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哥馱轎後邊添了一輛車,專為給他裝玩物。籠子裏裝兩隻免子,不是白色的家免,是黃色的野免子,溺的尿很騷。還養有兩隻狗,不是高級狗,是普普通通的笨狗。宮裏養狗,第一是養雄壯的大狗,顯得威武;二是養叭兒狗,喜歡它嬌小玲瓏。對這樣不大不小的狗,向例看不上眼,稱這種狗叫二板凳。下等宮監曆來沒有坐椅子和坐高座的資格,在榻榻裏隻能兩三個人合坐一條靠在牆邊的矮板凳,稱這樣的板凳叫二板凳。小太監彼此奚落,常常說,‘坐你的二板凳去吧!’等於說,‘一邊閑著去吧,沒有你多嘴的資格。’說狗是二板凳,也有次一等的意思。在西行路上,養這樣的狗也是寂寞到極點了。
“大阿哥是不甘寂寞的。一路上買的蟈蟈不下二三十個,晴天的時候,叫得又脆又熱鬧。終於找到可玩的東西了,他買了十幾個母蟈蟈。這東西我們第一次見到,比蟈蟈大好多,油黑油黑的又發青,尾部兩個叉,並在一起,很長,插入泥土裏產卵。大阿哥異想天開,想讓母蟈蟈繁殖後代,不知花多少錢,買了個大方盒子,裝滿了土,用糙皮蓋麵,盒子四麵有幾根柱,像掛蚊帳似地搭上紗布,把母蟈蟈放在裏頭。可惜產房雖很好,而母蟈蟈互相殘殺,咬死幾個,剩下的缺胳臂斷腿,讓大阿哥傷心極了,不得不給它們各立‘寢宮’。
西行路上(2)
“他高興的事終於來了。
“京裏來人了,端王府給大阿哥送來兩件寶貝。在大阿哥的眼裏頭,珍珠翡翠瑪瑙,那種冰涼幫硬的東西,吃不得,玩不得,算不得什麽寶物;真正的小動物,能玩,逗人喜歡,才算寶物。這次端王府的人給他送來兩隻油葫蘆,真真樂壞了大阿哥。
“這是聞名的十三陵的油葫蘆。
“宮裏的人,大概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斷子絕孫的太監;一是混吃等死的老寡婦。他們都是無聊到了極點,千方百計地找尋寄託,但無論如何也排遣不了那種不幸的寂寞,於是到各處揀選玩物。十三陵的油葫蘆就是由宮裏挑選出來的。一到白露節,後門橋往南一帶,賣油葫蘆的小販就多起來。選這個地點,無疑最高的目標是麵向宮裏。景山西側板橋一帶,景山東側黃化門一帶,北海東側內宮監一帶,這一大片地方都是太監聚居的所在。太監下了差以後,多在這地方喝喝茶聽聽書。有點新奇玩意,買迴宮去,孝敬主子,花錢不多,落個得臉,所以應時應景的東西也就多起來。
“聽小太監向我們誇口,說京西的油葫蘆滑,叫糙油葫蘆,不幹活,愛叫;十三陵的油葫蘆笨,老實,愛幹活,叫山油葫蘆,活的時間也長。京西的活不到冬至,十三陵的能活到大寒。顏色也不一樣,十三陵的發青,螃蟹蓋子色,叫蟹殼青;京西的脖子底發紅,愛跳不老實。買油葫蘆最主要的是聽他叫,十三陵的油葫蘆善叫,每到晚上,天一黑,開始叫起,徹夜不停,高低聲音變調,快慢緩急,嘟嚕嚕叫個不盡不休。跟蛐蛐不同,蛐蛐是一聲一聲的,油葫蘆連續不斷,而且長短聲不同,抑揚頓挫,叫得人九轉迴腸。這很對長夜失眠的宮妃的脾氣,總算有個活物陪著她們度過難熬的夜晚,更何況在秋風秋雨之中。因此,養油葫蘆玩,在宮裏每年秋季是個風氣。
“這次給大阿哥送來的油葫蘆,裝在油葫蘆罐裏,是‘範子貨’,是宮裏和各王府特製的。春天種葫蘆時要種亞葫蘆(一種結小葫蘆的植物),等結葫蘆時用一種叫‘範’的模具,把小葫蘆裝在範裏,使小葫蘆按範的形狀長。‘範’有方的,有圓的,有扁的,‘範’裏有各式各樣精雕細刻的花紋。葫蘆成熟以後,磨光擦油,就成了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太監是把裝著油葫蘆的油葫蘆罐放在胸前溫暖的懷裏帶來的,足見很珍貴的了,無怪大阿哥高興,偷偷讓小太監拿給我們看,表示對我們的好感!
