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曆小朝廷雖然還是漢族士大夫一點僥幸的希望,其時實在已不象一個政府的樣子了.楚省有三四十萬軍隊,各部都保存實力,相互觀望,沒有能夠統一指揮和調配軍隊的統帥;大批官僚麇集嶺南彈丸之地,沒有居住的地方,家眷僮僕不得不泊居在船上.他們還沒有接受腐敗亡國的教訓,往日沒有機會體驗過封爵滋味的藩將,趁國勢之危要挾天子,各地請封的公文經常呈了上來,一班文臣們總要援引故事計較半天,張獻忠的部將孫可望駐軍貴州,自認為奇貨可居,竟然提出請封秦王.
宰輔宦官如王化澄、王坤之流以擁戴之功,竊據要津,收購納賂,排擠賢良,有實力的鎮將都想把皇帝控製在自己手中,天子行轅在數年內搬遷五六處,廣州失陷,遷往桂林;王坤、馬吉翔為了擺脫瞿式耜的羈絆,蠱惑皇帝又遷武岡;楚師演於長沙,遷於柳象;李成棟在廣州"反正",賄通王化澄,又遷迴肇慶;湖南失守,逼於兵鋒,遷往梧州……凡此種種都使王夫之感到非常失望.
永曆朝廷當然也有一些嫉惡如仇直言敢諫的人,最出名的有金堡、袁彭年、丁時魁、金都禦史劉湘客、戶科給事中蒙正發,時人有"五虎"之稱.這年四月,"五虎"因得罪奸臣,朝廷大興詔獄,王夫之為了搭救五虎,力伸正義,幾陷於不測之禍.
這次詔獄之禍並非偶然事件激成,它從永曆二年(1648)金堡上疏就隱伏了禍端.金堡字衛公,又宇道隱,浙江仁和人,南京陷落後他跑到浙東追隨魯王,不久發現魯王並不是可以指望複興大明的君主,於是又走閩陛見唐王.永曆二年,楚粵局勢略略穩定,應詔來到桂林.永曆是明朝政府的最後一個代表,他不能再緘默不言了,於是上疏痛陳國事,大意是永曆政府據一隅而望中興,非徹底振刷政治不能奏效,朝廷之大弊在於以匪人持政柄,郝永忠應擒拿正法;陳邦傅無寸功位居上公應褫奪其爵;馬吉翔有扈從之勞,封侯已足,不可參政.疏上、朝廷譁然,彭、丁、劉、蒙對此大加喝彩,陳、馬之流卻恨入骨髓.永曆三年,孫可望求王封,朱天麟、王化澄等皆欲以孫可望為靠山,總攬朝政,而金堡卻力爭勿許其請,所以朱、王等也成了他的死敵.永曆四年東粵不保,朝廷棄肇慶奔逃梧州,陳、馬、朱、王指使諫官吳貞毓等數十人一齊上疏,攻擊金堡等把持朝政,謀國無方,以致此敗.中國曆代奸臣都善於好禍於人,而昏昧之主往往肯聽信奸人,於是"五虎"同日被錦衣衛緹騎逮捕入獄,嚴刑拷打.在王夫之心目中,金堡等人是孤忠濟難之士,而今未死於敵卻死於奸人誣陷,豈不是天下奇冤!正義感使他忘卻了自身的安危,他直奔大學士嚴起恆的官船長跪懇請這位一時人望所歸的閣臣疏救金、彭五君.嚴起恆果然出麵了,他非但沒有救得金、堡五人,自己也身陷黨禍之中了,給事中雷德複上章劾嚴起恆犯了誤國誤君的二十四條"罪狀",嚴起恆無奈,隻好謝罪求去.王夫之聯絡好友管嗣裘及另外一位叫做董雲驤的同僚一起上疏為嚴起恆訴冤,疏三上,其辭略雲;
李泌以可退可進之身,從容以處讒忌之百至,而唐以再造.文天祥以不退不進之身,搖落於王囗、陳宜中之黨,而終宋之世,君臣兩受其傷.昨科臣雷德複參輔臣嚴起恆一疏,備極汙衊,眾心揣摩囗囗囗囗在輔臣之心跡,皇上鑒之,二祖列宗在天之靈假之,天下臣民共耳目之,豈俟臣贅?且德複之造端本末,授受機關,亦路人知之,臣又何敢過為吹索?今誠使輔臣以高蹈之鴻跡,矯予雄之鼠嚇,舉朝內愧、或尚改轅,又未必非皇上激勵風軌之大端……(《請允輔臣乞休疏》,見《薑齋逸文》)
他們大抵已對永曆政權失望了,所以意在懇求恩準嚴氏引退以全餘生.疏上不報,嚴起恆被繼續留用,而金堡等也因高必正(高一功)的努力被釋出獄.儒家古訓,君臣合義,三諫不從便諫道已窮,君臣義絕,於是王夫之與董雲驤掛冠而去.
