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隊伍行至半坡時,埋伏在坡頂上的民團和匪徒突然開火。尖兵組麵對居高臨下之敵,未能還擊便退了下來。指揮隊伍前進的習仲勛見中敵埋伏,且情況不明,地形又對遊擊隊極為不利,遂果斷決定,黃子文帶隊伍迅速撤離現場。並命令一班長金啟明道:一班隨我留下將敵人壓住,其餘人跟黃子文行動。但這時一些遊擊隊員要求習仲勛也一起撤離,以致行動遲緩。
習仲勛焦急地對黃子文說:“情況緊急,沒有時間推讓,你趕快帶隊伍走。”
黃子文剛剛離開,國民黨地方民團已逼近到距離遊擊隊七八米遠的土崖上,並再次開槍射擊。
突然,習仲勛覺得頭上“嗡”的一響,像被悶棍打了似的,倒了下去,鮮血頓時染紅了衣衫。這時,擔任尖兵的遊擊隊員黃金榮看見習仲勛負傷,疾步跑了過來,要攙扶他撤退。習仲勛厲聲迴絕:“不要管我,你們趕快鑽梢林。”
習仲勛感到一陣眩暈,四肢無力。但他仍清醒地意識到處境危險,必須迅速指揮遊擊隊員衝出包圍,脫離險境。國民黨地方民團已將他們團團圍住,並叫喊著:“交槍!交槍!”習仲勛向周圍掃視了一眼,發現四五位隊員多數也已負傷。他著急地用眼色暗示大家趕快衝到坡旁邊的梢林中去,誰知這些隊員未能領會他的真實意圖,一時顯得束手無策,結果被俘。五十多年以後,習仲勛迴憶說:“在當時的情況下,也不能怪他們。他們都是農村的放牛娃才來到遊擊隊,既沒有經過訓練,又沒有參加過戰鬥,況且是籌糧開會去的,又帶有馱騾牲口,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遭民團伏擊的。但是,到‘文化大革命’時期,造反派卻抓住這件事不放,硬說遊擊隊是交槍投降。為此,我給不少人寫過證明材料,說明事情的真實情況。”
習仲勛還迴憶說:“我負傷後,血流不止,周身酸困無力,當時被民團一位叫周致祥的小頭目押著走。他好奇地問我,我看你是個大官。我說,我是一個百姓,政府派的糧款逼得沒辦法,才來當紅軍。他又說,不,你是個大官。你姓什麽?哪裏人?我說,我姓焦,富平人。說著我從口袋裏掏出六塊銀元給他。他又退給我三塊說,我知道你是大官,我放你跑。聽了這話,還不知道是真是假,便硬鼓起勁朝溝外跑去。剛經過陳家坡村子,後麵又出來了幾十個人,連珠炮似地邊放槍,邊高喊,抓活的!抓活的!跑到前麵是一條大溝坡,我就順著坡勢滾了下去,結果被一棵樹擋住了,這陣兒我才覺得傷口疼痛,匪徒們亂打了一陣槍後,吹起了集合號,我才慢慢順著梢林爬了下去。”在習仲勛的記憶中,這位曾為革命做過好事的周致祥給他留下了不壞的印象。他在後來講述這段曆史時說出了箇中原因。他說:周致祥當時雖然是國民黨民團的人,但他給我們寫信要投靠共產黨。我們因為沒有把他的來信核實清楚,所以沒有給他答覆。這樣他仍留在民團,但對紅軍有同情心,嚮往革命。
