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江山猶是昔人非—李煜 作者:漢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的火油機是燒的最旺盛的時候,而朱令贇的船上又是裝滿了火油機的油料稻草,此時被火油機反噬,南唐軍陣陷入一片驚慌恐怖之中。
後退是逆流而上,又是順風而行,這是把自己軍士往死裏趕,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待立原地,那隻能被動挨打,很快就會有宋朝軍士過來收拾殘局,將未死者砍上一刀。
唯一的路子便是往前推進,拚個玉石俱焚,同歸於盡。可悲的是,令朱令贇一直疑惑的木樁此時如宋軍的衛士一般,阻擋著朱令贇可乘千人的巨艦、長達百丈的大筏通過……
而火油機則像彗星一樣,托著長長的尾巴,一次次地靠近他們,將他的軍隊掃向地獄!
在絕望中,朱令贇閉上了眼睛。他跳入火海,帶著自己未完之心願,帶著守衛京師的誓言,烈火造就雄心,鐵血煉鑄丹心!
我們情願相信曆史是這樣的,而不是宋人所編史書中如是記載:朱令贇必須焚毀採石浮橋,才能順流而下,直抵金陵。曹彬命人在浮橋附近的洲渚間豎起長木,狀若檣桅。望去疑有伏兵,令贇遲疑不敢前進。宋軍水陸諸將,犄角出襲。令贇縱火拒戰,恰北風勁烈,火勢反而自噬船艦,南唐水軍大潰,令贇也被俘……
英雄隻能被毀滅,不能被打敗!
(3) 佛法難渡,肉袒出降
朱令贇部全軍覆沒的消息傳至金陵,金陵城一片死寂。
最死寂的,當是李煜。皇甫繼勛欺騙背叛,李煜還能怒,還能像閻王一樣,向他索命;而此時朱令贇兵敗了,他整個人也塌陷了。
遊離在煙波浩渺的深海,此時唯一的救命稻草也被水流擊走了,李煜像浮萍一樣,即使再緊貼水花,也支不起自己的根,隻能聽任水波將他衝擊的漫無邊際。
苦海無邊,李煜不知身在何方,又該嚮往何方。
李煜內心苦悶絕望,此時的小長老卻是暗自竊喜,他知道李煜篤信佛法,瀕臨絕境,依舊堅信不疑。
“是時候,該迴去了。”小長老所說的迴去,是迴宋朝去,他要確保李煜不疑心他,趙匡胤認可他的功績,他在汴梁有名有利。麵對衣冠不整、失了帝王風範的李煜,小長老故作虔誠,他宣稱他能借佛力退兵。
小長老的話令李煜灰暗的眼睛閃現了一絲光澤,他相信小長老所言,在詢問小長老的具體方法之後,李煜急不可耐地同小長老登城退敵。
小長老如佛祖轉世一般,站在金陵高牆之上唿和,朱紅繡金袈裟襯得他如救世主,他嘴裏念念有詞,雙目時開時合,城下的宋軍果真似受了他控製一般,一時間如潮退去。
李煜驚愕不已,望著後撤的宋軍,他對小長老的膜拜也上升至極致。
他開始不遺餘力地在金陵城中遍行佛法。李煜親自帶頭表率,帶領金陵城饑寒交困的黎民,疲倦困頓的將士一起誦佛禱念,數以十萬計的百姓將士一齊高喊佛號,聲音響徹雲霄,直達天際。
宋軍為這樣的場景感到震驚,當時的統帥曹彬為防金陵城內生變,迅速集結軍隊,加固包圍金陵城。
