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蓮花為"花中君子",藉以比喻自己.以為自己身雖在官,但並不追求榮華富貴,隻想做一位高尚的"君子",希望象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清遠溢香,亭亭靜植",既是一個高尚的"君子",又是一個自性清淨、佛性常住的方外之人.周敦頤的"濂溪書堂"又名"愛蓮堂".據傳,發源於廬山蓮花峰下的濂溪的水中有蓮.廬山也曾經是東晉高憎慧遠同陶淵明等人組織"蓮社"的故地,是個佛教勝地.周敦頤在這裏寫作《愛蓮說》,與佛教頗有關係,據專家們考證分析,蓮花本為佛教之花,佛經《華嚴探玄記》就用蓮花來比喻真如佛性,如書中說:"如蓮花自性開發,譬如真如自引開悟,眾生若證,則自性開發."又說:"如蓮花有四德,一香,二淨,三柔軟,四可愛,譬如真如四德,常樂我淨."《愛蓮說》表現了周敦頤思想中,接受並溶匯了佛家的佛性說,他用蓮花的特性比喻為天賦的人性至善和清淨不染.以"出於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之性,說明理想的聖人之性,說明聖人之性的至善至美.在周敦頤看來,淤泥好比那汙染人性的人慾,為達到聖人的至善境界,就必須去汙存淨,去欲存誠.這種思想也充分體現在他的《太極圖說》和《易通》之中,這是他巧妙地吸取了佛教思想,用以完善儒家人性道德論的一種表現.
周敦頤不僅受佛教思想影響較深,同時也接受了道教思想,他的《太極圖說》,就把道教的世界觀與修煉方法融和於儒家經典,是對儒家思想進行充實和再造的成果.他的新儒學思想,就是將佛、道思想中可為儒學容納的東西匯通於儒家學說的產物.朱熹稱周敦頤有仙風道骨:為周敦頤作《墓碣》的蒲宗孟說他"以仙翁隱者自詡","與高僧、僧人跨鬆夢,躡雪嶺,……彈琴吟詩,經夜不返".他自己也常常作詩,寄情於仙道之境.如在《題豐都觀三首》裏寫道:
山盤江上虯龍活,殿倚雲中洞府深.欽想真風古何在,侶鬆喬柏共蕭森.
始觀丹訣信希夷,蓋得陰陽造化機.子自母生能致主,精神合後更知微.
久厭全全樂靜元,俸微尤乏買山錢.徘徊真境不能去,且寄雲房一榻眠.
上述史料,已經能夠大致地說明周敦頤的精神風貌.後來蒲宗孟在墓碣中也說他是一個"孤風遠操,寓懷於塵埃之外,常有高棲遐遁之意"的人.
三、《太極圖說》 繪宇宙生成演化
《太極圖說》是周敦頤理學體係的主體框架,《圖說》有圖有文,以文解圖,用圖式和文字說明的方式,提綱挈領地對宇宙的發生、發展過程進行了抽象的概括.
在這篇著作中,概述了他從宇宙自然到人道性命的基本思想.這篇著作同他的《易通》互為表裏,共同構成了作為理學開山的儒家典籍.從宇宙觀上來講,以往的儒家學說,基本上還沒有從哲學高度建立起一個比較完整的宇宙發生發展模式,這項工作基本上是由周敦頤來實現的.
考前人研究,一般認為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是他以儒家經典《周易》和《禮記·禮這篇》為根據,又吸取和融會了道家及道教的一些與之有關的思想資料,按照自己的構思設計而成的.
首先看看《圖說》原文: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複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權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幹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唯人也得其秀而為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自注: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矣)而主靜(自注:無欲故靜)立人極焉.教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神鬼合其吉兇.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兇.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乘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其次看看上圖同道教經典《道藏》中的《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品圖》之《太極先天圖》的關係.
據曆代學者考證,周敦頤的《太極圖》,是他對《太極先天圖》進行改造而成的.這在史書的記載中是有據可查的.《宋史·儒林傳》說:"震(即朱震——筆者注)經學深醇,有《漢易解》雲:陳摶以先天圖傳種放;放傳穆修;穆修傳李之才;之才傳邵雍.放以河圖洛書傳李溉;溉傳許堅;許堅傳範愕昌;愕昌傳劉牧.
穆修以太極圖傳周敦頤."又據清代學者毛奇齡說,周敦頤的太極圖,與道教《參同契》作者彭曉在《參同契》中所繪製的《水火匡廓圖》、《三五至精圖》也有密切關係.他認為,《太極圖》的第二圖,就取材於《參同契》的水火匡廓圖,第三圖取材於《參同契》的三五至精圖.
黃宗炎和朱彝尊認為,周敦頤的《太極圖》本名《無極圖》.原來陳摶在華山時,把《無極圖》刻在石壁之上.
《無極圖》的最下邊一圈為玄牝之門;稍上一圈名為"煉精化氣"和"鍊氣化神";中層左木火,右金水,與中土聯絡之構圖稱為"五氣朝元";其上圈黑白相間之圓稱為"取坎填離";最上一圈名為"煉神還虛,複歸無極".黃宗炎說:
"周子得此圖而顛倒其序,更易其名,附於《大易》,以為儒者之秘傳.蓋方土之訣,在過而成丹,故從下而上.周子之意,在順而生人,故從上而下.……更最上圈煉神還虛、複歸無極之名曰無極而太極.……更其次因取坎填離之名曰陽動陰靜.……更第三圈五氣朝元之名曰三行各一性.……更第四圈煉精化氣、鍊氣化神曰幹道成男、坤道成女.……更最下圈玄牝之門名曰萬物化生."黃宗炎的考證和說明很使人信服,他揭示了周教頤是怎樣把表示方士修煉之術的《太極先天圖》改造為論說天地人物生成演化的《太極圖》.然而,事情又不是如此簡單,周敦頤是一位儒學功底很深、思想深邃的理論家,他的宇宙演化論,決不是簡單地抄襲道教煉丹術.作為宋代理學開山,他除了具有堅實而豐富的儒學知識之外,更廣泛和精要地吸收、融化了儒家以外的其他思想資料,特別是對道家、道教思想有著豐富和深刻的了解.他的理學思想體係,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巧妙地將儒、道融為一體而建立起來的.
