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誌丹、謝子長同為西北革命根據地和西北紅軍的主要創始人,在當地享有崇高威望。


    習仲勛見到兩位比自己年長十多歲的群眾領袖,特別聽到周圍的同誌都親切地稱他們“老劉”、“老謝”時,因兩當兵暴失敗的鬱悶心情一下子輕鬆了許多。他覺得有許多話要訴說,但一時竟激動得不知道說什麽好。劉誌丹看出了習仲勛複雜的心情,緊緊地拉著他的手,鼓勵地說道:“幹革命還能有不失敗的時候?失敗了再幹嘛!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失敗的次數要比你多得多。”


    真誠而坦率的態度,親切質樸的話語,使他們的心如有一塊磁石似地緊緊地吸引到了一起。


    習仲勛望著劉誌丹清瘦的臉龐,高高的鼻樑,深邃而溫和的目光,像久別重逢的老朋友一樣,談話頓時活躍了起來。習仲勛詳細敘述了自己搞學生運動坐牢,兩當兵暴失敗,搞農民運動也屢受挫折的情況,感到內心很沉重。劉誌丹說,這些情況我都知道,兩當兵暴時你還是隊委書記。他又說:“幾年來,陝甘地區先後舉行過大大小小七十多次兵變,都失敗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軍事運動沒有同農民運動結合起來,沒有建立起革命根據地。如果我們像毛澤東同誌那樣,以井岡山為依託,搞武裝鬥爭,建立根據地,逐步發展擴大遊擊區,即使嚴重局麵到來,我們也有站腳的地方和迴旋的餘地。現在最根本的一條是要有根據地。”


    謝子長也叮囑習仲勛說:“過去我們沒有根據地,現在要搞。從關中逃難過來的饑民多,你在這兒人熟地熟,工作條件好。我們沒有槍枝彈藥留給你,你要在發動群眾的基礎上,成立農民協會,組織遊擊隊,開展遊擊戰爭。”


    劉誌丹、謝子長第一次與習仲勛的會見和談話,給習仲勛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他把這次會見和談話視為對自己的人生道路發生深刻影響的重要經曆而屢屢提起:“我很早就聽說過劉誌丹的名字,也聽過他進行革命活動的許多傳說。在傳說中,常常把劉誌丹描繪成一個神奇的人物,但是初次見麵,我得到的印象,他卻完全像一個普通戰士。他質樸無華,平易近人,常同戰士們坐在一起,吸著旱菸袋,談笑風生。同誌們都親切地叫他‘老劉’。”“誌丹的談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感到他有很高的理論水平,這不僅是從書本上學來的,也是從實際鬥爭中總結出來的。幾年來,誌丹走遍陝甘邊區,下決心要搞一塊紅色根據地。但是,由於省委‘左’傾機會主義的錯誤領導,這個願望始終沒能實現。他走到哪裏,就把建立根據地的道理說到哪裏,苦口婆心,循循善誘,期望能說服他見到的每一個人。雖然是初次見麵,但他那種堅忍不拔的信念,為真理獻身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


    劉誌丹、謝子長指揮的陝甘遊擊隊初到照金,就從抓獲的偵探口中得知,國民黨富平、同官、耀縣三縣保衛團副總指揮黨謝芳、耀縣保衛團團長馬希哲和耀縣小丘區團長柴子發,帶三四百兵力向照金尖坪一帶發動“圍剿”劉誌丹、謝子長隨即指揮遊擊隊連夜向東轉移,繞至照金北山埋伏於密林之中。九月十二日拂曉,遊擊隊憑藉濃霧掩護,將圍剿民團反包圍後,突然開火,當場擊斃黨謝芳,活捉馬希哲、柴子發。戰鬥勝利後,劉、謝決定率陝甘遊擊隊乘勝向南遊擊,籌糧籌款,徵集冬衣,而後北上安定、保安一帶,建立革命根據地。


    謝子長臨行前給習仲勛交代了任務:“你留照金一帶做農村工作,建立根據地,並在發展農民運動的基礎上,建立陝甘工農遊擊隊第七支隊。”陝甘遊擊隊離開照金時,習仲勛特意趕到金剛廟向劉誌丹道別,劉誌丹殷切地囑咐說:“你是關中人,還種過莊稼,能跟農民打成一片,你一定要做好根據地的開闢工作。隊伍走了,你們會遇上很大困難,隻要政策對頭,緊緊依靠群眾,困難是可以克服的。”


