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江山猶是昔人非—李煜 作者:漢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匡胤平時不多話,可這並不代表不會說話,相反,他說話和他用人一樣,旁敲側擊,很有策略性。
徐鉉很識禮節地向趙匡胤跪拜,並呈上李煜的《乞緩師表》。趙匡胤雙目含笑,一麵審閱李煜上的表,一麵不露聲色地觀察立於一側的徐鉉。
趙匡胤看完徐鉉所呈的趙匡胤的《乞緩師表》,卻不言表中關於“緩師”的請求,倒是頗有興致地打探起李煜所作詩文來。
他笑意不改對徐鉉說:“朕聽聞江南國主作詩頗多佳句,流傳甚廣,卿為朕誦一首如何?”
徐鉉本思量著如何勸服趙匡胤退兵,此時被趙匡胤一問及詩文,困惑訝異之後,他忙將自己最喜歡的李煜《三台令》中的名句誦出口:“月寒秋竹冷,風切夜窗聲。”
趙匡胤聽罷放聲大笑,當即對徐鉉搖手說:“哈哈,此乃寒士語!壯士不為,朕亦不為也。”
徐鉉是文人,是才子,他被趙匡胤笑聲一刺激,心裏覺得受了嘲諷,當即反唇相譏:“臣鬥膽,願聽陛下所作非‘寒士語’。”
在場大臣麵麵相覷,無不為趙匡胤擔憂。趙匡胤畢竟是軍士出身,個性豪爽豁達,對於文辭詩賦,趙匡胤有所涉獵,怕也是知曉個皮毛而已。
趙匡胤鎮定自若,他迴答道:“隻需心懷淩雲壯誌,‘非寒士語’便可信手拈來。朕發跡之前,四處漂泊,一日途經華山腳下,當時月光皎皎,四野籠罩在一片月華中,朕當時心如明鏡,隨即詠‘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的非寒士語。”
趙匡胤詩句剛落下,徐鉉便傻了眼,李煜的確沒有這樣的大氣魄,由一月聯想至萬國,而他自己,也沒這樣的膽識那樣的見識,他為趙匡胤的氣場懾住,再也說不出辯駁的話。
他在“非寒士語與寒士語”的爭論中敗下陣來,這令一向以文采斐然標榜的徐鉉十分鬱悶,他心底暗暗發誓:一定要勸服趙匡胤,自己絕不能輸。
徐鉉是聰明之人,他在誇耀趙匡胤壯誌淩雲同時,開始將話題引向此行真正的目的——要宋軍緩兵甚至退兵。
徐鉉對趙匡胤細細分析保留南唐的利處,就像戰國時燭之武以自己三寸不爛之舌屏退秦師,可趙匡胤始終笑意不改,絲毫不為他的字字在理的分析所動。
徐鉉怒了,對著趙匡胤冒犯地吼了聲:“國主無罪, 陛下師出無名。”
處於皇座上的趙匡胤依舊笑意不改地對著他,他實在想不通他進軍南唐這樣簡單的道理,為什麽飽讀詩書的徐鉉會不懂。徐鉉冒犯他,讓他很沒麵子,可他並不往心裏去,他心裏覺得徐鉉可憐。在朝臣的目光中,趙匡胤緩步走下王座,徐徐向徐鉉走近,接著停靠在他身邊。
趙匡胤全身散發著皇帝的威嚴,這令徐鉉感到巨大的壓迫感,他見趙匡胤不言語,以為是有所動搖,便乘勝追擊,接著說道:“李煜一心一意侍奉陛下,就如兒子侍奉父親一樣,從未出過過失,陛下為何出兵征伐?”
趙匡胤眯縫著眼睛,細細地打量他,見他眼裏已露出驚慌之色,嘴巴卻依舊不依不饒,接著陳列宋軍征伐南唐種種不符道義的地方。
趙匡胤聽完後,態度並不激烈,他十分客氣地反問了徐鉉一句:“卿方才說‘如子事父’,那朕想問句,如果同為父子的,卻要分成兩家,這樣做又合不合乎道義呢?”
