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義理·考據·詞章


    宋儒程頤曾將學術門類劃分為三.他說:"古之學者一,今之學者三,異端不與焉.一曰文章之學,二曰訓詁之學,三曰儒者之學.欲趨道,舍儒者之學不可."[注]所謂文章、訓詁、儒者之學,拿清代學者的話來說,就是詞章、考據和義理之學.程頤把文章、訓詁之學與釋道異端相提並論.他說:"今之學者有三弊;一溺於文章,二牽於訓詁,三惑於異端.苟無此三者.則將何歸,必趨於道矣."[注]


    程頤的觀點大體為後世理學家所沿襲.如王陽明就對訓詁之學、記誦之學、詞章之學大加鄙薄.


    戴震在論學中多處涉及到義理、考據、詞章及三者間的關係.幹隆乙亥(1755)在《與方希原書》中,戴震說:


    古今學問之途,其大致有三;或事於理義,或事於製數,或事於文章.事於文章者,等而末者也.


    在他看來,理義(義理)、製數(考據)、文章(詞章)同為學問之途,但三者之間有高下之分,義理、考據之學高於文章之學.


    至於義理與考據孰輕孰重,戴震的認識經曆了一個變化的過程.在早年,他把義理與考據加以分別,認為漢儒、來儒互有得失:"聖人之道在六經,漢儒得其製數,失其義理;宋儒得其義理,失其製數."[注]中年則尊考據而輕義理,認為"故訓明則古經明,古經明則賢人聖人之理義明"[注].到了晚年,他的學術思想已經成熟,他承認過去的言論有些偏激,重新確立了義理的地位:"義理即考核、文章二者之源也,義理又何源哉?吾前言過矣!"[注]他承認義理最為重要,考據、詞章隻不過是通向義理的手段而已.他的真正學術興趣是在義理方麵.


    但是,戴震所說的義理與宋儒的義理是不同的.他批評"宋以來儒者,以己之見,硬為古賢聖立言之意,而語言文字實未之見",[注]這種憑空臆說的所謂"義理"與聖人之大道相去甚遠.他主張在考據的基礎上重新發展儒家的義理之學.在《與某書》中說:


    治經先考字義,次通文理,誌存問道,必空所依傍.漢儒故訓有師承,亦有時附會;吾人附會鑿空益多,宋儒則恃胸臆為此,故其襲取者多謬,而不謬者在其所棄.我輩讀書,原非與後儒競立說,宜平心體會經文,有一字非其解,則所言之意必差,而道從此失.


    儒家的原始精神,被宋儒弄得晦而不彰.即使漢儒訓詁,也不一定合乎儒學原義.因此,必須平心體會經文,以客觀的態度去闡發義理.


    3.義理三書


    戴震不僅主張由訓詁名物以明義理,他還主張"執義理而後能考核".戴震生活的時代,正值考據學方興未艾,"時人方貴博雅考訂",以至於走向另一個極端,認為"空談義理,可以無作".但戴震的學術目標並不限於僅僅考訂字義、辨證名物,他有更高的追求,即重建儒學義理,打倒宋明以來理學家的一切虛妄不實之說.


    他提出"執義理而後能考據"的主張,著手於建構自己的哲學體係.戴門弟子段玉裁在《戴東原先生年譜》中闡發說:


    先生之治經,……蓋由考核以通乎性與天道,既通乎性與天道矣,而考核益精,文章益盛.用則施政利民,舍則垂世立教而無弊.淺者乃求先生於一名一物、一字.


    一句之間,惑矣!


    段玉裁對師訓深有所契,故能明了戴學之要領.戴震本人也以"轎夫"與"坐轎人"來說明訓詁名物與義理之間的關係:


    訓詁、聲韻、天象、輿地四者,如房輿之隸也.餘所明道,則乘輿之大人也.


    當世號為通人,僅堪與餘輿隸通寒溫耳![注]


    戴震自視甚高,故看不起那些隻知考據的所謂"當世通人".他認為如果"故訓非以明義理,則故訓胡為?"[注]對戴學頗有異議的章學誠深明此旨.他說凡戴君所學,深通訓沽,究於名物製度,而得其所以然,將以明道也.時人方貴博雅考訂,見其訓詁名物有合時好,以為戴君之絕詣在此.及戴著《論性》、《原善》諸篇,於天人理氣,實有發先人之所未發,時人則謂空說義理,可以無作,是固不知戴學者矣![注]


    戴震學術的真正價值正在於他的"義理之學".他與那些鑽研訓佑僅僅是為了明經義的"博雅君子"不同,在訓詁、經義的基礎上,建構了一種新的哲學體係,並用這種新哲學體係來研究經學、訓詁,這是他高於時人的地方.


    戴震的"義理之學"集中體現在他的"義理三書"之中.這三種書就是《原善》、《緒言》與《孟子字義疏證》;在這《義理三書》中,戴震對儒家哲學體係作了新的解釋,而與宋明以來理學家的發揮大異其趣.他的目的是想通過對儒家哲學範疇的重新聞發,使這些範疇恢複它們的原始麵目,從而抽去理學賴以建立的哲學基礎.


    "義理三書"係統反映了戴震的天道觀、人性論和認識論.


    天道觀一戴震在《孟子字義疏證》中說:"道猶行也,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謂之道."又說:"陰陽五行,道之實體也."這裏,他把理學家弄得神秘莫測的"道"用一句簡明扼要的話就說得清清楚楚,道並非程朱所說的"形而上"的東西,而是物質性的實體,即陰陽五行.整個宇宙就是一個"氣化流行、生生不息"的物質運動過程.可見,在天道觀上,戴震是明確的唯物論者.循此思路,戴震重新聞發了"理"這個重要範疇.他認為,"分之各有其不易之則,名曰理".所謂"天理",即是"言乎自然之分理",也就是自然規律."理"又是人類的道德規律:"在己與人皆謂之情,無過情無不及情之謂理.""理者,存乎欲者也."[注]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曆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曆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