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當年李斯一樣,求為上蔡逐免兒已不可得了.不久就應驗了揚雄的預言,哀帝駕崩,董賢罷官自殺,丁傅外戚退出曆史舞台,王氏捲土重來.從前得意於一時的袞袞諸公的種種榮華,一夜之間都煙消雲散了.就是揚雄的那位同僚好友劉歆,雖再度得勢,並在王莽朝一度走紅、位至國師,其結果也不免於殺身死.可見,高門鬼易窺,高官災必及,特別是以不義手段得來的,其人必將以隕身而告終.這是揚雄《解嘲賦》已有其意卻未明說的主題.
揚雄雖然官位低下,但卻有學自守,而且還有一個聰明的兒子與他一道研幾討玄,亦是人間一大快事.《太平禦覽》卷385引《劉向別傳》說:"揚信字子烏,雄第二子.幼而聰慧,雄算《玄》經不會,於烏令作九數而得之.雄又擬《易》‘抵羊觸藩’,彌日不就,子烏曰:‘大人何不雲,荷戈入榛?’"《別傳》,前人以為劉向所著《別錄》.但劉向卒於成帝緩和元年(荀悅《漢紀》),其時《太玄》
未著,劉向是不能預言於前的.疑《劉向別傳》別為一書.揚雄《法言·問神》也說:"育而不秀者吾家之童烏乎?、九齡而與我《玄》文."常璩《華陽國誌》卷10上也說:"雄子神童烏,七歲預雄《玄》文,九歲而歿."這裏在童烏年歲上與《法言》相牴牾,但說童烏幼而聰慧,在孩童時代即已參與《太玄》的撰著,卻是一致的.有子而慧,此樂何極!可惜"苗而不秀",過早地夭折了.另外,王應麟《漢書藝文誌考證》記:"《太玄》潤色於君平."[注]似乎《太玄》還得力於揚雄老師,是老少三代心血的結晶.
《大玄》用"渾天術"、《太初曆》等天文學知識,仿照儒學經典《周易》的形式,貫徹儒家仁義禮智的政治倫理思想.其自序曰:
而大潭恩渾天,參摹而四分之,根於八十一.旁則三摹九據,極之七百二十九贊,亦自然之道也.故現《易》者,見其卦而名之;觀《玄》者,數其畫而定之.
《玄》首四重者,非卦也,數也.其用自天元推一晝一夜陰陽數度律曆之紀,九九大運,與天終始.故《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二百四十三表、七百二十九贊,分為三卷,日一二三,與《泰初曆》相應,亦有顓頊曆焉.
參摹,即摹仿三才,分天玄、地玄、人玄,故玄數用三.四分,即西漢方、州、部、家的社會結構,《太玄》以四重表示.《太玄》八十一首,當易六十四卦;每首九贊,當易六爻.《易》數二分,以擬陰陽,用一、一表示,二加倍為四象,擬四時;四加倍為八卦,擬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八種自然現象;八卦加倍為六十四卦,擬萬事萬物.《太玄》則採用三分法,擬天地人,用一、一、一表示;占筮時都以三為倍數:一玄三方,一方三州,為九州;一州三部,共二十七部;一部三家,共為八十一家,此即《大玄》九贊、八十一首的來源.八十一首共七百二十九贊,相當於易三百八十四交.一贊為晝,一贊為夜,再加"囗"、"贏"兩贊,"共三百六十五日半,以擬一年之數.一部《太玄》就是天地人(宇宙)、方州部家(社會)、三百六十五日(《太初曆》)的模擬.
自序又說:
扌筮之三策,關之以休咎,糹並之以象類,播之以人事,文之以五行,擬之以道德仁義和知(智).
這時裏說《太玄》卜筮的方法和內容.《周易》以四來分數,《太玄》以三來分數.其中有休咎禍福的道理,用象數表達出來,還將五行原理與人事利害互相發明,宣揚儒家仁義禮智等道德倫理.
又說:
為其泰曼漶而不可知,故有《首》《沖》《錯》《測》《搞》《瑩》《數》
《文》《機》《圖》《告》十一篇,皆以解削《玄》體,離散其文.
