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江山猶是昔人非—李煜 作者:漢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潘美已率軍渡河!”這話一出,李煜心裏更是氣憤,氣憤之後,心裏一片死寂,十幾萬的水師,怎麽就這樣悄無聲息地被滅了呢?
當時宋朝大軍到達秦淮河畔時,形勢對他們而言也是十分危難的,當時舟楫尚未備足,金陵城下尚有十萬水路兵列陣。統帥潘美為鼓勵兵士,他毅然決然下令道:“豈能因這秦淮河的脂粉水阻隔我軍直取金陵之路?”言畢,他身先士卒跳入河中,向河對岸殺去,宋朝大軍被統帥英勇果敢激勵,也緊跟統帥衝鋒,南唐兵被宋師氣勢威懾,一時間陣腳大亂,一潰千裏。
“盧絳呢?”李煜點數著屈指可數的將帥,“他呢?”
“盧將軍八千騎兵難破金陵之圍,現已率師轉戰宣州、歙州。”李煜聽完,無力地閉上眼睛。
他也知曉盧絳隻有八千騎兵呀,他隻想讓自己踏實些,如果有將帥在他身側,他至少不會讓他感覺這般無人無助無力。
“如今金陵城被圍困,陛下應派人突破敵軍防守,發動長江上遊的兵力,與敵人背水一戰。”說這話的是主戰的陳喬。
陳喬話音一落,便有大臣跳出來指著他鼻子質問,當時的衛尉卿陳大雅駁斥他:“你素以赤誠報國自詡, 陛下待你特別照承,金陵城陷入宋軍包圍之中,我也沒見你向陛下報告過軍情,現在又有什麽資格說要陛下發上遊兵力,自己卻不敢突破敵軍圍堵?”
李煜也明白陳喬意有所指,他是向讓陳大雅突破宋軍堵截,當時的李煜對陳大雅不敢突圍也十分氣惱,越是如此他越要逼迫陳大雅:“愛卿急人之所急,救人之所需。如今金陵圍於敵手,還是請愛卿為朕走一趟吧。”
陳大雅無奈,又繼續道:“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誠臣。陛下大恩大德,我不能報以萬分之一。如今情勢衰微,如若能力挽狂瀾,臣定當竭忠盡智……”
“自從先帝割江北以來,南唐基業已經不穩,朕屈尊事奉宋朝,不敢有失,誠不得已而為之也。如今金陵被圍困,宋軍要一擊擊破金陵,當是易如反掌。如若朕出城投降,怕是宋軍不允,朕寄希望才上遊之兵能解金陵之圍,如若不能,宋軍亦會大受折損,屆時可複議投降之策。”
陳大雅聽李煜如此解釋,隻得領命密謀出城,攜李煜親筆書信,前往南都洪州,宣召朱令神衛軍都虞候朱令贇從上遊率軍來解救金陵之圍。
為了爭取朱令贇北上的時間,李煜又派親信徐鉉以及和他論說《易》的方士周惟簡一起出使宋朝,攜自己親寫的《乞緩師表》,乞求宋朝緩師。
臣猥以幽孱,曲承臨照,僻在幽遠,忠義自持,惟將一心,上結明主。此蒙號召,自取愆尤,王師四臨,無往不克。窮途道迫,天實為之。北望天門,心懸魏闕。嗟一城生聚,吾君赤子也;微臣薄軀,吾君外臣也。忍使一朝,便忘覆育,號眺鬱咽,盍見舍乎?臣性實愚昧,才無異稟,受皇朝獎與,首冠萬方。奈何一日自踵蜀漢不臣之子,同群合類而為囚虜乎?貽責天下,取辱祖先,臣所以不忍也。豈獨臣不忍為,亦聖君不忍令臣之為也。況乎名辱身毀,古之人所嫌畏者也。人所嫌畏,臣不敢嫌畏也,惟陛下寬之赦之。臣又聞:鳥獸,微物也,依人而猶哀之;君臣,大義也,傾忠能無憐乎?倘令臣進退之跡不至醜惡,宗社之失不自臣身,是臣生死之願畢矣。實存沒之幸也。豈惟存沒之幸也,實舉國之受賜也;豈惟舉國之受賜也,實天下之鼓舞也。皇天後土,實鑒斯言。
“一城生聚,吾君赤子也;微臣薄軀,吾君外臣也。”李煜將自己看的低微,搖尾乞憐地向宋朝要求寬限,能言善辯的徐鉉以及圓滑世故的周惟簡能動搖已積蓄三年實力的趙匡胤嗎?
