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終於來了.第二年,因汴州發生叛亂,宰相董晉兼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韓愈被辟署試校書郎,汴、宋、亳、潁四州觀察推官,隨董晉由洛陽到了對州.


    這是他第一次做官."他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得到了一官半職,應該說已如願以償,以後就隻等平步青雲了.一年以後,他又以疾辭.貞元十五年二月,董晉去世.


    不久,汴州發生兵變,韓愈攜家出城,輾轉依於武寧節度使張建封,被闢為推官.


    韓愈剛過而立之年,入仕日淺,年輕氣盛,對官場缺乏深入的了解,不諳人情世故,對上司往往發言直率,無所畏忌.貞元十八年,調授四門博士,做了學官.此時的韓愈,已經成了文壇領袖、名動海內.第二年,韓愈晉升為監察禦史,這年他36歲.


    此時,他與文壇的另兩位領袖柳宗元、劉禹錫結成了好友.


    監察禦史掌糾察百官,雖隻正八品下,但地位非常顯赫.仕途的得意,使他覺得終於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實現平生的抱負,按照儒家的理想治國平天下.這年關中大旱,鬧饑荒,而有關部門不僅不予蠲免租役,反而竭澤而漁,使民不聊生.韓愈從儒家的"仁政"思想出發,認為民眾為國家的根本,上疏請求寬搖役、免因租以安京師,又上疏論除宮市之弊.哪知德宗皇帝不但不聽,反而嫌他直言多事,一氣之下,將他貶為連州陽山縣令(今廣東西北).


    韓愈因直言而得罪,這是他始料不及的.因此他有些暈頭轉向,不知道是誰在皇帝麵前進了讒言,從身後捅了他一刀.當時王叔文、韋執誼一派勢力在朝中逐漸得勢,柳宗元、劉禹錫是這個集團中的重要成員.韓愈雖與柳、劉是好朋友,但在政治態度上是有所不同的.所以他甚至懷疑柳宗元、劉禹錫與他的貶逐有關.這是韓愈政治生涯的第一次大的起落.這次挫折使他認識到,要在官場上站穩腳跟,就應該學得圓滑一些,多說奉承話.不過,韓愈始終是韓愈,他剛直敢言的性格在他的一生中並沒有什麽改變,這使他在仕途中吃了不少虧.


    韓愈在遙遠的南方度過了兩個春秋.德宗死,順宗即位,改元永貞,韓愈獲得赦免,移江陵法曹參軍.赴江陵途中,他曾在湖南郴縣待命三個月.在這段時間裏,韓愈寫下了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五篇哲學論文"五原"[注].這五篇文章不僅是散文史上的名篇,而且是韓愈政治、哲學思想的代表作,標誌著他的新儒學思想已經成熟.這一年韓愈38歲.他以自己敏銳的目光,看到孔孟以來的儒學正在衰落,在與釋、道二教的競爭中麵臨著深刻的危機.他以衛道者自居,挺身出來大聲疾唿,發出尊孔孟、排異端的口號,獨自舉起了複興儒學的旗幟,要扶正名教,以使儒學重新占領思想陣地.


    順宗在位數月即被廢黜,由"二王人司馬"領導的"永貞革新"被宦官集團扼殺.憲宗即位,改元元和.這年夏,召韓愈為權國子博士,分教東都.韓愈以天下名儒,擔任學官,致力推行他重振儒學的主張.韓愈在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教學方法上,注重生動活潑,並不板著麵孔教訓人.他"講評孜孜,以磨諸生,恐不完美,遊以恢笑嘯歌,使皆醉義忘歸."[注]除了講解義理之外,他還出語恢諧,使人發笑,並有說有唱,使學生在輕鬆活潑之中體會所學的知識.


    元和四年,韓愈改任都官員外郎,五年為河南縣令,六年行尚書職方員外郎,七年韓愈因管閑事受連累,降官國子博士.他自視頗高,卻又屢遭貶黜,情緒非常低落,心中很不是滋味,於是寫下《進學解》一文,試圖解答仕途窮通與學業精粗之間的關係,反思自己為什麽動輒得咎.誰知他的這篇牢騷滿腹的文章,卻得到了執政的賞識,認為他有史才,改官比部郎中、史館修撰.白居易起草的《除官製》


    是這樣評價韓愈才學的:


    大學博士韓愈,學術精博,文力雄健,立詞措意,有班、馬之風,求之一時,甚不易得,加以性方道直,介然有守,不交勢利,自致名望,可使執簡,列為史官,記事書法,必無所苟[注].


    這篇製詞對韓愈的學術、文章及道行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韓愈進入史館卻不修史,有人勸他,他迴答說:"自古為史者,不有人責,則有天災."後來他預修《順宗實錄》,因書禁中事太切直,果然引來了宦官和其他一些人的非議,"訾其非實".九年,轉考功郎中、知製誥.


    宦官、朋黨與藩鎮,是唐代政治生活中的三大痼疾.韓愈生活的時代,宦官氣焰囂張,官僚士大夫間的黨爭也接連不斷,要想在政治上站穩腳跟,就得依違其間,否則隨時會被逐出朝廷.韓愈在從政之初,曾與宦官俱文珍關係密切.而此時,牛、李黨爭也已由李逢吉、韋貫之與李吉甫、裴度之間的紛爭揭開了序幕.紛爭所涉及的問題之一,即是對藩鎮的態度.李逢吉、韋貫之一派主張息兵,而李吉甫、裴度一派則主張用兵平叛,以維護封建國家的政治統一.韓愈直接參與了這一場紛爭,站在襲度一邊,反對地方割據,力主討伐.元和九年,彰義軍節度使吳少陽卒,其子吳元濟自立,背叛朝廷.裴度力主對他用兵,遭到韋貫之、李逢吉一派的反對.


    韓愈上《論淮西事宜狀》支持裴度,主張征討,論及軍事,頗有韜略,但因抱怨皇帝優柔寡斷,遭到貶抑,為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裴度任宰相,節度彰義軍,決定平定淮西之亂,任用韓愈為行軍司馬.韓愈先到汴州,勸說沛軍都統韓弘歸順朝廷,翦除了吳元濟的羽翼,使吳元濟孤立無援.又向裴度獻間道人蔡之策,深得裴度賞識.淮西平後,韓愈因功升為刑部侍郎.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曆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曆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