臨行,他到金堡臥舟去看望遍體鱗傷的金堡,作詩互勉.夫之詩雲:
挑燈說鬼亦無聊,飽食長眠未易消.
雲壓江心天渾噩,虱居豕背地冤饒.
禍來隻有膠投漆,疾在生憎蝶與鰷.
劣得狂明爭一笑,虛舟虛穀盡逍遙.
王夫之離開梧州行在時是永曆四年七月,算來他在行人司隻待了半年.現在在人生的旅途上他走到了一個進退維穀的地步,大明遺臣至此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一條是投降,清人的政策還是比較寬容的,降將降臣大多還能混個一官半職,分享一份小小的富貴;另一條就是高蹈肥囗,落發為僧,佯狂為奴,生活清苦一點,靈魂卻幹淨一些.王夫之決定做隱士了.他當時剛滿30歲,在流逝了的歲月中,他心裏燃燒著種種的希望,小時候他做過科舉入仕、致君堯舜的夢,後來也做過鐵馬金戈、收複河山的夢,而今是大夢初醒,一切顯得是那麽空幻虛無,他想起兒時父親的訓海,跌足而嘆曰:"嗚乎,先君之訓,如日在天,使夫之能率若不忘,庚寅之役,當不致與匪人力爭,拂衣以適.或得技草淩危,以頸血效嵇侍中濺禦衣,何至棲遲歧路,至於今日求一片幹淨土以死而不得哉?"(《家世節錄》)從永曆五年(1651年,順治八年)起,王夫之開始了為時40餘年的隱居生活.
最初十年間,為了躲避清人的緝拿,他流徙不定,在祁、邵間朋友家中躑躅二三年.
順治十一年(1654)移居常寧西莊園,由友人王文儼供給飲食,教授鄉人《春秋》.
順治十四年(1657)返迴衡陽,由於在張獻忠入湘時,他避兵南嶽,結識了不少釋家弟子,於是長居雙髻峰寺院之中,直到順治十七年(1660),才定居在湘西金蘭鄉茱萸塘,初造小屋,名叫"敗葉廬",次築"觀生居".越十二年,再徙石船山下,去觀生居二裏許,因裏人舊址築湘西草堂,並自號"船山".在這十年流浪生活中,他吃了不少苦,常寧諸生王祥隆有詩描寫這時期工夫之的生活狀況:"美人坐清湘,閑吟複長嘯.十旬五得飢,體臒容愈少.冠蓋時叩門,千金不一笑.道逢衣褐遊,風雨憐同調……"有一段時間風聲吃緊,他不得不變易姓名,混跡於語人之中.
</br>
宰輔宦官如王化澄、王坤之流以擁戴之功,竊據要津,收購納賂,排擠賢良,有實力的鎮將都想把皇帝控製在自己手中,天子行轅在數年內搬遷五六處,廣州失陷,遷往桂林;王坤、馬吉翔為了擺脫瞿式耜的羈絆,蠱惑皇帝又遷武岡;楚師演於長沙,遷於柳象;李成棟在廣州"反正",賄通王化澄,又遷迴肇慶;湖南失守,逼於兵鋒,遷往梧州……凡此種種都使王夫之感到非常失望.
永曆朝廷當然也有一些嫉惡如仇直言敢諫的人,最出名的有金堡、袁彭年、丁時魁、金都禦史劉湘客、戶科給事中蒙正發,時人有"五虎"之稱.這年四月,"五虎"因得罪奸臣,朝廷大興詔獄,王夫之為了搭救五虎,力伸正義,幾陷於不測之禍.
