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經過這些"聖人"的創製才得以存在,是聖人給人類帶來了文明的曙光.所以他宣稱:"如古之無聖人,人之類滅久矣."(《原道》)他的聖人觀與文明史觀目的在於批判道家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剖鬥折衡,而民不爭",具有鮮明的針對性.
聖人不僅創造了人類文明,而且還為人類社會規定了群體生活的秩序,即所謂"其民土農工商,其位君臣父子師友賓主昆弟夫婦"(《原道》)等社會關係.社會生活中存在"四民",是"天經地義"的,但如果多出"二民"(佛、道),就不正常.君臣父子等社會關係也是聖人定的:"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者也."(《原道》)而現在佛、道二教不拜君親,超然於這種關係之外,"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這就是"滅絕綱常".他以嚴厲的口吻寫道:"民不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則誅!"(《原道》)他沉痛地指出:
今其法曰: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淨寂滅者,嗚唿!其亦幸而出於三代之後,不見黜於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於三代之前,不見正於離湯文武周公孔子也.
所以,他要奮力衛道,登高疾唿,甚至提出極端的主張:"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即強行使那些信仰佛、道二教的人接受儒家文化,使他們迴到正途上來.由此可見,韓愈在掊擊佛道的同時,"扶樹教道"的態度不可謂不激烈.
韓愈在對佛道二教展開激烈抨擊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儒家文化自孔子死後已經衰落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則是"異端"對精神世界的爭奪.他感慨地說:
周道衰,孔子沒,火於秦,黃、老於漢,佛於晉、魏.梁、隋之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於楊,則入於墨,不入於老,則入於佛.(《原道》)戰國時出現的楊、墨"異端",是由孟子擔負起予以批判的責任;孟子以後出現的老、佛"異端",到韓愈為止還沒有人進行過係統的抨擊;因此,他認為自己天然地能夠承擔這一曆史使命.他認為,儒家傳統文化並沒有中絕,隻不過現在已極為衰弊,急待繼承與發展.為此,他全麵提出了對後世儒學發展產生很大影響的"道統"思想.他認為中華文化(即儒家主體文化)有一貫的精神,即"道",這個"道"與佛、老所謂的"道"根本不同."道"由曆代聖聖相傳,不絕如線.但孟子以後,已無傳人能接續此道.他說:
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原道》)"道統"二字,韓愈還沒有正式使用[注],但後世理學家"道統說"的基本內容,已全部包含在《原道》一文中.按:"道統"思想源於《孟子·盡心篇》下;,隋代王通對道統思想也有所發展.韓愈的"道統"思想,可能受了《孟子》、王通的啟發.另一方麵,"道統"思想無疑受了佛教宗派傳法世係的影響[注].韓愈提出儒家的道統,目的是用來對抗佛教的宗派法統.韓愈以這一"道統"的當然繼承人自居.他接著說:
荀與揚也,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由周公而上,上而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為臣,故其說長.(《原道》)
這樣,荀子、揚雄被排除在這一"道統"之外.在繼承"道統"這一問題上,韓愈未免有些自大.他本人也認識到捍衛此"道"的艱巨性,但他決心為這一偉大的事業雖死無恨.他說:
釋老之害過於楊墨,韓愈之賢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於未亡之前,而韓愈乃欲全之於已壞之後.嗚唿!其亦不量其力,且見其身詭,莫之救以死也.雖然,使其道由愈而粗傳,雖滅死萬萬無恨.(《與孟尚書》)韓愈的"道統"思想提出的這個問題值得注意.首先,他明確指出,中華文化的傳道正統,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一係的儒家文化.其次,孟子以後,道統失傳,出現了中華文化斷層.這個斷層被釋、老異質文化填補,因此,要恢複中華正統文化的領導地位,應先向佛、老開火.第三,他明確指出,在三代以前,中華文化道統與政統是一致的.自周公而下,道統與政統相分離,而為臣所傳承.因此我們自然地得出結論:中華文化的本質不在於君主為何人,而在於是否繼承了"道統",隻有"道統"才使中國成其為中國.因此,"道統"應該高於政統,並對政統產生製衡作用,使其在"道統"所認可的軌道上運行.
韓愈的"道統"說對後世影響很大.朱熹繼承韓愈的學說並加以改造,在孔子以後,又增列顏淵、曾參、子思;於孟子以後,又增列二程子[注].到朱熹的弟子黃囗,又增列周敦頤及其師朱熹[注].於是,理學家的"道統說"至此遂告確定不移.但理學家的"道統"中間並不包括韓愈,如果韓愈有靈,不知會作何感想!
三、直指人倫 倡性三品
人性問題,在孔子的言論中很少提及.《論語》中隻留下"性相近,習相遠","唯上智下愚不移"(《陽貨》)這樣幾句話,並沒有提出係統的人性論.孟子倡"性善"之說,關於"性"的探討,才成為儒家傳統文化中一個占顯著地位的問題.