習仲勛負傷後因流血過多難以正常行走,隻好一手捂著傷口,一手支撐著身軀,在崎嶇不平的山道上艱難地爬行。到了下午,西斜的太陽把山溝照射得異常燥熱。他感到饑渴難忍,嗓子眼像火燒一樣焦灼,這是受傷流血過多出現的生理反應。他爬到一條小河邊,用手掬著喝了幾口河水,洗淨了手上的血跡,勉強站了起來,趔趄著身子慢慢順著河道向前走去。
在河道溝口有一個名為柳林的小山莊,莊子西邊住著一戶貧苦農民叫鄭老四。遊擊隊的不少人對他都非常熟悉,親切地稱他鄭四哥。習仲勛拖著沉重的雙腿來到鄭老四家,受到了這位農民和他妻子的細心照管。他們用土方為他消疼止血,又擀麵條、做菜湯調理飯食。但是,傷口仍血流不止,並開始潰爛引起發燒,症狀明顯加重。習仲勛迴憶說:“這天晚上,他鄭老四)就把我送到了南邊四五裏的一個地方。由於一路上我兩手捂著流血的傷口,在河裏喝了些冷水,近十天時間大便不下來,頭比碌碡還大,那時多虧年輕,要不就沒命了。”
習仲勛被送到的地方叫庵子村。這時,黃子文和陝甘邊革命委員會主席周冬至、土地委員兼鄉長王滿堂及被敵民團衝散的遊擊隊員已經在庵子村會合,五六名傷員已經得到安置。參加過這次戰鬥的常生春許多年後仍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政治保衛隊遭匪徒伏擊,被掠走了六七支槍和一頭騾子,但大家還是心向革命隊伍。我受傷後與幾名遊擊隊員鑽在梢林裏,藏到天黑時聽到班長金啟明喊,敵人走了,保衛隊的人在庵子村集合。結果保衛隊除一名叫李文治的隊員逃跑以外,其餘人都迴到了革命隊伍。”【賀氏藏書·劉大海精校】
重傷中的習仲勛望著剛從戰火硝煙中走出的戰友,聽到絕大多數遊擊隊員已經歸隊的消息,心中感到欣慰。
幾天以後,習仲勛由黃子文、周冬至組織群眾用擔架送迴薛家寨營地,在第二道寨子一孔石窯住下,開始醫治槍傷。
習仲勛的傷情牽動著邊區領導和不少群眾的心。特委指定紅軍醫院一位叫陳守印的醫生專門為他療傷。劉誌丹返迴照金後第一件事就是看望習仲勛,並關切地叮囑他,先不要多想事,好好養傷。許多遊擊隊員和老百姓也熱心地為他尋醫問藥。習仲勛總是鼓勵看望他的人:“打仗負傷是常有的事,隻要大夥在,我們還可以再幹嘛!”
一天,被裹脅在陳克敏民團當兵的習仲勛的表弟柴國棟趁機逃出了龍家寨,特地趕來看望表哥。他詳細敘述了此次土匪伏擊遊擊隊的經過。原來陳克敏和羅、郭幾股土匪武裝,是在頭一天晚上駐紮到庵子、金盆、北梁、臥牛槽一帶的。政治保衛隊進房兒村吃飯時被土匪哨兵發現,陳克敏得到報告後立即布置埋伏,分工陳克敏隊在坡頂正麵堵截,羅、郭兩股匪徒分別埋伏於陳家坡兩側高崖和密林之中,以數倍於遊擊隊的兵力發起突襲,使遊擊隊完全陷入被動境地。在習仲勛的病榻前,兄弟倆還有一段頗有趣味的對話。
習仲勛問柴:“那天打仗時,我聽出你喊‘打呀!打呀!’你是要打我們呀!”
柴愧疚地說:“陳克敏跟在後麵,用槍逼著叫我喊,不喊不行呀!”
