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明確了《太極圖說》中,作為宇宙最初根源的"太極"是物質性的,這就可以確定周敦頤的宇宙論是唯物主義觀點.從這個觀點出發,再看看《太極圖說》


    的宇宙演化過程.《太極圖說》認為,宇宙的生成發展大致經過了如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無極而生太極"


    前麵講過,"無極"不是絕對的"無",它是宇宙最初的原始狀態,是具有物質性的,處於混飩的天地未分的萬物之胚胎.是老子所說的"樸"或"無".老子的"無"也不是絕對的空無,它是未散為"器"的"樸",是宇宙未分為具體物象時的混沌狀態,"太極則是由不具任何物象的物質"無極"演化而來的,是一種有了最初時空界限和含有分化機能的、具有運動和靜止性能的有形物質.這就是《圖說》講的"太極……動極而靜","靜極複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這是說,所謂"無極而生太極"或"自無極而太極",說明具有變化機能和初具物態的"太極",是由"無極"演化而來的.


    第二階段:從"太極"到陰陽.


    宇宙發展的第二階段是從"太極"到陰陽."太極"之中蘊含的動靜機能,使之分化為陰陽.《圖說》雲:"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這就是說,在"太極"的運動中產生了陽氣,靜止中產生了陰氣.宇宙的原初物質發展到陰陽的階段,不但有動有靜,而且動靜相互依存、相互轉化、互為其根,於是便出現了天地之判分.這就是說,天地是在物質發展到分陰分陽的階段上形成的.


    第三階段:從陰陽到五行.


    宇宙發展的第三階段,是由陰陽二氣相互作用而演化為"五行"(指構成天地萬物的五種基本物質元素,即水火本金土).《圖說》說:"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周敦頤認為,"五行"就是五氣,因為它們和陰陽一樣,也是氣的一種形態.但這是比陰陽更為高級的物質形態,它們各自具有比陰陽更為具體的形態和性質,"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物質發展到"五行"階段,出現了四季的變化,《圖說》中的"五氣順布,四時行焉",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第四階段:從"五行"的運動到萬物化生.《圖說》雲:"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幹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這是說,由"無極"之真髓同陰陽五行中的精細成分巧妙凝合,就產生了天地之間的男女、牝牡、雌雄,由陰陽二氣的交感和五行的不同特性相互作用,才出現了天地萬物,而萬物的變化和發展又是生生無窮的.


    綜上所述.周敦頤的宇宙發生論,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個公式:


    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天地萬物.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從宇宙的生成到人類的產生,都堅持了唯物主義路線,這在當時是十分可貴的思想.曆史上許多樸素唯物主義哲學家,在講宇宙自然的時候,能堅持唯物論,當他們一涉及到人類社會問題時,就不可避免地滑入了二元論或唯心論.周敦頤則不是這樣,他認為人類的化生同萬物化生一樣,也是由"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所成,人與萬物的不同之處,在於人所稟受的是"無極之真、二五之精"中最精華部分.他說."唯人也得其秀而為靈,形既生焉,神發知矣"(《圖說》)人類具有高於萬物的靈氣和思維等特性,就是因為人得到了"無極之真"和"二五之精"中的最精華部分.


    總之,周敦頤的宇宙生成發展論,自始至終都堅持了唯物主義的觀點.


    四、周子《通書》 論性命道德之本


    周敦頤的重要著作除《太極圖說》之外,還有《通書》,《通書》亦名《易通》.


    名為《易通》,說明它是一部講《易》的著作.《易通》全書40章,全文2601個字,文字十分簡約,但其論及的問題卻很廣泛和深刻.雖然是一部解《易》的書,它的風格卻不同於當時其他易說著作.這部書不對《周易》進行逐卦逐句的解說,隻是有選擇地引用了《周易》中的若幹經文,進行闡述的發揮,用以表述自己的觀點.


    《易通》所涉及的卦名隻有幹、損、益、家人、睽、複、無妄、訟、噬嗑、蒙、良等部分.他認為,《易》集中體現了天地形成的奧秘和聖人之道的高深莫測.不過,《易通》又不僅僅是一部易學著作,其中還容納和貫通了《中庸》中"誠"的思想,也涉及了《論語》、《春秋》、《大學》、《樂記》中的一些內容.《易通》也是對《太極圖說》的具體補充,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共同展現了周敦頤的理學思想.


    《易通》除進一步闡述宇宙論之外,還著重闡述了人性和道德問題.


    《易通》裏的宇宙論,同《太極圖說》基本一致,但其論述則更加詳細.《易通》強調了"誠"的概念,"誠"在全書中具有最高德性的含義.在作者看來,"誠"是宇宙的中心,又是聖人之大本.《易通》說:"誠者聖人之本,‘大哉幹元,萬物之始’,誠之源也.‘幹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純粹至善者也.’"(《誠上》)這是說,誠源於世界的最初本原,是天地萬物之本性,因此,"它就是聖人立身之德,是五常(仁、義、禮、智、信)之根本,又是"百行之原";,是至善的道德的源泉.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曆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曆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