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天到了寅時(三點至五點),老太後的臥室裏就有動靜了。該當班的宮女就要準備當差了,這時是宮女的大聚會。太後屋裏的燈一亮(打開遮燈的紗布罩),在屋裏兩個值夜的宮女,在臥室的門口伺候著,兩個在宮門口值夜的宮女在和另外做粗活的宮女打交道。寅正宮門已經下鎖了,做粗活的宮女從宮外搭來一桶熱水,在門外預備著。不灰木的爐子隱隱地在西南角上發出紅光來,那是張福老太監在熬銀耳,預備老太後下床後第一次的敬獻。據說常吃這個容顏不老,永葆青春。等侍寢的宮女爬在地上磕頭(平常時,親侍不磕頭,因為天天見麵,隻請跪安。隻有初一、十五,或兩三天不見,或太後欠安痊癒後,才行磕頭禮),故意喊‘老祖宗吉祥’時(這也是個信號),知道老太後坐起來了,開始下地,門口值夜的兩個宮女,才敢開始放其他的宮女邁進寢宮門坎,寢宮半掩的大門也打開了,宮門的戒嚴算解除了。值夜的宮女連同當天當值的宮女齊齊整整地向寢室裏請完跪安以後,該幹什麽就幹什麽去了。等太後寢宮的門簾挑起半個簾子時,就暗示寢室裏可以進人了。先進去的侍女是司衾的,給太後疊好被以後,跟著用銀盆端好一盆熱水,老太後用熱手巾將手包起來,在熱水盆裏浸泡相當長的時間,要換兩三盆水,把手背和手指的關節都泡隨和了,這是老太後健身法之一。老太後的手非常細膩、圓潤柔和,真像十八九歲姑娘的手,這是保養得法的緣故。這樣的浸泡,是天天必作的功課。然後才洗臉,與其說洗臉,不如說臉(音teng,就是現在的熱敷),這樣能減少臉上的皺紋。都完畢了,坐在梳妝檯前,由侍寢的給輕輕攏攏兩鬢,敷上點粉,兩頰、手心抹點胭脂(這裏要說明,胭脂和粉都是老太後親自研製的),然後才傳太監梳頭。老太後是有剛強脾氣的,決不會讓底下人看到她蓬頭垢麵。


    “這時,梳頭劉早在寢宮門外恭候著呢。”


    [上一頁][下一頁]


    梳頭劉


    “我沒看見過李蓮英給老太後梳過頭,也沒聽說過。七八年來伺候老太後梳頭,給老太後當這份差的隻有個梳頭劉。從來也沒有別人替換過他。


    “這是個非常得寵的老太監,溫和、馴順、斯文、有禮貌,永遠從他的眼角皺紋裏透出和樂的笑意來,伺候人不溫不躁,恰到好處,讓被伺候的人感到很舒服。宮女們跟他都很親熱,誠心誠意喊他一聲劉大叔。他經常給宮女帶些針針線線的東西,這是宮女們所缺的,但他不是給一個人,誰用都行。宮女們見他麵有時給請個安,問他句吉祥,他總是很謙和地還個禮,不管對誰。老太後知道他的人緣好,常說:‘下去,讓她們給你沏口茶喝吧!’這可是天大的臉,能讓宮女賞茶,在宮裏這是極體麵的事。劉太監連連地請跪安,說‘奴才不敢承受,奴才不敢承受!’太後越給臉,他越謙虛小心,這是劉太監長期得寵的原因。


    “且說宮女給劉太監掀起宮門的簾子,劉太監頭頂黃雲龍套的包袱(裏麵是梳頭工具)走進來,雙腿向正座請了跪安,把包袱從頭頂上請下來,向上一舉,由宮女接過來,然後清脆地喊一聲:‘老佛爺吉祥,奴才給您請萬安啦!’侍寢的在臥室裏喊一聲‘進來吧,劉德盛!’這是替老太後傳話,可也是特別開恩,經常太監能進太後寢室的,劉太監算是獨一份了。


