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的效果,就是我們研究藝術有素之後,心靈所受得的影響,換言之,就是體得了藝 術的精神,而表現此精神於一切思想行為之中。這時候不需要藝術品,因為整個人生已變成 藝術品了。這效果的範圍很廣泛,簡要地說,可指出兩點:第一是遠功利,第二是歸平等。
如前所述,我們對著藝術品的時候,心中撤去傳統習慣的拘束,而解嚴開放,自由自 在,天真爛漫。這種經驗積得多了,我們便會酌取這種心情來對付人世之事,就是在可能的 範圍內,把人世當作藝術品看。我們日常對付人世之事,如前所述,常是謹慎小心,辨別是 非,打算得失的。換言之,即常以功利為第一念的。人生處世,功利原不可不計較,太不計 較是不能生存的。但一味計較功利,直到老死,人的生活實在太冷酷而無聊,人的生命實在 太廉價而糟塌了。所以在不妨礙實生活的範圍內,能酌取藝術的非功利的心情來對付人世之 事,可使人的生活溫暖而豐富起來,人的生命高貴而光明起來。所以說,遠功利,是藝術修 養的一大效果。例如對於雪,用功利的眼光看,既冷且濕,又不久留,是毫無用處的。但倘 能不計功利,這一片銀世界實在是難得的好景,使我們的心眼何等地快慰!即使人類社會不 幸,有人在雪中挨凍,也能另給我們一種藝術的感興,像白居易的諷喻詩等。但與雪的美無 傷,因為雪的美是常,社會的不幸是變,我們隻能以常克變,不能以變廢常的。又如瀑布, 不妨利用它來舂米或發電,作功利的打算。但不要使人為的建設妨礙天然的美,作殺風景的 行為。又如田野,功利地看來,原隻是作物的出產地,衣食的供給處。但從另一方麵看,這 實在是一種美麗的風景區。懂得了這看法,我們對於阡陌、田園,以至房屋、市街,都能在 實用之外講求其美觀,可使世間到處都變成風景區,給我們的心眼以無窮的快慰。而我們的 耕種的勞作,也可因這非功利的心情而增加興趣。陶淵明《躬耕》詩有句雲:“雖未量歲 功,即事多所欣”,便是在功利的工作中酌用非功利的態度的一例。
最後要講的藝術的效果,是歸平等。我們平常生活的心,與藝術生活的心,其最大的異 點,在於物我的關係上。平常生活中,視外物與我是對峙的。藝術生活中,視外物與我是一 體的。對峙則物與我有隔閡,我視物有等級。一體則物與我無隔閡,我視物皆平等。故研究 藝術,可以養成平等觀。藝術心理中有一種叫做“感情移入”的(德名einfülun y,英名empathy),在中國畫論中,即所謂“遷想妙得”。就是把我的心移入於對 象中,視對象為與我同樣的人。於是禽獸、草木、山川、自然現象,皆有情感,皆有生命。 所以這看法稱為“有情化”,又稱為“活物主義”。畫家用這看法觀看世間,則其所描寫的 山水花卉有生氣,有神韻。中國畫的最高境“氣韻生動”,便是由這看法而達得的。不過畫 家用形象、色彩來把形象有情化,是暗示的;即但化其神,不化其形的。故一般人不易看 出。詩人用言語來把物象有情化,明顯地直說,就容易看出。例如禽獸,用日常的眼光看, 隻是愚蠢的動物。但用詩的眼光看,都是有理性的人。如古人詩曰:“年豐牛亦樂,隨意過 前村。”又曰:“惟有舊巢燕,主人貧亦歸。”推廣一步,植物亦皆有情。故曰:“岸花飛 送客,檣燕語留人。”又曰:“可憐汶上柳,相見也依依。”並推廣一步,礦物亦皆有情。 故曰:“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又曰:“人心勝潮水,相送過潯陽。”更推廣一步, 自然現象亦皆有情。