</br>
周敦頤不僅受佛教思想影響較深,同時也接受了道教思想,他的《太極圖說》,就把道教的世界觀與修煉方法融和於儒家經典,是對儒家思想進行充實和再造的成果.他的新儒學思想,就是將佛、道思想中可為儒學容納的東西匯通於儒家學說的產物.朱熹稱周敦頤有仙風道骨:為周敦頤作《墓碣》的蒲宗孟說他"以仙翁隱者自詡","與高僧、僧人跨鬆夢,躡雪嶺,……彈琴吟詩,經夜不返".他自己也常常作詩,寄情於仙道之境.如在《題豐都觀三首》裏寫道:
山盤江上虯龍活,殿倚雲中洞府深.欽想真風古何在,侶鬆喬柏共蕭森.
始觀丹訣信希夷,蓋得陰陽造化機.子自母生能致主,精神合後更知微.
久厭全全樂靜元,俸微尤乏買山錢.徘徊真境不能去,且寄雲房一榻眠.
上述史料,已經能夠大致地說明周敦頤的精神風貌.後來蒲宗孟在墓碣中也說他是一個"孤風遠操,寓懷於塵埃之外,常有高棲遐遁之意"的人.
三、《太極圖說》 繪宇宙生成演化
《太極圖說》是周敦頤理學體係的主體框架,《圖說》有圖有文,以文解圖,用圖式和文字說明的方式,提綱挈領地對宇宙的發生、發展過程進行了抽象的概括.
在這篇著作中,概述了他從宇宙自然到人道性命的基本思想.這篇著作同他的《易通》互為表裏,共同構成了作為理學開山的儒家典籍.從宇宙觀上來講,以往的儒家學說,基本上還沒有從哲學高度建立起一個比較完整的宇宙發生發展模式,這項工作基本上是由周敦頤來實現的.
考前人研究,一般認為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是他以儒家經典《周易》和《禮記·禮這篇》為根據,又吸取和融會了道家及道教的一些與之有關的思想資料,按照自己的構思設計而成的.
首先看看《圖說》原文: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複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權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幹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唯人也得其秀而為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自注: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矣)而主靜(自注:無欲故靜)立人極焉.教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神鬼合其吉兇.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兇.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乘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其次看看上圖同道教經典《道藏》中的《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品圖》之《太極先天圖》的關係.
據曆代學者考證,周敦頤的《太極圖》,是他對《太極先天圖》進行改造而成的.這在史書的記載中是有據可查的.《宋史·儒林傳》說:"震(即朱震——筆者注)經學深醇,有《漢易解》雲:陳摶以先天圖傳種放;放傳穆修;穆修傳李之才;之才傳邵雍.放以河圖洛書傳李溉;溉傳許堅;許堅傳範愕昌;愕昌傳劉牧.
穆修以太極圖傳周敦頤."又據清代學者毛奇齡說,周敦頤的太極圖,與道教《參同契》作者彭曉在《參同契》中所繪製的《水火匡廓圖》、《三五至精圖》也有密切關係.他認為,《太極圖》的第二圖,就取材於《參同契》的水火匡廓圖,第三圖取材於《參同契》的三五至精圖.
黃宗炎和朱彝尊認為,周敦頤的《太極圖》本名《無極圖》.原來陳摶在華山時,把《無極圖》刻在石壁之上.
《無極圖》的最下邊一圈為玄牝之門;稍上一圈名為"煉精化氣"和"鍊氣化神";中層左木火,右金水,與中土聯絡之構圖稱為"五氣朝元";其上圈黑白相間之圓稱為"取坎填離";最上一圈名為"煉神還虛,複歸無極".黃宗炎說:
"周子得此圖而顛倒其序,更易其名,附於《大易》,以為儒者之秘傳.蓋方土之訣,在過而成丹,故從下而上.周子之意,在順而生人,故從上而下.……更最上圈煉神還虛、複歸無極之名曰無極而太極.……更其次因取坎填離之名曰陽動陰靜.……更第三圈五氣朝元之名曰三行各一性.……更第四圈煉精化氣、鍊氣化神曰幹道成男、坤道成女.……更最下圈玄牝之門名曰萬物化生."黃宗炎的考證和說明很使人信服,他揭示了周教頤是怎樣把表示方士修煉之術的《太極先天圖》改造為論說天地人物生成演化的《太極圖》.然而,事情又不是如此簡單,周敦頤是一位儒學功底很深、思想深邃的理論家,他的宇宙演化論,決不是簡單地抄襲道教煉丹術.作為宋代理學開山,他除了具有堅實而豐富的儒學知識之外,更廣泛和精要地吸收、融化了儒家以外的其他思想資料,特別是對道家、道教思想有著豐富和深刻的了解.他的理學思想體係,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巧妙地將儒、道融為一體而建立起來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