這話說的,徐鉉啞口無言。
無疑,這一次,他又敗了。
趙匡胤為了給徐鉉以及南唐來使一個更大的下馬威,便對徐鉉身側一直沉默的副使周惟簡道:“愛卿以為何?”
周惟簡見皇帝問他話,他心裏發虛,胡亂應了說:“我乃山野小民,此次實是受命於國主,誠不得已。小人若是說錯了話,懇求陛下莫要追究,小人還要留著小命去終南山求仙藥呢!”
“有趣,有趣!”趙匡胤對這位副使的表現十分滿意,一邊的徐鉉臉一片青黑。
徐鉉對趙匡胤的傲慢、睿智實在沒辦法,他窮盡腦子也想不出能勸服趙匡胤的言語。
該說的,都說了,難道真的沒辦法了嗎?
徐鉉為自己可憐的才華悲哀,眼看著在汴梁的日子一天天過去,金陵距自己來,又被圍困了一個月了吧!
徐鉉想起金陵城中的陛下,金陵城中自己的妻兒,淚不由地滑落。
他當竭盡心智!
他下定決心要再向趙匡胤遊說,此時的趙匡胤對他的態度也不是第一次那樣笑容滿麵了,這次趙匡胤的態度異常果決。
十一月,徐鉉、周惟簡再次入奏。徐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謁,非敢拒詔也,乞緩兵以全一邦之命。”
趙匡胤不許,徐鉉極力辯駁,說的麵紅耳赤,聲氣愈厲。
趙匡胤辯辯不過他,理屈詞窮之際,憤怒地拔劍而起,將梨花木的桌子劈成兩半,他怒不可遏地嗬斥徐鉉:“不須多言!江南國主何罪之有?隻有一姓天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徐鉉再也不敢妄言。
歸朝途中,徐鉉是帶著滿目瘡痍迴金陵的,時已入隆冬,紛飛的雪花落於他青色的衣袖間,徐鉉兩鬢花白,他覺得自己無力,自己也老了。
還能再在金陵過一年冬嗎?那時的他六十歲了,已經到了耳順的年紀,不知那時他還能身體康健諸事如意,他的孫女還能繞著他的膝轉悠,他的陛下還能坐於月下待他再喝一杯嗎?
</br>
徐鉉很識禮節地向趙匡胤跪拜,並呈上李煜的《乞緩師表》。趙匡胤雙目含笑,一麵審閱李煜上的表,一麵不露聲色地觀察立於一側的徐鉉。
趙匡胤看完徐鉉所呈的趙匡胤的《乞緩師表》,卻不言表中關於“緩師”的請求,倒是頗有興致地打探起李煜所作詩文來。
他笑意不改對徐鉉說:“朕聽聞江南國主作詩頗多佳句,流傳甚廣,卿為朕誦一首如何?”
徐鉉本思量著如何勸服趙匡胤退兵,此時被趙匡胤一問及詩文,困惑訝異之後,他忙將自己最喜歡的李煜《三台令》中的名句誦出口:“月寒秋竹冷,風切夜窗聲。”
趙匡胤聽罷放聲大笑,當即對徐鉉搖手說:“哈哈,此乃寒士語!壯士不為,朕亦不為也。”
徐鉉是文人,是才子,他被趙匡胤笑聲一刺激,心裏覺得受了嘲諷,當即反唇相譏:“臣鬥膽,願聽陛下所作非‘寒士語’。”
在場大臣麵麵相覷,無不為趙匡胤擔憂。趙匡胤畢竟是軍士出身,個性豪爽豁達,對於文辭詩賦,趙匡胤有所涉獵,怕也是知曉個皮毛而已。
趙匡胤鎮定自若,他迴答道:“隻需心懷淩雲壯誌,‘非寒士語’便可信手拈來。朕發跡之前,四處漂泊,一日途經華山腳下,當時月光皎皎,四野籠罩在一片月華中,朕當時心如明鏡,隨即詠‘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的非寒士語。”
趙匡胤詩句剛落下,徐鉉便傻了眼,李煜的確沒有這樣的大氣魄,由一月聯想至萬國,而他自己,也沒這樣的膽識那樣的見識,他為趙匡胤的氣場懾住,再也說不出辯駁的話。