這是說《太玄》傳的結構.《首》《沖》《錯》《測》《搞》《瑩》《數》
《文》《扌兒》《圖》《告》十一篇都是解釋《太玄》經文的,是《太玄》的傳,猶《周易》之有"十翼".《四庫提要》所說:"雄書本擬《易》而作,以《家》
準《卦(辭)》,以《首》準《象(辭)》,以《贊》準《爻(辭)》,以《測》
準《象(辭)》,以《文》準《文言》,以《扌離》《瑩》《數》《文》《扌兒》
《圖》《告》準《係詞(辭)》以《數》準《說卦》,以《沖》準《序卦》,以《錯》準《雜卦》,全仿《周易》."
易經是儒家六經之一,漢代推為六經之道.揚雄擬易作《太玄》,敢做聖人才能做的事,在當時是需要勇氣的.本傳說."諸儒或譏以雄非聖人而作經,猶春秋吳楚之君僭號稱王,一蓋誅絕之罪也."但有識之士卻稱讚他與聖人同功,桓譚《新論》曰:"揚雄作《玄》書,以為玄者天也道也,言聖賢製誥作事,皆引天道以為本統,而因附屬萬類、王政、人事、法度,故宓羲氏謂之易,老子謂之道,孔子謂之元,而揚雄謂之玄."又曰:"揚子雲何如人邪?答曰:揚子雲才智開通,能入聖道,卓絕於眾,漢興以來,未有此人也."又曰:"子雲所造《法言》、《太玄》經也,玄經,數百年,其書必傳."在人們對揚雄作《太玄》普遍不理解的時候,桓譚竟將揚雄其人其書視為漢朝建立以來未曾有過的奇才奇書,並進而將他與宓羲、老子、孔子相提並論,推許他"能入聖道",可與聖人方駕並驅.後來王充也稱讚說:"揚子雲作《太玄》經,造於少思,極囗冥之深,非庶幾之才,不能成也.孔子作《春秋》,二子(揚雄、陽城子玄)作兩經,所謂卓爾蹈孔子之跡,鴻茂參貳聖之才!"(《論衡·超奇》)又曰:"陽成子張作樂,揚子雲造玄,二經發於台下,讀於闕掖,卓絕驚耳,不述而作,材疑聖人."(《對作篇》)大科學家張衡說:"吾觀《太玄》,方知子雲妙極道教,乃與五經相似,非徒傳記之屬,使人難論陰陽之事,漢家得天下二百歲之書也.複二百歲,殆將終乎?所以作者之數,必顯一世,常然之符也.漢四百歲,《玄》其興矣!"[注]極盡誇讚之能事.
</br>
揚雄雖然官位低下,但卻有學自守,而且還有一個聰明的兒子與他一道研幾討玄,亦是人間一大快事.《太平禦覽》卷385引《劉向別傳》說:"揚信字子烏,雄第二子.幼而聰慧,雄算《玄》經不會,於烏令作九數而得之.雄又擬《易》‘抵羊觸藩’,彌日不就,子烏曰:‘大人何不雲,荷戈入榛?’"《別傳》,前人以為劉向所著《別錄》.但劉向卒於成帝緩和元年(荀悅《漢紀》),其時《太玄》
未著,劉向是不能預言於前的.疑《劉向別傳》別為一書.揚雄《法言·問神》也說:"育而不秀者吾家之童烏乎?、九齡而與我《玄》文."常璩《華陽國誌》卷10上也說:"雄子神童烏,七歲預雄《玄》文,九歲而歿."這裏在童烏年歲上與《法言》相牴牾,但說童烏幼而聰慧,在孩童時代即已參與《太玄》的撰著,卻是一致的.有子而慧,此樂何極!可惜"苗而不秀",過早地夭折了.另外,王應麟《漢書藝文誌考證》記:"《太玄》潤色於君平."[注]似乎《太玄》還得力於揚雄老師,是老少三代心血的結晶.
《大玄》用"渾天術"、《太初曆》等天文學知識,仿照儒學經典《周易》的形式,貫徹儒家仁義禮智的政治倫理思想.其自序曰:
而大潭恩渾天,參摹而四分之,根於八十一.旁則三摹九據,極之七百二十九贊,亦自然之道也.故現《易》者,見其卦而名之;觀《玄》者,數其畫而定之.
《玄》首四重者,非卦也,數也.其用自天元推一晝一夜陰陽數度律曆之紀,九九大運,與天終始.故《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二百四十三表、七百二十九贊,分為三卷,日一二三,與《泰初曆》相應,亦有顓頊曆焉.