    “劉太監進屋後磕完頭(太監們早晨第一次見太後多數人都磕頭,表示尊敬),打開黃雲龍套包袱,拿出梳頭的簪子、梳子、篦子等工具,開始梳頭。這時老太後開腔了,‘你在外頭聽到什麽新鮮事沒有?說給我聽聽!’劉太監早就預料到有這一問,於是將自己編造的那些龍鳳呈祥、風調雨順的故事,一個接一個說給老太後聽。說得老太後眉開眼笑的,聽得我們也忍不住發笑。他是個笑話簍子,可惜年長日久,記不起說的都是些什麽了,我也不會學舌,他說的大概都是這樣的故事:


    “今年的節氣來得早,去年有閏月,六月六看穀秀,春打六九頭。去年春打在臘月裏,我們的黃曆早就算好了,春見寒食六十日,今年二月就清明節了。俗話說,二月清明滿地青,三月清明滿地空。今年的寒食節桃紅柳綠,可傻燕子走在巧燕子前頭了。傻燕子是咱們伏地燕,它不南來北往,飛起來翅膀不會打彎,也不會銜泥築窩,不論冬天夏天,永遠住在咱們城門樓子裏,專給老太後看城門。叫聲沙沙的,其實人們管它叫沙燕,大家叫白了,都叫它傻燕。也因為它拙嘴笨舌頭的,大家都喜歡它憨厚,喜歡它那傻乎乎的勁。可它今年不傻了,比巧燕子早露麵十多天,保準今年不會發生旱澇,風調雨順,這都是老太後的盛德感化的。將來老太後治理的大清國,醜姑娘變俊了,拙媳婦變巧了,那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呢!


    “前天粥廠傳出這樣離奇的事兒,順天府管事的去看放賑發粥的情況。先到南城粥廠看看,看見一位老太太,幹幹淨淨一身舊棉襖棉褲,藍布的顏色都洗成白地了,衣裳上的補釘補得整整齊齊的,身上不帶一點塵土星兒,身板挺硬朗,在那兒排隊打粥。順天府的管事的也沒理會,等轉到德勝門的粥廠一看,這位管事的可就愣住了,又看到這位老太太在這兒排隊打粥呢。因為這位老太太特別顯眼,管事的不注意也得注意,私下問粥廠的當差的太監人,這位老太太是左近的人不是?天天來不?粥廠的人說,十天八天的來一趟。順天府管事的人說,‘要好好伺候老太太,這是位活神仙,我剛在宣南粥廠看見她了,我騎馬來的,一路小跑到了德勝門,可她能走在我前頭,這可不是凡人。’您看!老太後辦粥廠,恩德感動了天和地,神仙也‘趕會’來了。


    “梳頭劉一麵給老太後梳頭,一麵慢條斯理地說著。侍寢的宮女在一旁給遞東西,司衾的人給整理床上、床下的什物。常常是這個時候,張福老太監用捧盒把一碗冰糖銀耳送到儲秀宮門外,交給當差的宮女。這個凡飲、饌、藥必須親自經手的老太監,隻知道低頭當差,向例不多說一句話。老太後在麵前擺一個矮茶幾,用銀勺舀著銀耳。這是一天最愜意的時候,也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大家誰都感謝梳頭劉,因為他一大早就伺候得老太後高高興興,我們的差事就好當了。


    “梳頭劉和別的太監不同,對任何人也不偏不厚,除去當差以外,也不閑言碎語,更不爭功搶臉,在老太後麵前說話的時候最長,從不陰別人一句壞話。自從我進宮第一天起,就看見他在儲秀宮當差,我離開宮的時候,他已經佝僂身軀了,但還是勤勤懇懇地當差。我在宮裏頭很多的地方都得到他的照顧,在他當完差要離開宮的時候,我經常在東廊子底下等著他,這是他必走的路,我恭恭敬敬地給他請個雙腿跪安,叫聲‘幹爸爸’,他也親親熱熱地叫聲‘小榮兒’。可惜他離開宮就老了(死了的代稱)。我一想起他來,就流眼淚!”她迴憶起往事,想起她的親人,想起曾經對她有過好處的伴侶,不由得心裏發酸,眼淚隨著也就掉下來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宮女談往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易並收藏宮女談往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