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宸橋離六和塔有30裏。15人中有13人能走。丙伯的3歲的兒子傳農走不動,由丙伯背著。我外婆那時快70歲了,又是纏小腳的,哪裏走得動。爸爸出重金請我們船上一個名叫“阿芳”的壯漢背她。但沒走多少路,外婆說她的胸部貼在阿芳背上喘不過氣來。幸虧平伯找到了一乘轎子,當然是出重價的,抬了外婆走,這才解決了問題。
我那時虛齡9歲,走15公裏路還是第一次。實在走不動時,章桂哥背背我。但主要靠自己。我一路隻曉得跟著大人走,甚至此行的目的地是何方也一無所知。直到上世紀80年代我開始研究爸爸的生平和創作時,找到爸爸的軼文《桐廬負暄》後,才知他在南聖浜舉棋未定時,起初曾考慮過去祖籍地湯溪。他在《桐廬負暄》一文開頭處是這樣說的:
中華民國二十六(1937)年十一月下旬。當此際,滬杭鐵路一帶,千百年來素稱為繁華富庶、文雅風流的江南佳麗之地,充滿了硫磺氣、炸藥氣、厲氣和殺氣,書卷氣與藝術香早已隱去。我們缺乏精神的空氣,不能再在這裏生存了。我家有老幼十口,又隨伴鄉親四人,一旦被迫而脫離故居,茫茫人世,不知投奔哪裏是好。曾經打主意:迴老家去。我們的老家,是浙江湯溪。地在金華相近,離石門灣約三四百裏。明末清初,我們這一支從湯溪遷居石門灣。三百餘年之後,幾乎忘記了自己的源流。直到二十年前,我在東京遇見湯溪豐惠恩族兄,相與考查族譜,方才確知我們的老家是湯溪。據說在湯溪有豐姓的數百家,自成一村,皆業農。惠恩是其特例。我初聞此消息,即想像這湯溪豐村是桃花源一樣的去處。……心中便起了出塵之念,想率妻子邑人投奔此絕境,不複出焉。但終於不敢遂行。因為我隻認得惠恩,並未到過老家。……今我全無介紹,貿然投奔豐村,得不為父老所疑?即使不被疑,而那裏果然是我想像的桃花源,也恐怕我們這班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一時不能參加他們的生活。這一大群不速之客終難久居。因此迴老家的主意終歸打消。正在走投無路而炮火逼近我身的時候,忽然接到馬湛翁(吟按:即馬一浮)先生的信。內言先生已由杭遷桐廬,住迎薰坊13號,並詢石門灣近況如何,可否安居。外附油印近作五古《將避兵桐廬留別杭州諸友》一首。這封信和這首詩帶來了一種芬芳之氣,散布在將死的石門灣市空,把硫磺氣、炸藥氣、厲氣、殺氣都消解了。數月來不得唿吸精神的空氣而窒息待斃的我,至此方得抽一口大氣。我決定向空氣新鮮的地方走。於是決定先赴杭州,再走桐廬。這時候,離石門灣失守隻有三十餘小時,一路死氣沉沉,難關重重。我們一群老弱,險些兒轉乎溝壑。幸得安抵桐廬,又得親近善知識,負暄談義。可謂不幸中之大幸。其經過不可以不記錄。
我這才知道,爸爸如此趨之若鶩去投奔的馬一浮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儒學家。馬先生是弘一大師在俗時介紹爸爸認識的。雖然馬先生比弘一大師小兩歲,但馬先生飽讀詩書,過目成誦,弘一大師很敬仰他。弘公曾對我爸爸說:“馬先生是生而知之的。假定有一個人,生出來就讀書;而且每天讀兩本(他用食指和拇指略示書之厚薄),而且讀了就會背誦,讀到馬先生的年紀,所讀的還不及馬先生之多。”