</br>
聖人不僅創造了人類文明,而且還為人類社會規定了群體生活的秩序,即所謂"其民土農工商,其位君臣父子師友賓主昆弟夫婦"(《原道》)等社會關係.社會生活中存在"四民",是"天經地義"的,但如果多出"二民"(佛、道),就不正常.君臣父子等社會關係也是聖人定的:"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者也."(《原道》)而現在佛、道二教不拜君親,超然於這種關係之外,"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這就是"滅絕綱常".他以嚴厲的口吻寫道:"民不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則誅!"(《原道》)他沉痛地指出:
今其法曰: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淨寂滅者,嗚唿!其亦幸而出於三代之後,不見黜於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於三代之前,不見正於離湯文武周公孔子也.
所以,他要奮力衛道,登高疾唿,甚至提出極端的主張:"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即強行使那些信仰佛、道二教的人接受儒家文化,使他們迴到正途上來.由此可見,韓愈在掊擊佛道的同時,"扶樹教道"的態度不可謂不激烈.
韓愈在對佛道二教展開激烈抨擊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儒家文化自孔子死後已經衰落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則是"異端"對精神世界的爭奪.他感慨地說:
周道衰,孔子沒,火於秦,黃、老於漢,佛於晉、魏.梁、隋之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於楊,則入於墨,不入於老,則入於佛.(《原道》)戰國時出現的楊、墨"異端",是由孟子擔負起予以批判的責任;孟子以後出現的老、佛"異端",到韓愈為止還沒有人進行過係統的抨擊;因此,他認為自己天然地能夠承擔這一曆史使命.他認為,儒家傳統文化並沒有中絕,隻不過現在已極為衰弊,急待繼承與發展.為此,他全麵提出了對後世儒學發展產生很大影響的"道統"思想.他認為中華文化(即儒家主體文化)有一貫的精神,即"道",這個"道"與佛、老所謂的"道"根本不同."道"由曆代聖聖相傳,不絕如線.但孟子以後,已無傳人能接續此道.他說:
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原道》)"道統"二字,韓愈還沒有正式使用[注],但後世理學家"道統說"的基本內容,已全部包含在《原道》一文中.按:"道統"思想源於《孟子·盡心篇》下;,隋代王通對道統思想也有所發展.韓愈的"道統"思想,可能受了《孟子》、王通的啟發.另一方麵,"道統"思想無疑受了佛教宗派傳法世係的影響[注].韓愈提出儒家的道統,目的是用來對抗佛教的宗派法統.韓愈以這一"道統"的當然繼承人自居.他接著說:
荀與揚也,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由周公而上,上而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為臣,故其說長.(《原道》)
這樣,荀子、揚雄被排除在這一"道統"之外.在繼承"道統"這一問題上,韓愈未免有些自大.他本人也認識到捍衛此"道"的艱巨性,但他決心為這一偉大的事業雖死無恨.他說:
釋老之害過於楊墨,韓愈之賢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於未亡之前,而韓愈乃欲全之於已壞之後.嗚唿!其亦不量其力,且見其身詭,莫之救以死也.雖然,使其道由愈而粗傳,雖滅死萬萬無恨.(《與孟尚書》)韓愈的"道統"思想提出的這個問題值得注意.首先,他明確指出,中華文化的傳道正統,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一係的儒家文化.其次,孟子以後,道統失傳,出現了中華文化斷層.這個斷層被釋、老異質文化填補,因此,要恢複中華正統文化的領導地位,應先向佛、老開火.第三,他明確指出,在三代以前,中華文化道統與政統是一致的.自周公而下,道統與政統相分離,而為臣所傳承.因此我們自然地得出結論:中華文化的本質不在於君主為何人,而在於是否繼承了"道統",隻有"道統"才使中國成其為中國.因此,"道統"應該高於政統,並對政統產生製衡作用,使其在"道統"所認可的軌道上運行.
韓愈的"道統"說對後世影響很大.朱熹繼承韓愈的學說並加以改造,在孔子以後,又增列顏淵、曾參、子思;於孟子以後,又增列二程子[注].到朱熹的弟子黃囗,又增列周敦頤及其師朱熹[注].於是,理學家的"道統說"至此遂告確定不移.但理學家的"道統"中間並不包括韓愈,如果韓愈有靈,不知會作何感想!
三、直指人倫 倡性三品
人性問題,在孔子的言論中很少提及.《論語》中隻留下"性相近,習相遠","唯上智下愚不移"(《陽貨》)這樣幾句話,並沒有提出係統的人性論.孟子倡"性善"之說,關於"性"的探討,才成為儒家傳統文化中一個占顯著地位的問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