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 作者:[美]傑克·威澤弗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蒙古由征服性帝國發展為一個更大的商業性帝國時,擁有一部功能穩定的曆法就日益重要了,它應該根據同一標準製定,並在全國通行。為能夠根據各地不同的劃時方法,協調好各類活動、管理好社會生活,蒙古人幾乎每征服一個地方就建立天文台,以便精確測量行星和恆星的運行情況,這既是出於實用原因,也是出於宗教原因。他們很快就在大不裏士附近建立一個天文台,但是中國需要建立一係列的天文台,因為它的國土麵積太大了。蒙古地方當局得到中央政府的具體指令:在每個新征服地區搜尋天文學家和天文儀器、圖表。許多在波斯和阿拉伯城市被俘的天文學家,被旭烈兀派送到蒙古故地,其中包括劄馬剌丁,他是那個時代最傑出的天文學家之一;他隨身帶著主要天文裝置的設計圖和新的科學測量方法,這些東西對中國來說還很陌生。
在統治比自身文明程度要高的領土範圍時,蒙古人需要處理和記錄關於人口、牲畜和房屋的大量統計數據信息。每年他們都必須為來迴運輸的所有貨物登記帳目,還要把牧群、士兵和商人的流動情況記錄下來。農耕的新方式,天文學的要求,戶口統計的製度,以及其他無數的行政管理問題,都難以靠那個時代的數學知識和運算能力來解決,蒙古人需要新的方法來處理這些數據。為了快速、高效地進行必要計算,為蒙古人工作的官吏們就開始依靠算盤,通過許多珠子的移動,他們可以機械地計算出大額的數值,這比心算或筆算輕鬆多了。
蒙古人一直就過分講究數字信息,上億人在這個龐大帝國中流動,所以他們想找到更簡便的方法、捷徑和手段,以便計算越來越大的數額和處理越來越複雜的數列。無數次的計算過程,需要通過編輯綜合圖表、協調不同國家的數量體係等新方法來保存這些結果。蒙古官員發現歐洲和中國的數學太簡單、不實用,於是他們採用阿拉伯、印度數學中的許多實用的新方法。過去花剌子模帝國的城市中,都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數學知識中心;“algorithm”(運算法則)這個單詞就源自於“alkhwarizm”(阿拉伯語原意為“來自花剌子模”)。蒙古人在整個帝國境內運用這些創新的知識,他們很快就認識到用阿拉伯數字來表示縱橫位置的優點,並把零、負數和代數學介紹到了中國。
不僅是在數字和曆法上,而且在許多層麵上,帝國不同地區的生活必需要用前代不曾需要的方式協調起來。書寫曆史是非常重要的,每種文明不能隻以自己的習俗和傳統的語言習慣來寫作。為保證自己在全體臣民麵前的形象,蒙古人不得不採用當地的標準來書寫與蒙古有關的曆史。書麵曆史不僅僅是記錄信息的方式;它更是一種使王朝統治合法化和大力宣傳其偉大征服成就的工具。對蒙古人而言,書麵曆史也成為了解其他民族的重要工具,其目的就是為了征服和更有效地統治這些民族。1260年代,忽必烈汗建立了國史院,為符合中原王朝的編史慣例,他下令編纂金朝、遼朝,還有宋朝的通史,這可能是最龐大的修史工程,共耗費將近八十年時間,直至1340年代才完成。在蒙古治下的波斯,伊利汗合贊任命拉施特·哀丁——誌費尼的繼任者——編寫這個地區的第一部史書。拉施特·哀丁統籌安排大量的工作,為編修中國、突厥和法蘭克(蒙古人以此稱唿歐洲人)的曆史,他僱傭來自各地的許多學者和翻譯人員。