宋軍加固包圍力度了,李煜又急著尋求小長老的幫助,可哪裏還有小長老的影子?他早已不知所蹤。
“佛祖呀,你為何不佑我?”李煜望著城樓下寺廟緊布,他無法左右佛祖,他隻能無奈接受。
順應命運的安排——這也是佛家釋義。
對生老病死,李煜始終懷著一顆敬畏之心。抱著最後的渺茫的希望,他蠟丸書向遠在北麵的契丹人求救。
很快,石沉大海。
農曆十一月,金陵城處在宋軍圈圍中,已近一年,此時的金陵是真正的石頭城,瘦石嶙峋,毫無生氣,宛如一座冰窟窿。金陵城百姓凍死餓死的,不計其數;昔日繁華的街道此時宛如屍巷,餓殍遍地。
曹彬見時機成熟,便告知李煜:“二十七日我將率大軍攻城,國主當為一城百姓考慮,歸順乃上策。莫要作出令自己後悔的事情,勿謂言之不預也。”
李煜受曹彬恫嚇,便告知曹彬:“吾將令長子仲寓先入汴梁請降,望將軍莫要緊逼。”
曹彬答應了,可他等了幾日,李煜卻絲毫不見動靜。曹彬心裏怨恨,感覺自己被李煜耍的團團轉,他當即修書李煜:“國主如欲遣令郎歸順,乃通達明智之舉。然目前令郎不須舟車勞頓,隻需暫時光臨本帥帳下,我軍即可停止攻城。”
李煜急了,他實在割捨不下仲寓呀,他才十七歲,他是他和娥皇僅存的子嗣呀!
李煜戰戰兢兢地差人複函曹彬:“犬子仲寓趨裝未辦,宮中宴餞未畢,俟二十七日方能成行。”
曹彬一聽李煜說辭,頓時火冒三丈,他豈容李煜這般不誠心,這般拖延?他態度十分堅決,告李煜道:“休談二十七日!二十六日亦為時已晚。國主如若愛惜一城生聚,即刻歸順才是上策。”
李煜無奈,他不可能將仲寓送入虎口,此時又無破敵之法,他隻能坐以待斃。
曹彬破城決心已定,可他是有原則有計策的人。他之所以圍金陵城而不攻陷之,完全是站在全局出發,聽從趙匡胤命諭的表現。他還記得出征之日,趙匡胤對他說的“破城之日,不許殺戮”的命令。為了使自己屬下能聽令於他,曹彬在攻城前,安排了一出別有用意的“苦情戲”。
</br>
後退是逆流而上,又是順風而行,這是把自己軍士往死裏趕,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待立原地,那隻能被動挨打,很快就會有宋朝軍士過來收拾殘局,將未死者砍上一刀。
唯一的路子便是往前推進,拚個玉石俱焚,同歸於盡。可悲的是,令朱令贇一直疑惑的木樁此時如宋軍的衛士一般,阻擋著朱令贇可乘千人的巨艦、長達百丈的大筏通過……
而火油機則像彗星一樣,托著長長的尾巴,一次次地靠近他們,將他的軍隊掃向地獄!
在絕望中,朱令贇閉上了眼睛。他跳入火海,帶著自己未完之心願,帶著守衛京師的誓言,烈火造就雄心,鐵血煉鑄丹心!
我們情願相信曆史是這樣的,而不是宋人所編史書中如是記載:朱令贇必須焚毀採石浮橋,才能順流而下,直抵金陵。曹彬命人在浮橋附近的洲渚間豎起長木,狀若檣桅。望去疑有伏兵,令贇遲疑不敢前進。宋軍水陸諸將,犄角出襲。令贇縱火拒戰,恰北風勁烈,火勢反而自噬船艦,南唐水軍大潰,令贇也被俘……
英雄隻能被毀滅,不能被打敗!