爸爸帶領我們前去投奔的正是這位聖人。
且說我們走到南山路上,空襲警報忽然響起。我們一行16人走得快慢不同,前後望不見,隻好各自躲避。飛機來了,丟了炸彈,據說是炸錢江大橋,那正是我們要去的地方!幸而大家無恙。下午約兩點,居然會聚於六和塔下。
江邊船隻全被封存,汽車也派作軍用。正在為難之時,天又下起雨來。隻得暫進小茶館避雨。我們在這裏逗留了三個小時。爸爸在這段時間內,為尋覓去桐廬的船,飽受焦灼、狼狽和屈辱的滋味。茶店老闆企圖提供我們一隻敲竹槓的船而未得逞,就要趕走我們。爸爸答允付他加倍茶錢,他仍不同意。種種威嚇欺騙、趁火打劫、冷嘲熱諷,使爸爸永記在心,難以忘卻。終於找到了一隻船,爸爸來接我們時進茶店去付茶錢,看見茶店老闆的棉襖非常襤褸,卻又同情起他來,認為他的不仁大約是貧困所迫。
說起這隻船,也是運氣好。爸爸和平伯、章桂哥他們遇到了一位好心腸的姓趙的巡官。了解到我們有老有小一大幫人行路難,便從省警察局封存的船隻中讓出一隻,送我們到桐廬。那船夫是富陽人,去桐廬順便,所以很高興。我們上船後又遇到兩個小插曲。有一個兵士把阿芳拉了去挑擔,說是就放他迴來;而我們的船頭忽然跳上一個軍人來,說聲“借一借”,馬上把船撐開了。幸而這兩件事都隻是一場虛驚。那軍人隻是借我們的船擺一個渡,擺到一艘大輪船上去取了東西迴來就放我們走了。而且他還告訴了我們一個好消息,說是平望我軍大勝,敵人死傷無數,他們無論如何打不到杭州。我們一船人都拍手稱快。迴到岸邊,阿芳也放迴來了。大家又拍手歡迎他。連忙開船。爸爸隻有到這時候才放下了心中的大石頭。
晚飯我們用茶店門口買的油炸粽子充飢。飢者易為食,這粽子特別好吃。吃飽了粽子,我們便進入夢鄉,隻有船夫一人在辛苦地為我們一船難民撐船。豈知船夫竟打起壞主意來。船停下來了。船夫問平伯:到桐廬給多少錢?平伯說:講好的25元,已付15元。船夫卻一口咬定說那15元是給介紹船給我們的那個警察的。他竟罷起工來,獨自上岸去了。爸爸怒斥船夫,平伯阻止了他。在這種時候,書生就不如機智的生意人了。平伯低聲下氣地對船夫說好話,船夫卻說他撐不動了,還是平伯有辦法,他也走上岸去,扶著一棵小樹,和船夫談判起來。終於談判成功:六和塔下付的15元作廢,到桐廬後再付他45元。平伯滿口好話,陪了船夫一起下船。
平伯悄悄地告訴爸爸說剛才已在小樹上用草柴做好記號,以便以後對付。爸爸是富有惻隱之心的。他竟然可憐起這船夫來。是啊,這船夫哪裏比得上如今那些壞人。他敲詐竟不要求交現錢,相信平伯到桐廬後會踐約付45元。爸爸說“盜亦有道”,為維護這一線“信義”,爸爸竟想履行條約,到桐廬時真的付他45元。但平伯定要懲罰他。次日,平伯坐在船頭上考慮了一陣子,忽然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說:
“我有辦法,到桐廬發表。”
次日晨,船到富陽,大家肚飢,上岸吃早餐,美味之極,連素不吃肉的爸爸看了我們的肉饅頭也感受到它的廣告力。怕兵要拉船,匆匆迴船,繼續進發。晚上十點半抵桐廬。旅館裏住滿了兵。爸爸隻得帶了我們十數人投奔迎薰坊13號馬一浮先生家。戰前在杭州,住在馬先生家附近時,爸爸難得去訪問他,而且選擇陰雨天氣,以免打攪他的詩興遊興。訪問迴來,似乎吸了一次新鮮空氣。這次在半夜造訪,自覺狼狽失禮之至。但馬先生竟邀請我們一船難民全部住在他家!事出無奈,我們隻得像侵略軍一樣占領了他家一樓一廂。而且在他家客廳裏演了一幕醜劇。
