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境,金石。這是藝術之園的東部最精小的一個區域,位在書畫兩境之旁,瓊樓玉 宇,中有雕闌畫棟,備極精巧。這一區範圍雖然最小,而層樓寶塔,直指雲霄。其高度不亞 於第一境。或曰,比第一境更高。因為地方太小太高,所以遊人很少,隻有幾個中國人上去 遊覽,直上最高層的也不多。中國人到此境內,也享有特權:即得撤去其與第二境、第一境 的界限,而遨遊於這三境之中。
讀者大概都知道:金石,就是刻圖章,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極精深的藝術。在數方分的麵 積中,用刀刻上幾個字,要它們布置妥帖,筆法典雅,全體調和,自成一個圓滿無缺的小天 地,原是難能可貴的事。專長這種藝術的人,叫做金石家。金石家大都兼通書畫。故“書畫 金石”,向來並稱。最近這方麵的大家,像吳昌碩便是。他能畫,能書,又能治金石,三種 作品都很高明。最近逝世的弘一法師,即李叔同先生,也是三才兼長的一人。此外在中國還 有許多專家。但因為這種藝術太精深,能欣賞的人甚少,所以不能發達。這是幾方分的麵積 中的工夫,沒有高度發達的審美眼,簡直不能欣賞。所以這一區域,在藝術之園中,最為幽 寂。
第四境,雕塑。此境與第二境接壤,是藝術之園中的一個動物院。第二境平曠,包含森 羅萬象;此境崎嶇,多畜禽獸動物。這動物院沒有獨立的門。要遊覽此境,必須先入第二 境,由第二地轉入此境。
原來雕塑與繪畫是姊妹藝術。繪畫表現平麵美,雕塑表現立體美。繪畫取材極廣,人 物、動物、植物、礦物、天體,以及超自然界各種現象,均得入畫。雕塑則取材較狹,大多 數是人物,動物之像。要學雕塑,必須先學繪畫。即由平麵空間美的研究進入於立體空間美 的研究。
這裏要附記一筆:第二境(畫)近來擴充一個新境地,位在園的東偏,外邊向大眾行道 開放,內邊與第二、三、四境(畫、金、雕)交通。有人特稱此境為“木刻境”,實則附屬 於第二境,故不另立,但附記於此。讀者如欲遊覽此境,請從第二境轉入。
第五境,建築。此境位在第四境外邊,離藝術之園的大門不遠了。全園之中,此境最為 繁華,各種供給都有,恰是園中的一個招待所。同時,因為繁華的緣故,缺乏自然之趣。所 以有許多遊客,不愛向此境遊覽。這境地有一個特點,即與“工業的園地”接壤,而且交通 往還甚密。因此,遊客往往對它歧視,以為它不是完全屬於“藝術的園地”的。
讀者都知道:建築是實用物之一。藝術約分二大類:一類是有實用的,還有一類是但供 欣賞而無實用的。書畫金石等,都屬後者;建築則屬於前者。在藝術上,稱無實用的書畫金 石等為“純正藝術”,稱有實用的建築等為“應用藝術”。因為前者可作美的獨立的表現。 後者美隻是房屋上的裝飾。又稱前者為“自由藝術”,後者為“羈絆藝術”。因為前者可以 自由創作,後者被住居的條件所拘束,不能自由創造美的形式。況且工事方麵,屬於土木工 程。故建築被人視為“半藝術”。這半藝術,其實對人生關係甚大。因為建築龐大而永久, 其形式的美惡,對於人群的觀感影響甚大。希臘全盛時代,曾利用最美的殿堂建築的親和力 來統製人群的感情,使全國民眾和諧團結,所以這種半藝術也不可忽視。
第六境,工藝。這境域更在第五境的外麵,靠近藝術之園的大門了。繁華亦更甚於第五 境。第五境是園中的招待所,這第六境可說是園中的市場。其與“工業的園地”的交通往 還,也同前者一樣地密。總之,各種情形,都與前境相似,隻是零碎瑣屑,規模較小而已。
工藝美術,如器具、紡織、日用品之類的製造,是屬於工業的;但其形式的美,是屬於 藝術的。故工藝與建築同為羈絆藝術或應用藝術。這兩種藝術,都受實用條件的拘束。所以 在藝術的園中,這二境位在大門口最淺顯的地方。
第七境,照相。此境狹小簡陋,向在藝術之園的大門以外,最近因為境內景象同第二境 (畫)有些相似,故被列入藝術的園地內,靠著園門,好比門房。這境域雖然狹陋,但近來 努力模仿第二境,有時倒也足供遊覽。遊客以西洋人為多數。有的西洋人,對於這第七境, 竟用對第二境同樣的興味來欣賞。
照相,原來是工藝之一;最近模仿繪畫,就得了“美術照相”的名稱,而抬高了地位。 同時在繪畫方麵,最近盛行一種如實描寫的繪畫,叫做“寫實派”的,竟同照相類似。因此 西洋人對於照相,有了與對繪畫同樣的興味。但照相的製作,畢竟機械力居多,而人力居 少。故作品中客觀模仿的分子太多,主觀創造的分子太少。故其藝術的價值低淺。隻能派它 做藝術之園的門房。
