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物質這種威力無比的力量,將人類帶入新世紀.近代社會的機器大生產,是近代文明的標誌.建立近代大生產,實現工業化,是曆史發展的客觀要求,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故康有為主張勵工藝,獎創新,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開官禁,鼓勵商民投資設廠,一切實業均可招商承辦,在"出費給牌",投標註冊後"縱民為之".


    3."理財救國論"


    康有為感到,要拯救中國,除變政、發展經濟外,還尤其應該注意理財."中國危敝,百政不舉,其本尤患於之財,然生財有道,在善理之."康有為認為,理財之道的核心,就是善用銀行."理財之道無他,善用銀行而已".


    如何利用銀行理財?(1)"以國家銀行為理財之母,紙幣聽其發行,公債付其銷售,以操全國金融之高之多寡而調劑,一切統焉,國家之國庫托焉,收支者付銀行,其有不足,亦惟銀行是資".(2)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可以組建中央國家銀行,國民銀行,組合銀行,勸業銀行,興業銀行和股票交易所.而中央國家銀行最為重要,實為銀行之母,是銀行的銀行,是國家操縱全國金融,發行貨幣的機關,是國庫的依託.


    康有為,是近代中國資產階級改革的先行者、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其一生活動波瀾壯闊,堪稱一代巨人;其思想著述博大精深,不愧民族瑰寶.盡管他曾在晚年落伍,但他在當初所點燃的變法火炬,至今仍能使人察其餘熱.他是中國曆史上的一位既極度輝煌而又充滿矛盾與坎坷的人物.梁啓超曾經這樣評價自己的先生:"若其理想之宏,光照千載,其熱誠之深,厚貫匕劄,其膽氣之雄,偉橫一世,則並時之人,未見其比也.……若夫他日有著二十世紀新中國史者,吾知其開卷第一頁,必稱述先生之精神事業,以為社會原動力之所自始."(《南海康先生傳》)


    (李健 撰)


    主要參考書


    1.《戊戌變法》1—4冊 神州國光出版社 1953年2.《中國近代思想史參考資料簡編》三聯書店出版社 1957年3.《康有為思想研究》廣東高教出版社 1988年4.《革新派巨人康有為》林克光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0年5.《康有為大傳》馬洪林著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88年6.《康南海政史文選》 沈茂駿主編 中山大學出版社 1988年7.《康有為政論集》湯誌鈞編 中華書局1 981年8.《飲冰室合集文集》之六 梁啓超


    9.《大同書》康有為著 古籍出版社 1956年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下一篇 迴目錄


    新唯識家 熊十力


    (1885—1968)


    一、由革命而學問 欲治世先治心


    熊十力,中國現代著名哲學家,原名繼智、升恆、定中,後改名十力,號子真.


    1885年生於湖北省黃岡縣,其父是一位鄉村塾師.因家境困迫,十力少年時曾為鄰人牧牛,間或隨父到鄉塾聽講.13歲時,父母相繼辭世,其長兄將他送到父親生前好友何聖木先生執教的鄉村學校讀書,但終因難耐館束而在半年之後離開,此後全靠勤奮自學.


    熊十力自幼即與眾不同,獨具才思而又非常自尊、自信.他曾口出"狂言"道:


    "舉頭天外望,無我這般人."令其父兄詫異不已.十六七歲時,他即四處遊學,當他最先讀到陳白沙的"禽獸說"時,忽起神解,"頓悟血氣之軀非我也,隻此心此理,方是真我."並從中領悟到人生之意義與價值.絕非是趨利避害、去苦就樂等外在滿足,而在領悟人生之意義與價值,體識至大至剛之"真我",以合於天地萬物之理.這一覺悟基本上奠定了他以後的治學方向.


    辛亥革命時期,熊十力痛感清王朝政治腐朽,民族危機深重,常以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一語置諸座右而自警.在博覽群書的過程中,他深迷於"格致啟蒙"之類著作,而視六經諸子為士直.且深受明清之際王船山、黃梨洲、顧亭林等大哲之著作以及清末嚴幾道、梁啓超、譚嗣同等維新誌士之論著的影響,而"慨然有革命之誌",決心為反清而奔走唿號.


    1902年,熊氏為策動軍隊而投湖北新軍第三十一標當兵,白天操練,夜間讀書,並向報館投稿,倡導革新現實,救亡圖存.此間,他逐漸認識了宋教仁、呂大森、劉靜庵、張難先等革命誌士,並在1904年共同創建第一個革命團體——科學補習所,秘密宣講革命思想,倡導反帝反清,救國救民.1906年,熊十力加入日知會,並組織黃岡軍學界講習社,聯絡各方誌士,為發動起義作準備,後因事泄而遭清廷通緝,他隻好潛歸鄉裏教書.1911年,他參加了震驚中外的武昌起義,並任湖北督軍府參謀.辛亥革命失敗後,他又追隨孫中山參加護法運動.但由於軍閥政客的排擠,孫中山後來被迫離開軍政府,護法運動亦宣告失敗,這給熊十力以很大打擊.他目睹"黨人竟權爭利,革命終無善果",內心非常痛苦,常常"獨自登高,蒼茫望天,淚盈盈雨下".他根據自己的所曆所見,總結出:禍亂之起因皆在於軍閥官僚之貪淫侈糜.卑屈苟且,以及國民之昏然無知.於是,他下決心走出政治,"專力於學術,導人群之正見".他認為救國之根本似乎並不在於革命,而在於學術興盛,"於是始悟我生來一大事,實有政治革命之外者,痛海以往隨俗浮沉無真誌,誓絕世緣,而為求己之學"(《十力語要》).從此以後,熊十力遂決然脫離政界,專心於"求己之學",以增進國民的道德為己任.這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轉折.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曆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曆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