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定二十日上午在鄉開大會,解決八個人的問題,豈知十九日下午上海發生了大事———文化廣場失火———別的單位連夜返市,隻剩我們一個單位,大會就作罷了。我看來,我們要在畫院的兩星期中解決。大都無甚問題,總是要解放的,不過拖延而已。……我之所大欲,是退休。據說,大家解放後,才可申請。大約不久了。那時我首先到石家莊。”(1969·12·21)
“未來之事,變化多端,我也不在心上。(但我之所大欲—退休,看來不遠了。)……我們還有七人,看來也快了。”(1969·12·31)
“‘退一步海闊天空’真乃至理名言。有不如意時,設想更壞的,便可自慰。不滿現狀而懊恨,徒自苦耳。比方說:我犯重罪,入了囹圄;或者我患癌病,不死不活,此時倘能變成今日的狀態,真乃大幸了。如此一想,可以安眠閑夢了。”(1970·5·7)
“病假到七月十六日,秋姐言,共有六個月了。病六個月,即可作‘長病假’論,即等於退休了。秋姐又言,我屬中央,定案要由北京,故較遲。較遲即較正確,較寬。姑妄聽之。我現在且不計較這些,但求安居。……華瞻言,周穀城由主席指定為全國人代。此間未定案者尚多。但拖延也不會太久了。”(1970·5·23)
“阿姐等猜量,六月內或七月初,會解放我。我不急,遲早總要定案。”(1970·6·4)“
華瞻從杭來,言鄭曉滄先生最近解放,定為‘曆史反革命’雲。他不是“重點”,故較早。上海幾個‘重點’(我是其一)皆未定,阿姐言不久可定,聽之。”(1970·6·28)
“阿姐言:上次兩人來看我,是準備開一批鬥會,然後宣布解放。所以我必須準備到會一次。我記得那天他們問我‘能下樓否?’看來就是要我再出席聽罵一次,我已有心理準備,隻要他們派人來扶。你準備在城中覓屋,甚好。今秋我一定到石家莊,我對上海已發生惡感,頗想另營菟裘,也許在石家莊養老。你說有紹興酒,那更好了。……傳說:中央指示,上海鬥批改應早結束,但‘頭麵人物’勿太早解放。我便是‘頭麵人物’,所以遲遲。”(1971·3·2)
“昨華瞻聽中央報告,據說:老年知識分子‘敵作內處’者,工資照舊(但不說以前扣的是否發還),抄家物資發還,但已壞者不賠,金子作價發還,……政協等等。看來,快處理了。前幾天有個工宣隊來詳細調查我們的房子讓出經過,恐怕也是一種處理。”(1971·4·9)
“盛傳‘上海鬥批改快結束,但頭麵人物勿太早。’勿太早,大約也不會太遲了吧,總之,看來快了。參考別單位事實,我的工資應該恢複二百二十,而且過去扣的要還。如果如此,可發小財了。”(1971·4·12)
“寶姐告我,中央文教會議,決定:老年知識分子恢複工資,並補發以前扣除的;又說:抄家物資,除國家需要的以外,一概退還。已壞者不賠償雲雲。寶姐說:‘圓子吃到豆沙邊了。’你信上叫我勿去上班,我要來生再去了。無論如何拖延,我總是一直在家‘淺醉閑眠’了。問題一解決,我就想到石家莊。”(1971·4·14)
“信收到。的確,thetablesareturning。(吟按:形勢轉變了)聽說:某大專教授,未解放,但薪已照舊付二百多元,解放後補發以前所扣。此與寶姐所傳達相同。看來不久有轉機了。”(1971·4·22)
“你的事,阿姐的事,我的事,都遲遲不解決,但肯定大家就要解決。看誰先。……羅稷南患肺癌死。其妻提出要求;一、還抄家物資(三千多元,他解放已久,但迄未還),二、給她派工作。前者照辦,後者叫她自己向裏弄要求雲。……看到羅稷南例,我的錢不知何日還我,(但各單位情形不同,未可概論。)且須忍耐。我隻要不上班(畫院老人都已不上班了),已是運氣。不要等候,總有一天定頭。”(1971·9·3)
“我的官司至今沒有打完,無顏寫信給你們。目今萬事拖延,我也不在乎了。……我盼望官司打完,到杭州去,到石家莊去。現在好像有一根無形的繩子縛住我,不得自由走動。雖然我早上的工作很有興味(譯日本古典文學),總是單調。”(1972·6·2)
“昨市革會來二人,送我六十元,說先補助你,即日正式解決後,恢複原薪二百二十。這是因為上次我說‘六十元付房錢及保姆還不夠’所以他們再送六十元來的。可見事情不久解決了。我提出,早點解放我,我可轉地療養,到北方去住一下,病可早愈。他們說‘耐心點,快了’。”(1972·9·13)
“昨阿姐到畫院,要求遷房屋。他們(工宣隊)說:我的問題不久解決(待田中〔角榮〕去後),發還抄家物資,同時進行遷居房屋。又說正在組織統戰對象,要我當政協委員。日子很快了,可稍待。雲雲。看來不久我可到石家莊,或你們來探親。如果我嫌路途勞頓,不如把路費給你們作自費探親之用。(你們來時,一定不在此屋內了。)我又想到杭州。抗戰八年,文革差不多有七年,我真經得起考驗。……不久當有更好的消息告訴你們。”(1972·9·26)其
實在從1968年中到1972年末的信件中,在四年半之內,爸爸在給新枚的信中提到盼望自由,竟有51次之多!