故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又曰:“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 青。”此種詩句中所詠的各物,如牛、燕、岸花、汶上柳、敬亭山、潮水、明月、春風等, 用物我對峙的眼光看,皆為異類。但用物我一體的眼光看,則均是同群,均能體恤人情,可 以相見、相看、相送,甚至於對飲。這是藝術上最可貴的一種心境。習慣了這種心境,而酌 量應用這態度於日常生活上,則物我對敵之勢可去,自私自利之欲可熄,而平等博愛之心可 長,一視同仁之德可成。就事例而講:前述的乞丐,你倘用功利心、對峙心來看,這人與你 不關痛癢,對你有害無利;急宜遠而避之,叱而去之。若有人說你不慈悲,你可振振有詞: “我有鈔票,應該享福;他沒有錢,應該受苦,與我何幹?”世間這樣存心的人很多。這都 是功利迷心,我欲太深之故。你倘能研究幾年藝術,從藝術精神上學得了除去習慣的假定, 撤去物我的隔閡的方麵而觀看,便見一切眾生皆平等,本無貧富與貴賤。乞丐並非為了沒有 鈔票而受苦,實在是為了人心隔閡太深,人間不平等而受苦。唐朝的詩人杜牧有幽默詩句 雲:“公道世間惟白發,貴人頭上不曾饒。”看似滑稽,卻很嚴肅。白發是天教生的,可見 天意本來平等,不平等是後人造作的。學藝術是要恢複人的天真。
1941年1月20日作
返迴
漫畫集《人間相》序言
藝術的園中,舊時隻有八個部分。就是繪畫、雕塑、建築、工藝、音樂、文學、舞蹈、 演劇。現在應該添辟四部,就是書法、金石和照相、電影。前兩者向來被忽視。因為這兩者 在西洋是沒有的,西洋的藝術之園中不設此兩部。中國舊時的藝術之園中,把“金石書畫” 三部分看作一部,使金石和書法附屬於繪畫,至於照相,從前不入藝術之園,或稱之為“準 藝術”。電影因為新興,亦未被列入藝術之園的部類中。其實,如果工藝(就是器什等日用 品)列入藝術,照相也應該列入。如果演劇列入藝術,電影更應該列入。所以現代的藝術之 園,共有十二部門。用一個字代表一門,即書、畫、金、雕、建、工、照、音、舞、文、 劇、影。現代藝術的園地中,有這一打東西蓬勃地發展著,光景何等熱鬧啊!
學習藝術,當然不是定要全部修習這十二門藝術。如果要做藝術專門家,一個人一生, 隻能修習數門或一門,甚至一門中的一部分。
但是,各種藝術都有共通的關係。所以修習一種,對於其他各種不能全不顧問。尤其是 中學生,需要獲得各種常識,來建造健全人格的基礎。故對於各種藝術,應該都知道一點。
現在先就藝術的十二部門的狀況,大約地講說一番。好比遊園,我們先走上一個高岸, 鳥瞰全景,就園中各部的風光,大約地領略一番。
第一境,書法。這一境域,位在藝術的園地的東部最深之處,地勢最高,風景最勝,遊 客差不多全是中國人,日本人有時也跟著中國人上去玩玩,西洋人則全無問津者。雖說遊客 全是中國人,但大多數的中國人,步到坡上就止步,不再上進。真能爬上高處,深入其境的 人,其實也不很多。所以這在藝術的園地中,為最冷僻的區域。多數的遊客,還不知道園中 有這麽一個去處呢。
我為什麽這樣地比方呢?因為書法這種藝術,是我們中國所特有的,西洋向來沒有書法 藝術。日本人模仿中國人寫漢字,但是寫得好的極少。中國人雖然人人會拿毛筆寫字,但大 多數是實用的,不是藝術的。換言之,大多數人寫字隻求劃平豎直,清楚工整,便於實用; 而不講求筆情墨趣,間架布局,以及碑意帖法等藝術的研究。因此,西洋人根本不知道有這 一種藝術,中國人也多數不把它當作藝術看。尤其是到了現代,學校功課繁忙,社會國家多 事。許多青年學子,沒有時間,或者沒有機會去認識、欣賞或研究這種藝術。