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又說:
《論衡》細說微論,解釋世俗之疑,辨照然否之理.
這是辨明世俗的疑惑,解決生活中的疑難問題.
《論衡》是王充的經意之作,其書雖然初成於永平建初時期,事隔20作後,他重修《論衡》,仍然十分用心.謝承《後漢書》說他"於宅內門戶爐柱各置筆硯簡牘,見事而作,著《論衡》85篇."(《藝文類聚》卷58引)範曄《後漢書》亦說充"以借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閉門潛思,絕慶弔之禮,戶牖壁牆各置刀筆,著《論衡》八十五篇."可見他晚年閉門深思,斷絕社交往來,在家裏四到八處都放有筆墨簡編,靈感所到,即行著錄.通過這樣深思熟慮,潛心著述,才寫成了《論衡》的最後定本.其思深,其功勤,於此可見一斑.
第四類是頤情養性之作,有《養性》之書.《自紀篇》:
年屆70,時可懸輿……曆數冉冉,庚辛域際,雖懼終祖,愚猶沛沛(心潮激蕩),乃作《養性》之書十六篇.養氣自守,適食則(節)酒.
王充在庚辛之際,年屆70,則此"庚",指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為公元90年;"辛",即永無三年辛卯,為公元91年.其時王充65歲."發白齒落","貧無供養",又加用思太專,傷耗精氣,劉勰《文心雕龍·神思》說"桓譚疾感於苦思,王棄氣竭於思慮",正是指此而言.故充"養氣自守","愛精自保",時輔以"服藥引導",希望"性命可延".並著《養性》之書來總結經驗.王充在談到《養性》之書的具體內容時,還說到:"上自黃(帝)唐(堯),下臻秦漢而來,折衷以聖道,析理於通才,如衡之平,如鑒之開,幼老生死古今,罔不詳該."可見書中還廣徵博引古今養生成就,用聖人之言折衷去取,概括了古今幼老生死問題.
言之有據,議論平實,就像天平一般平正,明鏡一樣清沏.《養性》書今已不傳.
虞翻《會稽典錄》曰:"王充年漸70,乃作《養生》之書,凡16篇."(《太平禦覽》卷720).《文心雕龍·養氣篇》曰:"昔王充著述,製‘養氣’之篇,驗已(既有經驗)而作,豈虛語哉!"《養性》書名,虞翻作《養生》,劉勰作"養氣",朱謙之說是《養性》之誤;蔣祖怡《王充卷》又說劉勰所稱《養氣篇》為《養性書》
16篇之一(頁115,196).其實"生""性"相通,《養生》即《養性》;王充以氣為生命之源:"用氣為性","以氣為壽"(《無形篇》),養生(或養性)必先養氣,劉勰乃依其要旨而稱名,並非有誤.至於說《養氣》為《養性》之一,可備一說,惜無確據.臧琳《經義雜記》卷16又說:《自紀篇》中"閉目塞聰,愛精自保,適輔眼藥引導,疑是16篇之目."顯係牽強附會,但如果說是《養性》之書的內容提要,則是可以考慮的.
第五類是雜著,見於記載的有《大儒論》、《果賦》等.《大儒論》作於明帝水平二年,已佚,見於李賢《後漢書注》所引袁山鬆《後漢書》,引文"大"字作"六".《果賦》,已佚,見於《太平禦覽》卷168引.
王充的著作流傳於今的隻有《論衡》85篇,其中《招致》一篇有目無書,實存84篇.其餘《譏俗》(含《節義》)之書,《政務》之書,《備乏》、《禁酒》之篇,《養性》(含養氣)之書,《大儒論》等,歸宿如何,曆來有兩種不同的看法.
