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先生在《喪家狗——我讀〈論語〉》裏說過這樣一段相當悲情的話:「孔子絕望於自己的祖國,徒興浮海居夷之嘆,但遍幹諸侯,一無所獲,最後還是迴到了他的出生地。他的晚年,年年傷心。喪子,哀麟,迴死由亡,讓他哭幹了眼淚。他是死在自己的家中——然而,他卻沒有家。不管他的想法對與錯,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知識分子的宿命。任何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都是喪家狗。」現在,我很想把這段話挪用到這位錯愕於宣統元年的王先謙的身上。在許多研究近代史的文章裏,王先謙都是作為一名標準的反動派,恰如其分地秀出他的標籤所賦予他的那副符合人們刻板印象的嘴臉,但從《莊子集解》的這篇自序裏,我們似乎也可以體會到一些別樣的東西,反動派也有他們深沉的悲情。


    這世界徹底亂套了呀,西洋列強,東夷悍鄰,維新派,革命黨,立憲組閣……15年前的王先謙或許沒有想到,那個實實在在而又虛無縹緲的道統終於不是自己能夠捍衛得住的,甚至有一天還要親眼看著它分崩離析,轟然倒塌,而那一部曾為他深深鄙夷的《莊子》卻意想不到地變成了自己最後的精神家園,這不由令人想起楊慎的詩「少日聲名追杜甫,暮途羈絆脫莊周」(《重寄張愈光》之二)。


    但是,冷眼旁觀之下,王先謙之所以能夠修煉得「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想來隻不過是因為「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罷了,盡管所謂槁木死灰雲雲在《莊子》的本文裏恰恰是被用來褒揚那些得道高人的。當今的雞湯主義者們對此時此刻的王先謙一定不會吝惜溢美之辭,「如果你無法改變這個世界,你就要學會改變自己的內心」。——王先謙似乎做到了,他的心靈由此而升華,登上了寧靜而逍遙的莊子境界。


    這應該算是一個兩全其美的結局吧,他獲得了逍遙,他的敵人們獲得了快樂。


    3.


    迴顧王先謙的這篇自序,單從學理上說,牽強之處頗多,實在有失宗師風範。但對於王先謙自己來說,學理問題似乎已經不再重要了。但無論如何,在學理上他無疑說對了一點,《莊子》這部書確實是亂世之下的過激之言。


    當然,這並不是王先謙的獨創之見,前輩學者也每每言及於此,比如宋代的黃震比較老子和莊子,說後者值得稱道的言論雖然更多一些,但悖理之處也更極端,因為《老子》是隱士之書,而《莊子》是亂世之書。(《黃氏日抄》卷55)


    至於說莊子的那套道理基本行不通,這也算是古今學者們的一個共識了。司馬遷就說過莊子的學說汪洋恣肆、隨心所欲,隻顧著自己舒心,所以王公大人們找不到可以應用這些學說的地方。(《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及至魏晉年間,莊子研究的黃金時代,郭象,這位《莊子》最著名(不過至少有一半是罵名)的注釋家,在為自己刪定的《莊子》所作的序言裏ii,雖然讚許了莊子「知本」,還文采斐然地為他說了不少好話,但也認為他的那些狂言距離現實社會太遠,正確而沒有用場,高明而無法實行。而在郭象的注釋裏,甚至直接批評了莊子那種隱居山林的「無為」。


    盡管這也許正是莊子所要追求的效果,但是,對於今天的普通讀者來說,恐怕很難領會郭象當年的這番感慨,現在看看那麽多人生導師在講莊子,講莊子的智慧對我們現實生活的真切指導,一個個多有實用性呀,多麽貼合我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呀,怎麽能說「正確而沒有用場,高明而無法實行」呢?


    那麽,問題究竟出在哪裏呢?


    問題就出在時代背景上。從春秋以至戰國,社會越來越亂,《莊子·內篇·人間世》講孔子來到楚國,當地一位名叫接輿的狂人唱著歌走過孔子的門前,歌是這樣唱的:「鳳啊,鳳啊,德行為什麽這麽衰敗?未來不可期待,過去也不可追懷。天下有道的時候,聖人出來做事;天下無道的時候,聖人保命全生。如今這個世道呀,能免遭刑罰就算不錯了。福比羽毛還輕,可就連這點薄福也不知向哪裏去尋;禍比大地還重,人卻根本沒處躲避。……」iii考慮到莊子的憤世和過激,這段話我們就打個折扣來聽好了,但就算它在客觀性上有幾分偏頗,至少逼真地道出了莊子對當時世界的主觀感受。所以我們要理解,莊子正是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發出自己那一家之言的,而正如王先謙說的,如果換到一個好時候,他也未必如此了。


    其實在這個時代裏,知識分子明明可以混得很好。戰國年間,百家爭鳴,有思想、有學問的人受到了空前的重視,尤其是那些學派領袖、一代宗師,更是威風得不得了。儒家在孔子死後,弟子們開始分幫結派,各謀一派大好前程,像子夏這樣的重要弟子可以被魏文侯尊為老師;再到後來,就連私淑孔子的孟子,這位頗有學究氣的、愛理想而不愛錢財的人物,盡管一輩子處處碰壁,但社會地位和收入水平都是精英級中的精英級,甚至連他的學生都有看不慣的,一名叫做彭更的弟子就這麽問過他:「老師,您這一出門,幾十輛車浩浩蕩蕩的,跟隨您的人足有好幾百,吃完這國吃那國,是不是有點過分呢?」(《孟子?滕文公下》)iv不但因講究繁文縟節而被人詬病的儒家這麽風光,就連摩頂放踵以利天下的墨家也很風光。雖然墨家組織內部厲行苦行主義,但墨家弟子同樣是各國諸侯高薪延攬的人才。更有甚者的是,當時有遠見的國君可以拿出千金買馬骨的精神,就算你沒多大學問,沒多大本事,一樣有機會得到不錯的待遇,而且還可以堂而皇之地不做事。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逸並收藏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