又因為這是實 用工具的緣故,被現代生活的繁忙加以簡筆化,實用化,通俗化;商業競爭又給它圖案化, 廣告化,奇怪化……幾乎使它失去了原來的藝術性。現在我講藝術,首先提到書法,而且贊 揚它是最高的藝術。一般人聽了這話,也許不相信。其實我這話根據著藝術的原則。藝術的 主要原則之一,是用感覺領受。感覺中最高等的無過於眼和耳。訴於眼的藝術中,最純正的 無過於書法。訴於耳的藝術中,最純正的無過於音樂。故書法與音樂,在一切藝術中占有最 高的地位。故藝術的園地中,有兩個高原。如果書法是東部高原,那麽音樂就是西部高原。 兩者遙遙相對。第二境,繪畫。這一境域,也在園的東部,位在第一境之次。其地勢不及第 一境之高,而其地帶卻比第一境廣大。在全園地中,這一境域範圍特別廣。遊人也特別多。 有許多人,專為遊覽此境而入藝術之園。遊覽別的境域的人,也必先到這境裏來觀瞻一番, 然後他去。遊客中,全世界各國的人都有。而中國人享有特權:這第二境雖與第一境毗連, 而接壤之處沒有界限。中國人到這第二境去遊玩時,這界限便撤消,第一境與第二境相連 通,任中國人隨意遊覽。日本人托中國人的福,有時也得享受這特權。然能享受的人極少。 我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繪畫在藝術中為最發達的一種。全世界各民族都有繪畫藝術。全世 界的藝術家中,畫家亦占有多數。繪畫是造型藝術(書法、繪畫、金石、雕塑、建築、工藝 等,凡專用眼鑑賞的,總稱為造型藝術)的基礎。所以凡學造型藝術的人,必須先學繪畫, 或者參考繪畫。中國自古有“書畫同源”之說。就是說描畫要參考書法的用筆,方才畫得出 神氣。所以中國的畫家大都能書,書家大都能畫。畫要參考書法;而書不一定要參考畫法。 所以書法比繪畫更為高深。反之,繪畫比書法更為廣大。這就是說,在質的方麵,書勝於 畫;在量的方麵,畫勝於書。這兩者在藝術中,一高一廣,都很重要。
</br>
如前所述,我們對著藝術品的時候,心中撤去傳統習慣的拘束,而解嚴開放,自由自 在,天真爛漫。這種經驗積得多了,我們便會酌取這種心情來對付人世之事,就是在可能的 範圍內,把人世當作藝術品看。我們日常對付人世之事,如前所述,常是謹慎小心,辨別是 非,打算得失的。換言之,即常以功利為第一念的。人生處世,功利原不可不計較,太不計 較是不能生存的。但一味計較功利,直到老死,人的生活實在太冷酷而無聊,人的生命實在 太廉價而糟塌了。所以在不妨礙實生活的範圍內,能酌取藝術的非功利的心情來對付人世之 事,可使人的生活溫暖而豐富起來,人的生命高貴而光明起來。所以說,遠功利,是藝術修 養的一大效果。例如對於雪,用功利的眼光看,既冷且濕,又不久留,是毫無用處的。但倘 能不計功利,這一片銀世界實在是難得的好景,使我們的心眼何等地快慰!即使人類社會不 幸,有人在雪中挨凍,也能另給我們一種藝術的感興,像白居易的諷喻詩等。但與雪的美無 傷,因為雪的美是常,社會的不幸是變,我們隻能以常克變,不能以變廢常的。又如瀑布, 不妨利用它來舂米或發電,作功利的打算。但不要使人為的建設妨礙天然的美,作殺風景的 行為。又如田野,功利地看來,原隻是作物的出產地,衣食的供給處。但從另一方麵看,這 實在是一種美麗的風景區。懂得了這看法,我們對於阡陌、田園,以至房屋、市街,都能在 實用之外講求其美觀,可使世間到處都變成風景區,給我們的心眼以無窮的快慰。而我們的 耕種的勞作,也可因這非功利的心情而增加興趣。陶淵明《躬耕》詩有句雲:“雖未量歲 功,即事多所欣”,便是在功利的工作中酌用非功利的態度的一例。
