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跟夫人學習製造木牛流馬(3)


    據範成大《桂海虞衡誌》記載:有一次諸葛亮在家中招待賓客,「友人畢至,有喜食米者,有喜食麵者。頃之,飯、麵俱備,客怪其速,潛往廚間窺之,見數木人舂米,一木驢運磨如飛。」此外,蜀軍中有為避瘴氣而發明的「諸葛行軍散」、「臥龍丹」,據說也是黃醜丫幫助研製成功的。


    諸葛黃氏的這些科技含量很高的創造發明,直接影響了諸葛亮的治軍思想。在蜀軍當中對於技術軍種、兵種的訓練,以及先進武器的使用,成為克敵製勝的「異能」。蜀軍在武器製造上與魏國相比具有優勢,如摧山弩、浦元刀、孔明燈等。


    諸葛亮非名師不拜(1)


    經曆過一次又一次磨難的諸葛亮很早就悟到:名師出高徒。必須要有一個出色的老師,才能有傑出的學生。從景升學院退學,隱居隆中後,他決心拜訪最優秀的學者,求教最出色的老師。


    這時的襄陽一帶,聚集了司馬徽、宋忠、綦毋閭、潁容等全國一流的學者;梁鵠、杜夔等一流的書法家、音樂家;還有,被推為儒宗的邯鄲淳、隗禧等人。劉表對這些學者、專家,「安慰賑贍,皆得資全」。對正值求學時期的諸葛亮來說,襄陽真是一個名師雲集的好地方。


    一天,諸葛亮與徐庶談起襄陽的名士。徐庶告訴諸葛亮,襄陽首屈一指的名士,還是當屬龐德公。最初,諸葛亮的姐姐就曾講起她老公公的過人學識,諸葛亮當時還是半信半疑。諸葛亮也記起姐夫說過,要想和龐德公學習本領,極不容易。這老爺子輕易不肯將真才實學示人。他選擇弟子,不分親近遠疏,但必須因材施教,量才施教。因而選擇徒弟時,非常苛刻。


    諸葛亮聽了姐夫所言,擔心自己學問和功力不到火候,也就沒有正式向親家爹爹提出拜師的請求。今日徐庶再次提起龐德公,不禁讓他怦然心動,能不能成為龐德公的徒弟,也就意味著能不能成為出類拔萃的優秀人才。


    徐庶告訴諸葛亮,龐德公現在隱居鹿門山,平時以農桑書琴自娛,高雅清白,隱逸自得。劉表多次邀他參政,他就是不肯出山。


    諸葛亮也聽說過,龐德公珍視人格,傲視權貴,他的知己朋友有限。據說,龐德公與司馬徽是非同尋常的好朋友。司馬徽比龐德公小10歲,視龐德公為兄長,稱唿龐德公為龐公。


    諸葛亮說:「聽你這麽講,水鏡先生與我親家爹爹是至交了!」


    徐庶說:「至交自然是至交,但是司馬徽先生能夠在襄陽站住腳,能夠成為襄陽一帶的名流,還完全靠的是龐德公。」


    徐庶見孔明不相信,就解釋道:「你知道,司馬徽先生剛剛來襄陽時,很少有人了解他,找他求教的人很少。後來,龐德公與司馬徽認識了,有人問龐德公對司馬徽什麽看法,龐德公說乃水鏡先生也。意思說司馬徽看問題特別清澈。就這一句話,讓司馬徽得了個『水鏡先生』的雅號,立馬聲名遠播,教館學生如雲。還有一位,龐統,字士元。少年時樸鈍,容貌有些怪誕,濃眉掀鼻,麵如黑炭,沒有人認為他會是一位大才子。隻有龐德公看重龐統。當時龐統還不到成年人,龐德公讓他拜訪司馬徽,告訴司馬徽:來人可謂鳳雛矣。當時司馬徽正在樹上採桑葚,龐統坐在樹下,二人一個樹上,一個樹下,開始談論問題。這一席談話,自晝至夜,司馬徽十分驚異,感嘆曰:『德公誠知人,此實盛德也。』稱龐統為當今荊州學士之冠冕,由此,龐統的名望開始大大提高。」


    諸葛亮笑道:「真的嗎?那不成了神仙點石成金了嘛!」


    徐庶對諸葛亮說:「如果龐德公賞識你,收你為他的弟子,那你的才識就會大長,就會名聲大噪,非同小可了。」


    諸葛亮對親家爹爹刮目相看了,他決定親自登門求教。為了表示自己的虔誠和敬重,諸葛亮到了鹿門山,進了龐家門樓,見到龐德公,高唿「親家爹爹」,然後「撲通」跪倒在地,行跪拜大禮。


    龐德公上下打量諸葛亮,見諸葛亮身材高大,溫文爾雅,英氣逼人,感到這是一個知書識禮,有些見地的青年。他想:既然要拜我為師,那就得看一看他的才學,於是說道:「看你英姿勃勃的神采,想必是誌向遠大之人。我且問你,如果讓你為將,你應當具備什麽樣的才幹?」


    諸葛亮抬起頭來,胸有成竹,從容不迫地迴答:「夫將材有九。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而知其饑寒,察其勞苦,此之謂:仁將。事無苟免,不為利撓,有死之榮,無生之辱,此之謂:義將。貴而不驕,勝而不恃,賢而能下,剛而能忍,此之謂:禮將。奇變莫測,動應多端,轉禍為福,臨危製勝,此之謂:智將。進有厚賞,退有嚴刑,賞不逾時,刑不擇貴,此之謂:信將。足輕戎馬,氣蓋千夫,善固疆場,長於劍戟,此之謂:步將。登高履險,馳射如飛,進則先行,退則後殿,此之謂:騎將。氣淩三軍,誌輕強虜,怯於小戰,勇於大敵,此之謂:猛將。見賢若不及,從諫如順流,寬而能剛,勇而多計,此之謂:大將。」


    諸葛亮非名師不拜(2)


    用現代漢語翻譯一下,諸葛亮這段話的意思是:考察一個將軍的才幹要有九條標準。講究道德觀念,懂得禮義廉恥,能夠關心屬下的冷暖,注意體察部下的功勞辛苦,這樣的將軍可稱之為:仁將。接受命令,不講條件,不考慮個人利益,以為完成任務犧牲而為榮,沒有因為活命而帶來恥辱,這是「義將」。不因為富貴而驕橫,不因為取得的勝利而自恃為強大,尊重屬下的人格,性格剛強卻能夠忍耐和忍受艱難困苦,這是為「禮將」。行為變化令人難以猜度,兵馬出動往往多個方向,遇到災禍,可以轉為幸福,麵臨危難能夠從容以對,取得勝利,這是「智將」。對於令行禁止的部隊給予獎勵和賞賜,對於臨陣脫逃,不能執行命令的屬下,嚴厲懲罰;獎賞做得及時,處罰不考慮貴賤,這是「信將」。足下健步生風,氣勢逼人,善於鞏固陣地,擅長使用刀槍劍戟,這是「步將」。能夠攀登高地,涉足險隘,騎馬射箭嫻熟,衝鋒在前,撤退留在最後,這是騎將勇猛頑強,從不畏懼強大的敵人,不屑於小打小鬧,總想與強大的對手交手,這是「猛將」。能夠禮賢下士,思賢若渴,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樂於接受別人的批評,胸懷寬廣,意誌堅強,作戰英勇而富有謀略,這是大將。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下神壇的智者:諸葛亮成長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春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春嗚並收藏走下神壇的智者:諸葛亮成長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