一以為保存於今本《論衡》之中.南京大學《國學叢刊》二卷三期(1923年)張右源撰文,認為:"今本《論衡》是把原來的《譏俗》之書,《論衡》之書,《養性》
之書混雜起來了."朱謙之亦同此說,還在今本《論衡》中分析出哪是《譏俗》,哪是《節義》,哪是《政務》,哪是初本《論衡》,哪是《養性》……;北京大學曆史係《論衡注釋》小組亦認為王充的著作雖有遺篇,但以上諸書曆經王充本人整理,都基本保存在今本《論衡》之中,隻是具體篇章無法分析了(《前言》).與此相反,張宗祥《論衡校訂附記》認為:"請書皆不傳,所傳者獨《論衡》之書八十五篇耳."蔣祖恰也人為"王充《養性》、《政務》、《譏俗》三書,至今均已亡佚,雖則它們的基本觀點在今本《論衡》中可以探知,但今本《論衡》實未包括上述三種著作."
我們認為,同一作者,不同著作的內容互相滲透,是常有的事,因此我們往往可從現存著作中窺知其佚書的內容.但是,我們卻不能就此得出佚書的篇章就已包括在今存著作之中的結論.王充的著作也有這種情況.固然今本《論衡》保留了一些《譏俗》、《政務》、《養性》、《大儒論》等書的某些內容,但我們不能說今本《論衡》就包括了諸書的全部篇目,更沒有充足理由說是諸書的改編.首先,《論衡》與《譏俗》、《政務》、《養性》等書是各自獨立的專書,王充在不少章節常常將《論衡》與諸書對舉:
《自紀篇》曰:
充既疾俗情,作《譏俗》之書;又閔人君之政……故作《政務》之書;又傷俗文多不實誠,故為《論衡》之書.
以此見《譏俗》、《政務》、《論衡》相次而作,本為三書.又《對作篇》曰:
其《政務》言治民之道;《論衡》諸篇,實俗間之凡人所見,與彼無以異也.
《政務》與《論衡》對舉,內容也各自不同.又《自紀篇》:
《譏俗》之書,欲悟俗人,故形露其旨,為分別之文,《論衡》之書,何為複然?
《譏俗》與《論衡》對舉,並通過問難者的口,兩相比較其風格.
</br>
《論衡》細說微論,解釋世俗之疑,辨照然否之理.
這是辨明世俗的疑惑,解決生活中的疑難問題.
《論衡》是王充的經意之作,其書雖然初成於永平建初時期,事隔20作後,他重修《論衡》,仍然十分用心.謝承《後漢書》說他"於宅內門戶爐柱各置筆硯簡牘,見事而作,著《論衡》85篇."(《藝文類聚》卷58引)範曄《後漢書》亦說充"以借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閉門潛思,絕慶弔之禮,戶牖壁牆各置刀筆,著《論衡》八十五篇."可見他晚年閉門深思,斷絕社交往來,在家裏四到八處都放有筆墨簡編,靈感所到,即行著錄.通過這樣深思熟慮,潛心著述,才寫成了《論衡》的最後定本.其思深,其功勤,於此可見一斑.
第四類是頤情養性之作,有《養性》之書.《自紀篇》:
年屆70,時可懸輿……曆數冉冉,庚辛域際,雖懼終祖,愚猶沛沛(心潮激蕩),乃作《養性》之書十六篇.養氣自守,適食則(節)酒.
王充在庚辛之際,年屆70,則此"庚",指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為公元90年;"辛",即永無三年辛卯,為公元91年.其時王充65歲."發白齒落","貧無供養",又加用思太專,傷耗精氣,劉勰《文心雕龍·神思》說"桓譚疾感於苦思,王棄氣竭於思慮",正是指此而言.故充"養氣自守","愛精自保",時輔以"服藥引導",希望"性命可延".並著《養性》之書來總結經驗.王充在談到《養性》之書的具體內容時,還說到:"上自黃(帝)唐(堯),下臻秦漢而來,折衷以聖道,析理於通才,如衡之平,如鑒之開,幼老生死古今,罔不詳該."可見書中還廣徵博引古今養生成就,用聖人之言折衷去取,概括了古今幼老生死問題.
