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七,易曆三古,人更三聖.在《周易》作者這個聚訟頗多的問題上,孔穎達綜合諸家,作了總結性結論.他採用《漢書》"人更三聖,世曆三古"的說法,認為"伏羲製卦,文王繫辭,孔子作十翼."《繫辭》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聖人"即伏羲.伏羲得河圖,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畫為八卦,"萬物之象皆在其中",故《繫辭》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八卦雖具萬物之象,但未盡萬物變通之理,故聖人再"因而重之",將八卦重為六十四卦,於是變化之理仙然明備.《繫辭》說:"因而重之,爻(變)在其中矣."《繫辭》又說: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誰有憂患呢?《史記》說了:
"文王因而演易",這就是"作易者有憂患"者也.具體說即是文工作卦辭.有人說交辭也是文王所作,但是曆考其中許多文王身後之事,孔穎達認為交辭為周公所作.《左傳》載,韓宣子觀書太史,"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觀《易》象而知周公之德,是必《周易》與周公有關,故定爻辭為周公所作.至於"十翼",則為孔子所作.作《易》
者,實有四位,而稱"三聖"者,因周公為文王之子,兼於父子,故曰三聖.孔穎達一言論定,遂成千古公論.
其論《尚書》也頗為典實.首先,認為《書》是先王史料,並不神秘:"《書》
者,人君辭誥之典,右史記言之策."全是些往古帝王的誥命和史官的記錄,無非曆史文獻資料.認為尚書就是以先王言行來垂教後世.他說,《尚書》之中,內容多樣,涉及麵廣,有的是帝王設為教令來統馭群下;有的是臣下敷陳禮樂以規諫君王.有時又宣明威令以嚴肅政紀,有時則布列和順來調和風雨……其間不乏垂範作用.運用得當就百事大吉,倘若失之毫釐就會差之千裏.真象樞機關鍵,不可等閑視之.他還論述了《書》的文體,認為書有典、謨、訓、誥、誓五體,皆各有源起:
典漠起於堯舜,誓誥始自湯武:"勛華揖讓而典漠起,湯武革命而誓誥興."嘉言懿行,其來遠矣!至於《書》的編者,孔穎達承襲司馬遷之說,定為孔子.他說孔子生於衰周,有崇高的德行卻無適當的地位,道之不行,遂講求聖人之道以教化人心,取檔案資料,刪繁就簡,去粗取精,編為《書經》.時限上"上斷堯舜,下終秦魯,時曆五代,書總百篇";內容上,都是先王"前言往行足以垂法將來"者.
但是,在《尚書》問題上,孔穎達卻犯了採用偽孔傳的錯誤,曆來頗受非議.《尚書》的流傳,最多糾葛.相傳孔子刪書百篇,秦焚書,《尚書》散佚.漢興,濟南伏生憑記憶傳授,僅得29篇.當時以漢隸寫錄,史稱《今文尚書》.西漢流行歐陽、大小夏侯之學,都是今文.景武之時,魯恭王壞孔子宅,得孔氏壁藏古經,其中有《尚書》,用戰國古文寫成.孔安國以今文校讀,多出16篇,是為《古文尚書》.