在蒙古帝國內匯總的大堆信息需要通過新的形式傳播。如果單憑雙手去費力地抄寫那些必需的資料,抄寫員就無法完成整個工作任務。他們彙編檔案,書寫信函,把信息送給那些需要它們的人,但是他們沒有時間抄寫農業手冊、醫學論文、地圖集和天文學表格。要大規模傳播信息,就必須先大量匯總信息,為完成這個任務,蒙古人再次求助於技術——印刷術。
蒙古人很早以前就採用印刷術。除脫列哥那在她丈夫統治時期所提倡的印刷業之外,1236年開始,窩闊台還命令,在蒙古控製下的北中國建立一係列地區性印刷機構。活字印刷可能開始於十二世紀中葉的中國,但卻是蒙古人在大範圍地使用它,並將它的潛在功能與國家行政管理的需要結合起來。不是像漢人那樣用上千個字符印刷,蒙古人使用的是一個字母表,裏麵相同的字母可以重複使用多次。在蒙古人管理下,印刷工不斷地雕刻複製每一個字母,然後排在任何需要它們的單詞中;每次印刷工想印新的一頁時,他們不需要刻下該頁的整篇文章,隻需把雕刻好的字母按正確的次序固定排放,進行印刷,然後就等待,直至要印刷下一頁時,他們將重新排放這些字母,然後再印刷。
在蒙元王朝時期,總體的識字能力得到提高,大卷的文字資料成比例地增長。1269年,忽必烈汗建立一個印刷機構,使政府的決議更廣泛地在民眾中傳播,他還鼓勵依靠非官方組織、從總體上來普及印刷業。除官方出版物以外,還包括宗教書籍和小說的印刷。已出版銷售的書籍數量明顯增加,其價格在整個蒙古統治時期一再下降。不久,蒙古帝國內所有的印刷機構就開始用各種語言印刷農業手冊、曆書、文件、史書、醫學論文、新數學理論、歌曲和詩集。
無論是宗教寬容政策、創造通用字母表、維護驛站、玩紙牌遊戲,還是印刷曆書、紙幣或天文學圖表,蒙古帝國的統治者顯示出一種持久性的普遍主義。因為他們沒有把自己的製度強加於所有臣民,所以他們才會樂意採用和結合各個地方的不同製度。蒙古人在那些地區沒有很深的文化優越感,因此他們採用務實的辦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以思想意識處理問題。他們尋找最有效的東西,一旦發現它時,他們就把它傳播到其他國家。他們不在乎天文學是否符合《聖經》的訓言,不在乎寫作標準是否遵循中國官方規定的古典原則,也不在乎印刷和繪畫是否得到穆斯林阿訇的贊同。蒙古人有能力——至少是暫時地—-強製實行技術、農業和知識的國際新規範,它們取代了對某個文明的偏愛或成見;如此一來,他們打破當地精英階層對思想觀念的壟斷。
</br>
在統治比自身文明程度要高的領土範圍時,蒙古人需要處理和記錄關於人口、牲畜和房屋的大量統計數據信息。每年他們都必須為來迴運輸的所有貨物登記帳目,還要把牧群、士兵和商人的流動情況記錄下來。農耕的新方式,天文學的要求,戶口統計的製度,以及其他無數的行政管理問題,都難以靠那個時代的數學知識和運算能力來解決,蒙古人需要新的方法來處理這些數據。為了快速、高效地進行必要計算,為蒙古人工作的官吏們就開始依靠算盤,通過許多珠子的移動,他們可以機械地計算出大額的數值,這比心算或筆算輕鬆多了。
蒙古人一直就過分講究數字信息,上億人在這個龐大帝國中流動,所以他們想找到更簡便的方法、捷徑和手段,以便計算越來越大的數額和處理越來越複雜的數列。無數次的計算過程,需要通過編輯綜合圖表、協調不同國家的數量體係等新方法來保存這些結果。蒙古官員發現歐洲和中國的數學太簡單、不實用,於是他們採用阿拉伯、印度數學中的許多實用的新方法。過去花剌子模帝國的城市中,都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數學知識中心;“algorithm”(運算法則)這個單詞就源自於“alkhwarizm”(阿拉伯語原意為“來自花剌子模”)。蒙古人在整個帝國境內運用這些創新的知識,他們很快就認識到用阿拉伯數字來表示縱橫位置的優點,並把零、負數和代數學介紹到了中國。
