜命。’平常日子,李柱就對街坊宗族有些吝嗇,惟恐別人沾他的光,過繼李玉也是貪圖他是個壯勞動力,又孤身一人,以後不會有麻煩。鄉間的人有一種傳統習慣,對於過繼兒子,非常嚴格,如果處理不公,常常引起家族之間的械鬥。李玉本不是李柱的親侄子,也不是近支,按照血統,根本沒權繼承李柱的財產。而按傳統的規則,應該以血統近的侄子來繼承。
“李柱雖然沒有親侄子,但是有近支的侄子,放著近支侄子不過繼,過繼一個遠房侄子,根本不合理,一群近支的侄子可以不承認。大家看著眼紅,氣不忿。鄉下人,幾個小錢也紅眼,何況是家產。
“究竟誰應該給李柱當孝子,誰應該頂喪架靈扛幡杆子,在李柱死了之後,埋葬以前,要爭論出個究竟來。在鄉間,這有名叫搶絕戶的幡杆子。按傳統的習慣,誰打幡,誰就有繼承權。
“逆境中,李玉的表現是沉著冷靜,非常有心計。對誰都作揖磕頭,但心裏是‘任他風波起,穩坐釣魚船’,自己不說話,讓李柱的老伴去出頭,無論如何,要先把李柱埋了。李柱老伴自己要求頂喪抱罐子,迴頭再議論家務事。侄子們沒辦法,隻好低頭。老太太的心計,當然都是曹氏的主意。有李柱老伴活一天,家業誰也不能分,誰說要分家業,老太太就撞死在誰家,這一招非常厲害,把搶家產的風波暫時壓下去了。
“但李柱老伴也看明白了,多年辛苦的家業是守不住了。於是揚言因給李柱辦喪事,拉下了虧空,先賣園子,後賣地。恰好曹氏有個娘家哥哥在北京耍手藝,幹皮行,乘年節的機會,跟堂兄定計劃,李玉跟曹氏商量好,把老太太和大孩子扔在家裏,用釜底抽薪的辦法,讓老太太在家賣地,把錢漸漸轉移到北京。——這全是曹氏搭的橋,出的力。
由皮硝李到恩濟莊:我所知的李蓮英(3)
“若問李玉為什麽背井離鄉到的北京城?
“答說:表麵上到北京做生意,實際是被同宗家族擠出了李家村。
“這也就是李蓮英來北京的原因。
“我說這些話,決不是閑言碎語!
“李玉過的火紅日子被攪散了,家產眼看保不住了,當然是滿肚子氣。
“曹氏跟婆婆一條心,又替李玉不平,當然也是滿肚子氣,兩口子是賭氣來到北京的。
“孩子一天一天多了,生活的出路又不能不使人著急。
“這些擺在李玉曹氏麵前的事,自然要深思熟慮。再要想迴到鄉裏,吐氣揚眉,唯一的一條近路是讓孩子當太監。小機靈已經8歲了,正是閹割的年歲——不能不在他身上打主意。李玉幾次咬牙跺腳,下定決心,但曹氏總是捨不得,十指連心,不到萬般無奈,誰捨得讓親生的兒子去當老公呢?這裏暫且不表。
“前門外珠市口大街路西有個同增皮貨莊,是不大的兩間門臉的買賣,賣新貨也捎帶著賣估衣。買進來舊皮貨經過fèng補粘連,一番修飾,就能賣好價錢。曹氏的堂兄就在這裏耍手藝,跟下等的買賣皮子的人有拉攏,於是就給李玉成立一個熟皮子的作坊。收生皮子,熟好了再賣給同增皮貨莊,這是一個下等行業。
“熟皮子要經很多道手續,最重要是用硝來揉,皮作坊是離不開硝的。硝有毒,氣味大,辣眼睛,腐蝕手,而且嗆人。揉皮子也要用大力氣,把皮子用釘子繃在地上或牆上,用硝揉完了以後再放進大缸裏用水泡,刷洗,帶水撈皮子,很沉,非常費力氣。曹氏也必須跟著幹。本來帶血津的皮子,再往缸裏一泡,又有芒硝味,一散開像尿池子的尿鹼一樣,嗆人,辣眼睛。試想,牆上繃著羊、狗皮,院子七八口大缸滿是臭水。夏天,蒼蠅蚊子滿處飛,地上全是髒血水;冬天,整院子的冰,白天黑夜受臭味薰著。這就是李玉曹氏到北京的生活,李玉曹氏因賭一口氣,兩人拚命地幹,既吃苦又耐勞,但究竟出路又在哪裏呢?小機靈已經懂事了,眼看著爹媽受苦受罪,也就暗暗地打定主意。
