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 作者:熊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莊子的靜默程度還不及梅特林克,所以莊子為自己的辯護在我們看來頗為費解與勉強,但他畢竟也給我們貢獻了一些樸素而可愛的思辨探索。比如宇宙有沒有一個開始呢?如果有的話,當然還會有一個開始的開始,當然也有一個開始的開始的開始,如此以至無窮,但既然是如此以至無窮,如何能說宇宙有一個開始呢?換成我們熟悉的邏輯表達,這也就是在追溯所謂第一因的問題。在老子的哲學裏,道或許無終,但至少有始,是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老子》通行本第42,52章),莊子則認為道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無始無終的。vi 射n認為這是一次真正的哲學進步(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2009, p251)。
盡管對這兩種觀點我們都無從檢驗,但莊子的意見更加合理一些。用羅素的話說:「『初因』論證依據的是一切序列必有首項這個假定,而這個假定是不對的;例如,真分數序列沒有首項。」(《西方哲學史》,下冊,p114)
1+1=2的問題也很有趣。我們知道1個蘋果+1個蘋果=2個蘋果,但莊子的算法是:1個蘋果+1個對這個蘋果的指稱=2,作為這個算式答案的2+1個蘋果=3,如此反覆相加以至無窮。
在我們一般人看來,這就是徹頭徹尾的詭辯,但在哲學家看來,這卻是一種相當深刻的見解。馮友蘭以為莊子的這番話是針對名家而發的,具體的對象就是惠施的一個著名命題,叫做「至大無外,謂之大一」。「他用這些話描寫『大一』,確實描寫得很好,他殊不知正由於『大一』無外,所以它是不可思議、不可言說的。因為任何事物,隻要可以思議、可以言說,就一定有外,這個思議、這個言說就在它本身以外。道家則不然,認識到『一』是不可思議、不可言說的。因而他們對於『一』有真正的理解,比名家前進了一大步。《齊物論》裏還說:『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則是之異乎不是也亦無辯。然若果然也,則然之異乎不然也亦無辯。……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無竟』是得道的人所住之境。這樣的人不僅有對於『一』的知識,而且已經實際體驗到『一』。這種體驗就是住於『無竟』的經驗。他已經忘了事物的一切區別,甚至忘了他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區別。他的經驗中隻有渾沌的『一』,他就生活在其中。」(《中國哲學簡史》)
這個解釋非常高明,很有幾分黑格爾的趣味,但它仍然留下了一些困惑。比如,「任何事物,隻要可以思議、可以言說,就一定有外」,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有一個集合是「世界上所有的語言」,那麽,對這個集合的描述本身就外在於這個集合嗎?況且所謂「『無竟』是得道的人所住之境。這樣的人不僅有對於『一』的知識,而且已經實際體驗到『一』」,既然說得道之人「有對於『一』的知識」,這不就意味著他們仍然外在於「一」,不就意味著他們並沒有真正得道嗎?這個問題應該怎麽解釋呢?
或許「實際體驗到『一』」並不意味著「有對於『一』的知識」,而是使自己融匯於「一」,「我」與「一」不再是認知主體與認知客體的關係了,主體與客體的界限消弭不見了。而這樣的境界確實很難用語言表達,因為一落言詮,便意味著對主體與客體有了界分,而有了界分的「一」當然便不再是「一」了。
i 《齊物論》這一篇名的涵義曆來有些爭議,王應麟以為「《齊物論》非欲齊物也,蓋謂物論之難齊也。是非毀譽一付於物,而我無與焉,則物論齊矣。」(《困學紀聞》卷10)這是否定「齊物」而提出難齊的是「物論」。陳鼓應說:「《齊物論》篇,主旨是肯定一切人與物的獨特意義內容及其價值。齊物論,包括齊、物論(即人物之論平等觀)與齊物、論(即申論萬物平等觀)。」(《莊子今注今譯》,1983)a.c.graham把「齊物論」英譯為essay on seeing things as equal。(chuang-tzu’s essay on seeing things as equal, 1969)
另外,齊物之觀點並非莊子首創,《莊子·雜篇·天下》品評天下學術,講彭蒙、田駢、慎到主張「齊萬物以為首」,其具體論證是這樣的:天能覆蓋萬物卻不能承載萬物,地能承載萬物卻不能覆蓋萬物,道能包容萬物卻不能分辨。萬物都有自己可的地方,也都有自己不可的地方。
張岱年先生考證「齊物」之說由田駢首創,與彭蒙、慎到關係不大,莊周受其影響。(《中國哲學史史料學》,1982)這個問題我將留待第七章討論。
ii 《淮南子·俶真》發揮過這個論點,說萬物都是天地所生,就其異者來說,肝、膽相隔如同胡、越;就其同者來說,萬物就像擠在一起一樣。諸子百家的學問也是這樣,不論哪家之言,都像是傘裏的一根傘骨,車輪裏的一根輻條,有它不多,沒它不少,如果誰以為離了自己的學說就不行,那就是不懂天地之情了。《淮南子》這個說法當是本於《莊子·雜篇·天下》。
<---分割線(tianya200.)--->
3.
