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渡從馬場迴來的路上,詢問一名路過的年輕武士。
"他在弓箭場。"
"啊!在練箭啊!"
長岡佐渡穿過林間小路,往弓箭場走去。
---咻。
這兒已經可以聽到從弓箭場傳來射箭的聲音。
"啊……佐渡大人。"
有人叫住他。原來是同藩的岩間角兵衛,他是個務實且手腕辛辣的人,極受重用。
"您要上哪去?"
角兵衛走過來。
"我正要去晉見少主人。"
"少主人現在正在練箭呢。"
"我有些事情必須向他稟報。"
說完,佐渡正要走開。
"佐渡大人,如果您不急的話,我有事與您商談。"
"什麽事?"
"站著不方便說。"
角兵衛環顧四周。
"我們到那邊去談。"
角兵衛邀佐渡到林中的一座亭子。
"不是別的事,而是希望在您與少主人聊天的時候,能夠幫我推薦一個人。"
"是想要到主公家任職的人嗎?"
"我想,佐渡大人您那兒應該也有很多人登門求教,希望能來此任職。但是,我所要推薦的這個人,可能在您的藩邸是比較特殊罕見的人物。"
"喔……主公家裏也一直在延攬人才,但大都是一些隻想混個一官半職的人。"
"我要介紹的這個男子與這些人的氣質完全不同。老實說,這個人與內人有親戚關係,從周防的岩國來此已有兩年,目前正住在我家,我覺得他應該是主公需求的人才。"
"岩國來的,那是吉川家的浪人嗎?"
"不,是岩國村一個鄉士的兒子,名叫佐佐木小次郎。年紀尚輕,卻從鍾卷自齋那裏學到富田流的刀法、拔刀術則是傳承吉川家的食客片山伯耆守久安。雖然如此,他並未因此而自滿,更自創一派叫嚴流的刀法。"
角兵衛極盡口舌之能,想將此人推薦給佐渡。
任何人聽到這番納言,一定會採用。可是佐渡並未熱心傾聽。因為他心中早有理想人選。這一年半來,由於諸事繁忙,幾乎忘了此事,現在他突然想起這個人。
此人就是在葛飾的法典草原從事墾荒的宮本武藏。
從那次事件以來,他內心始終銘記著武藏這個名字,無法忘懷。
這種人才是主家想要延攬的人才啊!
佐渡一直把這件事隱藏於內心。
他本來打算再次造訪法典草原,親自與武藏會麵並將他推薦給細川家。
此時迴顧---當初產生這個念頭,而從德願寺迴來至今,已經過了一年多了。
由於公務繁忙,從德願寺迴來之後,就無暇再次造訪。
那個人不知如何了?
佐渡從他人的談話當中,突然想起這件事。然而眼前的岩間角兵衛正極力推薦佐佐木小次郎。他詳細說明小次郎的旅曆和作風,希望徵求佐渡的首肯。
"您如果晉見少主人,希望能為他美言幾句。"
角兵衛再三拜託之後才離去。
"我知道了。"
佐渡迴答。
但是在他的心裏,武藏的名字比起角兵衛所提到的小次郎更教他心動。
佐渡來到弓箭場,看到少主人忠利與家臣在練箭。忠利射出的每支箭都命中靶心,動作中流露著高雅的氣質。
他的隨從有時候會建議說道:
"現在戰場上的武器大多使用大炮和槍,至於刀和弓箭都已經落伍了。弓箭逐漸成了武家的裝飾品,平常隻需稍做練習就行了。"
忠利聽了便說:
"我的箭是以命中心髒為目的。你看我的練習方式隻是為了上戰場對付十幾二十個人的嗎?"
細川家的家臣們對主人三齋公當然是由衷地佩服。但他們並非因為三齋公的餘光而侍奉忠利。忠利的貼身侍衛也不受三齋公的影響,他們對忠利忠心不二,那是因為忠利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這裏有一段談到忠利晚年的插曲,便可明白藩臣是如何敬畏忠利了。
當細川家由豐前小倉的領地移往熊本時,忠利於熊本城門口下轎,衣冠整齊地跪在新坐墊上,對著即將進駐的熊本城行跪拜禮。行禮時,忠利頭冠上的帶子碰到城門的門檻。從此以後,忠利的家臣們及其世代的家臣將軍們,每當通過此門時,絕對不敢從門檻正中央跨過。
由此可見,當時一國之君對城池抱持何等肅穆之心,以及家臣們是何等地尊敬城主。忠利從英年時代已擁有此等氣勢,所以要推薦家臣之事亦大意不得。
長岡佐渡來到弓箭場,看到忠利,立刻想到自己剛才與岩間角兵衛分手時,隨口答應:
"我知道了。"
此刻,他為自己竟然如此輕率答應對方,好不後悔。
站在年輕武士群中,比賽射箭而汗流浹背的細川忠利,遠遠望去他就像個普通的年輕武士,毫無矯揉做作。這會兒他休息了,與家臣們邊走邊談笑來到弓箭場的講台,擦拭身上的汗水,突然看到老臣佐渡。
"老太爺,你也試著射一箭吧!"
