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夥房一看,屋子進不去人,又是煙氣又是水氣,風匣還不停地響著,仿佛看見一個人在一仰一合地拉著風匣,細看才看清楚是崔玉貴。在宮裏我們同崔是不交談的,在這個場合下,我們是同生共死的患難之交了。崔玉貴很嚴肅地對我倆說:‘看情況目前的地方供獻不會有,買東西也實在難,大家免不了受困!咱們是老人家的近人,無論如何不能讓老人家挨餓!’這時為避免走露風聲,我們把老太後都叫老人家。
“小娟子哭出聲來了說:‘那就割我們倆的肉吧!先割我的,我不怕。’
“崔玉貴說:‘姑娘,不是要割誰的肉,要想辦法。眼前咱們包人家半畝地的青棵,還要剩下一點,多半都被兵搶光了。咱們應該把青玉米剝出來,把豇豆角捋下來,把青玉米秸砍下來,捆成捆帶在車上,人和牲口都需要。現在咱們沒指望了,俗話說,須將有日思無日,莫到無時羨有時。目前咱們大家動手罷,免得將來餓死在半路上。’
“崔玉貴的話真真提醒了我們,我和娟子和另兩名侍女,開始把割下來的豇豆角捋下來,盛在車夫的布袋裏,把剩下來的青玉米堆在料笸籮裏,把青玉米秸捆成兩捆帶在車尾。我親眼看到饑民們什麽都搶,我們剝好的青老玉米,生的,他們就是嘴啃著吃,白漿順嘴角流下來。在大車店裏不時有散兵進來,沒有東西可拿,就用碗舀足一碗涼水,邊走邊喝,順手把碗摔在大路上。什麽是王法?這裏已經沒有這個名詞了。這樣的世界使我們心驚肉跳,我用眼看看崔玉貴。崔玉貴大聲對我說:‘榮姑娘,不要怕,隻當我們已經死了,現在活幾天是賺的。要記住,事到臨頭須放膽,死全不怕,就沒什麽可怕的了。’這話是對我說的,也是對大家說的。對我來說,像吃了定心丸一樣。我牢牢地記住,‘事到臨頭須放膽’,我一輩子也忘不掉他這句話。我清楚地記得,那時他是一腳踩著門檻子上,斜著臉對我說的,到現在已經幾十年了,他的話還響在我的耳朵裏。我經過多少次災難,一到極困難的時候,就想起他的這句話來!”
老宮女又如醉如癡的陷入沉思之中了。她像老僧入定一樣,身體微微地前後擺動,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不說話,我隻有用沉默來表示對她的同情。
“車又向前走了,路上的人漸漸疏稀起來。
夜宿西貫市:苦難的第一站(5)
小娟子非要和我換車坐不可,她明確的理由是咱倆各伺候老人家半天。我心裏很感激,淚馬上湧到了眼角。在大車店的廚房裏,我們各自背著人藏起一個熟老玉米來,誰的心事誰全知道,無非是怕老人家餓。那時是老玉米不缺,可弄熟了難。哪裏借鍋去,哪裏找水去,最重要的哪有煮的時間。還有我們最難的是任什麽也不會幹。我倆用手絹各包了個又嫩又勻的煮玉米,我想坐車上給老人家剝粒吃,因為我們看到老人家什麽也沒吃。這是件孝心討好的事,小娟子跟我換車坐,就是把好事讓給我。她把手絹包好的東西塞給我,說‘這一個你孝敬給當家的(為了沿途安全,我們管皇上叫當家的)’。我含著淚答應了。在患難中,在餓癟肚皮的時刻,有這樣的姐妹,怎麽不讓我感激她呢!在車上我把小娟子的事一五一十地稟告了老人家,我怎能搶人家的功呢。正是當宮裏午後睡醒吃加餐的時候,我們給皇上奉獻一個熟玉米,給老人家剝玉米粒。看老人家一口一口地吃下去,這也算盡我們奴才的一份心了。