他在“非寒士語與寒士語”的爭論中敗下陣來,這令一向以文采斐然標榜的徐鉉十分鬱悶,他心底暗暗發誓:一定要勸服趙匡胤,自己絕不能輸。
徐鉉是聰明之人,他在誇耀趙匡胤壯誌淩雲同時,開始將話題引向此行真正的目的——要宋軍緩兵甚至退兵。
徐鉉對趙匡胤細細分析保留南唐的利處,就像戰國時燭之武以自己三寸不爛之舌屏退秦師,可趙匡胤始終笑意不改,絲毫不為他的字字在理的分析所動。
徐鉉怒了,對著趙匡胤冒犯地吼了聲:“國主無罪, 陛下師出無名。”
處於皇座上的趙匡胤依舊笑意不改地對著他,他實在想不通他進軍南唐這樣簡單的道理,為什麽飽讀詩書的徐鉉會不懂。徐鉉冒犯他,讓他很沒麵子,可他並不往心裏去,他心裏覺得徐鉉可憐。在朝臣的目光中,趙匡胤緩步走下王座,徐徐向徐鉉走近,接著停靠在他身邊。
趙匡胤全身散發著皇帝的威嚴,這令徐鉉感到巨大的壓迫感,他見趙匡胤不言語,以為是有所動搖,便乘勝追擊,接著說道:“李煜一心一意侍奉陛下,就如兒子侍奉父親一樣,從未出過過失,陛下為何出兵征伐?”
趙匡胤眯縫著眼睛,細細地打量他,見他眼裏已露出驚慌之色,嘴巴卻依舊不依不饒,接著陳列宋軍征伐南唐種種不符道義的地方。
趙匡胤聽完後,態度並不激烈,他十分客氣地反問了徐鉉一句:“卿方才說‘如子事父’,那朕想問句,如果同為父子的,卻要分成兩家,這樣做又合不合乎道義呢?”
這話說的,徐鉉啞口無言。
無疑,這一次,他又敗了。
趙匡胤為了給徐鉉以及南唐來使一個更大的下馬威,便對徐鉉身側一直沉默的副使周惟簡道:“愛卿以為何?”
周惟簡見皇帝問他話,他心裏發虛,胡亂應了說:“我乃山野小民,此次實是受命於國主,誠不得已。小人若是說錯了話,懇求陛下莫要追究,小人還要留著小命去終南山求仙藥呢!”
“有趣,有趣!”趙匡胤對這位副使的表現十分滿意,一邊的徐鉉臉一片青黑。
徐鉉對趙匡胤的傲慢、睿智實在沒辦法,他窮盡腦子也想不出能勸服趙匡胤的言語。
該說的,都說了,難道真的沒辦法了嗎?
徐鉉為自己可憐的才華悲哀,眼看著在汴梁的日子一天天過去,金陵距自己來,又被圍困了一個月了吧!
徐鉉想起金陵城中的陛下,金陵城中自己的妻兒,淚不由地滑落。
他當竭盡心智!
他下定決心要再向趙匡胤遊說,此時的趙匡胤對他的態度也不是第一次那樣笑容滿麵了,這次趙匡胤的態度異常果決。
十一月,徐鉉、周惟簡再次入奏。徐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謁,非敢拒詔也,乞緩兵以全一邦之命。”
趙匡胤不許,徐鉉極力辯駁,說的麵紅耳赤,聲氣愈厲。
趙匡胤辯辯不過他,理屈詞窮之際,憤怒地拔劍而起,將梨花木的桌子劈成兩半,他怒不可遏地嗬斥徐鉉:“不須多言!江南國主何罪之有?隻有一姓天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徐鉉再也不敢妄言。
歸朝途中,徐鉉是帶著滿目瘡痍迴金陵的,時已入隆冬,紛飛的雪花落於他青色的衣袖間,徐鉉兩鬢花白,他覺得自己無力,自己也老了。
還能再在金陵過一年冬嗎?那時的他六十歲了,已經到了耳順的年紀,不知那時他還能身體康健諸事如意,他的孫女還能繞著他的膝轉悠,他的陛下還能坐於月下待他再喝一杯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