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後來成為戊戌變法的首領.可是此時此際,他仍然是一介寒儒,主講於廣州長興學舍.他博聞多能,才思敏捷,平生以製度說經,早先本崇奉古文經,酷愛《周禮》,當時正取材《周禮》作《政學通考》,想步王莽、王安石後塵,從《周禮》中找出救國救民的良方.可惜《周禮》這部先秦舊典,盡是設官分職的宏規大矩,卻沒有一星半點微言大義,於是穿鑿殊難,附會不易.因此他的《政學通考》,雖屬稿有時卻迄未完成.光緒十四五年間,他從沈子豐處得讀廖平《今古學者》,十分佩服,"引為知己".聽說廖平市遊羊城,遂要約黃季度一同來廣雅書院訪問這位神交已久的知己.
八月的羊城,分外炎熱,綢鳴蟬噪,令人心悶.然而這三個年輕人卻並不覺得,他們手搖摺扇,口談至道,一遍又一遍漫步在廣雅書院的林蔭小道上,人人都有相見恨晚之感.末了,廖平折迴住處,取來《知聖篇》、《辟劉篇》兩書稿本相贈.
這兩本書立論實在太出人意料,以致廖平本人在蜀中也不敢示人.在蘇州時,他曾以其中個別問題問於俞樾,見這位博學的古學大師也不能置對,於是始自堅新說.
及至廣州,見康有為是個知己,才將全稿出示於他.不料康有為也不能接受,"馳書相戒,近萬餘言"!斥責廖平"好名騖外,輕變前說",禁告他"急當焚毀,否則入籍"!廖平穀以麵議後"再決行止".廖平迴訪康有力於廣州安徽城南會館,反覆曉以"秦焚書未亡六經",證明今經為全,後出古經為偽,結果"兩心相協,談論移晷"(《經話甲編》卷2).康有為見抑古之說便於推倒陳規陋習,掃清改革道路;尊今說又能提供更多"改製"的理論,於是翻然頓悟,"乃盡棄其舊說",改崇今文,棄《周禮》而治《公羊》,於是成為近代《公羊》學大師.熟知這一公案的康氏弟子梁啓超說:"有為治《公羊》、治今文也,其淵源出自並研(廖平),不可誣也"(《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即其證明.
廖平離開羊城至武漢,再轉江輪四川.康有為則將半部《政學通考》的殘稿鎖進抽屜,在《辟劉篇》的指引下,督課陳千秋、梁啓超眾位弟子,日夜網羅材料,運用目錄、版本、校勘等知識,以及大膽假設、穿鑿附會的技巧,在廖平還盤桓於入川途中之時,一部循《辟劉》旨意寫成的《新學偽經考》已倚馬成書,洋洋灑灑40萬字,"粗豪狂姿,天下震動"!又三年,他另一部循《知聖篇》旨意寫成的《孔子改製考》也著成問世.數年彈指過,而廖平的兩本書卻仍是草稿一卷.直到光緒二十三年(1897)《辟劉篇》才改訂後以《古學考》之名正式出版;至於《知聖篇》,則因"借讀者眾",連手本都佚失了,後來還是根據廣雅書院傳出本的轉抄本,訂正後於光緒三十年(1904)刊出.對此,知情者徑謂康有為"剽竊"(章太炎),"康學出於廖"(皮錫瑞);不知情者單從他們著作出版的先後考察,反認為康有為是獨創(錢玄同、張西堂).因而成為學術史一大公案.
"二變"既成,廖平將拾級而上,更尋新的進境了.當時,"兩考"風靡一時,尊今抑古之說,遍及大江南北.維新人士更以"兩考"為理論依據,衝決曆朝陋習,力倡變法維新,除了俞樾、章太炎、皮錫瑞、顧頡剛、錢穆等數人知道廖康公案的實情外,廖平的發明權卻少有人知.況且,廖平書僅以讀書心得的形式著為經話,卻缺乏嚴密的邏輯推理和科學實證,可是,康有為卻以天縱之才,借門徒之力,糾合各類材料,運用各種手段,洋洋灑灑,滔滔雄辯,大有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之勢.廖平讀了也敬從心起,屢稱其"巍然大國,逼壓彈丸".相形見絀,容不得廖平不考慮"別構營圖",另起爐灶了.於是廖平又進入了學術三變時期.
"三變"講小大之學,小指小統,大指大統.《王製》大地封疆五千裏,於製為小;《周禮》土圭三萬裏,於製為大."二變"尊今抑古時,凡《周禮》與《王製》製度不同處,廖平皆指為劉歆偽纂,作《周禮刪劉》.後讀《大戴禮記》、《管子》諸書,《周禮》製度皆能符證.概斥《周禮》大製度為偽,於心不安.他認為:"《王製》、《周禮》,一林二虎,互鬥不休,吾國二千年學術政治,實受其害;合之兩傷,甚於洪水猛獸."(《四變記》)顯然這是兩種不同的體係,前人企圖將兩者牽合起來,常常此牽彼掣,進退失據.戊戌(1898)年廖平主講於資中藝風書院,一日讀《詩·商頌·長發》"受小球大球","受小共大共".認為"球"即地球,"共"即"貢".又聯想到《尚書·顧命》"天球河圖"之說,緯書解"河圖"為九州地圖,於是悟"天球"為天圖,"小球大球"為地圖,先"小"後"大",即由內推外之意(《五變記》).於是認為經學中原有大、小兩種製度,小製度即小統,是以《王製》為代表的今文經學,主治中國;大製度即大統,是以《周禮》為代表的古文經學,主治世界.遂將大統學說寫成《地球新義》.
