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栻對他的"知行互發"作了如下的闡述:
力致聖賢之意,蓋放使學者於此二端(指知與行)兼致其力,始則據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則知念進;知之深,則行愈達.……然則聲色容包之間,灑掃應對進退之事乃致知力行之源也.(《論語解序》)
蓋致知力行,此兩者功夫互相發也.(《全集》卷19)這段話正確地指出了人們做事情在開始的時候確實是用已有的知識為指導去行動,但在行動中還可以加深和發展自己的認識,反過來,又用這種發展提高了的認識去指導行動,從而把事情做得更順利.但歸根結底,仍然是以實踐為"致知力行之源."所以他又說:"君子主於行而非以言為先也"(《全集》卷19).這裏所講的·"行"雖然僅指感性認識,即聲、色之間所得來的東西,和灑掃應對中得來的體會,但畢竟還是指的實踐活動.由此可知,張栻在其知行觀上的見解比起他的同輩來,確實是具有真知灼見的.這對當時土大夫中存在的空談義理,不務實際的流弊應該說是一劑醒腦的良藥.
四、一代理學宗師 朱熹張栻齊名
宋代理學自北宋開創,到南宋前期發展到了最高峰,其標誌之一是朱熹集"理學"之大成,其二是陸九淵開創了"心學".這是中國儒學史上的兩件大事,也是中國思想發展史上的兩件大事.在推動新儒學走向最高峰的過程中,張栻占有重要的地位.二程開創的"理學"學統,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使之發揚光大,成為當時思想意識形態的主流.朱熹同張栻在學統上同宗二程,兩人可說是誌同道合.
公元1163年8月,張栻之父、當時的主戰派宰相張浚去世,張栻護其父靈樞到潭州衡陽,於途中的船上同朱熹相遇,相與結識.朱熹聞張浚死,又專程到豫章(南昌)祭悼,並護靈至豐城(今江西中部).在船上,二人相談十分投契,朱熹對張栻的評介是"名質甚敏,學問甚正"(《朱文公續集·答羅參議》).二人從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張栻受湖南安撫使劉珙之聘,主嶽麓書院教事時,朱熹曾專程造訪.此後十多年中二人經常以書函往來的方式相互切磋.從學術政見到品評人物無所不論.特別是對《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從理解到字義、詞章,都反覆交換意見.朱烹嚐說張栻對自己"多有啟益".可惜張栻死得太早,朱熹十分惋惜地說:"使敬夫不死,則其學之所至,言之所及,又豈予之所得而知哉!"(《南軒文集序》)後來黃宗羲在《宋元學案》中說:"自南軒出,與考亭相講究,去短集長,其言語過者裁之,歸於平正"(《宋元學案》卷15).
《宋史·道學傳》說:"張栻之學,亦出程氏,既見朱熹,相與博約,又大進焉."而朱熹不但認為張栻對他"多有啟益",而且還認為"敬夫見識卓然不可及,從遊之久,反覆開益為多".並且"所見卓然,議論出人表."這說明朱熹所以能集理學之大成,也與張栻有著密切聯繫.《宋史·道學傳》將朱熹與張栻並列,這是不無道理的.
從學術成就上比較起來,張栻雖不如朱熹那樣博大精深,但從對發展儒學的貢獻上看,張栻的貢獻仍然是卓越的,一代理學宗師,張栻當之無愧.
(李剛興 撰)
主要參考書
1.宋史·道學傳》
2.《宋元學案》卷50《南軒學案》
3.南軒全集》
4.《宋元學案》卷4《五峰學案》
5.《朱文公集》
6.張栻《論語解》
7.中華書局:《陳亮集》
8.侯外廬等主編《宋明理學史》第10章
9.賈順先《宋明理學新探》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下一篇 迴目錄
婺學之祖 呂祖謙
(1137——1181)
呂祖謙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華)人,生於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年),卒於宋孝宗淳照八年(1181年),人稱東萊先生.與朱熹、張栻齊名,同被尊為"東南三賢","鼎立為世師",是南宋時期著名的理學大家之一.他所創立的"婺學",也是當時頗具影響的學派之一.