“最讓大阿哥高興的是在雁北的一次駐蹕。那天,天時還早,小太監由外麵買進幾隻鴿子來。起初不太注意,後來打開膀子一看,竟然是烏頭還帶有黑翅膀的。啊!這是鐵翅烏,北京還沒有這個品種,他驚喜了。當時北京隻有銅翅烏棕頭棕翅,沒有鐵翅烏(黑頭黑翅)。次日在路上,大阿哥特意讓小太監挎著籃子給我們看,並告訴我們,他讓本地人去給收買些。過了些天,他又讓小太監告訴我們,說這種鴿子飛起來好看,但並不善飛。到現在北京還流行兩句土話:‘十個烏九個賴,有了一個就不壞。”——這是大阿哥在西行路上嘴裏唱出來的。
“大清國最後一個太子,最後留下的話隻有這一句了,但人們很少知道這是大阿哥說的。在西行路上,我們的車轎首尾相接,相處約兩個半月,雖然有貴賤之分,男女之別,但他那孩童之心時時顯露出來,他根本不懂當皇帝是幹什麽。我真不知道老太後一定要讓他預備當皇帝是什麽意思。每當秋高氣慡的時候,瓦藍瓦藍的天上,飛起成群的鴿子,就不由得想起了大阿哥,想起了他的鐵翅烏來。咳!知道末代太子的人,恐怕沒有幾個了。這是一個被戲弄的孩子,任憑別人來嘲諷他!而戲弄他最主要的是他老子。
“端王處心積慮又心急火燎地想讓兒子當皇上,自己好當太上皇。俗話說:知子莫如父。兒子究竟是龍是泥鰍,自己早就知道,正因為他是泥鰍,自己當上太上皇才更稱心如意,可以為所欲為。老太後70多了還能活幾年?但端王又自知德望不夠,於是就利用義和拳扶滿排外,迎合老太後的心意,結果惹下天大的災難,這都是由大阿哥引起的。”
給光緒剃頭(1)
“我先跟您交代清楚,這些事都是我聽來的,不是親眼看到的,不要說我騙您,更不可尋根問底。我是怎麽聽到的就怎麽說。咱們說句笑話,這叫‘老太太喝麵茶——糊裏糊塗’,您糊裏糊塗地聽,我糊裏糊塗地說。不過,這些是屬於下等人幹的事,知道的人很少了,我不說恐怕沒有人知道了。
“宮裏頭專有一個處,叫按摩處,歸敬事房管,有200來人,規模很不小。上至給皇上沐浴、剃頭、修腳,下至給一般太監剃頭、刮鬢(老太監沒鬍子,所以忌諱說刮須)。最主要的還是伺候太妃們,腰酸腿痛、筋骨不舒,甚至因夜間睡覺枕頭墊得不合適,俗話叫‘落了枕’了,這都是按摩處的差事。還有太監們短不了扭了骨,傷了筋,這也歸按摩處來治,一般地說,皇上有禦藥房,太監們有按摩處。可以說,按摩處是個上下離不開,接觸麵最廣,差事很雜的地方。
“我又要說古了,但我可不敢在您麵前賣三字經。作為下九流之一的剃頭行,二三百年來就流傳著這樣的故事。
“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老憨王(旗下人對努爾哈赤的尊稱,也是愛稱。有時叫‘我們的老憨王’,更顯得親切)建國初始,為了和漢民區別開,把建州人(當地人)和歸順的人都剃成半個月牙式的頭,做成明顯的標誌。一來免去歸順的人三心二意,往來流竄;二來明朝的人,見到剃頭的人就殺,這樣更鞏固了老憨王手下的人民團結一條心,誓死抵抗明朝人。漢民自古以來是蓄滿發的,對頭發看得非常重要,一根頭發也認為是父母給的,說是父精母血,動了他們的頭發,就像殺了他們的父母一樣。滿洲人進了關以後,就以剃頭不剃頭,作為歸順不歸順的界限。如果剃了頭,就表明你投降了,當作順民來看待;如果不剃頭,表示不投降,當作暴民來看待,那就格殺不論。所以當時就有這樣的命令:‘留頭弗留發,留發弗留頭。’如果想留腦袋那就必須剃發,如果不剃發那就要砍腦袋,不投降就殺頭。這個命令是十分嚴厲的。