當時隻藏於禁中,民間並無傳授,孔安國是否給它作傳也很難說.由於知之者稀,漢成帝時,張霸竟偽造《古文尚書》102篇,號稱"百兩篇".王莽興古文,立有《古文尚書》博士.東漢頗有傳人,但都隻傳其中與今文相同的29篇.馬融、鄭玄所作《書注》,也限於此.其餘16篇稱《逸書》,因無傳授,漸漸失傳.直到東晉,梅賾獻出號稱孔安國作傳的《古文尚書》,共59篇.經後人考定,其經文有33篇係分析今文29篇而成;另外25篇係摭拾舊文,雜糅而成.又搜羅古訓,配以傳注,托為孔安國所作.隻要考察一下《尚書》流傳情況,其作偽之跡就不難發現.特別是傳文有很多作偽的蛛絲馬跡,出現很多孔安國身後的地名,有些註解甚至與孔注《論語》相左,如此之類,隻要稍加考訂便可立知其偽.可是孔穎達根本沒懷疑過它,反而稱讚"其辭富而備,其義弘而雅,複而不厭,久而愈亮(《尚書正義序》),有跨鄭愈馬,獨步天下之優勢!將自己素所研習的鄭玄注《尚書》束之高閣,盡棄前學而學焉.舍真從贗,實在難辭"朱紫不別"之責!但是,這不是孔穎達一人的過錯,當時整個時代風氣即是如此.西晉末年以來,神州板蕩,文雅無存.永嘉之亂,書缺簡脫,先師舊說,更是蕩然無存.今文三家《書》亡,學者唯傳鄭注《尚書》,馬融、王肅之學,存而不傳.梅賾趁典籍極衰之時,獻《古文尚書》,其篇章多於現行各《書》,註解又托於安國,於時最古;加之釋義亦是精心撰就,不乏精義,且多與馬、王之說相合.比於鄭氏書注,真是別開生麵,十分喜人.而當時南朝諸儒,多尚玄談而少實學,無異騙子遇上愚人,自然贗品得售,其貨大行了.
北朝土人素慕江南衣冠文物,南人所舉,北人斯趨,即使博學如"二劉"、深湛若陸德明的人,也莫不歙然趨風,毫不懷疑."二劉"是北朝最早研習偽《古文尚書》
的人,是受南學影響;陸德明自隋入隋,所撰《經典釋文》,《書經》即以偽古文為本,本為南學.孔穎達先學鄭氏《尚書》,後從劉悼治孔氏古文,就是受這種時代風尚的毒害.在整個社會都崇信偽古文的情況下,孔穎達受其影響就十分自然了.
不僅孔穎達相信偽古文,他的《五經正義》編撰班子也相信;不僅《正義》班子相信,自孔穎達至北宋,也無人敢懷疑偽孔傳.直到南宋朱熹,才因古文諸篇文字反比今文文從字順而懷疑它.至明人梅囗、清人閻若璩詳加考定,偽古文作偽之跡才最終大白於天下.因此,孔穎達用偽古文不僅僅是他一人的固陋,而是整個時代風氣使然,不可厚非.但是他採用偽古文作為官頒經典,今天偽孔《尚書》仍以十三經之一的形式保存於《十三經註疏》之中,使贗品披上合法的外衣欺愚眾人,起了很壞的作用.
</br>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誰有憂患呢?《史記》說了:
"文王因而演易",這就是"作易者有憂患"者也.具體說即是文工作卦辭.有人說交辭也是文王所作,但是曆考其中許多文王身後之事,孔穎達認為交辭為周公所作.《左傳》載,韓宣子觀書太史,"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觀《易》象而知周公之德,是必《周易》與周公有關,故定爻辭為周公所作.至於"十翼",則為孔子所作.作《易》
者,實有四位,而稱"三聖"者,因周公為文王之子,兼於父子,故曰三聖.孔穎達一言論定,遂成千古公論.
其論《尚書》也頗為典實.首先,認為《書》是先王史料,並不神秘:"《書》
者,人君辭誥之典,右史記言之策."全是些往古帝王的誥命和史官的記錄,無非曆史文獻資料.認為尚書就是以先王言行來垂教後世.他說,《尚書》之中,內容多樣,涉及麵廣,有的是帝王設為教令來統馭群下;有的是臣下敷陳禮樂以規諫君王.有時又宣明威令以嚴肅政紀,有時則布列和順來調和風雨……其間不乏垂範作用.運用得當就百事大吉,倘若失之毫釐就會差之千裏.真象樞機關鍵,不可等閑視之.他還論述了《書》的文體,認為書有典、謨、訓、誥、誓五體,皆各有源起:
典漠起於堯舜,誓誥始自湯武:"勛華揖讓而典漠起,湯武革命而誓誥興."嘉言懿行,其來遠矣!至於《書》的編者,孔穎達承襲司馬遷之說,定為孔子.他說孔子生於衰周,有崇高的德行卻無適當的地位,道之不行,遂講求聖人之道以教化人心,取檔案資料,刪繁就簡,去粗取精,編為《書經》.時限上"上斷堯舜,下終秦魯,時曆五代,書總百篇";內容上,都是先王"前言往行足以垂法將來"者.