</br>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孩子有心計沒心計,從小就能看出來。
“冀南雖然地皮窮,但有個好風氣,一到冬天,場也光了,地也空了,大家就要操辦給孩子上冬學。不是學校,也不是私塾,就簡單地叫認冬三月的字。大致由立冬後開始,到臘月十五前後完了。請一個教認字的老師,找一間閑房,就算齊了。誰家的孩子愛來就來,也沒有一定的座位,搬個板凳,往炕沿根底下一坐,諸事大吉。老師也不要報酬,張家的孩子背一筐亂柴禾來,李家的孩子捧一捧棗來,甚至當時什麽也不給,到夏天菜下來了,給老師揪一把菜,這都是報酬,鄉下人叫答老師的情。
“老師最高的學問,是能念《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學生也隻能學這些,可老師是有絕對權威的。家長送學生時,就把權交給老師了。孩子不聽話,結結實實地打,打死也不怨老師。老師旱菸袋一端,嘬得菸袋裏的煙油子滋拉滋拉地響。看誰不順眼,用菸袋一杵,銅菸袋鍋扣在腦袋上,就是個栗子包。這群沒籠頭的野馬,哪能幹吃這個虧。所以在亂鬧鬧的念書聲裏,自然會夾雜著‘……周吳鄭王,老師停床;馮陳褚衛,老師蓋紙被’;‘人之初,性本善,菸袋鍋炒雞蛋,越打爸爸越不念’。
“我不說您也知道,這都是老劉詳詳細細對我說的,不然,我哪裏懂這些事。
“7歲的小機靈,決不幹這種傻事。他每天早晨到冬學堂把地掃一遍,把老師煙笸蘿裏的煙梗挑出來,晚上下學以後,幫老師燒燒炕,很得老師的喜愛。他又聽媽媽說,‘念書不講,種地不耪’,認了字以後,他就追問老師怎麽講。在這短短的幾個月裏,小小的年紀能認多半本《百家姓》,很難得了。從此給他打下認字的基礎,又喜歡練字,沒事時在地下亂畫。他從小就是這種有心計的人。
“在家也是這樣。夏天,起早跟著爸去澆園子,爸爸搖轆轆,他管扒畦口子;秋天,跟爸爸到菜地裏去捉鑽心蟲;若媽媽下地,奶奶上場院,他能看家哄弟弟。他從小就是踏實可靠的孩子,這樣的性格全是這位曹氏母親培養出來的。不但他如此,他底下的三個弟弟也是規規矩矩,人們都稱讚是小機靈把弟弟們帶好的。
“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小機靈7歲的這年年根底下,老李柱一命嗚唿了。突然的災難,給李玉當頭一棒,幾乎打得他家破人亡。
“事情得從根上慢慢說起
“俗話說:‘絕戶愛財,老人惜命。’平常日子,李柱就對街坊宗族有些吝嗇,惟恐別人沾他的光,過繼李玉也是貪圖他是個壯勞動力,又孤身一人,以後不會有麻煩。鄉間的人有一種傳統習慣,對於過繼兒子,非常嚴格,如果處理不公,常常引起家族之間的械鬥。李玉本不是李柱的親侄子,也不是近支,按照血統,根本沒權繼承李柱的財產。而按傳統的規則,應該以血統近的侄子來繼承。