●多事之秋
一九三三年,對以照金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來說,是一個災害頻發的年份。
據《耀縣縣誌》記載:“開春群狼傷人,時有所聞。三月十三日起,狂風怒號,冷似嚴冬。十五六日既降黑霜,又遭火霧。二十五日降雹如卵,禾苗毀損嚴重。二十八日,漆沮二河暴漲,西岸灘地大部被淹。五月,狂風頻作,麥豆多枯。七八月間,‘虎列拉’(霍亂)流行,全縣染病七千六百餘人,死亡三千一百人。”嚴重的自然災害,對內有“左”的路線幹擾,外遭重兵“圍剿”的根據地軍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與惡劣的自然災害相比,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中共陝西省委內部出現的突然變故,使根據地麵臨的政治形勢更為嚴峻。
</br>
習仲勛焦急地對黃子文說:“情況緊急,沒有時間推讓,你趕快帶隊伍走。”
黃子文剛剛離開,國民黨地方民團已逼近到距離遊擊隊七八米遠的土崖上,並再次開槍射擊。
突然,習仲勛覺得頭上“嗡”的一響,像被悶棍打了似的,倒了下去,鮮血頓時染紅了衣衫。這時,擔任尖兵的遊擊隊員黃金榮看見習仲勛負傷,疾步跑了過來,要攙扶他撤退。習仲勛厲聲迴絕:“不要管我,你們趕快鑽梢林。”
習仲勛感到一陣眩暈,四肢無力。但他仍清醒地意識到處境危險,必須迅速指揮遊擊隊員衝出包圍,脫離險境。國民黨地方民團已將他們團團圍住,並叫喊著:“交槍!交槍!”習仲勛向周圍掃視了一眼,發現四五位隊員多數也已負傷。他著急地用眼色暗示大家趕快衝到坡旁邊的梢林中去,誰知這些隊員未能領會他的真實意圖,一時顯得束手無策,結果被俘。五十多年以後,習仲勛迴憶說:“在當時的情況下,也不能怪他們。他們都是農村的放牛娃才來到遊擊隊,既沒有經過訓練,又沒有參加過戰鬥,況且是籌糧開會去的,又帶有馱騾牲口,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遭民團伏擊的。但是,到‘文化大革命’時期,造反派卻抓住這件事不放,硬說遊擊隊是交槍投降。為此,我給不少人寫過證明材料,說明事情的真實情況。”
習仲勛還迴憶說:“我負傷後,血流不止,周身酸困無力,當時被民團一位叫周致祥的小頭目押著走。他好奇地問我,我看你是個大官。我說,我是一個百姓,政府派的糧款逼得沒辦法,才來當紅軍。他又說,不,你是個大官。你姓什麽?哪裏人?我說,我姓焦,富平人。說著我從口袋裏掏出六塊銀元給他。他又退給我三塊說,我知道你是大官,我放你跑。聽了這話,還不知道是真是假,便硬鼓起勁朝溝外跑去。剛經過陳家坡村子,後麵又出來了幾十個人,連珠炮似地邊放槍,邊高喊,抓活的!抓活的!跑到前麵是一條大溝坡,我就順著坡勢滾了下去,結果被一棵樹擋住了,這陣兒我才覺得傷口疼痛,匪徒們亂打了一陣槍後,吹起了集合號,我才慢慢順著梢林爬了下去。”在習仲勛的記憶中,這位曾為革命做過好事的周致祥給他留下了不壞的印象。他在後來講述這段曆史時說出了箇中原因。他說:周致祥當時雖然是國民黨民團的人,但他給我們寫信要投靠共產黨。我們因為沒有把他的來信核實清楚,所以沒有給他答覆。這樣他仍留在民團,但對紅軍有同情心,嚮往革命。
習仲勛負傷後因流血過多難以正常行走,隻好一手捂著傷口,一手支撐著身軀,在崎嶇不平的山道上艱難地爬行。到了下午,西斜的太陽把山溝照射得異常燥熱。他感到饑渴難忍,嗓子眼像火燒一樣焦灼,這是受傷流血過多出現的生理反應。他爬到一條小河邊,用手掬著喝了幾口河水,洗淨了手上的血跡,勉強站了起來,趔趄著身子慢慢順著河道向前走去。
