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誌慕古人聞道晚 學運當世問津遲
劉宗周被革職後,閑居講學達四年之久.在這一時期,明代閉禍達到頂峰.東林、首善等講學書院被毀,並榜東林黨人姓名於天下.很多士大夫被削籍為民、逮捕入獄甚至被處死,知識界遭受到空前浩劫.天啟五年(1625)七月,楊漣、左光鬥、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等"六君子"先後被魏忠賢掠殺於鎮撫司獄中.這六人之中,有好幾位都是劉宗周的密友.劉宗周知道他們的死訊,以悲憤的心情寫了一篇《吊六君子賦》.隨後,密友高攀龍自沉於止水,黃尊素也被殺害.
劉宗周本人也被列入了黑名單.不久熹宗崩,信王朱由檢嗣位,改元崇禎,大赦天下,解除了黨禁,斥逐閹黨,為死難者恢複名譽,給還削籍諸臣官誥.劉宗周才幸免於難,被起用為順天府尹.崇禎即位之初,即欲改弦更張,勵精圖治,朝政出現了一些新氣象,明朝的社稷似乎有了一線新希望.劉宗周飽含熱情,來到北京,上《麵恩預矢責難之義以致君堯舜疏》,希望崇禎"超然遠覽,以堯舜之學,行堯舜之道",崇禎認為這是迂闊之言.崇禎求治心急,人才、餉糧、流寇、邊患等常縈繞在心,希望群臣能拿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劉宗周卻認為這些都是刑名之術,近於功利,人主應以仁義為本.因議論不合,他隻作了一年順天府尹,就告病迴鄉,與陶爽齡成立"證人社",會集同誌講學.會期定於每月的三日這天,辰集午散.劉宗周撰定《證人社約》,分為學撤、會儀、約言、約戒四部分,作為證人社的章程.後來劉宗周將證人社曆次會講編為《證人社語錄》.
這以後,劉宗周又獨自講學,先後著《第一義》等說,輯《鄉約小相編》、《劉氏宗約》、《聖學宗要》,著《證人小譜》,又輯《孔孟合壁》、《五子連珠》
等書,一方麵對程朱陸王的學說進行篩選,另一方麵繼續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學術活動,完善自己的哲學思想.
崇禎九年(1636),朝廷詔升劉宗周為工部左侍郎.此時東北滿洲已建國號為清,日益強大;明王朝內部人民起義已經如火如荼,江山已搖搖欲墜,崇禎求治的希望化為泡影.劉宗周多年賦閑,對明王朝的痼疾了解得很清楚.冰凍三日,非一日之寒,急功近利,是無法解決國家的根本問題的.他希望能從皇帝本人做起,先修德治心,親近儒臣,這才是為治的根本.他向崇禎上《痛切時艱直陳轉亂為治之機以仰紓宵旰疏》,曆數從前弊政,請崇禎帝更調化瑟.他說:
抑臣聞之,有天德者然後可以語王道,其要在於懼獨.故聖人之道,非事事而求之也.臣願皇上視朝之暇,時近儒臣,聽政之餘,益被經史,日講求二帝三王之學,求其獨體而慎之,則中和位育,庶幾不遠於此而得之.
劉宗周向崇禎推銷自己的"慎獨"之學,崇禎帝當然不會感興趣.這位後來的亡國之君急求嚮往的是如果打退清兵,平息內亂,如何籌集軍餉,解決財政危機.
他認為劉宗周的話是迂闊無用的陳詞濫調.疏中劉宗周對他的所作所為加以批評,這位剛愎自用的皇帝不想再聽逆耳之言,龍顏大怒,傳諭內閣,想加以重處.後來他又想,劉宗周素有清名,不妨放他一馬,我也樂得一個能容直言的名聲.劉宗周才得以平安過關.
也許作名儒比作名臣容易一些,劉宗周入朝後,很有些勉為其難.他在給兒子劉伯的信中說:
勉強拜命,真如牽羊人屠肆耳.及既拜命,則不便再容易抽身,隻得以老病之身許之君父,意欲得當以報君恩,以了生平耿耿之懷,是以有前日之疏.
