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中午,七月的天氣,老太後借遛彎的機會,玩的時間不長,就該休午覺了。結尾時,四格格特意吩咐,今天晚上的穿針賽,有一個算一個,比比誰的能耐大。大家當然更高興了。


    “這是宮廷裏女孩子們一年一度最大的歡樂會,比起過年過節來歡快得多。不是我眼皮子淺,我敢說沒有比這件事更使女孩子們興奮的了。


    “這件事前四五天就由四格格發話,預備好針和線,好在她萬事亨通,要啥有啥。先準備好繡花針,要用手挑揀好,針孔要差不多大小的,每10根一排,安放在針的紙夾裏,然後把純白的細絲線剪成半尺長的段段,絲線剪的要齊,線頭不許剪劈了,也每10條一組,放在盒裏,這是第一件。


    “第二件,再準備短粗的針,叫眉針,是一種做粗活常用的針。也經過挑選,找針孔差不多大小的,10根一排,別在紙夾上。然後把粗絲線——叫鼠線(也許叫蜀線,我當時沒問清楚)——剪成半尺長,要求剪口整齊,也是10條一組,放在盒裏。這樣,10根繡花針配10條細絲線,一根眉針配10條蜀線。


    “另外,在每個組裏配兩根竹籤,像筷子一樣長短,很精緻,一端刻有孔雀裝飾;再備兩條用緞絛做的花帶子,約一尺長,半寸寬,就一切都準備齊了。


    “老太後是喜歡熱鬧的。吃完晚飯後,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才天黑。晚涼天氣,正是老太後休憩遊樂的時候。由四格格陪著老太後漫步到諧趣園,這兒四麵是曲廊水榭,正中間是很大一池清水,盛開著荷花。四格格請老太後坐在正麵廊裏的安樂椅上,兩個侍女站在兩旁輕輕地扇著扇子,老太後的腳旁還有一爐藏香,都是為了驅蚊的。一會兒,皇後來了,瑾小主也來了,當然是陪侍老太後的。清風陣陣地吹來,滿園子的荷花香氣。漸漸的天暗下來了,上弦月悄悄地掛在西南角上。亭子外、遊廊上,也漸漸聚集了好多人,這都是參加賽針和看賽針的各宮裏的人,今天是特許來的。


    “四格格請示了老太後,又請示了皇後和小主,就開始發話了。先對參加賽針會的人說,誰願參加誰參加,老少不限。每人發兩組針線,兩根簽子,兩根帶子。一,要求把兩組針(細線組和粗線組)用線穿好,穿好後線的剪口要比齊,必須在線的上麵結上扣,10根針的扣要一般齊。然後把帶著針的線垂下來,搭在竹籤子上,套好針以後,再用彩帶子把竹籤子的一端紮緊。彩帶的結尾處,還要有個蝴蝶結,並和簽子另一端的孔雀頭對稱。蝴蝶以美麗大方為上等。大家都屏息聽著,四格格把話說得又清楚又幹脆,說完後讓4個掌事兒的點燃4根香,東西南北各一根,以香爐為停止記號。


    “這是個比功夫的競賽,雖然有月亮,微微的一點亮光,隻能使眼睛眯fèng看。線又軟,在夜月底下,穿20根針,還要把每10根一組的針線套在竹籤子上,竹籤子的頭上還要用帶子結上蝴蝶形,以免針掉下來。這真是太難了。


    “月亮底下穿針,並不憑眼睛,全憑手的感覺,那完完全全憑的是真本領。尤其是那些繡女們有本事,先用左手小手指甲挑起一個繡花針來,再用拇指和食指把針一撚,就知道針孔在哪裏,就會把針孔擺正,然後又用右手小指再挑起根絲線,也是用拇指食指一撚,就會把絲線頭撚緊,再用舌頭輕輕地一抿,線就又緊又滑,左手持著針再輕輕地往絲線上一套,絲線剛穿過針孔,就在這一眨眼的功夫,右手飛快地把絲線頭掐住,往外一抻,就把線抻出來了。這樣全憑感覺就能把針穿上真是好功夫,左手的針往右手絲線上扣的時候,紋絲也不能錯。等把10根繡花針穿好,又把10根粗眉針穿好,把絲線的剪口比齊了,在一樣長短的地方結成一樣大小的扣,再比齊了,用竹籤子穿成串,然後在竹籤子頭上用彩緞帶子結上蝴蝶扣,免得針線套掉出來。就這樣,第一個勝利者,左手拿著一根竹籤子,孔雀頭向外,彩緞帶飄揚的一頭向裏;右手同樣拿一根竹籤子,孔雀飛著,彩帶飄著,兩臂並齊向前平伸著,走向四格格麵前,請求檢驗。如果合格,交給掌事的拿著,四格格親自帶到老太後麵前領賞。老太後喜歡手巧的人,很高興,常常是重賞,皇後也有賞,四格格也有賞。此外,隻要能把針穿齊的都會得到賞賜。


    “七月初是瓜果成熟的時候,穿針賽完了後向例是賞瓜,讓大家過個歡快的晚上。這就是宮廷裏過七月七的情形。


    [上一頁][下一頁]


    乞巧(6)


    “賽針會熱鬧一陣以後,我們小姐妹們又有私約會。這是悄悄的約會。在藤籮架下、葡萄園裏——隻要月影能篩下的地方都可以——我們用一盆淨水,在試探著自己的運氣。今天是牛郎會織女的日子,是用喜鵲搭橋的,在淨水盆裏往天上看,誰要是能看見月亮下喜鵲飛的影子,誰就能走好運——當然是喜運了。這也隻能找最知心的姐妹。在癡心的夢幻下,希望得到好的將來。我們一直熬到東方發曉,期待著喜鵲的喳喳叫聲。


    “據說,天河是沒有渡橋的,而且王母更不讓牛郎織女到彼此的對岸,那就苦了這對恩愛夫妻子,喜鵲感到不平,就自願替他們搭橋,使他倆在鵲橋的中間地方相會,兩個人誰也不願離開誰,就在喜鵲背上站立著,這樣,一夜之間喜鵲頭上的毛全給踩掉了,可是喜鵲是甘心情願的。多麽善良的鳥呀!我們早就請小太監給買好活的青蝦,在七月初八的清晨,放在安靜的地方,來慰勞慰勞那一群善良的喜鵲,好像我們要替織女補人情似的,這就是我們的心願!”