"小大之學"不講古文真偽的問題,甚至還把古學抬到高於今學的地位,這難免有阿附古文經學之嫌,因而梁啓超說他是"受張之洞賄逼,複著書自駁"(《清代學術概論》)的結果."小大之學"又以戊戌年為起點,又有逃避戊戌政變危機之嫌,於是梁啓超又說"戊戌懼禍支離之也",並說"其人故不足道".後之人多習焉不察,即如範文瀾、新《辭海》之論,都無不受其蠱惑.其實這些說法是大成問題的.
</br>
八月的羊城,分外炎熱,綢鳴蟬噪,令人心悶.然而這三個年輕人卻並不覺得,他們手搖摺扇,口談至道,一遍又一遍漫步在廣雅書院的林蔭小道上,人人都有相見恨晚之感.末了,廖平折迴住處,取來《知聖篇》、《辟劉篇》兩書稿本相贈.
這兩本書立論實在太出人意料,以致廖平本人在蜀中也不敢示人.在蘇州時,他曾以其中個別問題問於俞樾,見這位博學的古學大師也不能置對,於是始自堅新說.
及至廣州,見康有為是個知己,才將全稿出示於他.不料康有為也不能接受,"馳書相戒,近萬餘言"!斥責廖平"好名騖外,輕變前說",禁告他"急當焚毀,否則入籍"!廖平穀以麵議後"再決行止".廖平迴訪康有力於廣州安徽城南會館,反覆曉以"秦焚書未亡六經",證明今經為全,後出古經為偽,結果"兩心相協,談論移晷"(《經話甲編》卷2).康有為見抑古之說便於推倒陳規陋習,掃清改革道路;尊今說又能提供更多"改製"的理論,於是翻然頓悟,"乃盡棄其舊說",改崇今文,棄《周禮》而治《公羊》,於是成為近代《公羊》學大師.熟知這一公案的康氏弟子梁啓超說:"有為治《公羊》、治今文也,其淵源出自並研(廖平),不可誣也"(《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即其證明.
廖平離開羊城至武漢,再轉江輪四川.康有為則將半部《政學通考》的殘稿鎖進抽屜,在《辟劉篇》的指引下,督課陳千秋、梁啓超眾位弟子,日夜網羅材料,運用目錄、版本、校勘等知識,以及大膽假設、穿鑿附會的技巧,在廖平還盤桓於入川途中之時,一部循《辟劉》旨意寫成的《新學偽經考》已倚馬成書,洋洋灑灑40萬字,"粗豪狂姿,天下震動"!又三年,他另一部循《知聖篇》旨意寫成的《孔子改製考》也著成問世.數年彈指過,而廖平的兩本書卻仍是草稿一卷.直到光緒二十三年(1897)《辟劉篇》才改訂後以《古學考》之名正式出版;至於《知聖篇》,則因"借讀者眾",連手本都佚失了,後來還是根據廣雅書院傳出本的轉抄本,訂正後於光緒三十年(1904)刊出.對此,知情者徑謂康有為"剽竊"(章太炎),"康學出於廖"(皮錫瑞);不知情者單從他們著作出版的先後考察,反認為康有為是獨創(錢玄同、張西堂).因而成為學術史一大公案.
"二變"既成,廖平將拾級而上,更尋新的進境了.當時,"兩考"風靡一時,尊今抑古之說,遍及大江南北.維新人士更以"兩考"為理論依據,衝決曆朝陋習,力倡變法維新,除了俞樾、章太炎、皮錫瑞、顧頡剛、錢穆等數人知道廖康公案的實情外,廖平的發明權卻少有人知.況且,廖平書僅以讀書心得的形式著為經話,卻缺乏嚴密的邏輯推理和科學實證,可是,康有為卻以天縱之才,借門徒之力,糾合各類材料,運用各種手段,洋洋灑灑,滔滔雄辯,大有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之勢.廖平讀了也敬從心起,屢稱其"巍然大國,逼壓彈丸".相形見絀,容不得廖平不考慮"別構營圖",另起爐灶了.於是廖平又進入了學術三變時期.
"三變"講小大之學,小指小統,大指大統.《王製》大地封疆五千裏,於製為小;《周禮》土圭三萬裏,於製為大."二變"尊今抑古時,凡《周禮》與《王製》製度不同處,廖平皆指為劉歆偽纂,作《周禮刪劉》.後讀《大戴禮記》、《管子》諸書,《周禮》製度皆能符證.概斥《周禮》大製度為偽,於心不安.他認為:"《王製》、《周禮》,一林二虎,互鬥不休,吾國二千年學術政治,實受其害;合之兩傷,甚於洪水猛獸."(《四變記》)顯然這是兩種不同的體係,前人企圖將兩者牽合起來,常常此牽彼掣,進退失據.戊戌(1898)年廖平主講於資中藝風書院,一日讀《詩·商頌·長發》"受小球大球","受小共大共".認為"球"即地球,"共"即"貢".又聯想到《尚書·顧命》"天球河圖"之說,緯書解"河圖"為九州地圖,於是悟"天球"為天圖,"小球大球"為地圖,先"小"後"大",即由內推外之意(《五變記》).於是認為經學中原有大、小兩種製度,小製度即小統,是以《王製》為代表的今文經學,主治中國;大製度即大統,是以《周禮》為代表的古文經學,主治世界.遂將大統學說寫成《地球新義》.
"小大之學"不講古文真偽的問題,甚至還把古學抬到高於今學的地位,這難免有阿附古文經學之嫌,因而梁啓超說他是"受張之洞賄逼,複著書自駁"(《清代學術概論》)的結果."小大之學"又以戊戌年為起點,又有逃避戊戌政變危機之嫌,於是梁啓超又說"戊戌懼禍支離之也",並說"其人故不足道".後之人多習焉不察,即如範文瀾、新《辭海》之論,都無不受其蠱惑.其實這些說法是大成問題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