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是為了創造好運。


    ——美國企業家約翰·d·洛克菲勒


    (john d. rockefeller,1839—1937)


    梅隆拉汽笛,胡佛敲車鍾。華爾街發信號,美國往地獄沖!


    ——大蕭條時期紐約的民謠


    我想花幾分鍾時間同合眾國的人民談談銀行的情況。隻有很少一部分人了解銀行的運行機製,而絕大多數人則把銀行當作存款和取款的地方。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franklin d. roosevelt,1882—1945)


    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伴隨著信用繁榮,現代經濟蘊含的波動開始不斷呈現,影響全球最深的危機大都來自美國。美聯儲成立不到20年,美國就遭遇了曆史上最大的金融危機,大蕭條來臨,美聯儲準備好了嗎?如何應對?大蕭條是美聯儲麵臨的第一次挑戰,可惜美聯儲以及其同儕應對不佳,尤其麵對金本位束縛以及理念認知的限製。大蕭條不僅是美國的災難,也是世界的災難,間接導致了納粹主義的興起以及“二戰”等係列連鎖反應。從金融進化角度,大蕭條重塑了中央銀行定位,使得其不再安於穩定匯率與通脹,而成為危機中的最後拯救人。無論美聯儲、羅斯福還是大蕭條,曆史都有不同的詮釋,我選取了比較的視角,提供了凱恩斯主義、貨幣主義者、奧地利學派的不同詮釋。


    1929年崩盤:盛衰極限


    股價已立足於永恆的高地上。


    ——經濟學家歐文·費雪(irving fi射r,1867—1947)


    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股票市場的成交量不斷被刷新,道瓊股指最高時衝上469.49點,美國人的財富一夜之間暴漲無數,華爾街成為一個處處洋溢著樂觀氣息的繁榮天堂,“華爾街仿佛貪婪地想吞噬全世界的所有資金”。


    泡沫的頂峰是在1929年的夏天,樂觀的論調處處流行,悲觀的論調則小心翼翼,經濟一片向好,股市繼續走高的論調比比皆是。“少數自詡對神學、心理分析及精神醫學感興趣的附庸風雅者,現在也在談論聯合公司和鋼鐵公司的股票。每個地方總有那麽一個人能夠準確地把握買賣股票的時機,他們被奉為聖人,即便在畫家、劇作家、詩人和美麗的情婦麵前,他們也突然變得光彩照人。他們說的話幾乎字字千金,聽眾個個全神貫注,唯恐因錯過重要消息而喪失賺錢的機會。”美國經濟學家約翰· 肯尼思·加爾布雷思(john keh galbraith)日後迴顧了這一曆史,他總結1929年那個夏天股市不但支配著新聞,也籠罩著文化,至於各類的謹慎言論不是被嘲笑就是被懷疑,最著名的懷疑論調來自新聞界。[49]


    一切如此美好,如果沒有1929年那場可怕的大崩盤的話,但該來的最終還是會來到。


    1929年10月24日,美國股市的“黑色星期四”降臨。是日,股價一瀉千裏,甚至通用等公司也無一幸免,無論莊家還是散戶,大家都在拋售手中的股票,市場全線崩潰,全天換手率創曆史最高,達12 894 650股。當日收市之後,已經有11個金融家自殺。而一切不過剛剛開始,兩天內,美國人的財富蒸發了差不多300億美元,而當時美國經濟總規模隻有1 000多億美元;一周內,股指跌掉三成,而整個美國經濟也從此墜入長達6年的大蕭條之中。


    有人認為那個黑色星期四導致了大蕭條,也有人認為崩盤就是大蕭條的一部分,無論如何,共識在於這就是大蕭條的開始。


    今天迴首翻看當時的資料,令人驚奇的是,在崩潰之前,整個市場基本一致唱好,從政客到經濟學家,從大券商到小股民。每當市場陷入混亂之時,總有人站出來說一切正常健康,而經濟學家歐文·費雪在崩盤之前還在表態“股價已立足於永恆的高地上”[50]。而10月25日,星期五,胡佛總統還表示“美國的基本企業,即商品的生產與分配,是立足於健全和繁榮的基礎之上的”。