    她說完一片話以後,又淚流滿麵了,我也不禁為她傷心。觸景生情,迴憶往事,人所不免,何況她是那樣的遭遇呢。小的時候不知哪裏學來的幾句詞現在突然想起來:


    河漢、河漢,


    曉掛秋城漫漫,


    愁人起相思,


    塞北天南別離,


    離別,離別,


    河漢雖同,路絕!


    末一句“河漢雖同,路絕!”在她的思想裏可能會另有深的含意吧!她不知麵對銀河,流過多少眼淚了。


    [上一頁][下一頁]


    送鬼的中元節(1)


    寫完《乞巧》這節以後,我不禁佇筆深思。清宮裏的好些舉動有些在《紅樓夢》裏都能尋見蹤跡。


    我現在不去查書了,因為讀者比我熟悉。《紅樓夢》裏好多敘述到女孩子做針線活的地方,像史湘雲,算是個侯門小姐吧,寫她和寡嬸娘在一起做針線的地方最多,而她又最巧,給寶玉做過香囊(荷包),替襲人為寶玉做過鞋等等;富商巨賈家庭長大的薛寶釵搬進大觀園後,在香菱的陪同下,秋窗深夜還做針線,在絳芸軒裏還能替襲人繡鴛鴦呢!連林黛玉都能做精巧的香袋兒,何況其他人。各屋的丫頭更不用說了,慧紫娟不是坐在迴廊上做針線時試的莽玉嗎?黃金鶯不是替寶玉巧結梅花絡嗎?俊襲人在怡紅院裏繡過荷花鴛鴦,最出名的巧手要數晴雯了,深夜勇補孔雀金裘,可以說巧冠群芳了。《紅樓夢》裏寫女孩子做針線的地方不下幾十處。賈寶玉在四時即景詩裏不也說過“卷繡佳人幽夢長,金籠鸚鵡喚茶湯”嗎?其勞作也是相當艱苦的。以寶釵為例:“寶釵因見天氣涼慡,夜複見長,遂至母親房中商議打點些針線來,……每日燈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寢。”估計她們不會沒有針線媽媽的(旗人稱做針線的保姆叫針線媽媽),可她們還自己做針線。這大概是大家閨秀的風範吧!漢民族自古以來對女人的要求有四項標準,曰婦德、曰婦言、曰婦容、曰婦工。德,指品質;言,指應對禮節;容,指相貌體態;工,指勞作,如刺繡、烹飪等。滿洲婦女大概在努爾哈赤編排牛祿(狩獵生產、作戰的最小編製)開始,就已形成戰時體製,男征女織,女人就已成為後勤部人員了。她們從小就要勤勞操作。滿族入關後,很快就接受了漢族的文化,滿族的大家閨秀也很可能以這四德為風範,雖然是錦衣玉食,也要有描龍繡鳳的巧手。不然,怎麽解釋大觀園裏大家閨秀的做女工呢?顯然,這和宮裏的風氣是一樣的。多數的人以為宮裏的侍女們,橫針不摸,豎線不拿,除伺候主子以外,伸直十個手指頭養膘,懶得要命,那就錯怪清廷的製度了。她們大體不是為了將來“fèng、連、補、綴”度日而做針線活,而是為了“敢將十指誇針巧”,能作工藝品等小點綴。這女紅和琴棋書畫相同,作為上層婦女的一種修養美德,說通俗了,比嫁妝還高一等,也算是陪嫁的重要本錢之一。這裏我自誇一句,年輕的時候好新鮮事,最愛數別人家的門坎子(北京俗話,管閑串門叫數別人家的門坎子,是貶義詞),也到過許多旗下親友家裏,一般滿洲家庭婦女和在街麵上遊手好閑吃大餑餑式的男子漢不同,講究的是“上炕一把剪子,下地一把鏟子”,上炕能飛針走線,裁剪冬棉夏單,下地能煎炒烹炸。甚至每家都有本家的拿手菜飯,這是滿洲婦女的傳統。記得前些日子看《四世同堂》這部電視片,寫老太爺(老祖父)生日,有人來暖壽,老太爺留客人吃壽麵,必須小順媽(孫子媳婦)親自下廚房去抻麵,表示恭敬熱情。客人吃完麵後,要親自向小順媽道謝,說:“孫少奶奶,麵抻得好,謝謝。”小順媽要謙遜地說:“我抻不好,您包涵著吃。”這叫做雙方話到禮到。總之,老北京婦女德言容工,要麵麵做到。那時如果到誰家去,主人買斤機器切麵待客,客人會甩甩袖子,拱拱手,向您施禮告辭的。這就是老北京人的風氣,而且旗人居多。《紅樓夢》裏每個女子都有恰如身份的語言、拿手的工藝,這正是德言容工的具體表現。我深切希望博雅君子能從清代的皇家秘笈、筆記小說裏,搜、剔、扒、掘,把清室的風俗,勾勒出來,來印證《紅樓夢》等書,以造福後人。這種風俗一直影響到現在北京人的生活。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宮女談往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易並收藏宮女談往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