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孟子重公利之義而貶私利之利,所以在對待個人利益與公利、生命與道德價值的問題上,他提出了著名的"捨生取義"說: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孟子·告子上》)
生存可謂人最大的欲望之一,但和義相比,二者不能兼得時,應該捨生取義.
為什麽呢?因為義就是人生最高的價值原則,背義就是人生最大的可恥.
如何把人們本性的善端擴充發展為完美的善,把道德原則變成人們自覺的道德行動呢?孟子有他一整套係統的道德修養理論.孟子的道德修養論本於其性善論,其方法具有向內求的特點,其理想是成聖成賢,因此,可稱之為內全之道.
孟子的內聖之道有如下內容:
第一是存心,即保持住本性中固有的善心而不失掉.他說:
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孟子·離婁下》)
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所謂"放心",義與"存心"相對,指忘掉或失掉了本性中固有的善心.孟子認為,道德修養,不但要"存心",更要"求其放心".學問之道沒有別的內容,歸根結底,就是要將失去的良心找迴來.
如何"存心"、"求其放心"呢?孟子又提出了"思誠"、"自反"的方法.
他認為,要"信於友"、"獲於上",就得從"悅於親"做起.而"悅於親"就得"誠身有道",真情實意地對待父母.要做到這一點.就得"明乎善",具有良心的自覺.隻有這種具有良心自覺的"誠",才能真正地"悅於親".這種"誠",既是指道德修養的態度,也是指道德修養所應達到的境界.所謂"反身"、"思"主要指具體的修養方法,即自我反省,運用理性思維檢查自己,獲得道德自覺.孟子認為,通過反省功夫,而使自己的道德行為建立在"至誠"的基礎上,就能達到"悅親"、"信友"、"獲上"以至治下民的理想境界(《孟子·離婁上》).
寡慾也是孟子所倡的一種修養方法.他說:
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孟子·盡心下》)
這是說,要保存仁義之心而不喪失,就必須要克製、減損欲望.後來宋儒的"存天理、滅人慾"說就是將此說推到了極端.
孟子論"浩然之氣"說是孟子富有代表性的道德修養論.孟子說"浩然之氣"至大,至剛,塞於天地之間.但這種"浩然之氣"也需要養,而"配義與道"就是"養氣"之法.它包括兩方麵:一是"明道",即了解一種義理,並對之確信不疑.
二是"集義",即常做他所認為應該做的事.此外,還須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
孟子的"養氣"說,強調氣節,強調修養的主觀精神,使人進入了一個不淫於富貴,不移於貧賤,不屈於威武,唯真理是求的高尚境界,影響至深.
四、仁政學說
仁政學說是孟子思想的中心內容,是孟子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政治理想.盡管在當時被視為"迂遠而闊於事情",得不到實現,但由於這一學說包含著許多真理性的命題,對後來的中國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中國封建社會中,一切非儒家的派別都難以敵過儒家,儒家始終保持一尊的地位,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道統,都和孟子的仁政學說有著密切的關係.
天下如何由分而一呢?儒法兩家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統一觀,這就是"王道"和"霸道".孟子認為"霸道"就是"以力服人者",即依靠武力、刑罰去壓服人而驅民於戰,通過兼併戰爭而實現統一."王道"就是"以德服人",不訴諸武力,而依靠其仁德的感召力使萬民來眼,萬國來朝,就像孔子的七十弟子對孔子一樣"中心悅而誠服".這種"以德眼人"的"王道",實際就是"仁政".它的基本要義就是將撫老慈幼這一套道德原則由近及遠推廣到全體社會成員身上,由此去爭取人民的服從和擁護.
孟子認為,"人和"即民心為王天下之本,而仁政又為爭取"人和"之本.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孟子·公孫醜下》).這就是孟子主張以"仁政"而王天下的邏輯論證.
孟子不但提出和論證了"行仁政而王"的主張,而且還闡述了實施仁政的具體的政治、經濟政策.孟子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是置民恆產論.孟子認為,要實行仁政,首先就必須由國家向百姓提供一份賴以生存的、為生活所必需的產業作為物質基礎.因為"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孟子·滕文公上》).他置民恆產的方案是:所謂"恆產",具體說是指維持一個八口之家(包括一個男丁和他的父、母、妻以及四個子女)的農戶的生活所需要的耕地、住宅以及其他農副業生產資料.它們是百畝之田,五畝之宅,若幹株桑樹以供養蠶織帛,還有若幹雞、豬、狗等家畜.孟子認為,有了這種"恆產",每個農戶就可保證老年人個個穿綿吃肉,一般人不凍不餓,而仁政的基礎就奠定了.