不僅是在數字和曆法上,而且在許多層麵上,帝國不同地區的生活必需要用前代不曾需要的方式協調起來。書寫曆史是非常重要的,每種文明不能隻以自己的習俗和傳統的語言習慣來寫作。為保證自己在全體臣民麵前的形象,蒙古人不得不採用當地的標準來書寫與蒙古有關的曆史。書麵曆史不僅僅是記錄信息的方式;它更是一種使王朝統治合法化和大力宣傳其偉大征服成就的工具。對蒙古人而言,書麵曆史也成為了解其他民族的重要工具,其目的就是為了征服和更有效地統治這些民族。1260年代,忽必烈汗建立了國史院,為符合中原王朝的編史慣例,他下令編纂金朝、遼朝,還有宋朝的通史,這可能是最龐大的修史工程,共耗費將近八十年時間,直至1340年代才完成。在蒙古治下的波斯,伊利汗合贊任命拉施特·哀丁——誌費尼的繼任者——編寫這個地區的第一部史書。拉施特·哀丁統籌安排大量的工作,為編修中國、突厥和法蘭克(蒙古人以此稱唿歐洲人)的曆史,他僱傭來自各地的許多學者和翻譯人員。
在蒙古帝國內匯總的大堆信息需要通過新的形式傳播。如果單憑雙手去費力地抄寫那些必需的資料,抄寫員就無法完成整個工作任務。他們彙編檔案,書寫信函,把信息送給那些需要它們的人,但是他們沒有時間抄寫農業手冊、醫學論文、地圖集和天文學表格。要大規模傳播信息,就必須先大量匯總信息,為完成這個任務,蒙古人再次求助於技術——印刷術。
蒙古人很早以前就採用印刷術。除脫列哥那在她丈夫統治時期所提倡的印刷業之外,1236年開始,窩闊台還命令,在蒙古控製下的北中國建立一係列地區性印刷機構。活字印刷可能開始於十二世紀中葉的中國,但卻是蒙古人在大範圍地使用它,並將它的潛在功能與國家行政管理的需要結合起來。不是像漢人那樣用上千個字符印刷,蒙古人使用的是一個字母表,裏麵相同的字母可以重複使用多次。在蒙古人管理下,印刷工不斷地雕刻複製每一個字母,然後排在任何需要它們的單詞中;每次印刷工想印新的一頁時,他們不需要刻下該頁的整篇文章,隻需把雕刻好的字母按正確的次序固定排放,進行印刷,然後就等待,直至要印刷下一頁時,他們將重新排放這些字母,然後再印刷。
在蒙元王朝時期,總體的識字能力得到提高,大卷的文字資料成比例地增長。1269年,忽必烈汗建立一個印刷機構,使政府的決議更廣泛地在民眾中傳播,他還鼓勵依靠非官方組織、從總體上來普及印刷業。除官方出版物以外,還包括宗教書籍和小說的印刷。已出版銷售的書籍數量明顯增加,其價格在整個蒙古統治時期一再下降。不久,蒙古帝國內所有的印刷機構就開始用各種語言印刷農業手冊、曆書、文件、史書、醫學論文、新數學理論、歌曲和詩集。
無論是宗教寬容政策、創造通用字母表、維護驛站、玩紙牌遊戲,還是印刷曆書、紙幣或天文學圖表,蒙古帝國的統治者顯示出一種持久性的普遍主義。因為他們沒有把自己的製度強加於所有臣民,所以他們才會樂意採用和結合各個地方的不同製度。蒙古人在那些地區沒有很深的文化優越感,因此他們採用務實的辦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以思想意識處理問題。他們尋找最有效的東西,一旦發現它時,他們就把它傳播到其他國家。他們不在乎天文學是否符合《聖經》的訓言,不在乎寫作標準是否遵循中國官方規定的古典原則,也不在乎印刷和繪畫是否得到穆斯林阿訇的贊同。蒙古人有能力——至少是暫時地—-強製實行技術、農業和知識的國際新規範,它們取代了對某個文明的偏愛或成見;如此一來,他們打破當地精英階層對思想觀念的壟斷。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