南唐夏暑漸消,秋意正涼,又現無限蕭瑟!
二、 國陷為虜
(1)舌戰趙匡胤,“百無一用”是書生
徐鉉入宋朝後,趙匡胤以及他的大臣們就料想到他此行的目的。眾人開始議論紛紛,這人巧舌如簧,該用什麽方法打發他好呢?
於是第一個問題擺在了趙匡胤麵前,他究竟該選派誰去作徐鉉的館伴,接待這不速之客呢?這人要鬥得過徐鉉的鐵齒銅牙,又要有十足的定力,不能被徐鉉蠱惑了心智,到時胳膊肘往外拐,那可是大大的不妙呀。
群臣咂開舌頭互相推舉之時,趙匡胤卻是雲淡風輕,他心裏已經有了人選。
要使一個人死心,最好的方法便是毀滅之。既然徐鉉能說的天花亂墜,我何不如找個不識大字的人伺候他,聽不到也就心不煩的,這徐鉉辯得過人,可辯不過石頭呀,這豈不是解決了?
趙匡胤的用人舉措,令群臣大跌眼鏡,可事實卻是,這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妙計!
徐鉉果然在這館伴麵前誇誇其談,反覆言說宋不征討南唐的利益,可館伴卻不置一詞,徐鉉說的口幹舌燥,最後不由得感慨:“我長這把年紀,這次算是遇上高手了!”
這也令徐鉉暗自驚心,要想勸服趙匡胤,那實在是件艱巨而又充滿變數的挑戰。
趙匡胤還是很給麵子的,他邀徐鉉入便殿,親自接見這位南唐才子。趙匡胤出身行伍,立國後苦學讀書,有時閑暇他也會和文人墨客暢談一番。江南人傑地靈,才子眾多,趙匡胤很想和這鼎鼎大名的徐鉉較量一番。
</br>
當時宋朝大軍到達秦淮河畔時,形勢對他們而言也是十分危難的,當時舟楫尚未備足,金陵城下尚有十萬水路兵列陣。統帥潘美為鼓勵兵士,他毅然決然下令道:“豈能因這秦淮河的脂粉水阻隔我軍直取金陵之路?”言畢,他身先士卒跳入河中,向河對岸殺去,宋朝大軍被統帥英勇果敢激勵,也緊跟統帥衝鋒,南唐兵被宋師氣勢威懾,一時間陣腳大亂,一潰千裏。
“盧絳呢?”李煜點數著屈指可數的將帥,“他呢?”
“盧將軍八千騎兵難破金陵之圍,現已率師轉戰宣州、歙州。”李煜聽完,無力地閉上眼睛。
他也知曉盧絳隻有八千騎兵呀,他隻想讓自己踏實些,如果有將帥在他身側,他至少不會讓他感覺這般無人無助無力。
“如今金陵城被圍困,陛下應派人突破敵軍防守,發動長江上遊的兵力,與敵人背水一戰。”說這話的是主戰的陳喬。
陳喬話音一落,便有大臣跳出來指著他鼻子質問,當時的衛尉卿陳大雅駁斥他:“你素以赤誠報國自詡, 陛下待你特別照承,金陵城陷入宋軍包圍之中,我也沒見你向陛下報告過軍情,現在又有什麽資格說要陛下發上遊兵力,自己卻不敢突破敵軍圍堵?”
