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從學生生活著想,先舉星期日為例。凡做過學生的人,誰都能首肯,星期六比星 期日更快樂。星期六的快樂的原因,原是為了有星期日在後頭;但是星期日的快樂的滋味, 卻不在其本身,而集中於星期六。星期六午膳後,課業未了,全校已充滿著一種弛緩的空 氣。有的人預先作歸家的準備;有的人趁早作出遊的計劃!更有性急的人,已把包裹洋傘整 理在一起,預備退課後一拿就走了。最後一課畢,退出教室的時候,歡樂的空氣更加濃重 了。有的唱著歌出來,有的笑談著出來,年幼的跳舞著出來。先生們為環境所感,在這些時 候大都暫把校規放寬,對於這等騷亂佯作不見不聞。其實他們也是真心地愛好這種弛緩的空 氣的。星期六晚上,學校中的空氣達到了弛緩的極度。這晚上不必自修,也不被嚴格地監 督。學生可以三三五五,各行其遊息之樂。出校夜遊一會也不妨,買些茶點迴到寢室裏吃也 不妨,遲一點兒睡覺也不妨。這一黃昏,可說是星期日的快樂的最中了。過了這最中,弛緩 的空氣便開始緊張起來。因為到了星期日早晨,昨天所盼望的佳期已實際地達到,人心中已 開始生出那種“實行的悲哀”來了。這一天,或者天氣不好,或者人事不巧,昨日所預定的 遊約沒有暢快地遂行,於是感到一番失望。即使天氣好,人事巧,到了興盡歸校的時候,也 不免嚐到一種接近於“樂盡哀來”的滋味。明日的課業漸漸地掛上了心頭,先生的臉孔隱約 地出現在腦際,一朵無形的黑雲,壓迫在各人的頭上了。而在遊樂之後重新開始修業,猶似 重新挑起曾經放下的擔子來走路,起初覺得分量格外重些。於是不免懊恨起來,覺得還是沒 有這星期日好,原來星期日之樂是決不在星期日的。
其次,畢業也是“實行的悲哀”之一例。學生入學,當然是希望畢業的。照事理而論, 畢業應是學生最快樂的時候。但人的心情卻不然:畢業的快樂,常在於未畢業之時;一畢 業,快樂便消失,有時反而來了悲哀。隻有將畢業而未畢業的時候,學生才能真正地,濃烈 地嚐到畢業的快樂的滋味。修業期隻有幾個月了,在校中是最高級的學生了,在先生眼中是 出山的了,在同學麵前是老前輩了。這真是學生生活中最光榮的時期。加之畢業後的新世界 的希望,“雲路”“鵬程”等詞所暗示的幸福,隱約地出現在腦際,無限地展開在預想中。 這時候的學生,個個是前程遠大的新青年,個個是有作有為的好國民。不但在學生生活中, 恐怕在人生中,這也是最光榮的時期了。然而果真畢了業怎樣呢?告辭良師,握別益友,離 去母校,先受了一番感傷且不去說它。出校之後,有的升學未遂,有的就職無著。即使升了 學,就了職,這些新世界中自有種種困難與苦痛,往往與未畢業時所預想者全然不符。在這 時候,他們常常要羨慕過去,迴想在校時何等自由,何等幸福,巴不得永遠做未畢業的學生 了。原來畢業之樂是決不在畢業上的。
進一步看,愛的歡樂也是如此。男子欲娶未娶,女子欲嫁未嫁的時候,其所感受的歡喜 最為純粹而十全。到了實行娶嫁之後,前此之樂往往消減,有時反而來了不幸。西人言“結 婚是戀愛的墳墓”,恐怕就是這“實行的悲哀”所使然的罷?富貴之樂也是如此。欲富而刻 苦積金,欲貴而努力鑽營的時候,是其人生活興味最濃的時期。到了既富既貴之後,若其人 的人性未曾完全喪盡,有時會感懊喪,覺得富貴不如貧賤樂了。《紅樓夢》裏的賈政拜相, 元春為貴妃,也算是極人間榮華富貴之樂了。但我讀了大觀園省親時元妃隔簾對賈政說的一 番話,覺得人生悲哀之深,無過於此了。