    可是往往這個時刻,大事真的不妙了,恐慌會進一步蔓延。哲學家卡爾·波普爾認為預言成功的原則是把預言講得非常含糊,讓預言無法反駁。可惜民眾對經濟學家的要求往往挑剔得多,總要求他們無所不知地做出精準預測——甚至潛意識中更傾向於聽到形勢一片大好的預言。不可避免地,大崩盤之後,無數的學術界預言家都被掃地出門,其中包括著名人物與機構,比如哈佛經濟學會、歐文·費雪。


    把一切歸罪於預言家是無濟於事的,事實在於,如果1929年美國經濟的基本麵運行良好,那麽股市的崩潰就不會引發那麽多的連鎖反應,因為在此之前美國也有過經濟低迷,但是從來沒有像1929年這樣帶來持續的衰退,甚至波及歐洲和日本。20世紀5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思重新審視這段沸騰癲狂的華爾街往事,重新梳理曆史的線索,指出20世紀20年代股票暴漲之後的暴跌是必然,而當時美國經濟的固有缺憾,如收入分配不均、公司結構不合理、對外收支混亂、貧乏的經濟知識與銀行係統的弊端,一起無限放大股市的頹勢,最終導致崩盤與大蕭條。


    初看上去,1929年的崩盤仿佛毫無徵兆,有如一夜暗襲的颶風冰雹。其實理智地看,這場崩盤也許在股市繁榮頂峰就初露端倪。盡管當時的平均市盈率高達33,但是各種資金仍舊不顧一切地湧入市場,加爾布雷思把當時的市場描述為“幻想、漫無邊際的企盼和樂觀態度”,信貸過剩鼓勵了投機,資產高估與流動性泛濫引發了係統性的金融危機。恐慌之後的經濟衰退使得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30%,投資減少了80%。


    雖然古典經濟學家認為人的行為是理性選擇,但是事實上,投資者的群體心理因素往往決定了市場行為。市場信息是如何傳導的呢?1929年崩盤之前人人都在關心股票,甚至家庭主婦談論股票也如同談論情人那樣熱絡,但是這種交流往往註定是由狂熱、輕信、混亂所主導,並沒有傳達真實信息,“人和人之間存在著一種交流,這不是一種因為知道什麽或者不知道什麽而進行的交流,而是因為無法知道不知道的東西而進行的交流”。


    直到今天,這樣的交流模式也沒有本質改變,甚至因為快速的信息交換而日趨強化,如果普遍存在對企業高迴報的預期,互相反饋的強化結果往往使得價格上揚而脫離基本麵,高到難以維持,導致泡沫的蔓延。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席勒長期關注行為金融學,他曾說我們這個時代的偉大創新之一,就是將心理學引入了經濟學研究,他總結“泡沫由一個‘致富故事’、人們的興奮和癡迷所導致”。[51]然後,推動力註定不會持久,而會隨時消失,資本市場的非理性繁榮無處不在,而市場預期改變之時,離泡沫粉碎也許就一步之遙。


    大蕭條使得人們痛思金融危機的成因,促使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出現。加爾布雷思認識到經濟繁榮會鼓動自由企業的理論流行,但是他對上市公司的財務欺詐與金融市場非理性的警惕卻有先見之明。雖然經濟學家喬治·斯蒂格利茨認為金融監管並沒有增加投資者利益,僅是讓風險高的發行人出場,但是新的實證研究表明,金融監管對抑製市場波動有著明顯的作用。謝國忠曾經戲言悲觀的人做經濟學家,樂觀的人做金融家。金融界的盲目樂觀與投機欲望與生俱來,當市場陷入混亂時,就必須正視體製缺憾並展開療救,但是也應警惕以監管的名義設租。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印鈔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瑾並收藏印鈔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