</br>
我那時虛齡9歲,走15公裏路還是第一次。實在走不動時,章桂哥背背我。但主要靠自己。我一路隻曉得跟著大人走,甚至此行的目的地是何方也一無所知。直到上世紀80年代我開始研究爸爸的生平和創作時,找到爸爸的軼文《桐廬負暄》後,才知他在南聖浜舉棋未定時,起初曾考慮過去祖籍地湯溪。他在《桐廬負暄》一文開頭處是這樣說的:
中華民國二十六(1937)年十一月下旬。當此際,滬杭鐵路一帶,千百年來素稱為繁華富庶、文雅風流的江南佳麗之地,充滿了硫磺氣、炸藥氣、厲氣和殺氣,書卷氣與藝術香早已隱去。我們缺乏精神的空氣,不能再在這裏生存了。我家有老幼十口,又隨伴鄉親四人,一旦被迫而脫離故居,茫茫人世,不知投奔哪裏是好。曾經打主意:迴老家去。我們的老家,是浙江湯溪。地在金華相近,離石門灣約三四百裏。明末清初,我們這一支從湯溪遷居石門灣。三百餘年之後,幾乎忘記了自己的源流。直到二十年前,我在東京遇見湯溪豐惠恩族兄,相與考查族譜,方才確知我們的老家是湯溪。據說在湯溪有豐姓的數百家,自成一村,皆業農。惠恩是其特例。我初聞此消息,即想像這湯溪豐村是桃花源一樣的去處。……心中便起了出塵之念,想率妻子邑人投奔此絕境,不複出焉。但終於不敢遂行。因為我隻認得惠恩,並未到過老家。……今我全無介紹,貿然投奔豐村,得不為父老所疑?即使不被疑,而那裏果然是我想像的桃花源,也恐怕我們這班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一時不能參加他們的生活。這一大群不速之客終難久居。因此迴老家的主意終歸打消。正在走投無路而炮火逼近我身的時候,忽然接到馬湛翁(吟按:即馬一浮)先生的信。內言先生已由杭遷桐廬,住迎薰坊13號,並詢石門灣近況如何,可否安居。外附油印近作五古《將避兵桐廬留別杭州諸友》一首。這封信和這首詩帶來了一種芬芳之氣,散布在將死的石門灣市空,把硫磺氣、炸藥氣、厲氣、殺氣都消解了。數月來不得唿吸精神的空氣而窒息待斃的我,至此方得抽一口大氣。我決定向空氣新鮮的地方走。於是決定先赴杭州,再走桐廬。這時候,離石門灣失守隻有三十餘小時,一路死氣沉沉,難關重重。我們一群老弱,險些兒轉乎溝壑。幸得安抵桐廬,又得親近善知識,負暄談義。可謂不幸中之大幸。其經過不可以不記錄。
我這才知道,爸爸如此趨之若鶩去投奔的馬一浮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儒學家。馬先生是弘一大師在俗時介紹爸爸認識的。雖然馬先生比弘一大師小兩歲,但馬先生飽讀詩書,過目成誦,弘一大師很敬仰他。弘公曾對我爸爸說:“馬先生是生而知之的。假定有一個人,生出來就讀書;而且每天讀兩本(他用食指和拇指略示書之厚薄),而且讀了就會背誦,讀到馬先生的年紀,所讀的還不及馬先生之多。”
爸爸帶領我們前去投奔的正是這位聖人。
且說我們走到南山路上,空襲警報忽然響起。我們一行16人走得快慢不同,前後望不見,隻好各自躲避。飛機來了,丟了炸彈,據說是炸錢江大橋,那正是我們要去的地方!幸而大家無恙。下午約兩點,居然會聚於六和塔下。
