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仲勛等三人的發言,得到許多人的贊同,特別是他們關於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的分析,為形勢的發展所印證。
這次會上,與會人員都迫切希望在粉碎“四人幫”後這兩年恢複工作的基礎上,走出一條加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道路。
十二月十三日下午,中央工作會議舉行閉幕會議。華國鋒主持會議,鄧小平發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講話。他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了這次會議,指出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肯定了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爭論的重要現實意義,明確指出:“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爭論,的確是個思想路線問題,是個政治問題,是個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問題。”他在講話中宣布了要實行“能夠影響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大政策,就是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他說:“在經濟政策上,我認為要允許一部分人區、一部分企業、一部分工人農民,由於辛勤努力成績大而收人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來。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來,就必然產生極大的示範力量,影響左鄰右舍,帶動其他地區、其他單位的人們向他們學習。這樣,就會使整個國民經濟不斷地波浪式地向前發展,使全國各族人民都能比較快地富裕起來。”鄧小平擲地有聲的講話,對與會人員是一個極大的鼓舞,習仲勛等人興奮不已。
十二月十五日,會議結束。長達三十六天的中央工作會議,為隨後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做了充分的準備。
十二月十八日晚八時,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京西賓館隆重舉行,二十二日晚七時三十分勝利閉幕。習仲勛列席了這次會議。全會一致原則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幹問題的決定(草案)》、《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試行草案)》、《一九七九、一九八〇兩年經濟計劃的安排》和《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全會對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的有關人事安排,基本按照中央工作會議的意見進行了增選和補選。習仲勛被增補為中央委員。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雖然隻開了五天,但由於中央工作會習議為之做了充分準備,指導思想明確,因此取得了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成果。這次全會開始全麵認真糾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的錯誤,堅決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充分肯定了必須完整、準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係,高度評價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果斷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策。這次全會標誌著我們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標誌著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偉大覺醒,顯示了我們黨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願望、勇敢開闢建設社會主義新路的堅強決心。實現了建國以來中共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創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新的曆史時期。【賀氏藏書·劉大海精校】
這個具有劃時代曆史意義的會議,對廣東進一步全麵撥亂反正,有步驟地解決建國以來廣東許多曆史遺留問題和實際生活中出現的新問題,並向中央提出在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的戰略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習仲勛為能夠參加這次改變中國命運的會議而感到十分榮幸,他被增補為中央委員,也說明黨對他是充分信任的。尤其是葉劍英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時的講話中,提到習仲勛的民主作風,對他更是一個很大的鼓舞。
十二月十一日,在中央工作會議將要結束前夕,中共中央對中共廣東省委的人事問題作出進一步調整,決定習仲勛擔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省革委會主任,楊尚昆擔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二書記、省革委會副主任。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後,習仲勛就去北京萬壽路中央組織部招待所,看望將要赴任的楊尚昆。
