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窮究"五經"
吳澄到了晚年,更加專心致誌,窮究"五經".在總結數十年治經成果的基礎上,著力撰寫了《五經纂言》,完成了經學史上的一大壯舉,實現了他終生研究經學的宏願.
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吳澄漫遊宜黃(今江西宜黃縣),入山留居五峰僧舍,曆時六月有餘,修成《易纂言》.五年(1318)春,吳澄除集賢直學士,特升奉議大夫,朝廷當即委派集賢修撰虞集奉詔前往江西迎致.吳澄應召,於五月啟程,八月到達儀真(今江蘇儀征縣),突然疾病發作,不能前行,隻得暫時滯留淮南.
十一月寓居建康(今江蘇南昌市),修成《書纂言》以後返家.
元英宗至三年(1323),朝中元老大臣一致舉薦吳澄為當代天下儒士之冠,故有旨超授翰林學士、知製誥同修國史,進階太中大夫,並委派直省合人劉布囗齊奉敕前去聘召.舍人到了崇仁,代皇帝向吳澄殷勤致意,還說:"皇上固知先生年事已高,所以來召者,必欲見先生,宜毋以此為辭!"吳澄拜命即行,於五月抵達京師,六月入翰林院就任.七月,詔令吳澄撰寫《金書佛經序》,以資皇室追薦冥福之用.他頗有異議,後因皇帝駕崩而止.
泰定元年(1324)二月,朝廷採納江浙行省左丞趙簡的建議,大開經筵進講.
中書平章政事張珪主持講席,分派吳澄擔任經學講官.三月,吳澄為泰定帝講述《中庸》"舜其大孝"章以及《資治通鑑》數條.由於他進講時言溫氣和,經旨敷暢,頗得古人勸講之體,因此使皇上聽後甚為滿意.七月,吳澄奉詔纂修《英宗實錄》.次年十二月,纂修事畢,吳澄又告病還鄉.
泰定三年(1326).張掛上疏皇帝,懇請起用吳澄.他說.
翰林學士吳澄,心正而量遠,氣充而神和,博考於事物之賾而達乎聖賢之蘊,致察於踐履之微而極乎神化之妙,正學真傳,深造自得,實與末俗盜名欺世者霄壤不同.粵自布衣,一再收召,超擢學士,有識君子不以為過.前當講明創切,溫潤完厚,康健聰明,經學之師,當代寡二.雖蒙恩賜存撫,為禮甚優,然合召還,資其學問,良非小補.
於是,泰定帝下詔加授吳澄為資善大夫,仍任翰林學士,知製誥同修國史,但吳澄終究稱病未赴.
吳澄閑居故裏,依然一如既往地精心研究"五經",繼《易纂言》、《書纂言》
之後,他又陸續修成了《詩纂言》、《春秋纂言》、《禮記纂言》、《易纂言外翼》
等書.元順帝元統元年(1333)六月,吳澄不幸感冒得疾,家人延醫診治無效,曆時數日竟與世長辭.噩耗傳至朝廷,有旨加贈資德大夫、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左丞上護軍,追封臨川郡公,諡曰文正.
吳澄終生治經,孜孜不倦,從年輕時校訂"五經",到中年又"採拾群言","以己意論斷",再"條加記敘",並努力探索朱熹研究五經"未盡之意",直至晚年方才修成《五經纂言》.除了《詩纂言》而外,其餘《易纂言》、《書纂言》、《禮記纂言)、《春秋纂言》四種以及《易纂言外翼》、《儀禮逸經傳》、《孝經定本》、《道德真經注》等書,均為《四庫全書》所著錄.黃宗羲季子黃百家在《宋元學案·草廬學案》中評贊曰:"朱子門人多習成說,深通經術者甚少.草廬《五經纂言》,有功經術,接武建陽(朱熹),非北溪(陳淳,朱熹"高弟"之一)諸人可及也."
的確如此,吳澄撰修《五經纂言》,在編次整理經文的同時,還特別對其內容從義理方麵加以疏解,深入探討其微言大義,發明張大朱熹之說.他擺脫了漢唐局限於文字訓詁的治經方法,在五經研究上完成了由漢、唐的典製訓詁轉入宋元的義理疏注這一發展過程.毋庸置疑,這確是"朱子門人所不及"的經學成就.即使在元代,研究五經者雖然不乏其人,但唯有吳澄的成就最為顯著.
