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矛盾怎麽解決呢?最經典的辦法就是無視矛盾,各取所需。於是,有人發揮了《馬蹄》的意見,說儒家經典雖然都是學問中的極品,但反映的都是衰世,不如用上古盛世的經驗來指導當今的政治(《淮南子·汜論》),這話隱含的前提是:所謂是非,分為「真是非」和「一是一非」,前者要麽放之四海而皆是,要麽放之四海而皆非,後者則是一時一地的是非(《淮南子·齊俗》);也有人取了無是無非的人生觀,以至於胡適這樣批評道:兩個矮子比高,我說我比你高半寸,你說你比我高半寸,爭論不休。莊子過來排解說:「你們兩位別爭了,我剛才從艾菲爾鐵塔看下來,覺得你們兩位的高矮實在也沒什麽分別,何必多爭,不如算作一樣高吧。」


    胡適接下來說:莊子這種學說,初聽了似乎極有道理,卻不知世界上學識的進步隻是爭這半寸的同異;世界上社會的維新,政治的革命,也隻是爭這半寸的同異。若依莊子的話,把一切是非同異的區別都看破了,說泰山不算大,秋毫之末不算小,堯未必是,桀未必非,這種思想,見地固是「高超」,其實可使社會國家世界的製度習慣思想永遠沒有進步,永遠沒有革新改良的希望。(《中國古代哲學史》,p341-342)


    2.


    有一個問題很讓人頭疼:既然把一切是非同異的區別都看破,那麽莊子自己的這番話要不要也被一起看破呢?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說這世上無所謂是非對錯,別人一定會反詰說:「你自己這句話是對還是錯呢?」


    莊子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在《齊物論》裏為自己做了一些語義不甚明確的辯護:今且有言於此,不知其與是類乎?其與是不類乎?類與不類,相與為類,則與彼無以異矣。雖然,請嚐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俄而有無矣,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今我則已有有謂矣,而未知吾所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無謂乎?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大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曆不能得,而況其凡乎!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而況自有適有乎!無適焉,因是已。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為是而有畛也。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誌,聖人議而不辯。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曰:何也?聖人懷之,眾人辯之以相示也。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莊子·內篇·齊物論》)


    大意是說,我也在這裏發了不少議論,不知道我這些議論和其他人的議論屬於同類還是不同類呢?不管是不是同類,既然都是發言,那就是同一類了,那麽我的這些話和其他論者的話也就沒有什麽分別了。雖然如此,但我還是想解釋一下。


    宇宙有一個開始,當然還有一個開始了這個開始的開始,追溯下去的話,肯定還有一個更早的開始。宇宙最初有它的「有」,有它的「無」,當然還會有未曾有「無」的「無」,追溯下去的話,當然還會有一個未曾有這個未曾有「無」的「無」。忽然之間出現了「有」和「無」,卻不知道這個「有」果真是「有」嗎,這個「無」果真是「無」嗎?


    天下沒有比秋毫之末更大的東西,而泰山卻是小的;沒有比夭折的嬰兒更長壽的人,而彭祖卻算是短命的。天地和我並存,萬物和我一體。既然都是一體,還需要言論嗎?可既然已經把「合為一體」說了出來,難道還算沒有言論嗎?萬物一體,這是「一」,我對萬物一體的表達,這也是「一」,加起來就是「二」,這個「二」加上前邊的任何一個「一」就會是「三」,繼續加下去的話,會是無窮無盡的。這樣看來,從無到有便已經生出了三個名稱,何況是從有到有呢?不必再計算下去了,無心而因任自然也就是了。


    道是沒有邊界的,語言是沒有定說的,而為了爭論是非,憑空劃出了許多邊界,比如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而在聖人的眼裏,對天地以外的事情存而不論,對天地以內的事情論而不辯,對先王治世的記載議而不辯。凡是爭辯,必定是因為爭辯者的目光太局限了,不能看到全體。


    莊子顯然認識到了,相對主義是一種無法自洽的理論,而這恰恰就是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但怎麽為之辯護呢?——這對兩千多年前的古人來說實在是一個老大的難題,即便像莊子這樣聰明而善辯的人也很難把麻煩處理幹淨。這麻煩就像robert e.allinson指出的:我們甚至無法以通暢的語言來陳述相對主義理論,除非我們所用的詞語都含有比較確切的意思。也就是說,除非語言本身在某種程度上並不是相對主義的,相對主義的理論才可以得到發展。相對主義是一種自我否定的東西,就像斯賓諾莎講的,徹底的懷疑論者必須徹底地保持沉默。(chuang-tzu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 an analysis of the inner 插pters, 1989, p14)


    那麽,不夠徹底的懷疑論者當然可以保持一些不徹底的沉默,這樣的人不在少數,譬如梅特林克就這樣主張過:「言語是會消失的,而靜默不會消失。真正的生活,亦即唯一能留下痕跡的生活,純粹是由靜默構成的。」但不幸的是,梅特林克是個劇作家,而不是啞劇作家,於是他在戲劇創作裏隻能盡可能地簡化(而不是徹底拋棄)情節與對話,轉而著重寓意、哲理和象徵,開創了所謂「靜態戲劇」。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逸並收藏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