</br>
“大阿哥是不甘寂寞的。一路上買的蟈蟈不下二三十個,晴天的時候,叫得又脆又熱鬧。終於找到可玩的東西了,他買了十幾個母蟈蟈。這東西我們第一次見到,比蟈蟈大好多,油黑油黑的又發青,尾部兩個叉,並在一起,很長,插入泥土裏產卵。大阿哥異想天開,想讓母蟈蟈繁殖後代,不知花多少錢,買了個大方盒子,裝滿了土,用糙皮蓋麵,盒子四麵有幾根柱,像掛蚊帳似地搭上紗布,把母蟈蟈放在裏頭。可惜產房雖很好,而母蟈蟈互相殘殺,咬死幾個,剩下的缺胳臂斷腿,讓大阿哥傷心極了,不得不給它們各立‘寢宮’。
西行路上(2)
“他高興的事終於來了。
“京裏來人了,端王府給大阿哥送來兩件寶貝。在大阿哥的眼裏頭,珍珠翡翠瑪瑙,那種冰涼幫硬的東西,吃不得,玩不得,算不得什麽寶物;真正的小動物,能玩,逗人喜歡,才算寶物。這次端王府的人給他送來兩隻油葫蘆,真真樂壞了大阿哥。
“這是聞名的十三陵的油葫蘆。
“宮裏的人,大概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斷子絕孫的太監;一是混吃等死的老寡婦。他們都是無聊到了極點,千方百計地找尋寄託,但無論如何也排遣不了那種不幸的寂寞,於是到各處揀選玩物。十三陵的油葫蘆就是由宮裏挑選出來的。一到白露節,後門橋往南一帶,賣油葫蘆的小販就多起來。選這個地點,無疑最高的目標是麵向宮裏。景山西側板橋一帶,景山東側黃化門一帶,北海東側內宮監一帶,這一大片地方都是太監聚居的所在。太監下了差以後,多在這地方喝喝茶聽聽書。有點新奇玩意,買迴宮去,孝敬主子,花錢不多,落個得臉,所以應時應景的東西也就多起來。
“聽小太監向我們誇口,說京西的油葫蘆滑,叫糙油葫蘆,不幹活,愛叫;十三陵的油葫蘆笨,老實,愛幹活,叫山油葫蘆,活的時間也長。京西的活不到冬至,十三陵的能活到大寒。顏色也不一樣,十三陵的發青,螃蟹蓋子色,叫蟹殼青;京西的脖子底發紅,愛跳不老實。買油葫蘆最主要的是聽他叫,十三陵的油葫蘆善叫,每到晚上,天一黑,開始叫起,徹夜不停,高低聲音變調,快慢緩急,嘟嚕嚕叫個不盡不休。跟蛐蛐不同,蛐蛐是一聲一聲的,油葫蘆連續不斷,而且長短聲不同,抑揚頓挫,叫得人九轉迴腸。這很對長夜失眠的宮妃的脾氣,總算有個活物陪著她們度過難熬的夜晚,更何況在秋風秋雨之中。因此,養油葫蘆玩,在宮裏每年秋季是個風氣。
“這次給大阿哥送來的油葫蘆,裝在油葫蘆罐裏,是‘範子貨’,是宮裏和各王府特製的。春天種葫蘆時要種亞葫蘆(一種結小葫蘆的植物),等結葫蘆時用一種叫‘範’的模具,把小葫蘆裝在範裏,使小葫蘆按範的形狀長。‘範’有方的,有圓的,有扁的,‘範’裏有各式各樣精雕細刻的花紋。葫蘆成熟以後,磨光擦油,就成了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太監是把裝著油葫蘆的油葫蘆罐放在胸前溫暖的懷裏帶來的,足見很珍貴的了,無怪大阿哥高興,偷偷讓小太監拿給我們看,表示對我們的好感!