人事萬端,無從一一細說。忽憶從前遊西湖時的一件小事,可以旁證一切。前年早秋, 有一個風清日麗的下午,我與兩位友人從湖濱泛舟,向白堤方麵蕩漾而進。俯仰顧盼,水天 如鏡,風景如畫,為之心曠神怡。行近白堤,遠遠望見平湖秋月突出湖中,幾與湖水相平。 旁邊圍著玲瓏的欄杆,上麵覆著參差的楊柳。楊柳在日光中映成金色,清風搖擺它們的垂 條,時時拂著樹下遊人的頭。遊人三三兩兩,分列在樹下的茶桌旁,有相對言笑者,有憑欄 共眺者,有翹首遐觀者,意甚自得。我們從船中望去,覺得這些人盡是畫中人,這地方正是 仙源。我們原定繞湖兜一圈子的,但看見了這般光景,大家眼熱起來,癡心欲身入這仙源中 去做畫中人了。就命舟人靠平湖秋月停泊,登岸選擇坐位。以前翹首遐觀的那個人就跟過 來,垂手侍立在側,叩問“先生,紅的?綠的?”我們命他泡三杯綠茶。其人受命而去。不 久茶來,一隻蒼蠅浮死在茶杯中,先給我們一個不快。鄰座相對言笑的人大談麻雀經,又給 我們一種羅唕。憑欄共眺的一男一女鬼鬼祟祟,又使我們感到肉麻。最後金色的垂柳上落下 幾個毛蟲來,就把我們趕走。匆匆下船迴湖濱,連繞湖兜圈子的興趣也消失了。在歸舟中相 與談論,大家認為風景隻宜遠看,不宜身入其中。現在迴想,世事都同風景一樣。世事之樂 不在於實行而在於希望,猶似風景之美不在其中而在其外。身入其中,不但美即消失,還要 生受蒼蠅、毛蟲、羅唕,與肉麻的不快。世間苦的根本就在於此。
返迴
赤欄橋外柳千條
日麗風和的一個下午,獨自在西湖邊上跋徨。暫時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地點,甚至忘記 了自身,而放眼觀看目前的春色。但見綠柳千條,映著紅橋一帶,好一片動人的光景!古人 詩雲:“赤欄橋外柳千條”,昔日我常嘆賞它為描寫春景的佳句。今日看見了它的實景,嘆 賞得愈加熱烈了。但是,這也並非因為見了詩的實景之故,隻因我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地 點,甚至忘記了自身,所見的就是詩人的所見;換言之,實景就是詩,所以我的嘆賞能愈加 熱烈起來。不然,兇惡的時代消息瀰漫在世界的各處,國難的紀念碑矗立在西湖的彼岸,也 許還有人類的罪惡充塞在赤欄橋畔的汽車裏,柳陰深處的樓台中,世間有什麽值得嘆賞呢? 從前的雅人歡喜管領湖山,常自稱為“西湖長”、“西湖主”。做了長,做了主,那裏還看 得見美景?恐怕他們還不如我一個在西湖上的遊客,能夠忘懷一切,看見湖上的畫意詩情 呢!
但是,忘懷一切,到底是拖著肉體的人所難以持久的事。“赤欄橋外柳千條”之美,隻 能在一瞬間使我陶醉,其次的瞬間就把我的思想拉到藝術問題上去。紅配著綠,何以能使人 感到美滿?細細咀嚼這個小問題,跋徨中的心也算有了一個著落。
據美學者說,色彩都有象徵力,能作用於人心。人的實際生活上,處處盛用著色彩的象 征力。現在讓我先把紅綠兩色的用例分別想一想看:據說紅象徵性愛,故關於性的曰“桃 色”。紅象徵婚姻,故俗稱婚喪事曰“紅白事”。紅象徵女人,故舊稱女人曰“紅顏”、 “紅妝”。女人們自己也會很巧妙地應用紅色:有的把臉塗紅,有的把嘴唇塗紅,有的把指 爪塗紅,更有的用大紅作衣服的裏子,行動中時時閃出這種刺目的色彩來,仿佛在對人說: “我表麵上雖鎮靜,裏麵是懷抱著火焰般的熱情的啊!”愛與結婚,總是歡慶的,繁榮的。 因此紅又可象徵尊榮,故俗稱富貴曰“紅”。中國人有一種特殊的脾氣:受人銀錢報謝,不 歡喜明明而歡喜隱隱,不歡喜直接而歡喜間接。