既然入了朝廷;食了君家的俸祿,就要為朝廷分憂.但犯顏直言吧,人家認為迂闊,不高興,不說吧,又對不起自己作為孔孟之徒的良心.劉宗周就是以這種心情,勉強入仕.他始終認為,人心為禍之烈,皇帝躬親庶務之非,必須自去其聰明,慎獨用賢,昭世教以正人心,崇儒重道,始可救衰亡於萬一.但他對國家大事的關切,得不到皇帝的賞識.這時有人上疏說"劉宗周才謂不足而道學有餘,主治未獲經綸之益,甄士殊多砥礪之功",於是劉宗周再次告病求歸.行至德州,上《微臣身切時艱敢因去國之轍恭申慰悃兼附芻蕘之獻疏》,極言賢奸顛倒,任用匪人之禍,崇禎大怒,降旨:"劉宗周明係比私敵政,顛倒是非,姑著革職為民!"政治上的失意,卻換來了學術上的豐收.劉宗周從宦海漩渦之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的時間投入講學與著述之中.在他的學術主張中,"誠意"、"慎獨"始終占據了重要地位.但直到這時,他才把自己關於《大學》"誠意"、《中庸》"已發"、"未發"的學說向學者係統地公開,劉宗周的哲學思想已臻於定型.
崇禎十一年(1638),劉宗周完成了《陽明先生傳信錄》一書的刪定.他做這項工作的目的,是要糾正王學末流之弊,故選錄他認為功夫最切近、最合於王陽明早年篤實精神的部分,並加了按語,反覆辨析,澄清混亂.早在天啟六、七年間,劉宗周就輯過《皇明道統錄》一書,共七卷,體裁仿朱熹《名臣言行錄》,首記平生行履,次抄語錄,末附斷語,褒貶俱出獨見.該書對當世推為大儒的薛(王宣)、陳獻章、羅欽順、王畿等人都有貶詞,而對曹端、胡居仁、陳選、蔡清、王守仁、呂(木冉)諸人無間言.當時他特別推崇王陽明,說:
先生承絕學於詞章訓治之後,一反求諸心而得其所性之覺日良知,因示人以求端用力之要日致良知.良知為知,見知不囿於聞見;致良知為行,見行不滯於方隅.
</br>
劉宗周被革職後,閑居講學達四年之久.在這一時期,明代閉禍達到頂峰.東林、首善等講學書院被毀,並榜東林黨人姓名於天下.很多士大夫被削籍為民、逮捕入獄甚至被處死,知識界遭受到空前浩劫.天啟五年(1625)七月,楊漣、左光鬥、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等"六君子"先後被魏忠賢掠殺於鎮撫司獄中.這六人之中,有好幾位都是劉宗周的密友.劉宗周知道他們的死訊,以悲憤的心情寫了一篇《吊六君子賦》.隨後,密友高攀龍自沉於止水,黃尊素也被殺害.
劉宗周本人也被列入了黑名單.不久熹宗崩,信王朱由檢嗣位,改元崇禎,大赦天下,解除了黨禁,斥逐閹黨,為死難者恢複名譽,給還削籍諸臣官誥.劉宗周才幸免於難,被起用為順天府尹.崇禎即位之初,即欲改弦更張,勵精圖治,朝政出現了一些新氣象,明朝的社稷似乎有了一線新希望.劉宗周飽含熱情,來到北京,上《麵恩預矢責難之義以致君堯舜疏》,希望崇禎"超然遠覽,以堯舜之學,行堯舜之道",崇禎認為這是迂闊之言.崇禎求治心急,人才、餉糧、流寇、邊患等常縈繞在心,希望群臣能拿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劉宗周卻認為這些都是刑名之術,近於功利,人主應以仁義為本.因議論不合,他隻作了一年順天府尹,就告病迴鄉,與陶爽齡成立"證人社",會集同誌講學.會期定於每月的三日這天,辰集午散.劉宗周撰定《證人社約》,分為學撤、會儀、約言、約戒四部分,作為證人社的章程.後來劉宗周將證人社曆次會講編為《證人社語錄》.
這以後,劉宗周又獨自講學,先後著《第一義》等說,輯《鄉約小相編》、《劉氏宗約》、《聖學宗要》,著《證人小譜》,又輯《孔孟合壁》、《五子連珠》
等書,一方麵對程朱陸王的學說進行篩選,另一方麵繼續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學術活動,完善自己的哲學思想.
