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禮義也;耕戰,飲食也.貴耕戰而賤儒生,是棄禮義而求飲食也.使禮義廢,綱紀敗,上下亂而陰陽纓,水旱失時,五穀不登,萬民飢死,農不得耕,士不得戰也.(《非韓》)
王充認為"國之所以存者,禮義也.民無禮義,傾國危主".儒生講求大道,闡明禮義,為維護統治秩序服務,他們以身作則,"重禮愛義,率無禮之士,激無義之人.民知禮義,愛其主上",這是保證統治者得以實現其統治的首要前題.如果沒有儒生的這些工作,禮義廢弛,綱常渙散,秩序混亂,農民缺乏耕地的安定環境,戰士沒有從征的物質條件,縱然有耕戰之士也無所用其武藝了.正如齊景公所感慨的"若君不君,臣不臣,雖有粟,吾豈得而食之哉"!
其次,儒生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王充說:"儒生不為非而文吏好為奸者,文吏少道德而儒生多仁義也."儒生習經典,修大道,"被服聖教,日夜諷誦,得聖人之操",有仁義為準繩,有道德為約束,行身處事,率由道軌.在上下級關係中,"儒生學大義,以道事將(官長),不可則止,有大臣之誌;以經(經典)勉(努力)為公正之操,敢言者也."(《量知》)他們正直對上,公正處事,能言敢諫,不搞陰謀詭計.可是那些不是由經術進的文吏就恰恰相反:"文吏幼則筆墨,手習而行,無篇章之誦,不聞仁義之語.長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為己,勉赴權利.
考事則受賂,臨民則采漁(收刮),處右則弄權,幸上(上級)則賣將(長官).
一旦在位,鮮(華)冠利劍;一歲典職,田宅併兼"(《程材篇》).與儒生形成鮮的對比,文吏不聞仁義,但知舞文弄法,營私為己,趨炎赴勢,賣將求榮;一旦得勢,峨冠利劍,耀武揚威;一旦受任方麵,便兼併土地,侵漁細民……無所不用其極,毫無廉恥可言!
其三,儒生在才能上也比文吏優異.在漢代,儒生往往因不習吏事,不曉簿書,不被長官重視,因而沉淪下僚,仕屢不遷,世俗之人也因而瞧不起他們.王充認為造成這現狀的直接原因是"將"的無能:"儒生之下,文吏之高,本由不能之將".
相反儒生不僅不比文吏能力差,而且還比文吏優異.很簡單:"儒生能為文吏之事,文吏不能立儒生之學".儒生治經義,究大道,通聖意,與隻知考簿書,知民事的循文之吏相比固已自見高低了.況且"吏事易知,而經學難見",能治一經的儒生,讓他去治一個部門的事情,旬月之間即可學會;相反治一個部門的文吏,讓他去治一經,就是給他一年時間也辦不到.這好比"牛刀可以割雞,雞刀難以屠牛一(《程材》).
儒生在事業、道德、才能等方麵都比文吏優異和高尚,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和重用.可偏偏位不進來爵不尊,窮困潦倒,壯誌難酬!而刀筆簿書之吏,卻峨冠大車,超升越次,肥鮮輕騎,厚祿高官……."儒生務忠良,文吏重理事",觀乎儒生和文吏的進退榮辱,則世風之優劣,官長之高下,舉可知矣:"誌在修德,務在立化,則夫文吏瓦石,儒生珠玉也.""取儒生者,必軌德立化者也;取文吏者,必優事理亂者也."(《程材》)儒生在社會上得意與否,即是識別這個社會治與不治、大不太平的重要尺度.
與他曾經問過孔、刺過孟一樣,王充對儒生也不一概姑息護短,更不以短為長.
