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孔子死後,對六經的論述雖然時見載籍,但都沒有孔穎達評說得這樣全麵具體、影響深遠.鄭玄、王肅遍注群經,容或有較係統的論述(如鄭氏《六藝論》),但現在大都失傳,不像孔氏諸說保存完整.自從唐代將《五經正義》頒行天下後,迄至北宋數百年間,孔穎達那平實詳正的經論便成為後學諸儒奉行的正統理論,即使後代已重訂《五經大全》,《五經正義》的觀點也常常作為傳統的說法來加以引證.它跨宋逾明,直到清朝,仍然作為《十三經註疏》中的主體內容刊刻不絕.如果要考察中國古籍的版本之最,《五經正義》毫無疑問將雄居榜首.其發行之廣,影響之深,已遠遠超出了唐統治者統一經說以利科舉考試的初衷,進而對整個中國經學的統一和規範工作作出了特殊貢獻.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書也無盡善盡美之作.盡管《五經正義》已經經過通人指責、覆審考校,但仍然難免小疵.前人常指責正義的失誤有三:"曰彼此互異,曰曲徇注文,曰雜引讖緯."(皮錫瑞《經學曆史》)曲徇注文,指正義完全以注文之是非為是非,凡注文所言,必盡量反覆為之疏通證明,有時甚至對錯誤的註解也不加駁證,反而曲為之說.這當然不合乎科學精神,但是疏家之義,本不破注,更不駁注,因此皇侃為《禮記》鄭玄注作疏,時規鄭失,孔穎達反而譏他"狐死不首其丘,葉落不歸其本"(《禮記正義序》),失去疏家本旨;劉炫作《春秋左氏傳》疏,用杜注卻匡杜失,孔穎達也斥責他"蠹生於木還食其木,非其理也."(《春秋正義序》)於是將他駁杜之處一一刊去.可見曲徇注文正合疏家規矩.至於雜引讖文,也要區別對待,讖文固多為偽托,義理浮淺,當然不足為據;但是讖文也有很多兩漢經師講經遺說,說是孔子之遺,固然虛妄,但義理精深,而又合乎孔子思想者,有利於封建道德者,引之又何妨?"三綱"之說見於《禮緯含文嘉》,"易兼三義"之說見於《易緯·幹鑿度》,多精妙絕倫,堪為儀則.論者又說正義前後互歧,究其原因,在於所據經注和疏本不同,原作者各有所尚,正義有時也因之以存異說.如《易》、《書》正義多引讖文,而《春秋》正義又駁讖甚詳,諸書對緯說態度就不一樣,徒煩讀者視聽.但這些對於洋洋灑灑數百萬言的《五經正義》來說,畢竟是白璧微瑕,大純小疵,絲毫無損於《五經正義》統一經學,垂教百世的曆史功績.
(舒大剛 撰)
主要參考書
1.《舊唐書·孔穎達傳》
2.《新唐書·儒學上》
3.《五經正義》《十三經註疏》本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下一篇 迴目錄
盛唐三賢 啖助·趙匡·陸淳
唐代中葉,學術界興起了一個新《春秋》學派.這個學派以啖助、趙匡為先驅,陸淳集大成,對當時學術界產生過很大影響.宋人陳振孫以為:"漢儒以來言《春秋》者推宗三傳,三傳之外,能卓然有見於千載之後者,自啖氏始,不可沒也."[注]清末皮錫瑞也說:"《春秋》雜采三傳,自啖助始."又說:"今世所傳合三傳為一書者,自唐陸淳《春秋纂例》始.""淳本啖助、趙匡之說,雜采三傳,以意去取,合為一書,變專門為通學,是《春秋》經學一大變.宋德治《春秋》者,皆此一派."[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總序認為,清代以前兩千年經學"凡六變",其中唐代的"孔(穎達)、賈(公彥)、啖(助)、陸(淳)"為上承章句之學,下啟宋明理學的第二變.這些評價表明了啖趙陸學派在儒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新經學啖助開路 解《春秋》陸淳集成
啖、趙、陸雖然是中唐有影響的學者,但史籍對他們的生平、學術關係的記載卻語焉不詳,往往引起混亂.為了行文方便,我們先從陸淳說起[注].
陸淳,字伯沖,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是梁代名儒陸澄的七世孫,後因避唐憲宗李純諱,改名質.他自稱"世以儒學著時",可知其家以儒學為業.《舊唐書》
卷189下本傳說他"有經學,尤深於《春秋》,少師事趙匡,匡師啖助."關於他與啖助、趙匡的關係,曆來人們的認識都含混不清.除此一說外,《新唐書》卷200說趙、陸皆為啖助弟子,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3認為匡師助、陸師匡、助.今考呂溫代陸淳寫的《進集注春秋表》,其中說:"臣(按:指陸淳)不揣蒙陋,裴然有誌,思窺聖奧,仰奉文明,以故潤州丹陽縣主簿臣啖助為嚴師,以故洋州刺史巨趙匡為益友,考左氏之疏密……"[注]在這裏,陸淳明確地稱啖助為"嚴師",趙匡為"益友",這是關於他與啖、趙二人關係最為明白的材料.另據柳宗元《陸文通先生墓表》說:"有吳郡人陸先生質,與其師友天水啖助淚趙匡,能知聖人之旨."可知啖、趙二人,一為陸淳之師,一為陸淳之友.事實上,啖為師,趙為友,陸淳已作了明確的迴答,已不存在什麽問題了.還有一點,陸淳在《春秋集傳纂例》卷1《修傳始終記》中簡述啖、趙二人的生平時,稱啖助為"啖先生",稱趙匡為"趙子",稱啖助之名時說"諱助",而稱趙匡之名則直接說"名匡",尊敬的程度大不同,也可以作為啖助為師、趙匡為友的旁證.