崇禎九年(1636),朝廷詔升劉宗周為工部左侍郎.此時東北滿洲已建國號為清,日益強大;明王朝內部人民起義已經如火如荼,江山已搖搖欲墜,崇禎求治的希望化為泡影.劉宗周多年賦閑,對明王朝的痼疾了解得很清楚.冰凍三日,非一日之寒,急功近利,是無法解決國家的根本問題的.他希望能從皇帝本人做起,先修德治心,親近儒臣,這才是為治的根本.他向崇禎上《痛切時艱直陳轉亂為治之機以仰紓宵旰疏》,曆數從前弊政,請崇禎帝更調化瑟.他說:
抑臣聞之,有天德者然後可以語王道,其要在於懼獨.故聖人之道,非事事而求之也.臣願皇上視朝之暇,時近儒臣,聽政之餘,益被經史,日講求二帝三王之學,求其獨體而慎之,則中和位育,庶幾不遠於此而得之.
劉宗周向崇禎推銷自己的"慎獨"之學,崇禎帝當然不會感興趣.這位後來的亡國之君急求嚮往的是如果打退清兵,平息內亂,如何籌集軍餉,解決財政危機.
他認為劉宗周的話是迂闊無用的陳詞濫調.疏中劉宗周對他的所作所為加以批評,這位剛愎自用的皇帝不想再聽逆耳之言,龍顏大怒,傳諭內閣,想加以重處.後來他又想,劉宗周素有清名,不妨放他一馬,我也樂得一個能容直言的名聲.劉宗周才得以平安過關.
也許作名儒比作名臣容易一些,劉宗周入朝後,很有些勉為其難.他在給兒子劉伯的信中說:
勉強拜命,真如牽羊人屠肆耳.及既拜命,則不便再容易抽身,隻得以老病之身許之君父,意欲得當以報君恩,以了生平耿耿之懷,是以有前日之疏.
既然入了朝廷;食了君家的俸祿,就要為朝廷分憂.但犯顏直言吧,人家認為迂闊,不高興,不說吧,又對不起自己作為孔孟之徒的良心.劉宗周就是以這種心情,勉強入仕.他始終認為,人心為禍之烈,皇帝躬親庶務之非,必須自去其聰明,慎獨用賢,昭世教以正人心,崇儒重道,始可救衰亡於萬一.但他對國家大事的關切,得不到皇帝的賞識.這時有人上疏說"劉宗周才謂不足而道學有餘,主治未獲經綸之益,甄士殊多砥礪之功",於是劉宗周再次告病求歸.行至德州,上《微臣身切時艱敢因去國之轍恭申慰悃兼附芻蕘之獻疏》,極言賢奸顛倒,任用匪人之禍,崇禎大怒,降旨:"劉宗周明係比私敵政,顛倒是非,姑著革職為民!"政治上的失意,卻換來了學術上的豐收.劉宗周從宦海漩渦之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的時間投入講學與著述之中.在他的學術主張中,"誠意"、"慎獨"始終占據了重要地位.但直到這時,他才把自己關於《大學》"誠意"、《中庸》"已發"、"未發"的學說向學者係統地公開,劉宗周的哲學思想已臻於定型.
崇禎十一年(1638),劉宗周完成了《陽明先生傳信錄》一書的刪定.他做這項工作的目的,是要糾正王學末流之弊,故選錄他認為功夫最切近、最合於王陽明早年篤實精神的部分,並加了按語,反覆辨析,澄清混亂.早在天啟六、七年間,劉宗周就輯過《皇明道統錄》一書,共七卷,體裁仿朱熹《名臣言行錄》,首記平生行履,次抄語錄,末附斷語,褒貶俱出獨見.該書對當世推為大儒的薛(王宣)、陳獻章、羅欽順、王畿等人都有貶詞,而對曹端、胡居仁、陳選、蔡清、王守仁、呂(木冉)諸人無間言.當時他特別推崇王陽明,說:
先生承絕學於詞章訓治之後,一反求諸心而得其所性之覺日良知,因示人以求端用力之要日致良知.良知為知,見知不囿於聞見;致良知為行,見行不滯於方隅.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