一、世代宿儒 家有中原文化之傳
呂祖謙出生於一個儒學和官僚世家,其先祖本東萊(今安徽壽縣)人,六世祖時遷至開封.北宋時期著名的大官僚呂公著即呂祖謙的五世祖,從這時起,呂家便開始成為顯揚於世的儒學世家.自呂公著開始,其家族"登學案者七世十七人"(《宋元學案》卷19《範呂諸儒學案》),全祖望考證說:
考正獻(呂公著)子希哲、希純,為安定(宋初大儒胡瑗)門人,而希哲自為《滎陽學案》,榮陽子切問,亦見學案.又和問,廣問及從子稽中、堅中、硼中,別見《和靖學案》,滎陽孫本中及從子大器、大倫、大猷、大同,為《紫微學案》
紫微之從孫祖謙、祖儉、祖泰,又別為《東萊學案》.共十七人,凡七世.(同上)這個著名的宋代儒學世家,許多家族成員都是很有名望的儒家學者,同被選入《宋元學案》,名列儒學史冊.呂祖謙的六世祖呂夷簡,做過宋仁宗的宰相,封申國公(後徙許國公),顯揚於時,五世祖呂公著,在此宋仁宗、英宗時曆任天章閣待製等職,神宗時為禦史中丞,哲宗時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死後贈申國公,是著名儒師胡援的學生,自己也是有名的儒家學者.呂公著之子呂希哲在神宗朝曆任崇政殿說書、知州等職,為北宋儒林中有名的學者之一,《宋元學案》對其人專立《榮陽學案》.公著次子希績、三子希哲是著名象數學家邵伯溫的學生,均為儒林學者.希哲之子好問、切問亦名列學案(《榮陽學案》中有傳).好問在欽宗時,官至尚書右丞,恩封東萊郡侯.祖謙的伯父呂本中,官中書舍人,兼權直學士院,南宋著名詩人,也是儒學名流之一,世稱東萊先生(後人稱昌本中為大東萊,稱呂祖謙為小東萊),其學說及生平見於《宋元學案》卷36《紫微學案》.
</br>
力致聖賢之意,蓋放使學者於此二端(指知與行)兼致其力,始則據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則知念進;知之深,則行愈達.……然則聲色容包之間,灑掃應對進退之事乃致知力行之源也.(《論語解序》)
蓋致知力行,此兩者功夫互相發也.(《全集》卷19)這段話正確地指出了人們做事情在開始的時候確實是用已有的知識為指導去行動,但在行動中還可以加深和發展自己的認識,反過來,又用這種發展提高了的認識去指導行動,從而把事情做得更順利.但歸根結底,仍然是以實踐為"致知力行之源."所以他又說:"君子主於行而非以言為先也"(《全集》卷19).這裏所講的·"行"雖然僅指感性認識,即聲、色之間所得來的東西,和灑掃應對中得來的體會,但畢竟還是指的實踐活動.由此可知,張栻在其知行觀上的見解比起他的同輩來,確實是具有真知灼見的.這對當時土大夫中存在的空談義理,不務實際的流弊應該說是一劑醒腦的良藥.
四、一代理學宗師 朱熹張栻齊名
宋代理學自北宋開創,到南宋前期發展到了最高峰,其標誌之一是朱熹集"理學"之大成,其二是陸九淵開創了"心學".這是中國儒學史上的兩件大事,也是中國思想發展史上的兩件大事.在推動新儒學走向最高峰的過程中,張栻占有重要的地位.二程開創的"理學"學統,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使之發揚光大,成為當時思想意識形態的主流.朱熹同張栻在學統上同宗二程,兩人可說是誌同道合.