“車裏頭奇熱,像蒸籠,歪脖太陽幾乎把人曬幹癟了。喝的水變成了汗,汗出多了,用手往臉上一摸,變成了鹽麵。劃一根取燈兒(當時管火柴叫取燈兒),幾乎能把空氣點燃了。下過雨的地經太陽一曬,熱氣反撲上來,夾雜著牲口身上的腥膻味,薰得人非常噁心,幸虧我在大車店揀了一把舊芭蕉葉扇子,我給老人家扇著。立秋後的天氣,到下午特別悶。我摸摸什麽地方都是熱的,車帷子,褥墊子,到處都燙手。好容易盼到太陽平西了,可這時候蠓蟲子多起來了,大概騾子身上有汗腥味,它們圍著騾子轉,一團團的,趕也趕不走,就在迎麵隨著車飛。有時能碰人的臉,一不小心碰到眼裏,有一股辣辣的味道,眼馬上紅腫了,流下淚來。更有一種像大麻蒼蠅似的虻,最初,我叫不出它的名字,後來知道叫牛蠅,很有一股強勁,它們死都不怕,隻要讓它叮上,打死它,它也不鬆嘴。牛蠅叮後立刻起大包,紅腫一片,出奇的刺養。我專注意保護老太後,可我腿腕子上被它叮了一口。這蠅子有毒,先由叮的孔內流黃水,以後就變成膿,直到山西太原,我的腳才好些了。
“汗出多了,就出奇的渴,渴得像由喉嚨裏冒煙似的,我們開始嚼老玉米秸。老太後大概實在支撐不住了,也和我們一起嚼。路越走越高了,騾子很吃力。李蓮英由前麵迴來,站在路旁,稟告說,已經進入昌平境地了。
“太陽落山的時候,我們來到一個大的莊子,後來知道叫西貫市。
“西貫市是個較大的村子,往街裏一看,青磚房子不少。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景,可誰家也不願收留我們。再說這村裏住的全是迴民,風俗習慣全不一樣。他們在生活上不願和漢民摻雜。李蓮英等商議的結果,是村頭上有個舊的清真寺,年久失修,已經廢了,變成了場院,有幾間房閑著,我們就住在這裏。老太後也很願意。已經累了一天,都願找一個地方歇一歇。——我先由外部往裏說。
“喝水是可以解決了,場院外麵有一口井。井邊放個瓦罐,瓦罐上係一條繩子,就用這個瓦罐來汲水。井沒有欄杆,每次我們都是戰戰兢兢的提水。好在是夏天,井水很淺,提起水來還不困難。
“場院是一片空蕩蕩的,沒有院牆,有一小片光地,上麵堆著一堆麥秸糙,用半頭席蓋著,雨後顯得濕漉漉的。四外是菜畦,站在院子向四下觀看:
“正北是三間正房,根本沒門,窗戶也沒糊紙,往西邊一看是一溜矮廈子,即矮矮一排房,沒有門、窗戶、壁,是堆亂糙和農具的地方。進入屋裏,三間正房還好,是有隔斷的,一明兩暗。中間堂屋裏有一口破缸,能盛水,有一個灶,連著東間的炕,炕是光禿禿的,灶上有鍋,也有個舊鍋蓋。進到東間一看,炕上扔著個破簸箕,簸箕前麵的舌頭全沒有了。地下牆角有個三隻腳的破凳子,很矮,根本是沒人要的東西,另有幾塊碎磚。而屋裏空空的,地下除去幾塊磚以外,什麽也沒有。我愣愣地想,就要在這個地方過夜了。昨天是天堂,今天是地獄!這是誰能預料到的呢?老太後一進屋,除內眷侍女以外,一般人要離開一丈多遠,不許靠近窗戶,由兩個太監巡邏。
“我先把老太後安頓下來。炕上光禿禿的,沒有辦法,我和小娟子把轎車的墊子抬下來讓老太後能有個坐處。老太後自從早晨坐上車以後,閉口不說話,既不冒火氣,也不顯驕氣,處這種逆境,完全採取逆來順受的態度。也顧不得什麽禮儀了,我看皇帝紮撒著手立在當地,像木頭人一樣,我拿一個口袋,疊起來,放在矮凳子上,請皇上坐下。皇上用眼看了下老太後,老太後說了句皇上也坐吧,皇上才坐下了。這時李蓮英、崔玉貴都上街裏張羅飯食去了。