這次詔獄之禍並非偶然事件激成,它從永曆二年(1648)金堡上疏就隱伏了禍端.金堡字衛公,又宇道隱,浙江仁和人,南京陷落後他跑到浙東追隨魯王,不久發現魯王並不是可以指望複興大明的君主,於是又走閩陛見唐王.永曆二年,楚粵局勢略略穩定,應詔來到桂林.永曆是明朝政府的最後一個代表,他不能再緘默不言了,於是上疏痛陳國事,大意是永曆政府據一隅而望中興,非徹底振刷政治不能奏效,朝廷之大弊在於以匪人持政柄,郝永忠應擒拿正法;陳邦傅無寸功位居上公應褫奪其爵;馬吉翔有扈從之勞,封侯已足,不可參政.疏上、朝廷譁然,彭、丁、劉、蒙對此大加喝彩,陳、馬之流卻恨入骨髓.永曆三年,孫可望求王封,朱天麟、王化澄等皆欲以孫可望為靠山,總攬朝政,而金堡卻力爭勿許其請,所以朱、王等也成了他的死敵.永曆四年東粵不保,朝廷棄肇慶奔逃梧州,陳、馬、朱、王指使諫官吳貞毓等數十人一齊上疏,攻擊金堡等把持朝政,謀國無方,以致此敗.中國曆代奸臣都善於好禍於人,而昏昧之主往往肯聽信奸人,於是"五虎"同日被錦衣衛緹騎逮捕入獄,嚴刑拷打.在王夫之心目中,金堡等人是孤忠濟難之士,而今未死於敵卻死於奸人誣陷,豈不是天下奇冤!正義感使他忘卻了自身的安危,他直奔大學士嚴起恆的官船長跪懇請這位一時人望所歸的閣臣疏救金、彭五君.嚴起恆果然出麵了,他非但沒有救得金、堡五人,自己也身陷黨禍之中了,給事中雷德複上章劾嚴起恆犯了誤國誤君的二十四條"罪狀",嚴起恆無奈,隻好謝罪求去.王夫之聯絡好友管嗣裘及另外一位叫做董雲驤的同僚一起上疏為嚴起恆訴冤,疏三上,其辭略雲;
李泌以可退可進之身,從容以處讒忌之百至,而唐以再造.文天祥以不退不進之身,搖落於王囗、陳宜中之黨,而終宋之世,君臣兩受其傷.昨科臣雷德複參輔臣嚴起恆一疏,備極汙衊,眾心揣摩囗囗囗囗在輔臣之心跡,皇上鑒之,二祖列宗在天之靈假之,天下臣民共耳目之,豈俟臣贅?且德複之造端本末,授受機關,亦路人知之,臣又何敢過為吹索?今誠使輔臣以高蹈之鴻跡,矯予雄之鼠嚇,舉朝內愧、或尚改轅,又未必非皇上激勵風軌之大端……(《請允輔臣乞休疏》,見《薑齋逸文》)
他們大抵已對永曆政權失望了,所以意在懇求恩準嚴氏引退以全餘生.疏上不報,嚴起恆被繼續留用,而金堡等也因高必正(高一功)的努力被釋出獄.儒家古訓,君臣合義,三諫不從便諫道已窮,君臣義絕,於是王夫之與董雲驤掛冠而去.
臨行,他到金堡臥舟去看望遍體鱗傷的金堡,作詩互勉.夫之詩雲:
挑燈說鬼亦無聊,飽食長眠未易消.
雲壓江心天渾噩,虱居豕背地冤饒.
禍來隻有膠投漆,疾在生憎蝶與鰷.
劣得狂明爭一笑,虛舟虛穀盡逍遙.
王夫之離開梧州行在時是永曆四年七月,算來他在行人司隻待了半年.現在在人生的旅途上他走到了一個進退維穀的地步,大明遺臣至此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一條是投降,清人的政策還是比較寬容的,降將降臣大多還能混個一官半職,分享一份小小的富貴;另一條就是高蹈肥囗,落發為僧,佯狂為奴,生活清苦一點,靈魂卻幹淨一些.王夫之決定做隱士了.他當時剛滿30歲,在流逝了的歲月中,他心裏燃燒著種種的希望,小時候他做過科舉入仕、致君堯舜的夢,後來也做過鐵馬金戈、收複河山的夢,而今是大夢初醒,一切顯得是那麽空幻虛無,他想起兒時父親的訓海,跌足而嘆曰:"嗚乎,先君之訓,如日在天,使夫之能率若不忘,庚寅之役,當不致與匪人力爭,拂衣以適.或得技草淩危,以頸血效嵇侍中濺禦衣,何至棲遲歧路,至於今日求一片幹淨土以死而不得哉?"(《家世節錄》)從永曆五年(1651年,順治八年)起,王夫之開始了為時40餘年的隱居生活.
最初十年間,為了躲避清人的緝拿,他流徙不定,在祁、邵間朋友家中躑躅二三年.
順治十一年(1654)移居常寧西莊園,由友人王文儼供給飲食,教授鄉人《春秋》.
順治十四年(1657)返迴衡陽,由於在張獻忠入湘時,他避兵南嶽,結識了不少釋家弟子,於是長居雙髻峰寺院之中,直到順治十七年(1660),才定居在湘西金蘭鄉茱萸塘,初造小屋,名叫"敗葉廬",次築"觀生居".越十二年,再徙石船山下,去觀生居二裏許,因裏人舊址築湘西草堂,並自號"船山".在這十年流浪生活中,他吃了不少苦,常寧諸生王祥隆有詩描寫這時期工夫之的生活狀況:"美人坐清湘,閑吟複長嘯.十旬五得飢,體臒容愈少.冠蓋時叩門,千金不一笑.道逢衣褐遊,風雨憐同調……"有一段時間風聲吃緊,他不得不變易姓名,混跡於語人之中.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