“最讓大阿哥高興的是在雁北的一次駐蹕。那天,天時還早,小太監由外麵買進幾隻鴿子來。起初不太注意,後來打開膀子一看,竟然是烏頭還帶有黑翅膀的。啊!這是鐵翅烏,北京還沒有這個品種,他驚喜了。當時北京隻有銅翅烏棕頭棕翅,沒有鐵翅烏(黑頭黑翅)。次日在路上,大阿哥特意讓小太監挎著籃子給我們看,並告訴我們,他讓本地人去給收買些。過了些天,他又讓小太監告訴我們,說這種鴿子飛起來好看,但並不善飛。到現在北京還流行兩句土話:‘十個烏九個賴,有了一個就不壞。”——這是大阿哥在西行路上嘴裏唱出來的。
“大清國最後一個太子,最後留下的話隻有這一句了,但人們很少知道這是大阿哥說的。在西行路上,我們的車轎首尾相接,相處約兩個半月,雖然有貴賤之分,男女之別,但他那孩童之心時時顯露出來,他根本不懂當皇帝是幹什麽。我真不知道老太後一定要讓他預備當皇帝是什麽意思。每當秋高氣慡的時候,瓦藍瓦藍的天上,飛起成群的鴿子,就不由得想起了大阿哥,想起了他的鐵翅烏來。咳!知道末代太子的人,恐怕沒有幾個了。這是一個被戲弄的孩子,任憑別人來嘲諷他!而戲弄他最主要的是他老子。
“端王處心積慮又心急火燎地想讓兒子當皇上,自己好當太上皇。俗話說:知子莫如父。兒子究竟是龍是泥鰍,自己早就知道,正因為他是泥鰍,自己當上太上皇才更稱心如意,可以為所欲為。老太後70多了還能活幾年?但端王又自知德望不夠,於是就利用義和拳扶滿排外,迎合老太後的心意,結果惹下天大的災難,這都是由大阿哥引起的。”
給光緒剃頭(1)
“我先跟您交代清楚,這些事都是我聽來的,不是親眼看到的,不要說我騙您,更不可尋根問底。我是怎麽聽到的就怎麽說。咱們說句笑話,這叫‘老太太喝麵茶——糊裏糊塗’,您糊裏糊塗地聽,我糊裏糊塗地說。不過,這些是屬於下等人幹的事,知道的人很少了,我不說恐怕沒有人知道了。
“宮裏頭專有一個處,叫按摩處,歸敬事房管,有200來人,規模很不小。上至給皇上沐浴、剃頭、修腳,下至給一般太監剃頭、刮鬢(老太監沒鬍子,所以忌諱說刮須)。最主要的還是伺候太妃們,腰酸腿痛、筋骨不舒,甚至因夜間睡覺枕頭墊得不合適,俗話叫‘落了枕’了,這都是按摩處的差事。還有太監們短不了扭了骨,傷了筋,這也歸按摩處來治,一般地說,皇上有禦藥房,太監們有按摩處。可以說,按摩處是個上下離不開,接觸麵最廣,差事很雜的地方。
“我又要說古了,但我可不敢在您麵前賣三字經。作為下九流之一的剃頭行,二三百年來就流傳著這樣的故事。
“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老憨王(旗下人對努爾哈赤的尊稱,也是愛稱。有時叫‘我們的老憨王’,更顯得親切)建國初始,為了和漢民區別開,把建州人(當地人)和歸順的人都剃成半個月牙式的頭,做成明顯的標誌。一來免去歸順的人三心二意,往來流竄;二來明朝的人,見到剃頭的人就殺,這樣更鞏固了老憨王手下的人民團結一條心,誓死抵抗明朝人。漢民自古以來是蓄滿發的,對頭發看得非常重要,一根頭發也認為是父母給的,說是父精母血,動了他們的頭發,就像殺了他們的父母一樣。滿洲人進了關以後,就以剃頭不剃頭,作為歸順不歸順的界限。如果剃了頭,就表明你投降了,當作順民來看待;如果不剃頭,表示不投降,當作暴民來看待,那就格殺不論。所以當時就有這樣的命令:‘留頭弗留發,留發弗留頭。’如果想留腦袋那就必須剃發,如果不剃發那就要砍腦袋,不投降就殺頭。這個命令是十分嚴厲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