</br>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孟子·告子上》)
生存可謂人最大的欲望之一,但和義相比,二者不能兼得時,應該捨生取義.
為什麽呢?因為義就是人生最高的價值原則,背義就是人生最大的可恥.
如何把人們本性的善端擴充發展為完美的善,把道德原則變成人們自覺的道德行動呢?孟子有他一整套係統的道德修養理論.孟子的道德修養論本於其性善論,其方法具有向內求的特點,其理想是成聖成賢,因此,可稱之為內全之道.
孟子的內聖之道有如下內容:
第一是存心,即保持住本性中固有的善心而不失掉.他說:
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孟子·離婁下》)
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所謂"放心",義與"存心"相對,指忘掉或失掉了本性中固有的善心.孟子認為,道德修養,不但要"存心",更要"求其放心".學問之道沒有別的內容,歸根結底,就是要將失去的良心找迴來.
如何"存心"、"求其放心"呢?孟子又提出了"思誠"、"自反"的方法.
他認為,要"信於友"、"獲於上",就得從"悅於親"做起.而"悅於親"就得"誠身有道",真情實意地對待父母.要做到這一點.就得"明乎善",具有良心的自覺.隻有這種具有良心自覺的"誠",才能真正地"悅於親".這種"誠",既是指道德修養的態度,也是指道德修養所應達到的境界.所謂"反身"、"思"主要指具體的修養方法,即自我反省,運用理性思維檢查自己,獲得道德自覺.孟子認為,通過反省功夫,而使自己的道德行為建立在"至誠"的基礎上,就能達到"悅親"、"信友"、"獲上"以至治下民的理想境界(《孟子·離婁上》).
寡慾也是孟子所倡的一種修養方法.他說:
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孟子·盡心下》)
這是說,要保存仁義之心而不喪失,就必須要克製、減損欲望.後來宋儒的"存天理、滅人慾"說就是將此說推到了極端.
孟子論"浩然之氣"說是孟子富有代表性的道德修養論.孟子說"浩然之氣"至大,至剛,塞於天地之間.但這種"浩然之氣"也需要養,而"配義與道"就是"養氣"之法.它包括兩方麵:一是"明道",即了解一種義理,並對之確信不疑.
二是"集義",即常做他所認為應該做的事.此外,還須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
孟子的"養氣"說,強調氣節,強調修養的主觀精神,使人進入了一個不淫於富貴,不移於貧賤,不屈於威武,唯真理是求的高尚境界,影響至深.
四、仁政學說
仁政學說是孟子思想的中心內容,是孟子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政治理想.盡管在當時被視為"迂遠而闊於事情",得不到實現,但由於這一學說包含著許多真理性的命題,對後來的中國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中國封建社會中,一切非儒家的派別都難以敵過儒家,儒家始終保持一尊的地位,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道統,都和孟子的仁政學說有著密切的關係.
天下如何由分而一呢?儒法兩家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統一觀,這就是"王道"和"霸道".孟子認為"霸道"就是"以力服人者",即依靠武力、刑罰去壓服人而驅民於戰,通過兼併戰爭而實現統一."王道"就是"以德服人",不訴諸武力,而依靠其仁德的感召力使萬民來眼,萬國來朝,就像孔子的七十弟子對孔子一樣"中心悅而誠服".這種"以德眼人"的"王道",實際就是"仁政".它的基本要義就是將撫老慈幼這一套道德原則由近及遠推廣到全體社會成員身上,由此去爭取人民的服從和擁護.
孟子認為,"人和"即民心為王天下之本,而仁政又為爭取"人和"之本.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孟子·公孫醜下》).這就是孟子主張以"仁政"而王天下的邏輯論證.
孟子不但提出和論證了"行仁政而王"的主張,而且還闡述了實施仁政的具體的政治、經濟政策.孟子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是置民恆產論.孟子認為,要實行仁政,首先就必須由國家向百姓提供一份賴以生存的、為生活所必需的產業作為物質基礎.因為"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孟子·滕文公上》).他置民恆產的方案是:所謂"恆產",具體說是指維持一個八口之家(包括一個男丁和他的父、母、妻以及四個子女)的農戶的生活所需要的耕地、住宅以及其他農副業生產資料.它們是百畝之田,五畝之宅,若幹株桑樹以供養蠶織帛,還有若幹雞、豬、狗等家畜.孟子認為,有了這種"恆產",每個農戶就可保證老年人個個穿綿吃肉,一般人不凍不餓,而仁政的基礎就奠定了.
</br>