陸淳的老師啖助,字叔佐,出生於唐太宗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趙州(今河北趙縣一帶)人,後遷居關中.他學識淵博,對儒家經典造詣頗深.唐玄宗天寶末年,客居於江東.後來因中原地區發生了安祿山、史思明之亂,他再沒有迴到關申故裏.在江東,他以文學入仕,做過台州臨海縣尉、潤州丹陽主簿.任滿後,就在丹陽住了下來.他繼承了先儒那種安貧樂道的精神,雖窮居陋巷、粗衣蔬食,仍處之泰然.在這裏,他潛心於《春秋》學研究.他不滿意於前人對《春秋》的理解,認為前人"傳已互失經旨,注又不盡傳意,《春秋》之義幾乎泯滅",於是發憤著述,"考核三傳,捨短取長,又集前賢注釋,亦以愚意裨補闕漏,商榷得失,研精宣暢,期於浹洽",從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到唐代宗大曆五年(公元77.
</br>
(舒大剛 撰)
主要參考書
1.《舊唐書·孔穎達傳》
2.《新唐書·儒學上》
3.《五經正義》《十三經註疏》本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下一篇 迴目錄
盛唐三賢 啖助·趙匡·陸淳
唐代中葉,學術界興起了一個新《春秋》學派.這個學派以啖助、趙匡為先驅,陸淳集大成,對當時學術界產生過很大影響.宋人陳振孫以為:"漢儒以來言《春秋》者推宗三傳,三傳之外,能卓然有見於千載之後者,自啖氏始,不可沒也."[注]清末皮錫瑞也說:"《春秋》雜采三傳,自啖助始."又說:"今世所傳合三傳為一書者,自唐陸淳《春秋纂例》始.""淳本啖助、趙匡之說,雜采三傳,以意去取,合為一書,變專門為通學,是《春秋》經學一大變.宋德治《春秋》者,皆此一派."[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總序認為,清代以前兩千年經學"凡六變",其中唐代的"孔(穎達)、賈(公彥)、啖(助)、陸(淳)"為上承章句之學,下啟宋明理學的第二變.這些評價表明了啖趙陸學派在儒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新經學啖助開路 解《春秋》陸淳集成
啖、趙、陸雖然是中唐有影響的學者,但史籍對他們的生平、學術關係的記載卻語焉不詳,往往引起混亂.為了行文方便,我們先從陸淳說起[注].
陸淳,字伯沖,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是梁代名儒陸澄的七世孫,後因避唐憲宗李純諱,改名質.他自稱"世以儒學著時",可知其家以儒學為業.《舊唐書》
卷189下本傳說他"有經學,尤深於《春秋》,少師事趙匡,匡師啖助."關於他與啖助、趙匡的關係,曆來人們的認識都含混不清.除此一說外,《新唐書》卷200說趙、陸皆為啖助弟子,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3認為匡師助、陸師匡、助.今考呂溫代陸淳寫的《進集注春秋表》,其中說:"臣(按:指陸淳)不揣蒙陋,裴然有誌,思窺聖奧,仰奉文明,以故潤州丹陽縣主簿臣啖助為嚴師,以故洋州刺史巨趙匡為益友,考左氏之疏密……"[注]在這裏,陸淳明確地稱啖助為"嚴師",趙匡為"益友",這是關於他與啖、趙二人關係最為明白的材料.另據柳宗元《陸文通先生墓表》說:"有吳郡人陸先生質,與其師友天水啖助淚趙匡,能知聖人之旨."可知啖、趙二人,一為陸淳之師,一為陸淳之友.事實上,啖為師,趙為友,陸淳已作了明確的迴答,已不存在什麽問題了.還有一點,陸淳在《春秋集傳纂例》卷1《修傳始終記》中簡述啖、趙二人的生平時,稱啖助為"啖先生",稱趙匡為"趙子",稱啖助之名時說"諱助",而稱趙匡之名則直接說"名匡",尊敬的程度大不同,也可以作為啖助為師、趙匡為友的旁證.
陸淳的老師啖助,字叔佐,出生於唐太宗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趙州(今河北趙縣一帶)人,後遷居關中.他學識淵博,對儒家經典造詣頗深.唐玄宗天寶末年,客居於江東.後來因中原地區發生了安祿山、史思明之亂,他再沒有迴到關申故裏.在江東,他以文學入仕,做過台州臨海縣尉、潤州丹陽主簿.任滿後,就在丹陽住了下來.他繼承了先儒那種安貧樂道的精神,雖窮居陋巷、粗衣蔬食,仍處之泰然.在這裏,他潛心於《春秋》學研究.他不滿意於前人對《春秋》的理解,認為前人"傳已互失經旨,注又不盡傳意,《春秋》之義幾乎泯滅",於是發憤著述,"考核三傳,捨短取長,又集前賢注釋,亦以愚意裨補闕漏,商榷得失,研精宣暢,期於浹洽",從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到唐代宗大曆五年(公元77.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