一位古稀老人,畫了那麽多為勞動人民伸張正義的畫,在1949年特地從廈門率領家屬趕到上海來迎接解放,為歌頌新中國發表了多少文章和畫———到頭來卻成了一名罪人,遲遲得不到“解放”,整整六年半失去自由!
我在抄錄這些信摘時,迴想起當時的情景,再對比如今幸福自由的生活,而長眠地下的爸爸竟已享受不到!我不知賠了多少眼淚!
我還忘了提到書法展覽的事。自1961年9月底成立全國第一個“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時,爸爸就是該會委員。所以,爸爸1972年底“解放”後,1973年上海舉行書法篆刻展時也想到了他。胡文遂先生來請爸爸出品,爸爸起初沒有同意。後來我出版社同事莊久達(當時大約在該會主持工作)便來叫我做爸爸思想工作,說是要為讀者著想。這麽一說,爸爸果然同意出品,寫了古詩及自作詞,由我送去。但莊認為不妥,要爸爸改寫工農兵新體詩,同時拿著我送去的詩詞不放,流露出十分喜愛的樣子。我就同意送給了他。至於寫工農兵的詩,爸爸不願意。他對我說:
“書法是要一氣嗬成的。工農兵詩我背不出,一邊看一邊寫,寫不好。”
後來他寫了魯迅的《橫眉·俯首》小聯。太小。畫院改用了原收藏的毛主席詩詞,很大。請設計公司專製鏡框,在美術展覽館預展一天,放在出口處正麵壁上,觀眾反應很好。但文化局等頭頭們來參觀時見了,請示了徐景賢,徐下令取下。那時,全國要組織一批書法作品去日本展出。畫院選用了爸爸的一件送到北京卻落選了。
</br>
“未來之事,變化多端,我也不在心上。(但我之所大欲—退休,看來不遠了。)……我們還有七人,看來也快了。”(1969·12·31)
“‘退一步海闊天空’真乃至理名言。有不如意時,設想更壞的,便可自慰。不滿現狀而懊恨,徒自苦耳。比方說:我犯重罪,入了囹圄;或者我患癌病,不死不活,此時倘能變成今日的狀態,真乃大幸了。如此一想,可以安眠閑夢了。”(1970·5·7)
“病假到七月十六日,秋姐言,共有六個月了。病六個月,即可作‘長病假’論,即等於退休了。秋姐又言,我屬中央,定案要由北京,故較遲。較遲即較正確,較寬。姑妄聽之。我現在且不計較這些,但求安居。……華瞻言,周穀城由主席指定為全國人代。此間未定案者尚多。但拖延也不會太久了。”(1970·5·23)
“阿姐等猜量,六月內或七月初,會解放我。我不急,遲早總要定案。”(1970·6·4)“
華瞻從杭來,言鄭曉滄先生最近解放,定為‘曆史反革命’雲。他不是“重點”,故較早。上海幾個‘重點’(我是其一)皆未定,阿姐言不久可定,聽之。”(1970·6·28)
“阿姐言:上次兩人來看我,是準備開一批鬥會,然後宣布解放。所以我必須準備到會一次。我記得那天他們問我‘能下樓否?’看來就是要我再出席聽罵一次,我已有心理準備,隻要他們派人來扶。你準備在城中覓屋,甚好。今秋我一定到石家莊,我對上海已發生惡感,頗想另營菟裘,也許在石家莊養老。你說有紹興酒,那更好了。……傳說:中央指示,上海鬥批改應早結束,但‘頭麵人物’勿太早解放。我便是‘頭麵人物’,所以遲遲。”(1971·3·2)
“昨華瞻聽中央報告,據說:老年知識分子‘敵作內處’者,工資照舊(但不說以前扣的是否發還),抄家物資發還,但已壞者不賠,金子作價發還,……政協等等。看來,快處理了。前幾天有個工宣隊來詳細調查我們的房子讓出經過,恐怕也是一種處理。”(1971·4·9)
“盛傳‘上海鬥批改快結束,但頭麵人物勿太早。’勿太早,大約也不會太遲了吧,總之,看來快了。參考別單位事實,我的工資應該恢複二百二十,而且過去扣的要還。如果如此,可發小財了。”(1971·4·12)
