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江山猶是昔人非—李煜 作者:漢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紛飛的雪花罩著歸鄉的路,他亦看不清前方。
他隻是一個文人,和他的主人李煜一樣,因為是文人,所以會落魄。
這一切不能怪責於他的,他隻是書生,不懂政治,不懂權欲。在政治麵前,在權利麵前,他百無一用。
趙匡胤想要的是整一天下,講究實在的大一統。他非常計較名分,除了“趙”,他再也容不得其它姓氏;除了九五之尊皇帝之位,他再也容不得所謂的江南國主。
這就是他要統一天下的決心,沒有人可以改變,除非他如柴榮一樣,再也沒了統一天下的力量。
趙匡胤相信,他會比柴榮活的更久,他的力量他的身軀他的意誌足以承載得起他統一九州,再造盛世帝國的誓願!
(2)丈夫以身報國,君緣何求佛佑
朱令贇在接到李煜的手詔後,當即從洪州出發,行前他發誓解救金陵之圍。
朱令贇是當時南唐的第一勇將,李煜在鴆殺林仁肇後,將已被封為神衛軍都虞侯的他調任為鎮南軍節度使,統轄南唐十五萬兵馬。朱令贇有個綽號,叫 “朱深眼”,這不僅得名於他眼窩凹陷,還和他機敏銳利、好勇鬥狠有關。
朱令贇為了防止宋軍圍追堵截,他開始製定了細緻得當的救援京師方略。他先命戰棹都虞侯王暉奔赴鄱陽湖,負責趕造巨艦,以備對抗宋朝水師。他自己則負責檢閱三軍,率領軍艦沿贛水入鄱陽湖,與王暉會師,二人集結北上,入長江後順流東去。
按照朱令贇計劃,他第一步應該是攻占宋軍兵力薄弱戰略位置卻十分重要的湖口。在密謀籌劃後,朱令贇率軍士打了場漂亮亦輕鬆的戰,南唐順利攻占湖口。
攻占湖口後,朱令贇不敢冒進,他當即召集部下商議東進策略。他對部下說:“金陵城交困,吾與諸公授命率軍勤王,以解金陵之圍。湖口地處要塞,我等一旦棄之不顧,宋軍定會乘機奪取湖口,阻斷我軍退路。我軍如若能突破敵軍對金陵城的圍堵,那也有一線生機,如若不成功,我軍屆時糧草不濟,腹背受敵,實是危矣!”
眾將士聽得統帥的分析,句句在理,他們隨即商定解決這一問題的計策。商議的結果是:湖口不能丟,一定要嚴防死守住。於是,他決定將南都留守柴克貞調往湖口,既要防止宋軍進攻,又要為勤王大軍提供補給。可惜的是,當時的柴克貞因病未能及時前來接任,而李煜的告急信卻一封封發至朱令贇手中。朱令贇無奈之下,隻能忍痛放棄湖口,直入長江。
朱令贇和當時指揮舟軍的王暉都敏銳地意識到,浮橋是阻礙大軍前行的路障,同時也是宋軍的軟肋。
宋軍攻打南唐,採取的措施是直接向南唐都城發起總攻,以“擒賊先擒王”的戰略對金陵各麵進行包圍。這樣的戰略思想是正確的,因為當時的長江阻隔了宋軍物資的運送,就地取材的方略是有悖宋軍仁義之師的名號的,很容易激起民怨,而且南唐政治腐敗、統治者懦弱,圍攻金陵城,可以使南唐統治者早日投降,不必姑息。
除了將軍隊引至河對岸,浮橋之於宋軍的另一大作用,那便是補給物資的輸送!
如果南唐軍可以切斷長江上的浮橋,既給自己入江陵掃除了障礙,也切斷了宋軍的物資生命線,同時也孤立了留滯南唐的宋軍——這是一舉三得的事情!