楊尚昆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前期曾任中共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一九六六年五月,被打成所謂“彭真、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陰謀反黨集團”。他倆可以說是老相識,在習仲勛任國務院秘書長十年期間,他們在許多工作中互相配合,聯繫很多。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他們同為“左”傾錯誤的受害者,有許多共同語言。習仲勛向楊尚昆介紹了廣東的情況,研究了貫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等問題。不久後,楊尚昆便抵達廣東,他們同心協力,為廣東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著力農村經濟體製改革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之後,習仲勛趕迴廣東,先在省級領導幹部中傳達,隨即中共廣東省委發出《關於認真學習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的通知》。一九七九年一月八日至二十五日,習仲勛主持召開中共廣東省委四屆二次常委擴大會議,研究貫徹落實中央工作會議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這次會議學習和發揚了中央兩個會議的好會風,民主空氣活躍,打破了一些過去不敢碰的“禁區”,圍繞工作重點轉移、解放思想、發展農業生產、幹部作風等問題進行了深人討論。會議進一步分析了廣東農業發展緩慢的原因,揭露了幹部思想和作風以及上層建築各個方麵的許多矛盾,並指名道姓地開展了批評,敢講話,講真話,使會議開得生動活潑。習仲勛在講話中,要求大家一定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迅速實現工作著重點的轉移。他提醒各級領導幹部“認識要統一,要有共同語言,思想要跟上去”,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大鼓幹勁,分秒必爭,盡快把廣東的工作搞上去。
一月二十五日,中共廣東省委四屆二次常委擴大會議舉行閉幕式,楊尚昆主持會議,習仲勛做總結講話。他進一步闡述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強調廣東一定要把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集中力量在農業上來一個大的突破,其他各方麵的工作也要緊緊跟上,要衝破舊的條條框框,採取新的措施。他說:“我省毗鄰港澳,對於搞四個現代化來說,這是很有利的條件。我們可以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搞補償貿易,搞加工裝配,搞合作經營。中央領導同誌對此已有明確指示,我們要堅決搞,大膽搞,放手搞,以此來加快我省工農業生產的發展。”王全國也提出,廣東在當前國際國內的大好形勢下,應當做得更活些、更放手些,應當組織力量進行調查研究,作出規劃,報告中央,要求中央給廣東做些特殊規定,放給更大權力。習仲勛和省委其他常委都贊同這個建議,並決定由王全國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專題研究,向省委寫出報告。
習仲勛在總結講話中,要求按照中央工作會議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發展農業的精神,把廣東的農業盡快搞上去。他指出:“省委領導的主要精力要集中到農業上來”,“省委成立農業委員會,解決農業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農業委員會由我自己先兼主任,同時加強農口幹部的配備,加強農業的領導力量。地、縣委第一把手要親自抓農業,並以主要的力量分管農業。要進一步貫徹以農業為基礎的方針,把各行各業組織到以農業為基礎的軌道上來。”四月二十一日,省委正式成立省農業委員會,習仲勛兼任黨組書記和主任,充分顯示了廣東省委和習仲勛對農業問題的高度重視和把農業搞上去的決心。
</br>
這次會上,與會人員都迫切希望在粉碎“四人幫”後這兩年恢複工作的基礎上,走出一條加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道路。
十二月十三日下午,中央工作會議舉行閉幕會議。華國鋒主持會議,鄧小平發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講話。他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了這次會議,指出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肯定了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爭論的重要現實意義,明確指出:“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爭論,的確是個思想路線問題,是個政治問題,是個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問題。”他在講話中宣布了要實行“能夠影響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大政策,就是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他說:“在經濟政策上,我認為要允許一部分人區、一部分企業、一部分工人農民,由於辛勤努力成績大而收人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來。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來,就必然產生極大的示範力量,影響左鄰右舍,帶動其他地區、其他單位的人們向他們學習。這樣,就會使整個國民經濟不斷地波浪式地向前發展,使全國各族人民都能比較快地富裕起來。”鄧小平擲地有聲的講話,對與會人員是一個極大的鼓舞,習仲勛等人興奮不已。
十二月十五日,會議結束。長達三十六天的中央工作會議,為隨後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做了充分的準備。
十二月十八日晚八時,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京西賓館隆重舉行,二十二日晚七時三十分勝利閉幕。習仲勛列席了這次會議。全會一致原則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幹問題的決定(草案)》、《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試行草案)》、《一九七九、一九八〇兩年經濟計劃的安排》和《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全會對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的有關人事安排,基本按照中央工作會議的意見進行了增選和補選。習仲勛被增補為中央委員。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雖然隻開了五天,但由於中央工作會習議為之做了充分準備,指導思想明確,因此取得了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成果。