</br>
“小娟子哭出聲來了說:‘那就割我們倆的肉吧!先割我的,我不怕。’
“崔玉貴說:‘姑娘,不是要割誰的肉,要想辦法。眼前咱們包人家半畝地的青棵,還要剩下一點,多半都被兵搶光了。咱們應該把青玉米剝出來,把豇豆角捋下來,把青玉米秸砍下來,捆成捆帶在車上,人和牲口都需要。現在咱們沒指望了,俗話說,須將有日思無日,莫到無時羨有時。目前咱們大家動手罷,免得將來餓死在半路上。’
“崔玉貴的話真真提醒了我們,我和娟子和另兩名侍女,開始把割下來的豇豆角捋下來,盛在車夫的布袋裏,把剩下來的青玉米堆在料笸籮裏,把青玉米秸捆成兩捆帶在車尾。我親眼看到饑民們什麽都搶,我們剝好的青老玉米,生的,他們就是嘴啃著吃,白漿順嘴角流下來。在大車店裏不時有散兵進來,沒有東西可拿,就用碗舀足一碗涼水,邊走邊喝,順手把碗摔在大路上。什麽是王法?這裏已經沒有這個名詞了。這樣的世界使我們心驚肉跳,我用眼看看崔玉貴。崔玉貴大聲對我說:‘榮姑娘,不要怕,隻當我們已經死了,現在活幾天是賺的。要記住,事到臨頭須放膽,死全不怕,就沒什麽可怕的了。’這話是對我說的,也是對大家說的。對我來說,像吃了定心丸一樣。我牢牢地記住,‘事到臨頭須放膽’,我一輩子也忘不掉他這句話。我清楚地記得,那時他是一腳踩著門檻子上,斜著臉對我說的,到現在已經幾十年了,他的話還響在我的耳朵裏。我經過多少次災難,一到極困難的時候,就想起他的這句話來!”
老宮女又如醉如癡的陷入沉思之中了。她像老僧入定一樣,身體微微地前後擺動,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不說話,我隻有用沉默來表示對她的同情。
“車又向前走了,路上的人漸漸疏稀起來。
夜宿西貫市:苦難的第一站(5)
小娟子非要和我換車坐不可,她明確的理由是咱倆各伺候老人家半天。我心裏很感激,淚馬上湧到了眼角。在大車店的廚房裏,我們各自背著人藏起一個熟老玉米來,誰的心事誰全知道,無非是怕老人家餓。那時是老玉米不缺,可弄熟了難。哪裏借鍋去,哪裏找水去,最重要的哪有煮的時間。還有我們最難的是任什麽也不會幹。我倆用手絹各包了個又嫩又勻的煮玉米,我想坐車上給老人家剝粒吃,因為我們看到老人家什麽也沒吃。這是件孝心討好的事,小娟子跟我換車坐,就是把好事讓給我。她把手絹包好的東西塞給我,說‘這一個你孝敬給當家的(為了沿途安全,我們管皇上叫當家的)’。我含著淚答應了。在患難中,在餓癟肚皮的時刻,有這樣的姐妹,怎麽不讓我感激她呢!在車上我把小娟子的事一五一十地稟告了老人家,我怎能搶人家的功呢。正是當宮裏午後睡醒吃加餐的時候,我們給皇上奉獻一個熟玉米,給老人家剝玉米粒。看老人家一口一口地吃下去,這也算盡我們奴才的一份心了。