在河道溝口有一個名為柳林的小山莊,莊子西邊住著一戶貧苦農民叫鄭老四。遊擊隊的不少人對他都非常熟悉,親切地稱他鄭四哥。習仲勛拖著沉重的雙腿來到鄭老四家,受到了這位農民和他妻子的細心照管。他們用土方為他消疼止血,又擀麵條、做菜湯調理飯食。但是,傷口仍血流不止,並開始潰爛引起發燒,症狀明顯加重。習仲勛迴憶說:“這天晚上,他鄭老四)就把我送到了南邊四五裏的一個地方。由於一路上我兩手捂著流血的傷口,在河裏喝了些冷水,近十天時間大便不下來,頭比碌碡還大,那時多虧年輕,要不就沒命了。”
習仲勛被送到的地方叫庵子村。這時,黃子文和陝甘邊革命委員會主席周冬至、土地委員兼鄉長王滿堂及被敵民團衝散的遊擊隊員已經在庵子村會合,五六名傷員已經得到安置。參加過這次戰鬥的常生春許多年後仍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政治保衛隊遭匪徒伏擊,被掠走了六七支槍和一頭騾子,但大家還是心向革命隊伍。我受傷後與幾名遊擊隊員鑽在梢林裏,藏到天黑時聽到班長金啟明喊,敵人走了,保衛隊的人在庵子村集合。結果保衛隊除一名叫李文治的隊員逃跑以外,其餘人都迴到了革命隊伍。”【賀氏藏書·劉大海精校】
重傷中的習仲勛望著剛從戰火硝煙中走出的戰友,聽到絕大多數遊擊隊員已經歸隊的消息,心中感到欣慰。
幾天以後,習仲勛由黃子文、周冬至組織群眾用擔架送迴薛家寨營地,在第二道寨子一孔石窯住下,開始醫治槍傷。
習仲勛的傷情牽動著邊區領導和不少群眾的心。特委指定紅軍醫院一位叫陳守印的醫生專門為他療傷。劉誌丹返迴照金後第一件事就是看望習仲勛,並關切地叮囑他,先不要多想事,好好養傷。許多遊擊隊員和老百姓也熱心地為他尋醫問藥。習仲勛總是鼓勵看望他的人:“打仗負傷是常有的事,隻要大夥在,我們還可以再幹嘛!”
一天,被裹脅在陳克敏民團當兵的習仲勛的表弟柴國棟趁機逃出了龍家寨,特地趕來看望表哥。他詳細敘述了此次土匪伏擊遊擊隊的經過。原來陳克敏和羅、郭幾股土匪武裝,是在頭一天晚上駐紮到庵子、金盆、北梁、臥牛槽一帶的。政治保衛隊進房兒村吃飯時被土匪哨兵發現,陳克敏得到報告後立即布置埋伏,分工陳克敏隊在坡頂正麵堵截,羅、郭兩股匪徒分別埋伏於陳家坡兩側高崖和密林之中,以數倍於遊擊隊的兵力發起突襲,使遊擊隊完全陷入被動境地。在習仲勛的病榻前,兄弟倆還有一段頗有趣味的對話。
習仲勛問柴:“那天打仗時,我聽出你喊‘打呀!打呀!’你是要打我們呀!”
柴愧疚地說:“陳克敏跟在後麵,用槍逼著叫我喊,不喊不行呀!”
●多事之秋
一九三三年,對以照金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來說,是一個災害頻發的年份。
據《耀縣縣誌》記載:“開春群狼傷人,時有所聞。三月十三日起,狂風怒號,冷似嚴冬。十五六日既降黑霜,又遭火霧。二十五日降雹如卵,禾苗毀損嚴重。二十八日,漆沮二河暴漲,西岸灘地大部被淹。五月,狂風頻作,麥豆多枯。七八月間,‘虎列拉’(霍亂)流行,全縣染病七千六百餘人,死亡三千一百人。”嚴重的自然災害,對內有“左”的路線幹擾,外遭重兵“圍剿”的根據地軍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與惡劣的自然災害相比,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中共陝西省委內部出現的突然變故,使根據地麵臨的政治形勢更為嚴峻。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