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穎達在經學上的最大成就是奉詔編纂《五經正義》,為經學的統一和漢學的總結做出卓越貢獻.如前所說,中國儒學從西漢開始便流派眾多,師說不一.當時《詩》分齊、魯、韓三家,《書》分歐陽、大小夏侯,《禮》有《儀禮》、《禮記》,其中《禮記》分大小戴,《易》分施、孟、梁邱、京,《春秋》既分公、穀二傳,公羊又有顏、嚴之學.經學史上稱這些分歧為"師法".後來經師又在師法的旗號下更生異說,於是又分出"家法",再由家法中分出各種專家之說.就像樹幹分枝,校又分枝,枝葉繁茂,漸失根本,經義難明.故有"學徒勞而少功,後生疑而莫正之嘆".後來古文暢興,糾葛更生.《詩》有毛傳與齊魯韓爭雄,《易》有高費與施孟爭勝,《春秋》有左傳異軍突起,《禮》又出現《周禮》與分高低,《書》又得壁中古文十六篇.其間經本有無,卷國殘全.文字今古,師說歧異,種種分歧,更擾得經學講壇迷霧重重.企圖解決經學分歧的統一工作,孔穎達以前共有三次,一是西漢宣帝有石渠閣大會,二是東漢章帝有白虎觀之議,三是東漢末鄭玄不講家法,遍注群經.石渠閣之會,重點討論今文經內部師說繁粹的問題,討論結果,不僅沒有統一師說分歧,反而增立博士,加劇了經學內部異說的產生;白虎觀之議,重點討論今古文分歧問題,結果著為《白虎通》,用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加西漢讖緯迷信統一意識形態,對古文經說的優秀內容無所取正,這同樣達不到學術統一的目的.因此白虎觀會議後,古文經學不僅沒有歇息,反而從者更多,成就日豐.鄭玄兼通今古文,而以古文為依歸.他起而遍注群經,雜采今古文,今古文之異才日漸消亡.但是鄭玄經注也未臻完善,學者多攻其所短,至西晉,王肅又重注群經,與之抗衡,並借用王朝力量立為學官,遂有"鄭學""王學"之爭.隨著南北對峙局麵的形成和玄學的興起,於是又出現清談"玄學"與傳統"漢學"、博學"與"北學"的分歧.在學術風格上,南學主義理,重創新;北學主典實,重故訓.南朝治經《易》尊王弼注,《尚書》用東晉出現的偽孔傳,《左傳》則用杜預集解;北朝,《周易》《尚書》用鄭玄注,《左傳》用眼虔注.《毛詩》、《禮》南北同尊鄭注.
此其大致.當時南北王朝並未明確將經註定為一尊,學者誰主誰從,都是各行方便,從其所好.特別是在南北勢力交會之處,更是南學與北學混,義理與典實雜.這樣就給後生學習,經義取正,帶來困難.這種情況在政權分離之時,倒還可以容忍,但天下統一之後,特別是自隋王朝設立郡國之學以養士,開設明經、進士科取才以後,沒有一個統一的經解作教材和課試標準,勢必給教育和選舉工作帶來很多麻煩.
史載隋文帝下令考試國子學生,準備擇優錄用,可是"自正朔不一將三百年,師訓紛給無所取正"(《隋書儒林傳》),眾博士無法評出考卷.有鑑於此,唐太宗下令孔穎達主持編纂五經註疏定本.
同與編修之事者尚有多人,以孔穎達為其首領.在註疏編纂過程中,義例的製定,是非的考論,皆由穎達我奪.首先,孔穎達在眾多的經書章句中,選擇一家優秀的注釋作為標準注本,然後對經文注文詳加疏通闡釋.