這樣的顧慮顯然莊子也是有的,所以他就像老子一樣,總是在強調自己的言說隻是一種勉為其難的言說:齧缺問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
曰:「吾惡乎知之!」
「子知子之所不知邪?」
曰:「吾惡乎知之!」
</br>
盡管對這兩種觀點我們都無從檢驗,但莊子的意見更加合理一些。用羅素的話說:「『初因』論證依據的是一切序列必有首項這個假定,而這個假定是不對的;例如,真分數序列沒有首項。」(《西方哲學史》,下冊,p114)
1+1=2的問題也很有趣。我們知道1個蘋果+1個蘋果=2個蘋果,但莊子的算法是:1個蘋果+1個對這個蘋果的指稱=2,作為這個算式答案的2+1個蘋果=3,如此反覆相加以至無窮。
在我們一般人看來,這就是徹頭徹尾的詭辯,但在哲學家看來,這卻是一種相當深刻的見解。馮友蘭以為莊子的這番話是針對名家而發的,具體的對象就是惠施的一個著名命題,叫做「至大無外,謂之大一」。「他用這些話描寫『大一』,確實描寫得很好,他殊不知正由於『大一』無外,所以它是不可思議、不可言說的。因為任何事物,隻要可以思議、可以言說,就一定有外,這個思議、這個言說就在它本身以外。道家則不然,認識到『一』是不可思議、不可言說的。因而他們對於『一』有真正的理解,比名家前進了一大步。《齊物論》裏還說:『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則是之異乎不是也亦無辯。然若果然也,則然之異乎不然也亦無辯。……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無竟』是得道的人所住之境。這樣的人不僅有對於『一』的知識,而且已經實際體驗到『一』。這種體驗就是住於『無竟』的經驗。他已經忘了事物的一切區別,甚至忘了他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區別。他的經驗中隻有渾沌的『一』,他就生活在其中。」(《中國哲學簡史》)
這個解釋非常高明,很有幾分黑格爾的趣味,但它仍然留下了一些困惑。比如,「任何事物,隻要可以思議、可以言說,就一定有外」,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有一個集合是「世界上所有的語言」,那麽,對這個集合的描述本身就外在於這個集合嗎?況且所謂「『無竟』是得道的人所住之境。這樣的人不僅有對於『一』的知識,而且已經實際體驗到『一』」,既然說得道之人「有對於『一』的知識」,這不就意味著他們仍然外在於「一」,不就意味著他們並沒有真正得道嗎?這個問題應該怎麽解釋呢?
或許「實際體驗到『一』」並不意味著「有對於『一』的知識」,而是使自己融匯於「一」,「我」與「一」不再是認知主體與認知客體的關係了,主體與客體的界限消弭不見了。而這樣的境界確實很難用語言表達,因為一落言詮,便意味著對主體與客體有了界分,而有了界分的「一」當然便不再是「一」了。
i 《齊物論》這一篇名的涵義曆來有些爭議,王應麟以為「《齊物論》非欲齊物也,蓋謂物論之難齊也。是非毀譽一付於物,而我無與焉,則物論齊矣。」(《困學紀聞》卷10)這是否定「齊物」而提出難齊的是「物論」。陳鼓應說:「《齊物論》篇,主旨是肯定一切人與物的獨特意義內容及其價值。齊物論,包括齊、物論(即人物之論平等觀)與齊物、論(即申論萬物平等觀)。」(《莊子今注今譯》,1983)a.c.graham把「齊物論」英譯為essay on seeing things as equal。(chuang-tzu’s essay on seeing things as equal, 1969)
另外,齊物之觀點並非莊子首創,《莊子·雜篇·天下》品評天下學術,講彭蒙、田駢、慎到主張「齊萬物以為首」,其具體論證是這樣的:天能覆蓋萬物卻不能承載萬物,地能承載萬物卻不能覆蓋萬物,道能包容萬物卻不能分辨。萬物都有自己可的地方,也都有自己不可的地方。
張岱年先生考證「齊物」之說由田駢首創,與彭蒙、慎到關係不大,莊周受其影響。(《中國哲學史史料學》,1982)這個問題我將留待第七章討論。
ii 《淮南子·俶真》發揮過這個論點,說萬物都是天地所生,就其異者來說,肝、膽相隔如同胡、越;就其同者來說,萬物就像擠在一起一樣。諸子百家的學問也是這樣,不論哪家之言,都像是傘裏的一根傘骨,車輪裏的一根輻條,有它不多,沒它不少,如果誰以為離了自己的學說就不行,那就是不懂天地之情了。《淮南子》這個說法當是本於《莊子·雜篇·天下》。
<---分割線(tianya200.)--->
3.
這樣的顧慮顯然莊子也是有的,所以他就像老子一樣,總是在強調自己的言說隻是一種勉為其難的言說:齧缺問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
曰:「吾惡乎知之!」
「子知子之所不知邪?」
曰:「吾惡乎知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