“寶姐告我,中央文教會議,決定:老年知識分子恢複工資,並補發以前扣除的;又說:抄家物資,除國家需要的以外,一概退還。已壞者不賠償雲雲。寶姐說:‘圓子吃到豆沙邊了。’你信上叫我勿去上班,我要來生再去了。無論如何拖延,我總是一直在家‘淺醉閑眠’了。問題一解決,我就想到石家莊。”(1971·4·14)
“信收到。的確,thetablesareturning。(吟按:形勢轉變了)聽說:某大專教授,未解放,但薪已照舊付二百多元,解放後補發以前所扣。此與寶姐所傳達相同。看來不久有轉機了。”(1971·4·22)
“你的事,阿姐的事,我的事,都遲遲不解決,但肯定大家就要解決。看誰先。……羅稷南患肺癌死。其妻提出要求;一、還抄家物資(三千多元,他解放已久,但迄未還),二、給她派工作。前者照辦,後者叫她自己向裏弄要求雲。……看到羅稷南例,我的錢不知何日還我,(但各單位情形不同,未可概論。)且須忍耐。我隻要不上班(畫院老人都已不上班了),已是運氣。不要等候,總有一天定頭。”(1971·9·3)
“我的官司至今沒有打完,無顏寫信給你們。目今萬事拖延,我也不在乎了。……我盼望官司打完,到杭州去,到石家莊去。現在好像有一根無形的繩子縛住我,不得自由走動。雖然我早上的工作很有興味(譯日本古典文學),總是單調。”(1972·6·2)
“昨市革會來二人,送我六十元,說先補助你,即日正式解決後,恢複原薪二百二十。這是因為上次我說‘六十元付房錢及保姆還不夠’所以他們再送六十元來的。可見事情不久解決了。我提出,早點解放我,我可轉地療養,到北方去住一下,病可早愈。他們說‘耐心點,快了’。”(1972·9·13)
“昨阿姐到畫院,要求遷房屋。他們(工宣隊)說:我的問題不久解決(待田中〔角榮〕去後),發還抄家物資,同時進行遷居房屋。又說正在組織統戰對象,要我當政協委員。日子很快了,可稍待。雲雲。看來不久我可到石家莊,或你們來探親。如果我嫌路途勞頓,不如把路費給你們作自費探親之用。(你們來時,一定不在此屋內了。)我又想到杭州。抗戰八年,文革差不多有七年,我真經得起考驗。……不久當有更好的消息告訴你們。”(1972·9·26)其
實在從1968年中到1972年末的信件中,在四年半之內,爸爸在給新枚的信中提到盼望自由,竟有51次之多!
一位古稀老人,畫了那麽多為勞動人民伸張正義的畫,在1949年特地從廈門率領家屬趕到上海來迎接解放,為歌頌新中國發表了多少文章和畫———到頭來卻成了一名罪人,遲遲得不到“解放”,整整六年半失去自由!
我在抄錄這些信摘時,迴想起當時的情景,再對比如今幸福自由的生活,而長眠地下的爸爸竟已享受不到!我不知賠了多少眼淚!
我還忘了提到書法展覽的事。自1961年9月底成立全國第一個“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時,爸爸就是該會委員。所以,爸爸1972年底“解放”後,1973年上海舉行書法篆刻展時也想到了他。胡文遂先生來請爸爸出品,爸爸起初沒有同意。後來我出版社同事莊久達(當時大約在該會主持工作)便來叫我做爸爸思想工作,說是要為讀者著想。這麽一說,爸爸果然同意出品,寫了古詩及自作詞,由我送去。但莊認為不妥,要爸爸改寫工農兵新體詩,同時拿著我送去的詩詞不放,流露出十分喜愛的樣子。我就同意送給了他。至於寫工農兵的詩,爸爸不願意。他對我說:
“書法是要一氣嗬成的。工農兵詩我背不出,一邊看一邊寫,寫不好。”
後來他寫了魯迅的《橫眉·俯首》小聯。太小。畫院改用了原收藏的毛主席詩詞,很大。請設計公司專製鏡框,在美術展覽館預展一天,放在出口處正麵壁上,觀眾反應很好。但文化局等頭頭們來參觀時見了,請示了徐景賢,徐下令取下。那時,全國要組織一批書法作品去日本展出。畫院選用了爸爸的一件送到北京卻落選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