江邊船隻全被封存,汽車也派作軍用。正在為難之時,天又下起雨來。隻得暫進小茶館避雨。我們在這裏逗留了三個小時。爸爸在這段時間內,為尋覓去桐廬的船,飽受焦灼、狼狽和屈辱的滋味。茶店老闆企圖提供我們一隻敲竹槓的船而未得逞,就要趕走我們。爸爸答允付他加倍茶錢,他仍不同意。種種威嚇欺騙、趁火打劫、冷嘲熱諷,使爸爸永記在心,難以忘卻。終於找到了一隻船,爸爸來接我們時進茶店去付茶錢,看見茶店老闆的棉襖非常襤褸,卻又同情起他來,認為他的不仁大約是貧困所迫。
說起這隻船,也是運氣好。爸爸和平伯、章桂哥他們遇到了一位好心腸的姓趙的巡官。了解到我們有老有小一大幫人行路難,便從省警察局封存的船隻中讓出一隻,送我們到桐廬。那船夫是富陽人,去桐廬順便,所以很高興。我們上船後又遇到兩個小插曲。有一個兵士把阿芳拉了去挑擔,說是就放他迴來;而我們的船頭忽然跳上一個軍人來,說聲“借一借”,馬上把船撐開了。幸而這兩件事都隻是一場虛驚。那軍人隻是借我們的船擺一個渡,擺到一艘大輪船上去取了東西迴來就放我們走了。而且他還告訴了我們一個好消息,說是平望我軍大勝,敵人死傷無數,他們無論如何打不到杭州。我們一船人都拍手稱快。迴到岸邊,阿芳也放迴來了。大家又拍手歡迎他。連忙開船。爸爸隻有到這時候才放下了心中的大石頭。
晚飯我們用茶店門口買的油炸粽子充飢。飢者易為食,這粽子特別好吃。吃飽了粽子,我們便進入夢鄉,隻有船夫一人在辛苦地為我們一船難民撐船。豈知船夫竟打起壞主意來。船停下來了。船夫問平伯:到桐廬給多少錢?平伯說:講好的25元,已付15元。船夫卻一口咬定說那15元是給介紹船給我們的那個警察的。他竟罷起工來,獨自上岸去了。爸爸怒斥船夫,平伯阻止了他。在這種時候,書生就不如機智的生意人了。平伯低聲下氣地對船夫說好話,船夫卻說他撐不動了,還是平伯有辦法,他也走上岸去,扶著一棵小樹,和船夫談判起來。終於談判成功:六和塔下付的15元作廢,到桐廬後再付他45元。平伯滿口好話,陪了船夫一起下船。
平伯悄悄地告訴爸爸說剛才已在小樹上用草柴做好記號,以便以後對付。爸爸是富有惻隱之心的。他竟然可憐起這船夫來。是啊,這船夫哪裏比得上如今那些壞人。他敲詐竟不要求交現錢,相信平伯到桐廬後會踐約付45元。爸爸說“盜亦有道”,為維護這一線“信義”,爸爸竟想履行條約,到桐廬時真的付他45元。但平伯定要懲罰他。次日,平伯坐在船頭上考慮了一陣子,忽然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說:
“我有辦法,到桐廬發表。”
次日晨,船到富陽,大家肚飢,上岸吃早餐,美味之極,連素不吃肉的爸爸看了我們的肉饅頭也感受到它的廣告力。怕兵要拉船,匆匆迴船,繼續進發。晚上十點半抵桐廬。旅館裏住滿了兵。爸爸隻得帶了我們十數人投奔迎薰坊13號馬一浮先生家。戰前在杭州,住在馬先生家附近時,爸爸難得去訪問他,而且選擇陰雨天氣,以免打攪他的詩興遊興。訪問迴來,似乎吸了一次新鮮空氣。這次在半夜造訪,自覺狼狽失禮之至。但馬先生竟邀請我們一船難民全部住在他家!事出無奈,我們隻得像侵略軍一樣占領了他家一樓一廂。而且在他家客廳裏演了一幕醜劇。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