以上七境,都位在藝術之園的東部,由深而淺,自成係統。這東部七境,有一共通點, 即都是靜穆的境地。——這都是用眼睛觀賞的。
還有五個境域,位在藝術之園的西部,也自成係統。待我一一說明如下:
第八境,音樂。這一境域,位在藝術之園的西部最深之處,地勢最高,風景最勝,與東 部的第一境(書法)相對峙。但這所謂風景最“勝”,並非普通的好景。這境中並無固定的 具體的樓台亭閣,花卉草木;隻是雲煙縹緲,波瀾起伏,光色絢爛,氣象萬千,遠勝於固定 的具體的風景。第一境也有這種勝景,但與此境情形稍異:第一境是靜止的,此境是流動 的;第一境遊客甚少,此境遊客非常熱鬧。古今東西各國的人,都愛向此境遊覽。據孔子 說,中國周朝時代,曾經有人深入此境,登其極頂。西洋也有許多義大利人與德意誌人,遨 遊於此境的高處。但是多數的遊客,不肯深入直上,大都爬到此境的坡上就止步。所以此境 的熱鬧部分,隻在低近之處。其高深的地方,同第一境一樣地岑寂。
讀者大約可由過去的經驗領會得音樂境地的美妙。我明白告訴你,書法與音樂,是藝術 中最精妙的兩種。一切藝術中,表現的精微,前者訴於視覺,後者訴於聽覺。表麵形式各 異,內容精神實同。你如不相信,我可舉實例為證:用筆描寫有名目的形狀(例如畫一朵 花),筆墨受形狀的拘束,難得自由發揮感興。反之,描寫無名目的線條(例如寫字),就 可在線條本身上自由發揮感興了。表現有意義的聲音(例如作詩,作文),聲音受意義的拘 束,難得自由發揮感興。反之,表現無意義的聲音(例如奏樂曲),就可在聲音本身上自由 發揮感興了。故在藝術的本質上,書法高於繪畫,音樂高於文學。
第九境,舞蹈。此境位於第八境之次,與第八境為貼鄰。據說在古代,第八、九兩境不 分界限,共通為一。後來雖然分別為二,但也時時交通。凡欲遊覽第九境,必須開通第八境 的界門,徘徊往來於二境之間,同時並賞兩地的風光。
舞蹈,就是用身體的姿態來表現種種情感。比較起音樂的用聲音表現情感,工具簡單而 笨重,故需要音樂的幫助。但不用音樂幫助的默舞,也自有其獨特的舞蹈美,被稱為無聲的 音樂。讀者須知道,人的身體,是藝術表現的工具之一,與聲音、線條、色彩等同列。舞蹈 便是以人體為工具的一種藝術。
</br>
讀者大概都知道:金石,就是刻圖章,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極精深的藝術。在數方分的麵 積中,用刀刻上幾個字,要它們布置妥帖,筆法典雅,全體調和,自成一個圓滿無缺的小天 地,原是難能可貴的事。專長這種藝術的人,叫做金石家。金石家大都兼通書畫。故“書畫 金石”,向來並稱。最近這方麵的大家,像吳昌碩便是。他能畫,能書,又能治金石,三種 作品都很高明。最近逝世的弘一法師,即李叔同先生,也是三才兼長的一人。此外在中國還 有許多專家。但因為這種藝術太精深,能欣賞的人甚少,所以不能發達。這是幾方分的麵積 中的工夫,沒有高度發達的審美眼,簡直不能欣賞。所以這一區域,在藝術之園中,最為幽 寂。
第四境,雕塑。此境與第二境接壤,是藝術之園中的一個動物院。第二境平曠,包含森 羅萬象;此境崎嶇,多畜禽獸動物。這動物院沒有獨立的門。要遊覽此境,必須先入第二 境,由第二地轉入此境。
原來雕塑與繪畫是姊妹藝術。繪畫表現平麵美,雕塑表現立體美。繪畫取材極廣,人 物、動物、植物、礦物、天體,以及超自然界各種現象,均得入畫。雕塑則取材較狹,大多 數是人物,動物之像。要學雕塑,必須先學繪畫。即由平麵空間美的研究進入於立體空間美 的研究。
這裏要附記一筆:第二境(畫)近來擴充一個新境地,位在園的東偏,外邊向大眾行道 開放,內邊與第二、三、四境(畫、金、雕)交通。有人特稱此境為“木刻境”,實則附屬 於第二境,故不另立,但附記於此。讀者如欲遊覽此境,請從第二境轉入。
第五境,建築。此境位在第四境外邊,離藝術之園的大門不遠了。全園之中,此境最為 繁華,各種供給都有,恰是園中的一個招待所。同時,因為繁華的緣故,缺乏自然之趣。所 以有許多遊客,不愛向此境遊覽。這境地有一個特點,即與“工業的園地”接壤,而且交通 往還甚密。因此,遊客往往對它歧視,以為它不是完全屬於“藝術的園地”的。