公元1163年8月,張栻之父、當時的主戰派宰相張浚去世,張栻護其父靈樞到潭州衡陽,於途中的船上同朱熹相遇,相與結識.朱熹聞張浚死,又專程到豫章(南昌)祭悼,並護靈至豐城(今江西中部).在船上,二人相談十分投契,朱熹對張栻的評介是"名質甚敏,學問甚正"(《朱文公續集·答羅參議》).二人從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張栻受湖南安撫使劉珙之聘,主嶽麓書院教事時,朱熹曾專程造訪.此後十多年中二人經常以書函往來的方式相互切磋.從學術政見到品評人物無所不論.特別是對《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從理解到字義、詞章,都反覆交換意見.朱烹嚐說張栻對自己"多有啟益".可惜張栻死得太早,朱熹十分惋惜地說:"使敬夫不死,則其學之所至,言之所及,又豈予之所得而知哉!"(《南軒文集序》)後來黃宗羲在《宋元學案》中說:"自南軒出,與考亭相講究,去短集長,其言語過者裁之,歸於平正"(《宋元學案》卷15).
《宋史·道學傳》說:"張栻之學,亦出程氏,既見朱熹,相與博約,又大進焉."而朱熹不但認為張栻對他"多有啟益",而且還認為"敬夫見識卓然不可及,從遊之久,反覆開益為多".並且"所見卓然,議論出人表."這說明朱熹所以能集理學之大成,也與張栻有著密切聯繫.《宋史·道學傳》將朱熹與張栻並列,這是不無道理的.
從學術成就上比較起來,張栻雖不如朱熹那樣博大精深,但從對發展儒學的貢獻上看,張栻的貢獻仍然是卓越的,一代理學宗師,張栻當之無愧.
(李剛興 撰)
主要參考書
1.宋史·道學傳》
2.《宋元學案》卷50《南軒學案》
3.南軒全集》
4.《宋元學案》卷4《五峰學案》
5.《朱文公集》
6.張栻《論語解》
7.中華書局:《陳亮集》
8.侯外廬等主編《宋明理學史》第10章
9.賈順先《宋明理學新探》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下一篇 迴目錄
婺學之祖 呂祖謙
(1137——1181)
呂祖謙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華)人,生於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年),卒於宋孝宗淳照八年(1181年),人稱東萊先生.與朱熹、張栻齊名,同被尊為"東南三賢","鼎立為世師",是南宋時期著名的理學大家之一.他所創立的"婺學",也是當時頗具影響的學派之一.
一、世代宿儒 家有中原文化之傳
呂祖謙出生於一個儒學和官僚世家,其先祖本東萊(今安徽壽縣)人,六世祖時遷至開封.北宋時期著名的大官僚呂公著即呂祖謙的五世祖,從這時起,呂家便開始成為顯揚於世的儒學世家.自呂公著開始,其家族"登學案者七世十七人"(《宋元學案》卷19《範呂諸儒學案》),全祖望考證說:
考正獻(呂公著)子希哲、希純,為安定(宋初大儒胡瑗)門人,而希哲自為《滎陽學案》,榮陽子切問,亦見學案.又和問,廣問及從子稽中、堅中、硼中,別見《和靖學案》,滎陽孫本中及從子大器、大倫、大猷、大同,為《紫微學案》
紫微之從孫祖謙、祖儉、祖泰,又別為《東萊學案》.共十七人,凡七世.(同上)這個著名的宋代儒學世家,許多家族成員都是很有名望的儒家學者,同被選入《宋元學案》,名列儒學史冊.呂祖謙的六世祖呂夷簡,做過宋仁宗的宰相,封申國公(後徙許國公),顯揚於時,五世祖呂公著,在此宋仁宗、英宗時曆任天章閣待製等職,神宗時為禦史中丞,哲宗時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死後贈申國公,是著名儒師胡援的學生,自己也是有名的儒家學者.呂公著之子呂希哲在神宗朝曆任崇政殿說書、知州等職,為北宋儒林中有名的學者之一,《宋元學案》對其人專立《榮陽學案》.公著次子希績、三子希哲是著名象數學家邵伯溫的學生,均為儒林學者.希哲之子好問、切問亦名列學案(《榮陽學案》中有傳).好問在欽宗時,官至尚書右丞,恩封東萊郡侯.祖謙的伯父呂本中,官中書舍人,兼權直學士院,南宋著名詩人,也是儒學名流之一,世稱東萊先生(後人稱昌本中為大東萊,稱呂祖謙為小東萊),其學說及生平見於《宋元學案》卷36《紫微學案》.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