《周易》經注,西漢的梁丘、施、高氏之學,都已亡於西晉,京氏、孟氏流於讖緯災祥,學者不傳.南北朝唯傳鄭玄、王弼易注.鄭氏講爻辰象數,王氏詳玄學義理,相比之下,王注義例明備,"獨冠古今",故孔穎達《易》用王注.《書經》,歐陽、大小夏侯也都亡於永嘉之亂,南北朝多尊鄭注.東晉梅賾進獻《尚書孔安國傳》,號稱古文,篇章也比鄭注為多,時人不知其偽,大行於南朝,隋代"二劉"也研習孔傳,孔穎達初本習鄭氏《尚書》,後從劉焯傳孔義,認為"其辭富而備,其義弘而雅"(《尚書正義序》),遂定偽孔傳為圭桌.《詩經》,齊詩亡於曹魏,魯詩亡於西晉,韓詩雖存而無傳人,唯毛詩鄭箋,獨行於世,孔穎達正義,《詩》
用毛傳鄭箋.《禮》,本有《儀禮》、《周禮》、《禮記》三經之別,但是《儀禮》、《周禮》為製度儀文,缺乏義理,亦少文采,《禮記》則事文義理兼具,因此三禮之中獨取《禮記》,注用鄭玄.《春秋》,亦有公羊、穀梁、左氏三傳,其中公穀空言說經,不及左氏事富文美,因此以《左傳》附經.孔穎達曆考漢晉訓貼,大多雜取公穀,為例不純,唯西晉杜預集解,"專取丘明之傳以釋孔氏之經",尊經重本,"子應乎母,以膠投漆"(《春秋左傳正義序》).更重要的是杜氏為《左傳》
總結有"五十凡例",補充了左氏在三傳中義理貧乏之不足,與僅重文字訓詁的各家傳注不可同日而語.見解最高,體例最善,故於眾解,獨取杜氏.
《唐會要》(卷77)說:"貞觀十二年國子祭酒孔穎達撰工經義疏170卷,名曰《義贊》,有詔改為《五經正義》".考本傳,孔穎達貞觀六年除國子司業,七年與魏徵等同修《隋書》,十一年修正禮,十二年官進國子祭酒.可見《五經正義》
的編修是在十二年孔穎達做國子祭酒任內.從受詔到成書,前後不過一年,文成數十萬字,為卷170,真是神速!神速!究其原因,蓋有二焉:一是得博學諸儒的通力合作.參加修《周易正義》的有顏師古、司馬才章、王恭、馬嘉運、趙幹葉、王琰、於誌寧等;修《尚書正義》的有王德昭、李子雲;修《毛詩正義》的有王德昭、齊威等;修《禮記正義》的有朱子奢、李善信、賈公彥、柳士宣、範義囗、張權等;修《春秋正義》的有穀那律、楊士勛、朱長才等.參修諸人都是當時儒學的第一流人材,博極群書,精通五經.顏師古,是顏之推之後,"少傳家學,博覽群書,尤精訓詁",曾奉太宗詔考訂五經文字異同,撰《五經定本》,做了經書的文字統一工作;又撰《漢書》注,大重於時,至今仍是研究《漢書》最優秀的古注.司馬才章傳家學,通五經,為國子助教;王恭精三禮,並私撰《義證》,"甚為精博";馬嘉運兼通儒釋二教,"尤善論難",高宗朝為國子博士,侍講殿中;穀那律淹貫群書,被褚遂良稱為"九經庫";朱子奢少習《左傳》,善屬文,為中書舍人;楊士勛、賈公彥都是《春秋》、《禮》學專家,楊後來撰有《春秋穀梁傳疏》、賈撰《周禮》《儀禮》二疏,與《五經正義》一併傳為千古儀則,為今傳《十三經註疏》
</br>
此其大致.當時南北王朝並未明確將經註定為一尊,學者誰主誰從,都是各行方便,從其所好.特別是在南北勢力交會之處,更是南學與北學混,義理與典實雜.這樣就給後生學習,經義取正,帶來困難.這種情況在政權分離之時,倒還可以容忍,但天下統一之後,特別是自隋王朝設立郡國之學以養士,開設明經、進士科取才以後,沒有一個統一的經解作教材和課試標準,勢必給教育和選舉工作帶來很多麻煩.
史載隋文帝下令考試國子學生,準備擇優錄用,可是"自正朔不一將三百年,師訓紛給無所取正"(《隋書儒林傳》),眾博士無法評出考卷.有鑑於此,唐太宗下令孔穎達主持編纂五經註疏定本.