“車裏頭奇熱,像蒸籠,歪脖太陽幾乎把人曬幹癟了。喝的水變成了汗,汗出多了,用手往臉上一摸,變成了鹽麵。劃一根取燈兒(當時管火柴叫取燈兒),幾乎能把空氣點燃了。下過雨的地經太陽一曬,熱氣反撲上來,夾雜著牲口身上的腥膻味,薰得人非常噁心,幸虧我在大車店揀了一把舊芭蕉葉扇子,我給老人家扇著。立秋後的天氣,到下午特別悶。我摸摸什麽地方都是熱的,車帷子,褥墊子,到處都燙手。好容易盼到太陽平西了,可這時候蠓蟲子多起來了,大概騾子身上有汗腥味,它們圍著騾子轉,一團團的,趕也趕不走,就在迎麵隨著車飛。有時能碰人的臉,一不小心碰到眼裏,有一股辣辣的味道,眼馬上紅腫了,流下淚來。更有一種像大麻蒼蠅似的虻,最初,我叫不出它的名字,後來知道叫牛蠅,很有一股強勁,它們死都不怕,隻要讓它叮上,打死它,它也不鬆嘴。牛蠅叮後立刻起大包,紅腫一片,出奇的刺養。我專注意保護老太後,可我腿腕子上被它叮了一口。這蠅子有毒,先由叮的孔內流黃水,以後就變成膿,直到山西太原,我的腳才好些了。
“汗出多了,就出奇的渴,渴得像由喉嚨裏冒煙似的,我們開始嚼老玉米秸。老太後大概實在支撐不住了,也和我們一起嚼。路越走越高了,騾子很吃力。李蓮英由前麵迴來,站在路旁,稟告說,已經進入昌平境地了。
“太陽落山的時候,我們來到一個大的莊子,後來知道叫西貫市。
“西貫市是個較大的村子,往街裏一看,青磚房子不少。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景,可誰家也不願收留我們。再說這村裏住的全是迴民,風俗習慣全不一樣。他們在生活上不願和漢民摻雜。李蓮英等商議的結果,是村頭上有個舊的清真寺,年久失修,已經廢了,變成了場院,有幾間房閑著,我們就住在這裏。老太後也很願意。已經累了一天,都願找一個地方歇一歇。——我先由外部往裏說。
“喝水是可以解決了,場院外麵有一口井。井邊放個瓦罐,瓦罐上係一條繩子,就用這個瓦罐來汲水。井沒有欄杆,每次我們都是戰戰兢兢的提水。好在是夏天,井水很淺,提起水來還不困難。
“場院是一片空蕩蕩的,沒有院牆,有一小片光地,上麵堆著一堆麥秸糙,用半頭席蓋著,雨後顯得濕漉漉的。四外是菜畦,站在院子向四下觀看:
“正北是三間正房,根本沒門,窗戶也沒糊紙,往西邊一看是一溜矮廈子,即矮矮一排房,沒有門、窗戶、壁,是堆亂糙和農具的地方。進入屋裏,三間正房還好,是有隔斷的,一明兩暗。中間堂屋裏有一口破缸,能盛水,有一個灶,連著東間的炕,炕是光禿禿的,灶上有鍋,也有個舊鍋蓋。進到東間一看,炕上扔著個破簸箕,簸箕前麵的舌頭全沒有了。地下牆角有個三隻腳的破凳子,很矮,根本是沒人要的東西,另有幾塊碎磚。而屋裏空空的,地下除去幾塊磚以外,什麽也沒有。我愣愣地想,就要在這個地方過夜了。昨天是天堂,今天是地獄!這是誰能預料到的呢?老太後一進屋,除內眷侍女以外,一般人要離開一丈多遠,不許靠近窗戶,由兩個太監巡邏。
“我先把老太後安頓下來。炕上光禿禿的,沒有辦法,我和小娟子把轎車的墊子抬下來讓老太後能有個坐處。老太後自從早晨坐上車以後,閉口不說話,既不冒火氣,也不顯驕氣,處這種逆境,完全採取逆來順受的態度。也顧不得什麽禮儀了,我看皇帝紮撒著手立在當地,像木頭人一樣,我拿一個口袋,疊起來,放在矮凳子上,請皇上坐下。皇上用眼看了下老太後,老太後說了句皇上也坐吧,皇上才坐下了。這時李蓮英、崔玉貴都上街裏張羅飯食去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