“李柱雖然沒有親侄子,但是有近支的侄子,放著近支侄子不過繼,過繼一個遠房侄子,根本不合理,一群近支的侄子可以不承認。大家看著眼紅,氣不忿。鄉下人,幾個小錢也紅眼,何況是家產。
“究竟誰應該給李柱當孝子,誰應該頂喪架靈扛幡杆子,在李柱死了之後,埋葬以前,要爭論出個究竟來。在鄉間,這有名叫搶絕戶的幡杆子。按傳統的習慣,誰打幡,誰就有繼承權。
“逆境中,李玉的表現是沉著冷靜,非常有心計。對誰都作揖磕頭,但心裏是‘任他風波起,穩坐釣魚船’,自己不說話,讓李柱的老伴去出頭,無論如何,要先把李柱埋了。李柱老伴自己要求頂喪抱罐子,迴頭再議論家務事。侄子們沒辦法,隻好低頭。老太太的心計,當然都是曹氏的主意。有李柱老伴活一天,家業誰也不能分,誰說要分家業,老太太就撞死在誰家,這一招非常厲害,把搶家產的風波暫時壓下去了。
“但李柱老伴也看明白了,多年辛苦的家業是守不住了。於是揚言因給李柱辦喪事,拉下了虧空,先賣園子,後賣地。恰好曹氏有個娘家哥哥在北京耍手藝,幹皮行,乘年節的機會,跟堂兄定計劃,李玉跟曹氏商量好,把老太太和大孩子扔在家裏,用釜底抽薪的辦法,讓老太太在家賣地,把錢漸漸轉移到北京。——這全是曹氏搭的橋,出的力。
由皮硝李到恩濟莊:我所知的李蓮英(3)
“若問李玉為什麽背井離鄉到的北京城?
“答說:表麵上到北京做生意,實際是被同宗家族擠出了李家村。
“這也就是李蓮英來北京的原因。
“我說這些話,決不是閑言碎語!
“李玉過的火紅日子被攪散了,家產眼看保不住了,當然是滿肚子氣。
“曹氏跟婆婆一條心,又替李玉不平,當然也是滿肚子氣,兩口子是賭氣來到北京的。
“孩子一天一天多了,生活的出路又不能不使人著急。
“這些擺在李玉曹氏麵前的事,自然要深思熟慮。再要想迴到鄉裏,吐氣揚眉,唯一的一條近路是讓孩子當太監。小機靈已經8歲了,正是閹割的年歲——不能不在他身上打主意。李玉幾次咬牙跺腳,下定決心,但曹氏總是捨不得,十指連心,不到萬般無奈,誰捨得讓親生的兒子去當老公呢?這裏暫且不表。
“前門外珠市口大街路西有個同增皮貨莊,是不大的兩間門臉的買賣,賣新貨也捎帶著賣估衣。買進來舊皮貨經過fèng補粘連,一番修飾,就能賣好價錢。曹氏的堂兄就在這裏耍手藝,跟下等的買賣皮子的人有拉攏,於是就給李玉成立一個熟皮子的作坊。收生皮子,熟好了再賣給同增皮貨莊,這是一個下等行業。
“熟皮子要經很多道手續,最重要是用硝來揉,皮作坊是離不開硝的。硝有毒,氣味大,辣眼睛,腐蝕手,而且嗆人。揉皮子也要用大力氣,把皮子用釘子繃在地上或牆上,用硝揉完了以後再放進大缸裏用水泡,刷洗,帶水撈皮子,很沉,非常費力氣。曹氏也必須跟著幹。本來帶血津的皮子,再往缸裏一泡,又有芒硝味,一散開像尿池子的尿鹼一樣,嗆人,辣眼睛。試想,牆上繃著羊、狗皮,院子七八口大缸滿是臭水。夏天,蒼蠅蚊子滿處飛,地上全是髒血水;冬天,整院子的冰,白天黑夜受臭味薰著。這就是李玉曹氏到北京的生活,李玉曹氏因賭一口氣,兩人拚命地幹,既吃苦又耐勞,但究竟出路又在哪裏呢?小機靈已經懂事了,眼看著爹媽受苦受罪,也就暗暗地打定主意。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