八、草廬學說
吳澄與許衡同為元代名儒,當時號稱"北有許衡,南有吳澄".許衡主要是承傳程、朱之學,而吳澄則主要是折衷朱、陸之學.《宋元學案·草廬學案》將吳澄列為"朱熹四傳"、"象山私淑".全祖望說:"草廬出於雙峰(饒魯),固朱學也,其後亦兼主陸學";"然草廬之著書,則終近乎朱".(《宋元學案》卷92)吳澄,就其師授而言,當是朱學人物,所著《五經纂言》,也是"接武建陽(朱熹)";但從其論學實際來看,吳澄又是元代"和會朱陸"的突出人物.對於朱、陸之學,他既看到了其相同的一麵,也看到了其相異的一麵,他企圖解決朱、陸之間的矛盾,進而和會朱、陸.在理學上,吳澄確實談了不少朱學的內容;但對於朱、陸的分歧,他又基本否定了朱熹的"道問學"論,而接受了陸學的本心論,提倡讀書問學當以陸象山的"尊德性"為本,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朱熹哲學方法與體係的矛盾.因此,草廬學說是折衷朱、陸的產物.
以下分別從道統論、天道觀、心性說三個主要的方麵,對吳澄的理學思想進行簡要的論析.
道統論儒家道統說,始於唐代古文家韓愈.韓愈為了闢佛反老,特提出儒家聖人傳道的道統.此說一倡,遂為後世儒家所祖述,道統也就成了儒學名流自謂得孔門心傳、以抬高自己身價的工具.程頤、朱熹、陸九淵等人就是如此,吳澄則更有甚之.他19歲作《道統圖》,便慨然以接武朱熹繼承道統自任.對於道統,吳澄曾有這樣的論述:
道之大原出於天,神聖繼之.堯舜而上,道之元也;堯舜而下,其亨也;誅泅鄒魯,其利也;鐮洛關閩,其貞也.分而言之,上古則羲皇其元,堯舜其亨,禹湯其利,文武周公其貞乎!中古之統,仲尼其元,顏曾其亨,子思其利,孟子其貞唿!
</br>
吳澄到了晚年,更加專心致誌,窮究"五經".在總結數十年治經成果的基礎上,著力撰寫了《五經纂言》,完成了經學史上的一大壯舉,實現了他終生研究經學的宏願.
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吳澄漫遊宜黃(今江西宜黃縣),入山留居五峰僧舍,曆時六月有餘,修成《易纂言》.五年(1318)春,吳澄除集賢直學士,特升奉議大夫,朝廷當即委派集賢修撰虞集奉詔前往江西迎致.吳澄應召,於五月啟程,八月到達儀真(今江蘇儀征縣),突然疾病發作,不能前行,隻得暫時滯留淮南.
十一月寓居建康(今江蘇南昌市),修成《書纂言》以後返家.
元英宗至三年(1323),朝中元老大臣一致舉薦吳澄為當代天下儒士之冠,故有旨超授翰林學士、知製誥同修國史,進階太中大夫,並委派直省合人劉布囗齊奉敕前去聘召.舍人到了崇仁,代皇帝向吳澄殷勤致意,還說:"皇上固知先生年事已高,所以來召者,必欲見先生,宜毋以此為辭!"吳澄拜命即行,於五月抵達京師,六月入翰林院就任.七月,詔令吳澄撰寫《金書佛經序》,以資皇室追薦冥福之用.他頗有異議,後因皇帝駕崩而止.
泰定元年(1324)二月,朝廷採納江浙行省左丞趙簡的建議,大開經筵進講.
中書平章政事張珪主持講席,分派吳澄擔任經學講官.三月,吳澄為泰定帝講述《中庸》"舜其大孝"章以及《資治通鑑》數條.由於他進講時言溫氣和,經旨敷暢,頗得古人勸講之體,因此使皇上聽後甚為滿意.七月,吳澄奉詔纂修《英宗實錄》.次年十二月,纂修事畢,吳澄又告病還鄉.
泰定三年(1326).張掛上疏皇帝,懇請起用吳澄.他說.