最後要講的藝術的效果,是歸平等。我們平常生活的心,與藝術生活的心,其最大的異 點,在於物我的關係上。平常生活中,視外物與我是對峙的。藝術生活中,視外物與我是一 體的。對峙則物與我有隔閡,我視物有等級。一體則物與我無隔閡,我視物皆平等。故研究 藝術,可以養成平等觀。藝術心理中有一種叫做“感情移入”的(德名einfülun y,英名empathy),在中國畫論中,即所謂“遷想妙得”。就是把我的心移入於對 象中,視對象為與我同樣的人。於是禽獸、草木、山川、自然現象,皆有情感,皆有生命。 所以這看法稱為“有情化”,又稱為“活物主義”。畫家用這看法觀看世間,則其所描寫的 山水花卉有生氣,有神韻。中國畫的最高境“氣韻生動”,便是由這看法而達得的。不過畫 家用形象、色彩來把形象有情化,是暗示的;即但化其神,不化其形的。故一般人不易看 出。詩人用言語來把物象有情化,明顯地直說,就容易看出。例如禽獸,用日常的眼光看, 隻是愚蠢的動物。但用詩的眼光看,都是有理性的人。如古人詩曰:“年豐牛亦樂,隨意過 前村。”又曰:“惟有舊巢燕,主人貧亦歸。”推廣一步,植物亦皆有情。故曰:“岸花飛 送客,檣燕語留人。”又曰:“可憐汶上柳,相見也依依。”並推廣一步,礦物亦皆有情。 故曰:“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又曰:“人心勝潮水,相送過潯陽。”更推廣一步, 自然現象亦皆有情。故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又曰:“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 青。”此種詩句中所詠的各物,如牛、燕、岸花、汶上柳、敬亭山、潮水、明月、春風等, 用物我對峙的眼光看,皆為異類。但用物我一體的眼光看,則均是同群,均能體恤人情,可 以相見、相看、相送,甚至於對飲。這是藝術上最可貴的一種心境。習慣了這種心境,而酌 量應用這態度於日常生活上,則物我對敵之勢可去,自私自利之欲可熄,而平等博愛之心可 長,一視同仁之德可成。就事例而講:前述的乞丐,你倘用功利心、對峙心來看,這人與你 不關痛癢,對你有害無利;急宜遠而避之,叱而去之。若有人說你不慈悲,你可振振有詞: “我有鈔票,應該享福;他沒有錢,應該受苦,與我何幹?”世間這樣存心的人很多。這都 是功利迷心,我欲太深之故。你倘能研究幾年藝術,從藝術精神上學得了除去習慣的假定, 撤去物我的隔閡的方麵而觀看,便見一切眾生皆平等,本無貧富與貴賤。乞丐並非為了沒有 鈔票而受苦,實在是為了人心隔閡太深,人間不平等而受苦。唐朝的詩人杜牧有幽默詩句 雲:“公道世間惟白發,貴人頭上不曾饒。”看似滑稽,卻很嚴肅。白發是天教生的,可見 天意本來平等,不平等是後人造作的。學藝術是要恢複人的天真。
1941年1月20日作
返迴
漫畫集《人間相》序言
藝術的園中,舊時隻有八個部分。就是繪畫、雕塑、建築、工藝、音樂、文學、舞蹈、 演劇。現在應該添辟四部,就是書法、金石和照相、電影。前兩者向來被忽視。因為這兩者 在西洋是沒有的,西洋的藝術之園中不設此兩部。中國舊時的藝術之園中,把“金石書畫” 三部分看作一部,使金石和書法附屬於繪畫,至於照相,從前不入藝術之園,或稱之為“準 藝術”。電影因為新興,亦未被列入藝術之園的部類中。其實,如果工藝(就是器什等日用 品)列入藝術,照相也應該列入。如果演劇列入藝術,電影更應該列入。所以現代的藝術之 園,共有十二部門。用一個字代表一門,即書、畫、金、雕、建、工、照、音、舞、文、 劇、影。現代藝術的園地中,有這一打東西蓬勃地發展著,光景何等熱鬧啊!
