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方法上,王充又得益於桓譚.桓譚(公元前23年一公元50年),字君山,沛國相(今安徽濉溪縣)人."博學多通,遍習五經",是兩漢之際著名學者.著有《新論》一書.他治學的特點也是"訓詁舉大義,不為章句",與班氏父子學風相同.在思想方法上,頗具求實精神,喜好古文經學,常與劉歆、揚雄"辨析疑異",尤其反對當時盛行的讖緯神學,他曾在光武皇帝麵前冒著殺頭的危險非議讖緯神學,對俗儒的鄙俗見解更是深惡痛絕,常常調筆譏諷,"由是多見排抵".桓譚求實的治學精神,王充特別欣賞,他在《論衡》書中多次讚賞說:"(桓譚)又作《新論》,論世間事,辨照然否,虛妄之言,偽飾之辭,莫不證定."(《超奇》)"世間為文者眾矣,是非不分,然否不定,桓君山論之,可謂得實矣.論文以察實,則君山漢之賢人也."(《定賢》)王充本來對漢代的董仲舒、司馬遷、揚雄等人十分讚賞,但在數家之中,王充對桓譚最為激賞,說"仲舒之文可及,君山之論難追"(《案書》片"彼子長(司馬遷)、子雲(揚雄)說論之徒,君山為甲."(《趙奇》)認為舒仲其文雖奇,猶可學而及之;桓譚出語高峻,非可企及.甚至與以論說為長的太史公、揚雄相比,桓譚也是首屈一指的.他說桓譚為漢世學術界值定是非,就像一個公正的執法官一樣.從前漢朝的丞相陳平出佳之前,在閻裏"分均若一",這是能當丞相的象徵.桓譚論議平實如陳平之分物,也是當丞相的料.可惜他因非毀讖緯,貶死途中.王充將這位沒過過一天丞相癮的落拓之士稱為"素丞相",以配孔子"素王";並將桓譚作《新論》與孔子作《春秋》相比美:"孔子不王,素王之業在於《春秋》;然則桓君山不相,素丞相之跡在於《新論》者也."(《定賢》)又說"質定世事,論難世疑,桓君山莫上也."(《案書》)評定世間的事情,討論世間疑難,沒有一個比得上他.受桓譚的影響,王充對神學迷信、俗說虛妄也深不以為然,他後來撰著《論衡》一書,其主旨也是"解釋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對作》),與桓譚《新論》的主題如出一輒.


    當時在京師的青年學者除班因外,還有賈逵、傅毅、楊終等,俱曾為官蘭台,王充也與他們有所往來.蘭台是東漢的皇家圖書館和國家史館,在那裏讀書作文,皆由公家供應紙墨,條件優越,待遇優厚,是一個清高又實惠的學術機構,因此時人稱進入蘭台為登蓬萊,世以為榮.賈逵,字景伯,扶風平陵人,東漢歹(的古文經學家.其父賈徽嚐從劉歆習《左氏春秋》.逵少承庭訓;通《左傳》及五經本文.


    《後漢書》本傳又說他"自為兒童,常在大學,不通人間事",是一個兼得家庭教育和太學教育雙美的幸運兒.他博通五經,兼明今古,對《左傳》、《國語》、《周禮》尤其專門,特別是對《左傳》的興旺發達,功勞甚大.同時他對於今文家的《大夏侯尚書》、《穀梁傳》也十分精通.他還是漢代第一個遍注群經的大儒,史書說"逵所著經傳義詁及論難百餘萬言,學者宗之,後世稱為通儒."明帝時,拜為郎官,與班固同在蘭台校書.傅毅,字武仲,扶風茂陵人,少博學,水平中在平陵習章句,深為章句之學的破碎支離所苦惱,因作《迪誌詩》,以殷高宗賢相傅說後裔自居,說:"先人有訓,我訊我誥.訓我嘉務,誨我博學."遂以大義文採為務,斐然成章.章帝時,授蘭台今史,與班賈同業,楊終,字子山,蜀郡成都人.


    年13為郡小吏,太守遣至京師習《春秋》.後隨郡上計吏至京師,見三府為《哀牢傳》不成,楊終因來自四川,熟悉西南民族情況,作傳上之,今天《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中的《哀牢傳》就是楊傳的改編本.明帝奇其才,征詣蘭台,拜校書郎.班賈傅楊,俱為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共在蘭台,酬酌詩文,好不風光!明帝水平十七年,五色雀群集,明帝下詔群儒學士各獻《神雀賦》.百官眾僚,紛紛響應,結果隻有他們四人和侯諷的賦受明帝欣賞.王充記其事曰:"永平中,神雀群集,孝明詔上《神雀頌》.百官頌上,文皆比瓦石,唯班固、賈逵、傅毅、楊終、侯諷五頌金玉,明帝覽焉."(《俠文》)王充親睹其盛,好不羨慕!一再讚美說:


    "蘭台之史,班固、賈逵、傅毅、楊終,名香文美."(《別通》)到了晚年,窮居陋巷,還希望朝廷有朝一日也把他王充征在蘭台,"蹈班、賈之跡",一則以還平生未遂之願,二則以"論功德之實"(《須頌》),報主隆思.


    四、博覽百家


    王充在洛陽除了從名師,交勝友外,還廣沙博覽,窮讀群書.《後漢書》說王充在洛陽,"家貧無書,常遊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途通眾流百家之言."在熟讀經史之餘,王充還兼及百家,通諸子之學.淺學俗儒多拘守經本,認為經為聖人所造,是真理所在,皓首窮經;一經之中,又專守一師之說,抱殘守缺,排斥異己.更莫說儒書以外的諸子百家了.因此他們目光短淺,見解鄙俗.王充通過對儒書與諸子百家的對比研究,認為諸子與儒經同等重要,有時子書甚至比經書還為可靠.他說:五經遭秦朝"燔燒禁防,伏生之徒,抱經深藏",漢興,"經書缺滅而不明,篇章棄散而不具"、晁錯之徒受經於伏生,自後名師儒者,"各以私意,分析文字",師徒傳相授受,形成了所謂的家法和師法.經書本身的正誤已難以辨別,更莫說經師講解的是是非非了.相反的是,"秦雖無道,不播諸子".由此看來,經書有遺篇,而諸子無缺文.孰劣孰優就不辯自明了.王充認為: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曆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曆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