在這些時候,就用得著紅色的幫助,隻要把 銀錢用紅紙一包,即使明明地送去,直接地送去,對方看見這色彩自會欣然樂受。這可說是 紅色的象徵力的一種妙用!然而紅還有相反的象徵力:在古代,殺頭犯穿紅衣服,紅是罪惡 的象徵。在現代,車站上阻止火車前進用紅旗,馬路上阻止車馬前進用紅燈,紅是危險的象 征。義旗大都用紅,紅是革命的。蘇聯是用紅旗的,人就稱蘇聯曰“赤俄”,而謹防她來 “赤化”。同是赤,為什麽紅紙包的銀錢受人歡迎,而“赤化”遭人大忌呢?這裏似乎有點 矛盾。但從根本上想,亦可相通:大概人類對於紅色的象徵力的認識,始於火和血。火是熱 烈的,血是危險的。熱烈往往近於危險,危險往往由於熱烈。凡是熱情、生動、發展、繁 榮、力強、激烈、危險等性狀,都可由火和血所有的色彩而聯想。總之,紅是生動的象徵。
</br>
其次,畢業也是“實行的悲哀”之一例。學生入學,當然是希望畢業的。照事理而論, 畢業應是學生最快樂的時候。但人的心情卻不然:畢業的快樂,常在於未畢業之時;一畢 業,快樂便消失,有時反而來了悲哀。隻有將畢業而未畢業的時候,學生才能真正地,濃烈 地嚐到畢業的快樂的滋味。修業期隻有幾個月了,在校中是最高級的學生了,在先生眼中是 出山的了,在同學麵前是老前輩了。這真是學生生活中最光榮的時期。加之畢業後的新世界 的希望,“雲路”“鵬程”等詞所暗示的幸福,隱約地出現在腦際,無限地展開在預想中。 這時候的學生,個個是前程遠大的新青年,個個是有作有為的好國民。不但在學生生活中, 恐怕在人生中,這也是最光榮的時期了。然而果真畢了業怎樣呢?告辭良師,握別益友,離 去母校,先受了一番感傷且不去說它。出校之後,有的升學未遂,有的就職無著。即使升了 學,就了職,這些新世界中自有種種困難與苦痛,往往與未畢業時所預想者全然不符。在這 時候,他們常常要羨慕過去,迴想在校時何等自由,何等幸福,巴不得永遠做未畢業的學生 了。原來畢業之樂是決不在畢業上的。
進一步看,愛的歡樂也是如此。男子欲娶未娶,女子欲嫁未嫁的時候,其所感受的歡喜 最為純粹而十全。到了實行娶嫁之後,前此之樂往往消減,有時反而來了不幸。西人言“結 婚是戀愛的墳墓”,恐怕就是這“實行的悲哀”所使然的罷?富貴之樂也是如此。欲富而刻 苦積金,欲貴而努力鑽營的時候,是其人生活興味最濃的時期。到了既富既貴之後,若其人 的人性未曾完全喪盡,有時會感懊喪,覺得富貴不如貧賤樂了。《紅樓夢》裏的賈政拜相, 元春為貴妃,也算是極人間榮華富貴之樂了。但我讀了大觀園省親時元妃隔簾對賈政說的一 番話,覺得人生悲哀之深,無過於此了。
人事萬端,無從一一細說。忽憶從前遊西湖時的一件小事,可以旁證一切。前年早秋, 有一個風清日麗的下午,我與兩位友人從湖濱泛舟,向白堤方麵蕩漾而進。俯仰顧盼,水天 如鏡,風景如畫,為之心曠神怡。行近白堤,遠遠望見平湖秋月突出湖中,幾與湖水相平。 旁邊圍著玲瓏的欄杆,上麵覆著參差的楊柳。楊柳在日光中映成金色,清風搖擺它們的垂 條,時時拂著樹下遊人的頭。遊人三三兩兩,分列在樹下的茶桌旁,有相對言笑者,有憑欄 共眺者,有翹首遐觀者,意甚自得。我們從船中望去,覺得這些人盡是畫中人,這地方正是 仙源。我們原定繞湖兜一圈子的,但看見了這般光景,大家眼熱起來,癡心欲身入這仙源中 去做畫中人了。就命舟人靠平湖秋月停泊,登岸選擇坐位。以前翹首遐觀的那個人就跟過 來,垂手侍立在側,叩問“先生,紅的?綠的?”我們命他泡三杯綠茶。其人受命而去。不 久茶來,一隻蒼蠅浮死在茶杯中,先給我們一個不快。鄰座相對言笑的人大談麻雀經,又給 我們一種羅唕。憑欄共眺的一男一女鬼鬼祟祟,又使我們感到肉麻。最後金色的垂柳上落下 幾個毛蟲來,就把我們趕走。匆匆下船迴湖濱,連繞湖兜圈子的興趣也消失了。在歸舟中相 與談論,大家認為風景隻宜遠看,不宜身入其中。現在迴想,世事都同風景一樣。世事之樂 不在於實行而在於希望,猶似風景之美不在其中而在其外。身入其中,不但美即消失,還要 生受蒼蠅、毛蟲、羅唕,與肉麻的不快。世間苦的根本就在於此。