但是,在《尚書》問題上,孔穎達卻犯了採用偽孔傳的錯誤,曆來頗受非議.《尚書》的流傳,最多糾葛.相傳孔子刪書百篇,秦焚書,《尚書》散佚.漢興,濟南伏生憑記憶傳授,僅得29篇.當時以漢隸寫錄,史稱《今文尚書》.西漢流行歐陽、大小夏侯之學,都是今文.景武之時,魯恭王壞孔子宅,得孔氏壁藏古經,其中有《尚書》,用戰國古文寫成.孔安國以今文校讀,多出16篇,是為《古文尚書》.
當時隻藏於禁中,民間並無傳授,孔安國是否給它作傳也很難說.由於知之者稀,漢成帝時,張霸竟偽造《古文尚書》102篇,號稱"百兩篇".王莽興古文,立有《古文尚書》博士.東漢頗有傳人,但都隻傳其中與今文相同的29篇.馬融、鄭玄所作《書注》,也限於此.其餘16篇稱《逸書》,因無傳授,漸漸失傳.直到東晉,梅賾獻出號稱孔安國作傳的《古文尚書》,共59篇.經後人考定,其經文有33篇係分析今文29篇而成;另外25篇係摭拾舊文,雜糅而成.又搜羅古訓,配以傳注,托為孔安國所作.隻要考察一下《尚書》流傳情況,其作偽之跡就不難發現.特別是傳文有很多作偽的蛛絲馬跡,出現很多孔安國身後的地名,有些註解甚至與孔注《論語》相左,如此之類,隻要稍加考訂便可立知其偽.可是孔穎達根本沒懷疑過它,反而稱讚"其辭富而備,其義弘而雅,複而不厭,久而愈亮(《尚書正義序》),有跨鄭愈馬,獨步天下之優勢!將自己素所研習的鄭玄注《尚書》束之高閣,盡棄前學而學焉.舍真從贗,實在難辭"朱紫不別"之責!但是,這不是孔穎達一人的過錯,當時整個時代風氣即是如此.西晉末年以來,神州板蕩,文雅無存.永嘉之亂,書缺簡脫,先師舊說,更是蕩然無存.今文三家《書》亡,學者唯傳鄭注《尚書》,馬融、王肅之學,存而不傳.梅賾趁典籍極衰之時,獻《古文尚書》,其篇章多於現行各《書》,註解又托於安國,於時最古;加之釋義亦是精心撰就,不乏精義,且多與馬、王之說相合.比於鄭氏書注,真是別開生麵,十分喜人.而當時南朝諸儒,多尚玄談而少實學,無異騙子遇上愚人,自然贗品得售,其貨大行了.
北朝土人素慕江南衣冠文物,南人所舉,北人斯趨,即使博學如"二劉"、深湛若陸德明的人,也莫不歙然趨風,毫不懷疑."二劉"是北朝最早研習偽《古文尚書》
的人,是受南學影響;陸德明自隋入隋,所撰《經典釋文》,《書經》即以偽古文為本,本為南學.孔穎達先學鄭氏《尚書》,後從劉悼治孔氏古文,就是受這種時代風尚的毒害.在整個社會都崇信偽古文的情況下,孔穎達受其影響就十分自然了.
不僅孔穎達相信偽古文,他的《五經正義》編撰班子也相信;不僅《正義》班子相信,自孔穎達至北宋,也無人敢懷疑偽孔傳.直到南宋朱熹,才因古文諸篇文字反比今文文從字順而懷疑它.至明人梅囗、清人閻若璩詳加考定,偽古文作偽之跡才最終大白於天下.因此,孔穎達用偽古文不僅僅是他一人的固陋,而是整個時代風氣使然,不可厚非.但是他採用偽古文作為官頒經典,今天偽孔《尚書》仍以十三經之一的形式保存於《十三經註疏》之中,使贗品披上合法的外衣欺愚眾人,起了很壞的作用.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