讀者都知道:建築是實用物之一。藝術約分二大類:一類是有實用的,還有一類是但供 欣賞而無實用的。書畫金石等,都屬後者;建築則屬於前者。在藝術上,稱無實用的書畫金 石等為“純正藝術”,稱有實用的建築等為“應用藝術”。因為前者可作美的獨立的表現。 後者美隻是房屋上的裝飾。又稱前者為“自由藝術”,後者為“羈絆藝術”。因為前者可以 自由創作,後者被住居的條件所拘束,不能自由創造美的形式。況且工事方麵,屬於土木工 程。故建築被人視為“半藝術”。這半藝術,其實對人生關係甚大。因為建築龐大而永久, 其形式的美惡,對於人群的觀感影響甚大。希臘全盛時代,曾利用最美的殿堂建築的親和力 來統製人群的感情,使全國民眾和諧團結,所以這種半藝術也不可忽視。
第六境,工藝。這境域更在第五境的外麵,靠近藝術之園的大門了。繁華亦更甚於第五 境。第五境是園中的招待所,這第六境可說是園中的市場。其與“工業的園地”的交通往 還,也同前者一樣地密。總之,各種情形,都與前境相似,隻是零碎瑣屑,規模較小而已。
工藝美術,如器具、紡織、日用品之類的製造,是屬於工業的;但其形式的美,是屬於 藝術的。故工藝與建築同為羈絆藝術或應用藝術。這兩種藝術,都受實用條件的拘束。所以 在藝術的園中,這二境位在大門口最淺顯的地方。
第七境,照相。此境狹小簡陋,向在藝術之園的大門以外,最近因為境內景象同第二境 (畫)有些相似,故被列入藝術的園地內,靠著園門,好比門房。這境域雖然狹陋,但近來 努力模仿第二境,有時倒也足供遊覽。遊客以西洋人為多數。有的西洋人,對於這第七境, 竟用對第二境同樣的興味來欣賞。
照相,原來是工藝之一;最近模仿繪畫,就得了“美術照相”的名稱,而抬高了地位。 同時在繪畫方麵,最近盛行一種如實描寫的繪畫,叫做“寫實派”的,竟同照相類似。因此 西洋人對於照相,有了與對繪畫同樣的興味。但照相的製作,畢竟機械力居多,而人力居 少。故作品中客觀模仿的分子太多,主觀創造的分子太少。故其藝術的價值低淺。隻能派它 做藝術之園的門房。
以上七境,都位在藝術之園的東部,由深而淺,自成係統。這東部七境,有一共通點, 即都是靜穆的境地。——這都是用眼睛觀賞的。
還有五個境域,位在藝術之園的西部,也自成係統。待我一一說明如下:
第八境,音樂。這一境域,位在藝術之園的西部最深之處,地勢最高,風景最勝,與東 部的第一境(書法)相對峙。但這所謂風景最“勝”,並非普通的好景。這境中並無固定的 具體的樓台亭閣,花卉草木;隻是雲煙縹緲,波瀾起伏,光色絢爛,氣象萬千,遠勝於固定 的具體的風景。第一境也有這種勝景,但與此境情形稍異:第一境是靜止的,此境是流動 的;第一境遊客甚少,此境遊客非常熱鬧。古今東西各國的人,都愛向此境遊覽。據孔子 說,中國周朝時代,曾經有人深入此境,登其極頂。西洋也有許多義大利人與德意誌人,遨 遊於此境的高處。但是多數的遊客,不肯深入直上,大都爬到此境的坡上就止步。所以此境 的熱鬧部分,隻在低近之處。其高深的地方,同第一境一樣地岑寂。
讀者大約可由過去的經驗領會得音樂境地的美妙。我明白告訴你,書法與音樂,是藝術 中最精妙的兩種。一切藝術中,表現的精微,前者訴於視覺,後者訴於聽覺。表麵形式各 異,內容精神實同。你如不相信,我可舉實例為證:用筆描寫有名目的形狀(例如畫一朵 花),筆墨受形狀的拘束,難得自由發揮感興。反之,描寫無名目的線條(例如寫字),就 可在線條本身上自由發揮感興了。表現有意義的聲音(例如作詩,作文),聲音受意義的拘 束,難得自由發揮感興。反之,表現無意義的聲音(例如奏樂曲),就可在聲音本身上自由 發揮感興了。故在藝術的本質上,書法高於繪畫,音樂高於文學。
第九境,舞蹈。此境位於第八境之次,與第八境為貼鄰。據說在古代,第八、九兩境不 分界限,共通為一。後來雖然分別為二,但也時時交通。凡欲遊覽第九境,必須開通第八境 的界門,徘徊往來於二境之間,同時並賞兩地的風光。
舞蹈,就是用身體的姿態來表現種種情感。比較起音樂的用聲音表現情感,工具簡單而 笨重,故需要音樂的幫助。但不用音樂幫助的默舞,也自有其獨特的舞蹈美,被稱為無聲的 音樂。讀者須知道,人的身體,是藝術表現的工具之一,與聲音、線條、色彩等同列。舞蹈 便是以人體為工具的一種藝術。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