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仲勛經常寫信鼓勵齊心安心基層,聯繫群眾,做好工作。他在信中叮囑,農村是一個大學校,那裏有學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他還以自己過去開闢陝甘蘇區時一村一村做調查研究、一家一戶做群眾工作的切身體會,指導妻子重視實踐和基層經驗,如果能做好一個鄉的工作,就能做好一個區的工作。信中囑咐要尊重鄉村領導,並舉例說在蘇維埃時期,邊區政府給群眾東西,向群眾要東西,都要經過鄉村政權同意和執行。


    齊心迴憶這段往事時說,婚後,我除了在延安中央黨校六部短時間學習外,就在農村做基層工作,直到全國解放後,才被調到西北局政策研究室任研究員。迴想起來,一生中有兩段經曆使我受益匪淺。一是在前方抗日根據地兩年,經受了戰火的考驗,抗大熔爐艱苦的戰鬥生活培養了我革命樂觀主義的情操,堅定了革命鬥爭意誌,樹立了共產主義人生觀;二是在陝甘寧邊區農村做基層工作八年,在勞動人民的哺育下,和他們建立了深厚感情。特別是在轟轟烈烈的土改等群眾工作實踐中經受風雨,鍛鍊成長,使我終身難忘。那時,雖說我們經常相距幾百裏之遙,但我們的感情卻日益深厚。一位戰友看了仲勛給我的信後笑著說:“這哪裏是普通的家信呢?完全是革命的兩地書啊!”


    轉眼間半個多世紀過去,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八日,在南方休息的習仲勛給北京家中的齊心打長途電話,問道:“我們結婚多少年啦?”齊心迴答說:“五十五年了!”習仲勛又說:“我祝你健康長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齊心激動地說:“我對你照顧得很不夠呀!”習仲勛一聽急了,說:“怎麽能這麽說呢?你對黨、對人民忠誠,一生為革命做了很多工作,也為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些事是很重要的。”“我們的這次通話你要把它記錄下來,告訴孩子們,讓他們明白事理。”電話兩端的老人沉浸在幸福的迴憶之中……


    ●出席七大前後


    進入一九四五年,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繼續展開局部反攻,華北和華中各大城市都處在八路軍、新四軍的戰略包圍之中。我黨已擁有一百二十萬黨員,八路軍、新四軍發展到九十一萬人,民兵有二百二十萬人,十九塊抗日根據地的人口已接近一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重大勝利。在歐洲戰場上,蘇聯紅軍於五月八日攻克柏林,德軍宣布無條件投降。在太平洋戰場上,盟軍乘勝向日本本土進逼。此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已處於勝利的前夜,中國人民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日子也指日可待。


    在這一決定中國命運的曆史時刻,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習仲勛作為七大正式代表出席了會議。


    為了召開七大,黨中央做了長期而充分的準備。這次大會距黨的六大已過去十七年之久,是曆史跨度最長的一次大會。早在一九三一年一月的六屆四中全會上就提出過要召開七大的問題。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曾作出召開七大的決定,成立了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二十五人準備委員會。一九三八年六屆六中全會再次作出要“努力從政治上、組織上、技術上進行準備”召開七大的決議,各根據地即選舉了出席大會的代表。此後即有代表從各地啟程赴延安準備參加七大。陝甘寧邊區七大代表和候補代表是在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中旬在安塞縣徐家溝召開的邊區第二次黨代表大會上選舉產生的。習仲勛當選七大代表時,還在關中分委擔任書記。


    在七大召開之前,習仲勛和綏德副專員楊和亭帶全地區勞動英雄和模範代表,即從綏德到了延安,出席了陝甘寧邊區勞動英雄和模範工作者會議。會議於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至次年一月十四日共開了二十四天。毛澤東在會上作了《必須學會做經濟工作》的重要報告。朱德講話說,幾年來,我們靠著“血和汗”堅持抗戰,建設邊區,獲得了舉世稱讚。我們要提倡節約,建立長遠的革命家業,積蓄力量,完成抗戰大業。


    會議期間,習仲勛得到通知,毛澤東在百忙之中擠出時間要同出席會議的地委書記和專員們談話。


    冬日延安氣溫較低,山風順著川道唿嘯而過,頓使人感到陣陣徹骨的寒意。但是坐落於城西北十多裏的棗園,在陽光照耀下,卻是春意盎然。毛澤東的住所在園內東北麵山坡上的一排五孔窯洞內。山坡下有一條被群眾稱為“幸福渠”的小溪緩緩流過,這裏有著一種陝北地方特有的古樸和幽靜。一天早飯後,習仲勛和楊和亭順著去三邊方向的道路快步來到了棗園。毛澤東在自己的窯洞門前同大家一一握手,同時參加接見的還有中央政治局委員陳雲。談話在無拘無束的氣氛中開始。毛澤東沒有讓大家一一作匯報,而是以提出問題,請同誌們共同思考和迴答的特有方式開始了座談。毛澤東說:你們都是來自地方工作的同誌,你們的工作哪些群眾贊成?哪些不贊成?


    習仲勛聽了毛澤東的問話,覺得已準備好的匯報內容用不上了,便根據自己在整風、大生產運動中的切身體會作了迴答。其他同誌也你一條我一條說了起來,既講了真話,又顯得輕鬆活潑不落俗套。毛澤東仔細聽了大家發言後概括說:群眾表示贊成的,恐怕有那麽十多條,比如幹部經過整風,作風民主了;搞了大生產運動,減輕了群眾負擔,沒有要飯的了;禁止抽大煙,禁止賭博,改造二流子,社會風氣好了;婚姻自主,廢除了買賣婚姻;消滅了土匪,群眾能安居樂業等。不滿意的是,個別幹部深入群眾差,工作方法簡單片麵;有些問題群眾還未接受,宣傳搞得不那麽好;有的地方還有懶漢,要求改造二流子。毛澤東講到這裏話鋒一轉,又啟發道:群眾不滿意,說明我們的工作沒做到家,如果按政策辦,給群眾交代清楚,這些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習仲勛深為黨的領袖在運籌帷幄之中對農村實際有如此全麵準確的了解和精闢的見解而感動。特別是毛澤東對地方同誌工作中出現的缺點錯誤,沒有簡單地責備和批評,而是在和風細雨的循循引導中總結得失教訓,教給解決問題的方法,使習仲勛麵對麵地接受了一次現實而生動的群眾路線和政策觀念的教育。


    習仲勛和楊和亭等根據工作實際,談了勞動英雄和模範工作者在大生產運動和各項工作中發揮了很大作用時,毛澤東插話說:第一條是帶頭作用,第二條是骨幹作用,第三條是橋樑作用。毛澤東還就“三三製”政權建設和搞好統一戰線工作問題,提醒大家說:在我們黨的周圍,黨外人士總是多數,黨員人數總是少數。因此,很多工作要靠黨外人士去做,不能光靠黨員包辦。搞“清一色”倒容易,但“清一色”不容易成功啊!毛澤東重點講了生產建設,他說:我們搞經濟建設,我們的想法和做法,要適合於目前我們所處的環境,這就是個體經濟的被分割的遊擊戰爭的環境。因此,我們的主張是,自力更生,不依賴外援,發展生產,保障供給,統一領導,分散經營,大家動手,豐衣足食的方針。為了減輕農民負擔,要堅持戰鬥,對付荒年。一切部隊和機關都要參加生產。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習仲勛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習仲勛傳編委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習仲勛傳編委會並收藏習仲勛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