他在許多篇章中都批評過俗儒淺學的可笑、荒唐和錯誤的說法,更在《謝短篇》中詳細考察了儒生的缺陷.他指出,儒生所短,不隻不曉簿書而已.他說:儒者所習,在於五經.他們"南麵為師,旦夕講授,章句滑習(十分熟悉),義理究備",這對於五經本身來說,是無可苛求的了.但是,對於五經之後的事情,如秦漢之事,還有不知道的,"夫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然則儒生者,所謂陸沉者也";對於五經之前,天地開闢,帝王初立的事情,儒生又不能知,"夫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五經與上古相比就是"今",隻能說經,不曉上古,"然則儒生者,所謂盲瞽者也".陸沉盲替之人,乃智慧短淺、見識狹小之人也.儒生不僅不通古今,有的甚至連自己專經為守的經學問題也難以通曉,都是因為他們"信守師說,不頗博覽之咎也".王充認識到儒生有這些弱點,但並不菲薄、排斥他們,而是給儒生指出了努力的方向,給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儒生泛觀博覽,成為"文儒":
"使儒生博觀覽,則為文儒."(《效力》)文儒的特徵是:"懷先王之道,含百家之言."與俗儒隻知守師法,讀經書形成鮮明對比.如前所說,王充在《超奇篇》
中將儒生分為四等,即儒生、通人、文人、鴻儒,文儒即兼有通人、文人、鴻儒的三重身份,他既博學、通古今,又明大義、善著述,是知識、智慧、文采、德道的綜合體,是超人,是奇士.可見王充是崇儒尊儒的,在儒生與文吏相比時,他無條件地傾向於儒生;在對儒生作專門分析時,他又為俗儒守文、見識鄙陋而痛心疾首,因而提倡通博的"文儒".他愛儒,愛其明大道,有氣節;他非儒,非其淺薄,恨其鄙陋.愛得有度,恨得有理,完全出自完善儒學、愛惜儒生的良苦用心.
王充問孔,不影響他尊孔;王充非儒,不影響他崇儒.他的尊孔,是有理智的尊孔;他的崇儒,是有原則的崇儒.這個理智,即是不迷信;這個原則,即是真理性.有人因為王充非毀俗儒而定其非儒,問難孔子而說他反孔,完全是皮相之見,不合實際.還有人見王充提倡自然而定他為道家,主張薄葬而說他是墨家,也都是不可靠的,茲不贅論.
</br>
王充認為"國之所以存者,禮義也.民無禮義,傾國危主".儒生講求大道,闡明禮義,為維護統治秩序服務,他們以身作則,"重禮愛義,率無禮之士,激無義之人.民知禮義,愛其主上",這是保證統治者得以實現其統治的首要前題.如果沒有儒生的這些工作,禮義廢弛,綱常渙散,秩序混亂,農民缺乏耕地的安定環境,戰士沒有從征的物質條件,縱然有耕戰之士也無所用其武藝了.正如齊景公所感慨的"若君不君,臣不臣,雖有粟,吾豈得而食之哉"!
其次,儒生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王充說:"儒生不為非而文吏好為奸者,文吏少道德而儒生多仁義也."儒生習經典,修大道,"被服聖教,日夜諷誦,得聖人之操",有仁義為準繩,有道德為約束,行身處事,率由道軌.在上下級關係中,"儒生學大義,以道事將(官長),不可則止,有大臣之誌;以經(經典)勉(努力)為公正之操,敢言者也."(《量知》)他們正直對上,公正處事,能言敢諫,不搞陰謀詭計.可是那些不是由經術進的文吏就恰恰相反:"文吏幼則筆墨,手習而行,無篇章之誦,不聞仁義之語.長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為己,勉赴權利.
考事則受賂,臨民則采漁(收刮),處右則弄權,幸上(上級)則賣將(長官).
一旦在位,鮮(華)冠利劍;一歲典職,田宅併兼"(《程材篇》).與儒生形成鮮的對比,文吏不聞仁義,但知舞文弄法,營私為己,趨炎赴勢,賣將求榮;一旦得勢,峨冠利劍,耀武揚威;一旦受任方麵,便兼併土地,侵漁細民……無所不用其極,毫無廉恥可言!