參摹,即摹仿三才,分天玄、地玄、人玄,故玄數用三.四分,即西漢方、州、部、家的社會結構,《太玄》以四重表示.《太玄》八十一首,當易六十四卦;每首九贊,當易六爻.《易》數二分,以擬陰陽,用一、一表示,二加倍為四象,擬四時;四加倍為八卦,擬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八種自然現象;八卦加倍為六十四卦,擬萬事萬物.《太玄》則採用三分法,擬天地人,用一、一、一表示;占筮時都以三為倍數:一玄三方,一方三州,為九州;一州三部,共二十七部;一部三家,共為八十一家,此即《大玄》九贊、八十一首的來源.八十一首共七百二十九贊,相當於易三百八十四交.一贊為晝,一贊為夜,再加"囗"、"贏"兩贊,"共三百六十五日半,以擬一年之數.一部《太玄》就是天地人(宇宙)、方州部家(社會)、三百六十五日(《太初曆》)的模擬.
自序又說:
扌筮之三策,關之以休咎,糹並之以象類,播之以人事,文之以五行,擬之以道德仁義和知(智).
這時裏說《太玄》卜筮的方法和內容.《周易》以四來分數,《太玄》以三來分數.其中有休咎禍福的道理,用象數表達出來,還將五行原理與人事利害互相發明,宣揚儒家仁義禮智等道德倫理.
又說:
為其泰曼漶而不可知,故有《首》《沖》《錯》《測》《搞》《瑩》《數》
《文》《機》《圖》《告》十一篇,皆以解削《玄》體,離散其文.
這是說《太玄》傳的結構.《首》《沖》《錯》《測》《搞》《瑩》《數》
《文》《扌兒》《圖》《告》十一篇都是解釋《太玄》經文的,是《太玄》的傳,猶《周易》之有"十翼".《四庫提要》所說:"雄書本擬《易》而作,以《家》
準《卦(辭)》,以《首》準《象(辭)》,以《贊》準《爻(辭)》,以《測》
準《象(辭)》,以《文》準《文言》,以《扌離》《瑩》《數》《文》《扌兒》
《圖》《告》準《係詞(辭)》以《數》準《說卦》,以《沖》準《序卦》,以《錯》準《雜卦》,全仿《周易》."
易經是儒家六經之一,漢代推為六經之道.揚雄擬易作《太玄》,敢做聖人才能做的事,在當時是需要勇氣的.本傳說."諸儒或譏以雄非聖人而作經,猶春秋吳楚之君僭號稱王,一蓋誅絕之罪也."但有識之士卻稱讚他與聖人同功,桓譚《新論》曰:"揚雄作《玄》書,以為玄者天也道也,言聖賢製誥作事,皆引天道以為本統,而因附屬萬類、王政、人事、法度,故宓羲氏謂之易,老子謂之道,孔子謂之元,而揚雄謂之玄."又曰:"揚子雲何如人邪?答曰:揚子雲才智開通,能入聖道,卓絕於眾,漢興以來,未有此人也."又曰:"子雲所造《法言》、《太玄》經也,玄經,數百年,其書必傳."在人們對揚雄作《太玄》普遍不理解的時候,桓譚竟將揚雄其人其書視為漢朝建立以來未曾有過的奇才奇書,並進而將他與宓羲、老子、孔子相提並論,推許他"能入聖道",可與聖人方駕並驅.後來王充也稱讚說:"揚子雲作《太玄》經,造於少思,極囗冥之深,非庶幾之才,不能成也.孔子作《春秋》,二子(揚雄、陽城子玄)作兩經,所謂卓爾蹈孔子之跡,鴻茂參貳聖之才!"(《論衡·超奇》)又曰:"陽成子張作樂,揚子雲造玄,二經發於台下,讀於闕掖,卓絕驚耳,不述而作,材疑聖人."(《對作篇》)大科學家張衡說:"吾觀《太玄》,方知子雲妙極道教,乃與五經相似,非徒傳記之屬,使人難論陰陽之事,漢家得天下二百歲之書也.複二百歲,殆將終乎?所以作者之數,必顯一世,常然之符也.漢四百歲,《玄》其興矣!"[注]極盡誇讚之能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