言之有據,議論平實,就像天平一般平正,明鏡一樣清沏.《養性》書今已不傳.
虞翻《會稽典錄》曰:"王充年漸70,乃作《養生》之書,凡16篇."(《太平禦覽》卷720).《文心雕龍·養氣篇》曰:"昔王充著述,製‘養氣’之篇,驗已(既有經驗)而作,豈虛語哉!"《養性》書名,虞翻作《養生》,劉勰作"養氣",朱謙之說是《養性》之誤;蔣祖怡《王充卷》又說劉勰所稱《養氣篇》為《養性書》
16篇之一(頁115,196).其實"生""性"相通,《養生》即《養性》;王充以氣為生命之源:"用氣為性","以氣為壽"(《無形篇》),養生(或養性)必先養氣,劉勰乃依其要旨而稱名,並非有誤.至於說《養氣》為《養性》之一,可備一說,惜無確據.臧琳《經義雜記》卷16又說:《自紀篇》中"閉目塞聰,愛精自保,適輔眼藥引導,疑是16篇之目."顯係牽強附會,但如果說是《養性》之書的內容提要,則是可以考慮的.
第五類是雜著,見於記載的有《大儒論》、《果賦》等.《大儒論》作於明帝水平二年,已佚,見於李賢《後漢書注》所引袁山鬆《後漢書》,引文"大"字作"六".《果賦》,已佚,見於《太平禦覽》卷168引.
王充的著作流傳於今的隻有《論衡》85篇,其中《招致》一篇有目無書,實存84篇.其餘《譏俗》(含《節義》)之書,《政務》之書,《備乏》、《禁酒》之篇,《養性》(含養氣)之書,《大儒論》等,歸宿如何,曆來有兩種不同的看法.
一以為保存於今本《論衡》之中.南京大學《國學叢刊》二卷三期(1923年)張右源撰文,認為:"今本《論衡》是把原來的《譏俗》之書,《論衡》之書,《養性》
之書混雜起來了."朱謙之亦同此說,還在今本《論衡》中分析出哪是《譏俗》,哪是《節義》,哪是《政務》,哪是初本《論衡》,哪是《養性》……;北京大學曆史係《論衡注釋》小組亦認為王充的著作雖有遺篇,但以上諸書曆經王充本人整理,都基本保存在今本《論衡》之中,隻是具體篇章無法分析了(《前言》).與此相反,張宗祥《論衡校訂附記》認為:"請書皆不傳,所傳者獨《論衡》之書八十五篇耳."蔣祖恰也人為"王充《養性》、《政務》、《譏俗》三書,至今均已亡佚,雖則它們的基本觀點在今本《論衡》中可以探知,但今本《論衡》實未包括上述三種著作."
我們認為,同一作者,不同著作的內容互相滲透,是常有的事,因此我們往往可從現存著作中窺知其佚書的內容.但是,我們卻不能就此得出佚書的篇章就已包括在今存著作之中的結論.王充的著作也有這種情況.固然今本《論衡》保留了一些《譏俗》、《政務》、《養性》、《大儒論》等書的某些內容,但我們不能說今本《論衡》就包括了諸書的全部篇目,更沒有充足理由說是諸書的改編.首先,《論衡》與《譏俗》、《政務》、《養性》等書是各自獨立的專書,王充在不少章節常常將《論衡》與諸書對舉:
《自紀篇》曰:
充既疾俗情,作《譏俗》之書;又閔人君之政……故作《政務》之書;又傷俗文多不實誠,故為《論衡》之書.
以此見《譏俗》、《政務》、《論衡》相次而作,本為三書.又《對作篇》曰:
其《政務》言治民之道;《論衡》諸篇,實俗間之凡人所見,與彼無以異也.
《政務》與《論衡》對舉,內容也各自不同.又《自紀篇》:
《譏俗》之書,欲悟俗人,故形露其旨,為分別之文,《論衡》之書,何為複然?
《譏俗》與《論衡》對舉,並通過問難者的口,兩相比較其風格.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