同與編修之事者尚有多人,以孔穎達為其首領.在註疏編纂過程中,義例的製定,是非的考論,皆由穎達我奪.首先,孔穎達在眾多的經書章句中,選擇一家優秀的注釋作為標準注本,然後對經文注文詳加疏通闡釋.
《周易》經注,西漢的梁丘、施、高氏之學,都已亡於西晉,京氏、孟氏流於讖緯災祥,學者不傳.南北朝唯傳鄭玄、王弼易注.鄭氏講爻辰象數,王氏詳玄學義理,相比之下,王注義例明備,"獨冠古今",故孔穎達《易》用王注.《書經》,歐陽、大小夏侯也都亡於永嘉之亂,南北朝多尊鄭注.東晉梅賾進獻《尚書孔安國傳》,號稱古文,篇章也比鄭注為多,時人不知其偽,大行於南朝,隋代"二劉"也研習孔傳,孔穎達初本習鄭氏《尚書》,後從劉焯傳孔義,認為"其辭富而備,其義弘而雅"(《尚書正義序》),遂定偽孔傳為圭桌.《詩經》,齊詩亡於曹魏,魯詩亡於西晉,韓詩雖存而無傳人,唯毛詩鄭箋,獨行於世,孔穎達正義,《詩》
用毛傳鄭箋.《禮》,本有《儀禮》、《周禮》、《禮記》三經之別,但是《儀禮》、《周禮》為製度儀文,缺乏義理,亦少文采,《禮記》則事文義理兼具,因此三禮之中獨取《禮記》,注用鄭玄.《春秋》,亦有公羊、穀梁、左氏三傳,其中公穀空言說經,不及左氏事富文美,因此以《左傳》附經.孔穎達曆考漢晉訓貼,大多雜取公穀,為例不純,唯西晉杜預集解,"專取丘明之傳以釋孔氏之經",尊經重本,"子應乎母,以膠投漆"(《春秋左傳正義序》).更重要的是杜氏為《左傳》
總結有"五十凡例",補充了左氏在三傳中義理貧乏之不足,與僅重文字訓詁的各家傳注不可同日而語.見解最高,體例最善,故於眾解,獨取杜氏.
《唐會要》(卷77)說:"貞觀十二年國子祭酒孔穎達撰工經義疏170卷,名曰《義贊》,有詔改為《五經正義》".考本傳,孔穎達貞觀六年除國子司業,七年與魏徵等同修《隋書》,十一年修正禮,十二年官進國子祭酒.可見《五經正義》
的編修是在十二年孔穎達做國子祭酒任內.從受詔到成書,前後不過一年,文成數十萬字,為卷170,真是神速!神速!究其原因,蓋有二焉:一是得博學諸儒的通力合作.參加修《周易正義》的有顏師古、司馬才章、王恭、馬嘉運、趙幹葉、王琰、於誌寧等;修《尚書正義》的有王德昭、李子雲;修《毛詩正義》的有王德昭、齊威等;修《禮記正義》的有朱子奢、李善信、賈公彥、柳士宣、範義囗、張權等;修《春秋正義》的有穀那律、楊士勛、朱長才等.參修諸人都是當時儒學的第一流人材,博極群書,精通五經.顏師古,是顏之推之後,"少傳家學,博覽群書,尤精訓詁",曾奉太宗詔考訂五經文字異同,撰《五經定本》,做了經書的文字統一工作;又撰《漢書》注,大重於時,至今仍是研究《漢書》最優秀的古注.司馬才章傳家學,通五經,為國子助教;王恭精三禮,並私撰《義證》,"甚為精博";馬嘉運兼通儒釋二教,"尤善論難",高宗朝為國子博士,侍講殿中;穀那律淹貫群書,被褚遂良稱為"九經庫";朱子奢少習《左傳》,善屬文,為中書舍人;楊士勛、賈公彥都是《春秋》、《禮》學專家,楊後來撰有《春秋穀梁傳疏》、賈撰《周禮》《儀禮》二疏,與《五經正義》一併傳為千古儀則,為今傳《十三經註疏》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