朱令贇和當王暉商定用先前在鄱陽湖趕製的數百艘大筏開道,順長江流勢直下,加速撞擊採石浮橋,直至沖毀浮橋。
朱令贇要撞擊浮橋的消息傳到曹彬耳裏,曹彬心裏十分擔憂,一時苦於無計,他派人請示趙匡胤,要求增造三百艘戰船,用以侵襲朱令贇部隊,以此來擾亂他破壞浮橋的意圖。趙匡胤仔細思忖後,批覆曰:“此非應急良策。”
遠水救不了近火,趙匡胤所言一針見血,他要求曹彬按兵不動,另派王明率水師在浮橋上方,將事先準備好的高大木樁安插得密密麻麻的。自此,朱令贇想借撞擊之力突破浮橋,也未必容易了!
趙匡胤安插木樁的行動,都是在秘密中行進的。
朱令贇率軍行至離採石隻有十裏之遙的虎蹲洲時,發現前方木樁林立。朱令贇心裏生疑,一時不敢靠近,他急令船泊停泊待命。此時他的艦隊行距被拉的很長,行動遲緩。
朱令贇經與部將商議,還是決定在此施放“火油機”,以此摧毀浮橋,湮滅伏兵。朱令贇將他用於火攻的船命名為“火油機”——一種艙內塞滿柴草、麵上塗滿油脂的木船。
火攻戰術最有名的莫過於赤壁之戰,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此時的朱令贇便在悉心等候能助他一臂之力的風——西風。
宋軍浮橋位於虎蹲洲西南,如若刮西南風,宋軍便處於下風頭,極易施行火攻。
終於有一日,江麵上颳起了西南風,朱令贇仔細觀測,見風向穩定後,他便下令全軍施發火油機。一時間,朱軍大營內火光點點,木舟如飛箭,直直飛向宋軍戰船,宋軍大營一片唿喊聲,火光也由木舟上一點擴展到宋軍大船一片。
朱令贇頓感振奮,當即命人將火勢生的更旺,自己則是大唿過癮,就等宋軍一敗塗地。
無奈,人算不如天算,老天急轉風勢,一時間東北風大作,朱令贇發射的火油機,都被反推迴來,沖向自己的陣營。
</br>
他隻是一個文人,和他的主人李煜一樣,因為是文人,所以會落魄。
這一切不能怪責於他的,他隻是書生,不懂政治,不懂權欲。在政治麵前,在權利麵前,他百無一用。
趙匡胤想要的是整一天下,講究實在的大一統。他非常計較名分,除了“趙”,他再也容不得其它姓氏;除了九五之尊皇帝之位,他再也容不得所謂的江南國主。
這就是他要統一天下的決心,沒有人可以改變,除非他如柴榮一樣,再也沒了統一天下的力量。
趙匡胤相信,他會比柴榮活的更久,他的力量他的身軀他的意誌足以承載得起他統一九州,再造盛世帝國的誓願!
(2)丈夫以身報國,君緣何求佛佑
朱令贇在接到李煜的手詔後,當即從洪州出發,行前他發誓解救金陵之圍。
朱令贇是當時南唐的第一勇將,李煜在鴆殺林仁肇後,將已被封為神衛軍都虞侯的他調任為鎮南軍節度使,統轄南唐十五萬兵馬。朱令贇有個綽號,叫 “朱深眼”,這不僅得名於他眼窩凹陷,還和他機敏銳利、好勇鬥狠有關。
朱令贇為了防止宋軍圍追堵截,他開始製定了細緻得當的救援京師方略。他先命戰棹都虞侯王暉奔赴鄱陽湖,負責趕造巨艦,以備對抗宋朝水師。他自己則負責檢閱三軍,率領軍艦沿贛水入鄱陽湖,與王暉會師,二人集結北上,入長江後順流東去。
按照朱令贇計劃,他第一步應該是攻占宋軍兵力薄弱戰略位置卻十分重要的湖口。在密謀籌劃後,朱令贇率軍士打了場漂亮亦輕鬆的戰,南唐順利攻占湖口。
攻占湖口後,朱令贇不敢冒進,他當即召集部下商議東進策略。他對部下說:“金陵城交困,吾與諸公授命率軍勤王,以解金陵之圍。湖口地處要塞,我等一旦棄之不顧,宋軍定會乘機奪取湖口,阻斷我軍退路。我軍如若能突破敵軍對金陵城的圍堵,那也有一線生機,如若不成功,我軍屆時糧草不濟,腹背受敵,實是危矣!”