李煜也明白陳喬意有所指,他是向讓陳大雅突破宋軍堵截,當時的李煜對陳大雅不敢突圍也十分氣惱,越是如此他越要逼迫陳大雅:“愛卿急人之所急,救人之所需。如今金陵圍於敵手,還是請愛卿為朕走一趟吧。”
陳大雅無奈,又繼續道:“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誠臣。陛下大恩大德,我不能報以萬分之一。如今情勢衰微,如若能力挽狂瀾,臣定當竭忠盡智……”
“自從先帝割江北以來,南唐基業已經不穩,朕屈尊事奉宋朝,不敢有失,誠不得已而為之也。如今金陵被圍困,宋軍要一擊擊破金陵,當是易如反掌。如若朕出城投降,怕是宋軍不允,朕寄希望才上遊之兵能解金陵之圍,如若不能,宋軍亦會大受折損,屆時可複議投降之策。”
陳大雅聽李煜如此解釋,隻得領命密謀出城,攜李煜親筆書信,前往南都洪州,宣召朱令神衛軍都虞候朱令贇從上遊率軍來解救金陵之圍。
為了爭取朱令贇北上的時間,李煜又派親信徐鉉以及和他論說《易》的方士周惟簡一起出使宋朝,攜自己親寫的《乞緩師表》,乞求宋朝緩師。
臣猥以幽孱,曲承臨照,僻在幽遠,忠義自持,惟將一心,上結明主。此蒙號召,自取愆尤,王師四臨,無往不克。窮途道迫,天實為之。北望天門,心懸魏闕。嗟一城生聚,吾君赤子也;微臣薄軀,吾君外臣也。忍使一朝,便忘覆育,號眺鬱咽,盍見舍乎?臣性實愚昧,才無異稟,受皇朝獎與,首冠萬方。奈何一日自踵蜀漢不臣之子,同群合類而為囚虜乎?貽責天下,取辱祖先,臣所以不忍也。豈獨臣不忍為,亦聖君不忍令臣之為也。況乎名辱身毀,古之人所嫌畏者也。人所嫌畏,臣不敢嫌畏也,惟陛下寬之赦之。臣又聞:鳥獸,微物也,依人而猶哀之;君臣,大義也,傾忠能無憐乎?倘令臣進退之跡不至醜惡,宗社之失不自臣身,是臣生死之願畢矣。實存沒之幸也。豈惟存沒之幸也,實舉國之受賜也;豈惟舉國之受賜也,實天下之鼓舞也。皇天後土,實鑒斯言。
“一城生聚,吾君赤子也;微臣薄軀,吾君外臣也。”李煜將自己看的低微,搖尾乞憐地向宋朝要求寬限,能言善辯的徐鉉以及圓滑世故的周惟簡能動搖已積蓄三年實力的趙匡胤嗎?
南唐夏暑漸消,秋意正涼,又現無限蕭瑟!
二、 國陷為虜
(1)舌戰趙匡胤,“百無一用”是書生
徐鉉入宋朝後,趙匡胤以及他的大臣們就料想到他此行的目的。眾人開始議論紛紛,這人巧舌如簧,該用什麽方法打發他好呢?
於是第一個問題擺在了趙匡胤麵前,他究竟該選派誰去作徐鉉的館伴,接待這不速之客呢?這人要鬥得過徐鉉的鐵齒銅牙,又要有十足的定力,不能被徐鉉蠱惑了心智,到時胳膊肘往外拐,那可是大大的不妙呀。
群臣咂開舌頭互相推舉之時,趙匡胤卻是雲淡風輕,他心裏已經有了人選。
要使一個人死心,最好的方法便是毀滅之。既然徐鉉能說的天花亂墜,我何不如找個不識大字的人伺候他,聽不到也就心不煩的,這徐鉉辯得過人,可辯不過石頭呀,這豈不是解決了?
趙匡胤的用人舉措,令群臣大跌眼鏡,可事實卻是,這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妙計!
徐鉉果然在這館伴麵前誇誇其談,反覆言說宋不征討南唐的利益,可館伴卻不置一詞,徐鉉說的口幹舌燥,最後不由得感慨:“我長這把年紀,這次算是遇上高手了!”
這也令徐鉉暗自驚心,要想勸服趙匡胤,那實在是件艱巨而又充滿變數的挑戰。
趙匡胤還是很給麵子的,他邀徐鉉入便殿,親自接見這位南唐才子。趙匡胤出身行伍,立國後苦學讀書,有時閑暇他也會和文人墨客暢談一番。江南人傑地靈,才子眾多,趙匡胤很想和這鼎鼎大名的徐鉉較量一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