這次全會開始全麵認真糾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的錯誤,堅決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充分肯定了必須完整、準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係,高度評價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果斷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策。這次全會標誌著我們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標誌著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偉大覺醒,顯示了我們黨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願望、勇敢開闢建設社會主義新路的堅強決心。實現了建國以來中共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創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新的曆史時期。【賀氏藏書·劉大海精校】
這個具有劃時代曆史意義的會議,對廣東進一步全麵撥亂反正,有步驟地解決建國以來廣東許多曆史遺留問題和實際生活中出現的新問題,並向中央提出在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的戰略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習仲勛為能夠參加這次改變中國命運的會議而感到十分榮幸,他被增補為中央委員,也說明黨對他是充分信任的。尤其是葉劍英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時的講話中,提到習仲勛的民主作風,對他更是一個很大的鼓舞。
十二月十一日,在中央工作會議將要結束前夕,中共中央對中共廣東省委的人事問題作出進一步調整,決定習仲勛擔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省革委會主任,楊尚昆擔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二書記、省革委會副主任。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後,習仲勛就去北京萬壽路中央組織部招待所,看望將要赴任的楊尚昆。
楊尚昆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前期曾任中共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一九六六年五月,被打成所謂“彭真、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陰謀反黨集團”。他倆可以說是老相識,在習仲勛任國務院秘書長十年期間,他們在許多工作中互相配合,聯繫很多。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他們同為“左”傾錯誤的受害者,有許多共同語言。習仲勛向楊尚昆介紹了廣東的情況,研究了貫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等問題。不久後,楊尚昆便抵達廣東,他們同心協力,為廣東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著力農村經濟體製改革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之後,習仲勛趕迴廣東,先在省級領導幹部中傳達,隨即中共廣東省委發出《關於認真學習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的通知》。一九七九年一月八日至二十五日,習仲勛主持召開中共廣東省委四屆二次常委擴大會議,研究貫徹落實中央工作會議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這次會議學習和發揚了中央兩個會議的好會風,民主空氣活躍,打破了一些過去不敢碰的“禁區”,圍繞工作重點轉移、解放思想、發展農業生產、幹部作風等問題進行了深人討論。會議進一步分析了廣東農業發展緩慢的原因,揭露了幹部思想和作風以及上層建築各個方麵的許多矛盾,並指名道姓地開展了批評,敢講話,講真話,使會議開得生動活潑。習仲勛在講話中,要求大家一定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迅速實現工作著重點的轉移。他提醒各級領導幹部“認識要統一,要有共同語言,思想要跟上去”,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大鼓幹勁,分秒必爭,盡快把廣東的工作搞上去。
一月二十五日,中共廣東省委四屆二次常委擴大會議舉行閉幕式,楊尚昆主持會議,習仲勛做總結講話。他進一步闡述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強調廣東一定要把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集中力量在農業上來一個大的突破,其他各方麵的工作也要緊緊跟上,要衝破舊的條條框框,採取新的措施。他說:“我省毗鄰港澳,對於搞四個現代化來說,這是很有利的條件。我們可以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搞補償貿易,搞加工裝配,搞合作經營。中央領導同誌對此已有明確指示,我們要堅決搞,大膽搞,放手搞,以此來加快我省工農業生產的發展。”王全國也提出,廣東在當前國際國內的大好形勢下,應當做得更活些、更放手些,應當組織力量進行調查研究,作出規劃,報告中央,要求中央給廣東做些特殊規定,放給更大權力。習仲勛和省委其他常委都贊同這個建議,並決定由王全國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專題研究,向省委寫出報告。
習仲勛在總結講話中,要求按照中央工作會議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發展農業的精神,把廣東的農業盡快搞上去。他指出:“省委領導的主要精力要集中到農業上來”,“省委成立農業委員會,解決農業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農業委員會由我自己先兼主任,同時加強農口幹部的配備,加強農業的領導力量。地、縣委第一把手要親自抓農業,並以主要的力量分管農業。要進一步貫徹以農業為基礎的方針,把各行各業組織到以農業為基礎的軌道上來。”四月二十一日,省委正式成立省農業委員會,習仲勛兼任黨組書記和主任,充分顯示了廣東省委和習仲勛對農業問題的高度重視和把農業搞上去的決心。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