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注.因此,他們主張凡是與《春秋》無關的傳注,應予刪削.在迴答"無經之傳,有仁義誠節、知謀功業、政理禮樂、謊言善訓多矣,頓皆除之,不亦惜乎"的責難時,啖助迴答說:


    此經《春秋》也,此傳《春秋》傳也.非傳《春秋》之言,理自不得錄耳.非謂其不善也.且曆代史籍,善言多矣,豈可盡人《春秋》乎[注]!


    這樣,經學更加簡明,較少繁雜蕪穢之弊.今觀現存陸氏三書,確實做到了這一點.這也是啖、趙、陸的《春秋》學能風靡中唐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三、問理本生人為重 論治亂變而得中


    啖、趙、陸新《春秋》學的出現,與中唐的社會政治、文化背景有密切的關係.


    兩漢以來,儒家經學一直以章句與註疏作為主要形式.儒家義理被淹沒在訓詁義疏的海洋之中,學者把明章句、通訓詁作為"窮經"的目的,把畢生的精力耗費在裏麵,使儒學失去了原來切近社會、重視實踐的活力,而且學者成了書蟲,不再考慮、關心社會,關心生民.特別是魏晉南北朝,經學成為少數門閥士族的傳家之學,世代相傳,儒家文化喪失了它的大眾性一麵.部分學者死守章句,不知變通.


    因此,經學越來越難以適應新的形勢.到隋末唐初,這種章句之學已開始受到批判.


    隋末大儒王通著《中說》,以闡明儒家之道為己任,而對儒家文化的內在精神作出自己的理解,提出"通變之謂道","道能利生民",主張通變,重視生民,使儒學能切合現實,解決社會的實際問題.到了中唐,逐漸形成一股懷疑思潮.麵對唐王朝建立後逐漸發展的社會矛盾,部分學者對舊的章句之學的傳統觀念和方法表示懷疑,提倡富於批判精神的一家獨斷之學.劉知幾《史通》就是這一學派的代表,這股懷疑思潮,是唐代中後期儒學複興運動的前奏.啖助、趙匡、陸淳等人的《春秋》學,正是這一思想的繼續.他們的經學研究具有"通經致用"的時代特點.趙匡在《舉選議》中批評那些遠離實用的章句之徒說:


    疏以釋經,蓋整蹄耳.明經讀書,勤苦已甚,既口問義,又誦疏文,徒竭其精華,習不急之業.而其當代禮法,無不麵牆,及臨民決事,取辦胥吏之口而已[注].


    他看不起那些"口問義、誦疏文"的讀書人,認為這是白費精神去學習那些無助於自己,無益於社會的業務.陸淳曾對呂溫說:


    良時未來,吾老子少,異日河圖出,鳳鳥至,天子鹹臨泰階,請問理本,其能以生人為重,社稷次之之義發吾君聰明,躋盛唐於雍照者,子若不死,吾有望焉[注]!


    在陸淳看來,國家政治的根本在於"生人為重,社稷次之".這樣,陸淳等人在章句訓詁盛行於世的時代,獨具慧眼,重申儒家文化的用世精神,他們的主張代表了對兩漢以來經學的反動以及向儒學原旨複歸的曆史潮流.柳宗元曾概括陸淳著作的中心思想是"以生人為主,以堯舜為的."[注]啖助也說:"夫子之誌,冀行道以拯生靈也"[注].他們繼承了儒家的"仁政"理想,並將其貫穿在《春秋》學研究之中.如在《春秋微旨》卷上解釋魯莊公四年"紀侯大去其國"一條經文,陸淳不採三傳舊說,認為"天生民而樹之君,所以司牧之",因此,非賢非德之人不應居於統治地位.如果"捐軀以守位,殘民以守國",這是三代而下"家天下"的惡果,不是儒家提倡的理想製度.他實際上是利用儒家理想之"道",對專製製度進行批判.又如在《春秋集傳纂例》卷6《軍旅例第十九》中,陸淳記啖助之語說;觀民以定賦,量賦以製用,於是經之以文,董之以武,使文足以經綸,武足以禦寇.故靜而自保,則為禮樂之邦,動而救亂,則為仁義之師.……今政弛民團,而增虛名以奉私慾,危亡之道也.同書同卷《賦稅例第二十一》陸淳記趙匡說:


    賦稅者國之所以治亂也,故誌之.民,國之本也,取之甚則流亡,國必危矣,故君子慎之.這類理解,是對儒家原始精神中"民本主義"思想的發揮.


    啖、趙、陸等人解《春秋》不僅比較注意發揮"仁政""民本"思想,還對春秋霸業進行否定.事實上,孔子、孟子對齊桓、晉文等霸主"尊王攘夷"之功還是有所肯定的.但啖助等人為什麽要對春秋霸主進行抨擊呢?原來自安史之亂以後,唐代形成藩鎮割據局麵,對中央鬧獨立.唐德宗建中年間,以朱滔為首的河朔四鎮自比春秋諸侯,模仿春秋盟會形式叛唐稱王[注].啖助等人否定霸業,正是針對困擾唐代政治的藩鎮割據.在《春秋集傳纂例》卷4《盟會例第十六》中,趙匡抨擊諸侯盟會:


    若王政舉則諸侯莫敢相害,盟何為焉!賢君立則信著而義達,盟可息焉.觀春秋之盟,有以見王政不行,而天下無賢候也.


    他們強調"王綱""賢君"的重要性,對盟會全盤加以否定,實際上否定了霸業的合理性,也就否定了當前的藩鎮割據的合理性.


    唐代建立以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積累了許多矛盾.到了中唐,朝廷中出現了一股要求變革的勢力,"永貞革新"就是這股變革勢力的一次大亮相."變革"思想在意識形態中有所反映.啖、趙、陸的《春秋》學主張中,就充滿了通權達變的思想.他們反對董仲舒的"天不變道亦不變"思想,主張"反經合道"、"變而得中"[注],肯定變革是事物發展的常規,從而得出在政治上應積極變法的結論.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曆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曆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