學習藝術,當然不是定要全部修習這十二門藝術。如果要做藝術專門家,一個人一生, 隻能修習數門或一門,甚至一門中的一部分。
但是,各種藝術都有共通的關係。所以修習一種,對於其他各種不能全不顧問。尤其是 中學生,需要獲得各種常識,來建造健全人格的基礎。故對於各種藝術,應該都知道一點。
現在先就藝術的十二部門的狀況,大約地講說一番。好比遊園,我們先走上一個高岸, 鳥瞰全景,就園中各部的風光,大約地領略一番。
第一境,書法。這一境域,位在藝術的園地的東部最深之處,地勢最高,風景最勝,遊 客差不多全是中國人,日本人有時也跟著中國人上去玩玩,西洋人則全無問津者。雖說遊客 全是中國人,但大多數的中國人,步到坡上就止步,不再上進。真能爬上高處,深入其境的 人,其實也不很多。所以這在藝術的園地中,為最冷僻的區域。多數的遊客,還不知道園中 有這麽一個去處呢。
我為什麽這樣地比方呢?因為書法這種藝術,是我們中國所特有的,西洋向來沒有書法 藝術。日本人模仿中國人寫漢字,但是寫得好的極少。中國人雖然人人會拿毛筆寫字,但大 多數是實用的,不是藝術的。換言之,大多數人寫字隻求劃平豎直,清楚工整,便於實用; 而不講求筆情墨趣,間架布局,以及碑意帖法等藝術的研究。因此,西洋人根本不知道有這 一種藝術,中國人也多數不把它當作藝術看。尤其是到了現代,學校功課繁忙,社會國家多 事。許多青年學子,沒有時間,或者沒有機會去認識、欣賞或研究這種藝術。又因為這是實 用工具的緣故,被現代生活的繁忙加以簡筆化,實用化,通俗化;商業競爭又給它圖案化, 廣告化,奇怪化……幾乎使它失去了原來的藝術性。現在我講藝術,首先提到書法,而且贊 揚它是最高的藝術。一般人聽了這話,也許不相信。其實我這話根據著藝術的原則。藝術的 主要原則之一,是用感覺領受。感覺中最高等的無過於眼和耳。訴於眼的藝術中,最純正的 無過於書法。訴於耳的藝術中,最純正的無過於音樂。故書法與音樂,在一切藝術中占有最 高的地位。故藝術的園地中,有兩個高原。如果書法是東部高原,那麽音樂就是西部高原。 兩者遙遙相對。第二境,繪畫。這一境域,也在園的東部,位在第一境之次。其地勢不及第 一境之高,而其地帶卻比第一境廣大。在全園地中,這一境域範圍特別廣。遊人也特別多。 有許多人,專為遊覽此境而入藝術之園。遊覽別的境域的人,也必先到這境裏來觀瞻一番, 然後他去。遊客中,全世界各國的人都有。而中國人享有特權:這第二境雖與第一境毗連, 而接壤之處沒有界限。中國人到這第二境去遊玩時,這界限便撤消,第一境與第二境相連 通,任中國人隨意遊覽。日本人托中國人的福,有時也得享受這特權。然能享受的人極少。 我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繪畫在藝術中為最發達的一種。全世界各民族都有繪畫藝術。全世 界的藝術家中,畫家亦占有多數。繪畫是造型藝術(書法、繪畫、金石、雕塑、建築、工藝 等,凡專用眼鑑賞的,總稱為造型藝術)的基礎。所以凡學造型藝術的人,必須先學繪畫, 或者參考繪畫。中國自古有“書畫同源”之說。就是說描畫要參考書法的用筆,方才畫得出 神氣。所以中國的畫家大都能書,書家大都能畫。畫要參考書法;而書不一定要參考畫法。 所以書法比繪畫更為高深。反之,繪畫比書法更為廣大。這就是說,在質的方麵,書勝於 畫;在量的方麵,畫勝於書。這兩者在藝術中,一高一廣,都很重要。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