其三,儒生在才能上也比文吏優異.在漢代,儒生往往因不習吏事,不曉簿書,不被長官重視,因而沉淪下僚,仕屢不遷,世俗之人也因而瞧不起他們.王充認為造成這現狀的直接原因是"將"的無能:"儒生之下,文吏之高,本由不能之將".
相反儒生不僅不比文吏能力差,而且還比文吏優異.很簡單:"儒生能為文吏之事,文吏不能立儒生之學".儒生治經義,究大道,通聖意,與隻知考簿書,知民事的循文之吏相比固已自見高低了.況且"吏事易知,而經學難見",能治一經的儒生,讓他去治一個部門的事情,旬月之間即可學會;相反治一個部門的文吏,讓他去治一經,就是給他一年時間也辦不到.這好比"牛刀可以割雞,雞刀難以屠牛一(《程材》).
儒生在事業、道德、才能等方麵都比文吏優異和高尚,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和重用.可偏偏位不進來爵不尊,窮困潦倒,壯誌難酬!而刀筆簿書之吏,卻峨冠大車,超升越次,肥鮮輕騎,厚祿高官……."儒生務忠良,文吏重理事",觀乎儒生和文吏的進退榮辱,則世風之優劣,官長之高下,舉可知矣:"誌在修德,務在立化,則夫文吏瓦石,儒生珠玉也.""取儒生者,必軌德立化者也;取文吏者,必優事理亂者也."(《程材》)儒生在社會上得意與否,即是識別這個社會治與不治、大不太平的重要尺度.
與他曾經問過孔、刺過孟一樣,王充對儒生也不一概姑息護短,更不以短為長.
他在許多篇章中都批評過俗儒淺學的可笑、荒唐和錯誤的說法,更在《謝短篇》中詳細考察了儒生的缺陷.他指出,儒生所短,不隻不曉簿書而已.他說:儒者所習,在於五經.他們"南麵為師,旦夕講授,章句滑習(十分熟悉),義理究備",這對於五經本身來說,是無可苛求的了.但是,對於五經之後的事情,如秦漢之事,還有不知道的,"夫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然則儒生者,所謂陸沉者也";對於五經之前,天地開闢,帝王初立的事情,儒生又不能知,"夫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五經與上古相比就是"今",隻能說經,不曉上古,"然則儒生者,所謂盲瞽者也".陸沉盲替之人,乃智慧短淺、見識狹小之人也.儒生不僅不通古今,有的甚至連自己專經為守的經學問題也難以通曉,都是因為他們"信守師說,不頗博覽之咎也".王充認識到儒生有這些弱點,但並不菲薄、排斥他們,而是給儒生指出了努力的方向,給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儒生泛觀博覽,成為"文儒":
"使儒生博觀覽,則為文儒."(《效力》)文儒的特徵是:"懷先王之道,含百家之言."與俗儒隻知守師法,讀經書形成鮮明對比.如前所說,王充在《超奇篇》
中將儒生分為四等,即儒生、通人、文人、鴻儒,文儒即兼有通人、文人、鴻儒的三重身份,他既博學、通古今,又明大義、善著述,是知識、智慧、文采、德道的綜合體,是超人,是奇士.可見王充是崇儒尊儒的,在儒生與文吏相比時,他無條件地傾向於儒生;在對儒生作專門分析時,他又為俗儒守文、見識鄙陋而痛心疾首,因而提倡通博的"文儒".他愛儒,愛其明大道,有氣節;他非儒,非其淺薄,恨其鄙陋.愛得有度,恨得有理,完全出自完善儒學、愛惜儒生的良苦用心.
王充問孔,不影響他尊孔;王充非儒,不影響他崇儒.他的尊孔,是有理智的尊孔;他的崇儒,是有原則的崇儒.這個理智,即是不迷信;這個原則,即是真理性.有人因為王充非毀俗儒而定其非儒,問難孔子而說他反孔,完全是皮相之見,不合實際.還有人見王充提倡自然而定他為道家,主張薄葬而說他是墨家,也都是不可靠的,茲不贅論.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