    劉誌丹還特意將陝甘遊擊隊第二大隊的特務隊留在照金,並授意習仲勛參與領導這支武裝;安排大隊參謀第五伯昌隨特務隊行動,協助指揮遊擊鬥爭。


    陝甘遊擊隊第二大隊特務隊是一支戰鬥力較強的武裝。隊長程雙印,是陝西省旬邑縣郝村人,曾在一九二八年五月中共組織領導的旬邑武裝起義中擔任連長。起義失敗後,程雙印等帶領部分起義人員轉入縣北區活動,組織起旬邑縣遊擊隊,堅持開展遊擊戰爭。他政治堅定,很能打仗。第五伯昌是旬邑縣張洪鎮人,也參加了旬邑武裝起義,軍事知識和群眾工作經驗較為豐富。戰事頻仍、軍務繁忙的劉誌丹如此周密的部署安排,可以看出他對建立照金革命根據地用心深遠。但是,特務隊的活動出人意料地很快發生了曲折。


    劉誌丹、謝子長率陝甘遊擊隊出發後不久,留在照金的特務隊便發生了中隊長陳克敏帶隊叛變,給黨組織和遊擊隊的活動帶來了嚴重危害。陳克敏,又名陳連升,河南省泌陽縣人,土匪出身,生性兇殘。其參加陝甘遊擊隊後仍匪性不改,在遊擊隊主力離開後即以國民黨地方民團名義駐紮東坪、龍家寨一帶,與工農武裝為敵。特務隊隊長程雙印覺範察到陳克敏叛變預謀後,便帶人趕到該中隊駐地碌碡坪欲製止叛亂發生。不料抖,當他剛踏進一孔窯門時,便被隱藏在窯內的叛匪開槍打死,特務隊一時出現混亂。


    陳克敏叛變事件發生後,為了保存這支革命武裝,習仲勛即與第五伯昌商量對策,決定由習仲勛任特務隊指導員,第五伯昌代理隊長,將特務隊迅速撤離照金地區,向以武字區、心字區為中心的渭北革命根據地進發。


    ●再返渭北蘇區


    渭北蘇區,是中國共產黨在陝西創建的第一塊革命根據地。它地處關中腹地渭河以北的三原、富平、耀縣、涇陽和淳化止縣的交界地段,東至富平縣的老戶溝、淡村、都村、石橋、覓冬薴地,西到淳化縣的夕陽、固賢、石橋一帶,南接三原白鹿原、天齊原南畔,北連耀縣的華裏坊、東牛、讓牛、小丘等村鎮,西南方向一直延伸到涇陽縣的安吳、老莊、口鎮等地,總麵積約七百五十平方公裏,約四萬多人口。三原縣的武字區、心字區是渭北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


    早在大革命時期,這裏就是陝西農民沄動活躍地區。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從毛澤東主辦的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畢業的中共黨員喬國禎,就開始在武字區宣傳組織群眾,普遍建立起區、村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隊武裝組織,廣泛開展打擊土豪劣紳、廢除苛捐雜稅、減少田賦糧款、解散民團等鋒芒直指反動政權的鬥爭。習仲勛參加的一九二八年三月省立第三師範的學潮、一九二九年抗糧抗捐打擊土豪的鬥爭,就是渭北革命根據地準備時期的重要活動。


    渭北地區的革命鬥爭此起彼伏,幾經曲折。到了一九三一年五月以後,隨著中共武字區委的恢複和周圍地方農民委員會、窮人會的廣泛建立,渭北革命根據地進入建立和發展時期。翌年三月下旬,中共陝西省委通過決議建立中共渭北特委,並決定由省委書記杜衡兼渭北特委書記。這一決議當時未能完全實施,渭北特委也沒有建立起來,然而,一支有四十餘人、武器裝備較好的武字區遊擊隊卻應運而生。其先後活動於三原縣的武字區、心字區和富平縣的石川河及耀縣西原、南原地區。八月,中共渭北特委譽導的渭北遊擊隊成立,有隊員六十餘人,槍三十多支。同時,以黃子祥為主席、唐玉懷為副主席的武字區革命委員會成立。渭北革命鬥爭迅速得到發展。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習仲勛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習仲勛傳編委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習仲勛傳編委會並收藏習仲勛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