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陳亮集·文集》卷20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下一篇 迴目錄


    心學祖師 陸九淵


    (1139—1192)


    宋明理學在南宋時期,分化為"理學"和"心學"兩個係統,陸九淵是"心學"的創始人.理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講,是指宋明時期,以研究儒學經典"四書"、"五經"之義理的"義理之學";從狹義上講,是指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共稱.因為無論程朱之學或陸王之學,都把"理"(或稱天理)作為其學說的核心範疇.理學是後期封建社會中占居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是中國封建社會地主階級思想意識的集中體現,它對中國曆史發展的影響是十分深刻和巨大的.作為理學中的"心學"一係創始人的陸九淵,自然在中國思想史和學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豪門苗裔 聰穎早悟誌氣高


    陸九淵,字子靜,生於宋高宗紹興九年(1139年),卒於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江西撫州金溪(今江西臨川縣)人.由於他在中年以後,到貴溪的象山居住講學,又自號"象山居士",故學者稱他為象山先生.


    據《象山先生行狀》記載,陸九淵的遠祖為媯姓,戰國時期,取代薑姓齊國的田氏先祖敬仲(田完),就是媯姓之後裔,所以陸家的祖先又姓田.陸九淵家族一係,是齊宣王之少子元侯田通傳下來的,因當時四通的封地在平原盤縣陸鄉,他於此定居,故改為陸姓.自四通下傳至第42代的陸希聲(陸九淵的八世祖),做了唐昭宗的宰相.五代末期,陸家因避戰亂,才遷徙到江西撫州的金溪,購置產業,是當地聲望很高的豪族大姓.但是,從陸九淵的高祖到他父親四代,都沒有人做官,這是陸家處於衰落的時期.陸九淵為其弟九敘所寫的墓誌銘中說:"家素貧,無田業,自先世為藥肆以養生."(《陸象山全集》卷28)又說:"吾家素無田,蔬園不盈十畝."(《陸(九皋)修職墓表》,同上卷28)他們主要是靠開藥店的生意來維持生活.不過,這個沒落的官僚世族家庭,傳到陸九淵這一代,由於他的二哥陸九敘善於經營,經濟狀況又大有好轉,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了.


    陸九淵的父親名賀,生九淵兄弟六人,陸九淵最小,他的四哥九韶、五哥九齡,都是當時較有名氣的理學家.陸家也是世代崇尚儒學的,陸九淵的高祖陸有程,就是一位"博學,於書無所不觀"的學者;曾祖"能世其業,寬厚有容";其祖父陸晉"好釋老";其父親陸賀也是一位典型的儒生.(上引均見於《象山全集》卷27)


    陸家世代謹守禮義,是一個典型的宗法製家族.九淵的父親陸賀"究心典籍見於躬行,酌先儒冠,昏喪祭之禮行之家,家道之整著聞鄉裏."(同上)完全按照封建製度的禮儀來整治家風,後來孝宗皇帝讚揚說:"陸九淵滿門孝弟者也."(《象山全集》卷36《年譜盯這個典型的封建宗法製家族,在《宋元學案》卷57中有如下介紹:


    其家累世義居.一人最長者為家長,一家之事聽命焉.歲選子弟,分任家事,凡田疇、租稅、出內(納)、庖爨、賓客之事,各有主者.先生(陸九韶)以諷誡之辭為韻語.晨興,家長率眾子弟謁先祠畢,擊鼓誦其辭,使列聽之.子弟有過,家長會眾子弟而訓之.不改,則撻之.終不改,度不可容,是言之官府,屏之遠方焉.


    上述介紹表明,家規十分嚴格的陸氏家族,是完全按照宗法製度管教族人.陸九淵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訓練出來的封建禮教之代表人物,由於他能嚴格奉行這個製度,所以《年譜》說他"事繼母(其生母早在他幼年時即逝去),與諸兄曲盡孝道."由於九淵兄弟有孝親的名聲,所以其一家都受到宋孝宗的讚揚.


    陸九淵自幼聰明好學,是一個早熟兒童,《行狀》說他幼年時期不喜歡遊玩,"敬重如成人".他善於思考,"遇事物必致問",三四歲時,"一日忽問:‘天地何所窮際’?"其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寢食."五六歲時,"聞人誦伊川語,自覺若傷我者,亦嚐問人曰:‘伊川之言,奚與孔子孟子之言不類?’"(上引均見《象山全集》卷33《行狀》)開始懷疑程頤的學說,認為同孔孟不一致.這說明他很善於思考,在學習中能夠提出問題,具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不受權威的束縛.


    這種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對他後來能夠在學術研究中自成一家,有著重大的關係.


    勤學好問和早熟的陸九淵長到十六七歲時,更是少年氣盛,能為國事擔憂.


    《年譜·紹興二十四年》,陸九淵16歲:"讀三國六朝史,見夷狄亂華,又聞長上道靖康之事",便慨然剪去長長的指甲,開始學習騎馬射箭.並且說道:"吾人讀《春秋》,知中國夷狄之辨,二聖之仇可不複!所欲有甚於生,所惡有甚於死,今吾人高居優遊,亦可為恥."(《象山全集》卷36)從此便立下了抗金複國之誌.


    所謂"中國夷狄之辨"雖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然其反抗侵略、恢複統一的要求,則是符合人民的願望和利益的.對於那些不關心國家安危,隻顧眼前享樂、但求苟安一時的無義之徒,他深以為恥、這種憂國憂民的愛國思想,是值得稱讚的.


    二、功名早成 治理荊門有政績


    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陸九淵參加鄉試,以《周禮》中舉,名列第四,考官王景文對他的考卷內容十分滿意,筆批說:"毫發無遺恨,波瀾獨老成."這表明,青年時期的陸九淵,不僅學問很好,並且已經成熟了.宋孝宗幹道七年(1171年)再參加鄉試,又以《易經》中舉.次年赴京應南官試,一舉中了進士,當時主持南宮的考官就是呂祖謙,他早聞陸子靜之名,敬其人而愛其文.事隔多年後,他迴憶當時的感受說:"那時看了你的高文,頓覺心開目朗,就知道作者是江西陸子靜了(《象山全集》卷33《行狀》).此後,陸九淵在學術界的名聲更大了,"時俊傑鹹從之遊,先生朝夕應酬答問,學者踵至,至不得寐."(同上)從這以後,他開始了講學生涯,同時也進入了仕途生活.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曆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曆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