(3) 佛法難渡,肉袒出降
朱令贇部全軍覆沒的消息傳至金陵,金陵城一片死寂。
最死寂的,當是李煜。皇甫繼勛欺騙背叛,李煜還能怒,還能像閻王一樣,向他索命;而此時朱令贇兵敗了,他整個人也塌陷了。
遊離在煙波浩渺的深海,此時唯一的救命稻草也被水流擊走了,李煜像浮萍一樣,即使再緊貼水花,也支不起自己的根,隻能聽任水波將他衝擊的漫無邊際。
苦海無邊,李煜不知身在何方,又該嚮往何方。
李煜內心苦悶絕望,此時的小長老卻是暗自竊喜,他知道李煜篤信佛法,瀕臨絕境,依舊堅信不疑。
“是時候,該迴去了。”小長老所說的迴去,是迴宋朝去,他要確保李煜不疑心他,趙匡胤認可他的功績,他在汴梁有名有利。麵對衣冠不整、失了帝王風範的李煜,小長老故作虔誠,他宣稱他能借佛力退兵。
小長老的話令李煜灰暗的眼睛閃現了一絲光澤,他相信小長老所言,在詢問小長老的具體方法之後,李煜急不可耐地同小長老登城退敵。
小長老如佛祖轉世一般,站在金陵高牆之上唿和,朱紅繡金袈裟襯得他如救世主,他嘴裏念念有詞,雙目時開時合,城下的宋軍果真似受了他控製一般,一時間如潮退去。
李煜驚愕不已,望著後撤的宋軍,他對小長老的膜拜也上升至極致。
他開始不遺餘力地在金陵城中遍行佛法。李煜親自帶頭表率,帶領金陵城饑寒交困的黎民,疲倦困頓的將士一起誦佛禱念,數以十萬計的百姓將士一齊高喊佛號,聲音響徹雲霄,直達天際。
宋軍為這樣的場景感到震驚,當時的統帥曹彬為防金陵城內生變,迅速集結軍隊,加固包圍金陵城。
宋軍加固包圍力度了,李煜又急著尋求小長老的幫助,可哪裏還有小長老的影子?他早已不知所蹤。
“佛祖呀,你為何不佑我?”李煜望著城樓下寺廟緊布,他無法左右佛祖,他隻能無奈接受。
順應命運的安排——這也是佛家釋義。
對生老病死,李煜始終懷著一顆敬畏之心。抱著最後的渺茫的希望,他蠟丸書向遠在北麵的契丹人求救。
很快,石沉大海。
農曆十一月,金陵城處在宋軍圈圍中,已近一年,此時的金陵是真正的石頭城,瘦石嶙峋,毫無生氣,宛如一座冰窟窿。金陵城百姓凍死餓死的,不計其數;昔日繁華的街道此時宛如屍巷,餓殍遍地。
曹彬見時機成熟,便告知李煜:“二十七日我將率大軍攻城,國主當為一城百姓考慮,歸順乃上策。莫要作出令自己後悔的事情,勿謂言之不預也。”
李煜受曹彬恫嚇,便告知曹彬:“吾將令長子仲寓先入汴梁請降,望將軍莫要緊逼。”
曹彬答應了,可他等了幾日,李煜卻絲毫不見動靜。曹彬心裏怨恨,感覺自己被李煜耍的團團轉,他當即修書李煜:“國主如欲遣令郎歸順,乃通達明智之舉。然目前令郎不須舟車勞頓,隻需暫時光臨本帥帳下,我軍即可停止攻城。”
李煜急了,他實在割捨不下仲寓呀,他才十七歲,他是他和娥皇僅存的子嗣呀!
李煜戰戰兢兢地差人複函曹彬:“犬子仲寓趨裝未辦,宮中宴餞未畢,俟二十七日方能成行。”
曹彬一聽李煜說辭,頓時火冒三丈,他豈容李煜這般不誠心,這般拖延?他態度十分堅決,告李煜道:“休談二十七日!二十六日亦為時已晚。國主如若愛惜一城生聚,即刻歸順才是上策。”
李煜無奈,他不可能將仲寓送入虎口,此時又無破敵之法,他隻能坐以待斃。
曹彬破城決心已定,可他是有原則有計策的人。他之所以圍金陵城而不攻陷之,完全是站在全局出發,聽從趙匡胤命諭的表現。他還記得出征之日,趙匡胤對他說的“破城之日,不許殺戮”的命令。為了使自己屬下能聽令於他,曹彬在攻城前,安排了一出別有用意的“苦情戲”。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