翰林學士吳澄,心正而量遠,氣充而神和,博考於事物之賾而達乎聖賢之蘊,致察於踐履之微而極乎神化之妙,正學真傳,深造自得,實與末俗盜名欺世者霄壤不同.粵自布衣,一再收召,超擢學士,有識君子不以為過.前當講明創切,溫潤完厚,康健聰明,經學之師,當代寡二.雖蒙恩賜存撫,為禮甚優,然合召還,資其學問,良非小補.
於是,泰定帝下詔加授吳澄為資善大夫,仍任翰林學士,知製誥同修國史,但吳澄終究稱病未赴.
吳澄閑居故裏,依然一如既往地精心研究"五經",繼《易纂言》、《書纂言》
之後,他又陸續修成了《詩纂言》、《春秋纂言》、《禮記纂言》、《易纂言外翼》
等書.元順帝元統元年(1333)六月,吳澄不幸感冒得疾,家人延醫診治無效,曆時數日竟與世長辭.噩耗傳至朝廷,有旨加贈資德大夫、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左丞上護軍,追封臨川郡公,諡曰文正.
吳澄終生治經,孜孜不倦,從年輕時校訂"五經",到中年又"採拾群言","以己意論斷",再"條加記敘",並努力探索朱熹研究五經"未盡之意",直至晚年方才修成《五經纂言》.除了《詩纂言》而外,其餘《易纂言》、《書纂言》、《禮記纂言)、《春秋纂言》四種以及《易纂言外翼》、《儀禮逸經傳》、《孝經定本》、《道德真經注》等書,均為《四庫全書》所著錄.黃宗羲季子黃百家在《宋元學案·草廬學案》中評贊曰:"朱子門人多習成說,深通經術者甚少.草廬《五經纂言》,有功經術,接武建陽(朱熹),非北溪(陳淳,朱熹"高弟"之一)諸人可及也."
的確如此,吳澄撰修《五經纂言》,在編次整理經文的同時,還特別對其內容從義理方麵加以疏解,深入探討其微言大義,發明張大朱熹之說.他擺脫了漢唐局限於文字訓詁的治經方法,在五經研究上完成了由漢、唐的典製訓詁轉入宋元的義理疏注這一發展過程.毋庸置疑,這確是"朱子門人所不及"的經學成就.即使在元代,研究五經者雖然不乏其人,但唯有吳澄的成就最為顯著.
八、草廬學說
吳澄與許衡同為元代名儒,當時號稱"北有許衡,南有吳澄".許衡主要是承傳程、朱之學,而吳澄則主要是折衷朱、陸之學.《宋元學案·草廬學案》將吳澄列為"朱熹四傳"、"象山私淑".全祖望說:"草廬出於雙峰(饒魯),固朱學也,其後亦兼主陸學";"然草廬之著書,則終近乎朱".(《宋元學案》卷92)吳澄,就其師授而言,當是朱學人物,所著《五經纂言》,也是"接武建陽(朱熹)";但從其論學實際來看,吳澄又是元代"和會朱陸"的突出人物.對於朱、陸之學,他既看到了其相同的一麵,也看到了其相異的一麵,他企圖解決朱、陸之間的矛盾,進而和會朱、陸.在理學上,吳澄確實談了不少朱學的內容;但對於朱、陸的分歧,他又基本否定了朱熹的"道問學"論,而接受了陸學的本心論,提倡讀書問學當以陸象山的"尊德性"為本,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朱熹哲學方法與體係的矛盾.因此,草廬學說是折衷朱、陸的產物.
以下分別從道統論、天道觀、心性說三個主要的方麵,對吳澄的理學思想進行簡要的論析.
道統論儒家道統說,始於唐代古文家韓愈.韓愈為了闢佛反老,特提出儒家聖人傳道的道統.此說一倡,遂為後世儒家所祖述,道統也就成了儒學名流自謂得孔門心傳、以抬高自己身價的工具.程頤、朱熹、陸九淵等人就是如此,吳澄則更有甚之.他19歲作《道統圖》,便慨然以接武朱熹繼承道統自任.對於道統,吳澄曾有這樣的論述:
道之大原出於天,神聖繼之.堯舜而上,道之元也;堯舜而下,其亨也;誅泅鄒魯,其利也;鐮洛關閩,其貞也.分而言之,上古則羲皇其元,堯舜其亨,禹湯其利,文武周公其貞乎!中古之統,仲尼其元,顏曾其亨,子思其利,孟子其貞唿!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