眾將士聽得統帥的分析,句句在理,他們隨即商定解決這一問題的計策。商議的結果是:湖口不能丟,一定要嚴防死守住。於是,他決定將南都留守柴克貞調往湖口,既要防止宋軍進攻,又要為勤王大軍提供補給。可惜的是,當時的柴克貞因病未能及時前來接任,而李煜的告急信卻一封封發至朱令贇手中。朱令贇無奈之下,隻能忍痛放棄湖口,直入長江。
朱令贇和當時指揮舟軍的王暉都敏銳地意識到,浮橋是阻礙大軍前行的路障,同時也是宋軍的軟肋。
宋軍攻打南唐,採取的措施是直接向南唐都城發起總攻,以“擒賊先擒王”的戰略對金陵各麵進行包圍。這樣的戰略思想是正確的,因為當時的長江阻隔了宋軍物資的運送,就地取材的方略是有悖宋軍仁義之師的名號的,很容易激起民怨,而且南唐政治腐敗、統治者懦弱,圍攻金陵城,可以使南唐統治者早日投降,不必姑息。
除了將軍隊引至河對岸,浮橋之於宋軍的另一大作用,那便是補給物資的輸送!
如果南唐軍可以切斷長江上的浮橋,既給自己入江陵掃除了障礙,也切斷了宋軍的物資生命線,同時也孤立了留滯南唐的宋軍——這是一舉三得的事情!
朱令贇和當王暉商定用先前在鄱陽湖趕製的數百艘大筏開道,順長江流勢直下,加速撞擊採石浮橋,直至沖毀浮橋。
朱令贇要撞擊浮橋的消息傳到曹彬耳裏,曹彬心裏十分擔憂,一時苦於無計,他派人請示趙匡胤,要求增造三百艘戰船,用以侵襲朱令贇部隊,以此來擾亂他破壞浮橋的意圖。趙匡胤仔細思忖後,批覆曰:“此非應急良策。”
遠水救不了近火,趙匡胤所言一針見血,他要求曹彬按兵不動,另派王明率水師在浮橋上方,將事先準備好的高大木樁安插得密密麻麻的。自此,朱令贇想借撞擊之力突破浮橋,也未必容易了!
趙匡胤安插木樁的行動,都是在秘密中行進的。
朱令贇率軍行至離採石隻有十裏之遙的虎蹲洲時,發現前方木樁林立。朱令贇心裏生疑,一時不敢靠近,他急令船泊停泊待命。此時他的艦隊行距被拉的很長,行動遲緩。
朱令贇經與部將商議,還是決定在此施放“火油機”,以此摧毀浮橋,湮滅伏兵。朱令贇將他用於火攻的船命名為“火油機”——一種艙內塞滿柴草、麵上塗滿油脂的木船。
火攻戰術最有名的莫過於赤壁之戰,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此時的朱令贇便在悉心等候能助他一臂之力的風——西風。
宋軍浮橋位於虎蹲洲西南,如若刮西南風,宋軍便處於下風頭,極易施行火攻。
終於有一日,江麵上颳起了西南風,朱令贇仔細觀測,見風向穩定後,他便下令全軍施發火油機。一時間,朱軍大營內火光點點,木舟如飛箭,直直飛向宋軍戰船,宋軍大營一片唿喊聲,火光也由木舟上一點擴展到宋軍大船一片。
朱令贇頓感振奮,當即命人將火勢生的更旺,自己則是大唿過癮,就等宋軍一敗塗地。
無奈,人算不如天算,老天急轉風勢,一時間東北風大作,朱令贇發射的火油機,都被反推迴來,沖向自己的陣營。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