返迴
赤欄橋外柳千條
日麗風和的一個下午,獨自在西湖邊上跋徨。暫時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地點,甚至忘記 了自身,而放眼觀看目前的春色。但見綠柳千條,映著紅橋一帶,好一片動人的光景!古人 詩雲:“赤欄橋外柳千條”,昔日我常嘆賞它為描寫春景的佳句。今日看見了它的實景,嘆 賞得愈加熱烈了。但是,這也並非因為見了詩的實景之故,隻因我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地 點,甚至忘記了自身,所見的就是詩人的所見;換言之,實景就是詩,所以我的嘆賞能愈加 熱烈起來。不然,兇惡的時代消息瀰漫在世界的各處,國難的紀念碑矗立在西湖的彼岸,也 許還有人類的罪惡充塞在赤欄橋畔的汽車裏,柳陰深處的樓台中,世間有什麽值得嘆賞呢? 從前的雅人歡喜管領湖山,常自稱為“西湖長”、“西湖主”。做了長,做了主,那裏還看 得見美景?恐怕他們還不如我一個在西湖上的遊客,能夠忘懷一切,看見湖上的畫意詩情 呢!
但是,忘懷一切,到底是拖著肉體的人所難以持久的事。“赤欄橋外柳千條”之美,隻 能在一瞬間使我陶醉,其次的瞬間就把我的思想拉到藝術問題上去。紅配著綠,何以能使人 感到美滿?細細咀嚼這個小問題,跋徨中的心也算有了一個著落。
據美學者說,色彩都有象徵力,能作用於人心。人的實際生活上,處處盛用著色彩的象 征力。現在讓我先把紅綠兩色的用例分別想一想看:據說紅象徵性愛,故關於性的曰“桃 色”。紅象徵婚姻,故俗稱婚喪事曰“紅白事”。紅象徵女人,故舊稱女人曰“紅顏”、 “紅妝”。女人們自己也會很巧妙地應用紅色:有的把臉塗紅,有的把嘴唇塗紅,有的把指 爪塗紅,更有的用大紅作衣服的裏子,行動中時時閃出這種刺目的色彩來,仿佛在對人說: “我表麵上雖鎮靜,裏麵是懷抱著火焰般的熱情的啊!”愛與結婚,總是歡慶的,繁榮的。 因此紅又可象徵尊榮,故俗稱富貴曰“紅”。中國人有一種特殊的脾氣:受人銀錢報謝,不 歡喜明明而歡喜隱隱,不歡喜直接而歡喜間接。在這些時候,就用得著紅色的幫助,隻要把 銀錢用紅紙一包,即使明明地送去,直接地送去,對方看見這色彩自會欣然樂受。這可說是 紅色的象徵力的一種妙用!然而紅還有相反的象徵力:在古代,殺頭犯穿紅衣服,紅是罪惡 的象徵。在現代,車站上阻止火車前進用紅旗,馬路上阻止車馬前進用紅燈,紅是危險的象 征。義旗大都用紅,紅是革命的。蘇聯是用紅旗的,人就稱蘇聯曰“赤俄”,而謹防她來 “赤化”。同是赤,為什麽紅紙包的銀錢受人歡迎,而“赤化”遭人大忌呢?這裏似乎有點 矛盾。但從根本上想,亦可相通:大概人類對於紅色的象徵力的認識,始於火和血。火是熱 烈的,血是危險的。熱烈往往近於危險,危險往往由於熱烈。凡是熱情、生動、發展、繁 榮、力強、激烈、危險等性狀,都可由火和血所有的色彩而聯想。總之,紅是生動的象徵。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