"不,你們年輕人在練習,我這老人還是迴避一下比較好。"
</br>
"他在弓箭場。"
"啊!在練箭啊!"
長岡佐渡穿過林間小路,往弓箭場走去。
---咻。
這兒已經可以聽到從弓箭場傳來射箭的聲音。
"啊……佐渡大人。"
有人叫住他。原來是同藩的岩間角兵衛,他是個務實且手腕辛辣的人,極受重用。
"您要上哪去?"
角兵衛走過來。
"我正要去晉見少主人。"
"少主人現在正在練箭呢。"
"我有些事情必須向他稟報。"
說完,佐渡正要走開。
"佐渡大人,如果您不急的話,我有事與您商談。"
"什麽事?"
"站著不方便說。"
角兵衛環顧四周。
"我們到那邊去談。"
角兵衛邀佐渡到林中的一座亭子。
"不是別的事,而是希望在您與少主人聊天的時候,能夠幫我推薦一個人。"
"是想要到主公家任職的人嗎?"
"我想,佐渡大人您那兒應該也有很多人登門求教,希望能來此任職。但是,我所要推薦的這個人,可能在您的藩邸是比較特殊罕見的人物。"
"喔……主公家裏也一直在延攬人才,但大都是一些隻想混個一官半職的人。"
"我要介紹的這個男子與這些人的氣質完全不同。老實說,這個人與內人有親戚關係,從周防的岩國來此已有兩年,目前正住在我家,我覺得他應該是主公需求的人才。"
"岩國來的,那是吉川家的浪人嗎?"
"不,是岩國村一個鄉士的兒子,名叫佐佐木小次郎。年紀尚輕,卻從鍾卷自齋那裏學到富田流的刀法、拔刀術則是傳承吉川家的食客片山伯耆守久安。雖然如此,他並未因此而自滿,更自創一派叫嚴流的刀法。"
角兵衛極盡口舌之能,想將此人推薦給佐渡。
任何人聽到這番納言,一定會採用。可是佐渡並未熱心傾聽。因為他心中早有理想人選。這一年半來,由於諸事繁忙,幾乎忘了此事,現在他突然想起這個人。
此人就是在葛飾的法典草原從事墾荒的宮本武藏。
從那次事件以來,他內心始終銘記著武藏這個名字,無法忘懷。
這種人才是主家想要延攬的人才啊!
佐渡一直把這件事隱藏於內心。
他本來打算再次造訪法典草原,親自與武藏會麵並將他推薦給細川家。
此時迴顧---當初產生這個念頭,而從德願寺迴來至今,已經過了一年多了。
由於公務繁忙,從德願寺迴來之後,就無暇再次造訪。
那個人不知如何了?
佐渡從他人的談話當中,突然想起這件事。然而眼前的岩間角兵衛正極力推薦佐佐木小次郎。他詳細說明小次郎的旅曆和作風,希望徵求佐渡的首肯。
"您如果晉見少主人,希望能為他美言幾句。"
角兵衛再三拜託之後才離去。
"我知道了。"
佐渡迴答。
但是在他的心裏,武藏的名字比起角兵衛所提到的小次郎更教他心動。
佐渡來到弓箭場,看到少主人忠利與家臣在練箭。忠利射出的每支箭都命中靶心,動作中流露著高雅的氣質。
他的隨從有時候會建議說道:
"現在戰場上的武器大多使用大炮和槍,至於刀和弓箭都已經落伍了。弓箭逐漸成了武家的裝飾品,平常隻需稍做練習就行了。"
忠利聽了便說:
"我的箭是以命中心髒為目的。你看我的練習方式隻是為了上戰場對付十幾二十個人的嗎?"
細川家的家臣們對主人三齋公當然是由衷地佩服。但他們並非因為三齋公的餘光而侍奉忠利。忠利的貼身侍衛也不受三齋公的影響,他們對忠利忠心不二,那是因為忠利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這裏有一段談到忠利晚年的插曲,便可明白藩臣是如何敬畏忠利了。
當細川家由豐前小倉的領地移往熊本時,忠利於熊本城門口下轎,衣冠整齊地跪在新坐墊上,對著即將進駐的熊本城行跪拜禮。行禮時,忠利頭冠上的帶子碰到城門的門檻。從此以後,忠利的家臣們及其世代的家臣將軍們,每當通過此門時,絕對不敢從門檻正中央跨過。
由此可見,當時一國之君對城池抱持何等肅穆之心,以及家臣們是何等地尊敬城主。忠利從英年時代已擁有此等氣勢,所以要推薦家臣之事亦大意不得。
長岡佐渡來到弓箭場,看到忠利,立刻想到自己剛才與岩間角兵衛分手時,隨口答應:
"我知道了。"
此刻,他為自己竟然如此輕率答應對方,好不後悔。
站在年輕武士群中,比賽射箭而汗流浹背的細川忠利,遠遠望去他就像個普通的年輕武士,毫無矯揉做作。這會兒他休息了,與家臣們邊走邊談笑來到弓箭場的講台,擦拭身上的汗水,突然看到老臣佐渡。
"老太爺,你也試著射一箭吧!"
"不,你們年輕人在練習,我這老人還是迴避一下比較好。"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